Ⅰ 子女不养父母怎么办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父母可以直接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也可以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调解,说服子女给付。如果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可以通过诉讼程序提出请求,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父母的实际需要和子女的经济负担能力,通过调解或判决方式,确定赡养费数额和给付办法。 对于被赡养人有生活来源,但因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而需要劳务扶助,起诉至人民法院的,法院也应当受理,从而促使义务人全面履行义务。义务人有能力赡养而拒绝赡养,构成遗弃,情节恶劣的,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赡养义务的内容是给付生活费。这是后赡养义务区别于赡养义务的实质特征。正常情况下,一般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既包括物质赡养即给付生活费,又包括精神赡养,而后赡养义务由于发生在收养关系解除之后,养父母与养子女的关系不复存在的情况下,因此,以解决温饱即生存问题为目的的物质赡养——给付生活费,成为后赡养义务的显著特征。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所以完整的赡养义务包括物质供养,精神慰藉,生活照料方面: 1.经济上供养有扶养能力的成年子女在父母无经济收入、或者经济收入不足以维持当地最低生活需要时,要为老年人提供必需的赡养费用。如果子女和父母共同居住,子女应当为父母提供必要的衣、食、住、行方面的必要条件;对于不能或不愿与父母共同生活的子女,子女应当为父母提供必要的赡养费用。 2.生活上照料生活上照料是指帮助年迈体衰的父母《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该条规定明确了子女应当履行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另一方面也明确父母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两个条件,一个是年老体弱、无劳动能力,另一个是生活困难。不符合上述两个条件之一的父母,无权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
Ⅱ 子女不赡养父母怎么办
法律分析:1、寻求社区工作人员帮助。对于子女不赡养问题,可以寻求社区工作人员帮助,对子女进行批评教育,社区协助监督。
2、提起民事诉讼。对于儿女不尽赡养义务,老人可以委托律师,向法院提起诉讼。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3、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不尽赡养义务的子女可能构成遗弃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Ⅲ 面对那一些不愿照顾老人,只愿意出钱的子女应该怎么办
很多事情要先肯定好的方面,再去看一些不足的方面。
如果子女有钱有闲并且孝顺,那么既出钱又出力又常陪在父母身边,那肯定是好的。
但是偏偏现在很多人身不由己,父母在老家,子女在城市打工,如果回到老家陪老人便没有工作机会或收入会大幅度降低,自己还有老婆孩子,可能这个小家就顾不到。
可能也想把父母接在身边去照顾,但是可能现在住房紧张,多不出一个房间。还可能是夫妻都要上班,平日里也无法照顾到父母,住在一起,没准还要父母来照顾他们,给他们做饭,给他们带孩子,这种反而给父母添加负担。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跟父母住在一起很容易引起婆媳矛盾,这样长期来看对小家和大家都是不好的。
子欲养而亲不待,那么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就是子女该出的钱出到位,平时也要跟父母多互动多来往。
比如工作如果跟父母相隔比较远,给父母配一个智能手机,平时多跟父母聊聊天多视频,逢年过节放假能回去尽量回去多陪陪老人。
如果跟父母相距不远,那么周末多去看看父母,或每个月去看父母一两次,孩子放寒假暑假的时候,让孩子去跟父母住陪陪老人。
Ⅳ 孩子不瞻养父母怎么办理论上法律上怎么说服
中国人以百善孝为先,孝顺是中国人基本的良知,孩子不孝顺父母那是天理不容,可以起诉到法院,法院每个月肯定会强制执行给你给生活费,以当地的最低标准,伦理上药说服教育,让他知道父母养孩子的不容易,从小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养孩子就是为了防老,后来孩子不孝顺父母心里多难受,应该让孩子从意识上认识到错误,也可以到当地的社区去,让社区来调解,
Ⅳ 孩子成年后不赡养父母怎么办
一、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成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要为他们的成长规划和付出努力。家庭教育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父母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培养孩子的品德、知识和能力。
如果孩子在成年后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期望,我们应该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不足之处。也许我们没有花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也许我们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也许我们没有为孩子制定良好的成长规划。只有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努力改变时,我们才能影响孩子的成长。
二、成年后的责任和法律责任
在孩子成年后,父母的责任并不会因为孩子的年龄而消失。作为父母,我们仍然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来维护孩子的利益。即使孩子在成年后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期望,我们也不能完全放弃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
在该案例中,尽管孩子已经成年,但是他的行为依然需要考虑到父母的责任。父母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包括时间、金钱和精力等方面,他们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如果孩子在成年后的行为给父母带来了经济和精神上的损失,他们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法律上,父母也有权利要求孩子承担一定的责任。虽然具体的法律规定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一般来说,成年子女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来维护父母的利益。
三、情感因素和解决方案
除了家庭教育、成年责任和法律责任外,情感因素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尽力维护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即使孩子在成年后的行为让我们失望,我们也不应该放弃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
当孩子的行为让我们失望时,我们应该首先平静地与他们沟通。我们应该听取孩子的意见和建议,并尽力理解他们的想法。同时,我们也应该向孩子表达我们的观点和期望,并尽力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决定。
如果孩子的行为已经给我们带来了经济和精神上的损失,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例如,我们可以与孩子进行调解,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调解无效,我们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最后,我们应该记住,作为父母,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抚养孩子成人,更重要的是要维护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即使孩子的行为让我们失望,我们也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家庭和睦、和谐。
Ⅵ 对于不赡养老人的子女应如何处置
我觉得应该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父母敬到了养育子女的义务,老了以后子女反而不孝顺为愿意孝敬父母,那么这种就应该强制性的要求子女,必须每个月去看望父母一次,然后每个月自动从工资卡中扣多少钱给父母养老。
第二种情况,有些父母就不是父母,他们把刚出生的孩子送给别人,或者是卖给别人,再不行就是离婚不养育自己的孩子,然后等孩子长大了,听说孩子有出息以后,反而来让自己的孩子给自己养老了,我觉得对于这种父母不养,那么子女就可以不赡养他们,这就应该是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我们也不应该做什么道德绑架别人,毕竟没有吃过别人的苦,就不能言让别人善,不能做到感同身受,就不要装白莲花的让人家去忘记过去,他如果想要赡养那他就赡养,如果不想赡养,那么老人家也没有资格非让这些孩子赡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