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自私的父母种种表现
说实话,这是这两个词语不能用在父母的身上,因为我以前没见过,但是我真的接到了有自身的父亲,但是我没有见过自私的母亲。
我们不能说父母纯粹的自私,他给你吃给你喝让你上学,我觉得父母已经很不容易了,在我的工作单位就有这样一个自私的父亲,那么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小事来看一下。
也许跟其他家长相比这样的父亲,真的很自私了,以前我根本不理解这个词语,突然有一句话感觉说的真对,如果你仔细的大学生活,发觉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有不一样的精彩,都有不一样的感受,为什么同样的一件事情有人能做得更好,有人却不会做,同样的工作有人能做好,有人就能做好。
B. 举例写出父母的2种委屈
有些儿女大了,有时候父母说他,他不听,有时候跟父母犟嘴,所以父母觉得很委屈,把他养活大了,给父母犟嘴了,这是一个再就是儿女走的,原来一年四季也不会给父母打个电话,可父母呢?老操心自己的儿女在远方师傅吃的饱,师傅喘的乱,所以父母老操心儿女的事儿,所以父母有时候给儿女打的电话,儿女还有嫌犯抓癌症,忙着了,所以说有时候就给父母又买没事,我挂了,所以说还嫌父母罗嗦,所以父母是很委屈的
C. 老人自私不体谅儿女的表现有哪些
1、任意妄为,丝毫不考虑家人的感受
有一些老人觉得自己已经老了,即将走向人生的尽头,觉得自己还没有快乐过,以前总是考虑老的小的,现在自己成了老的,在人生的余年,希望能够改变一下自己,不再为别人考虑,只考虑自己的快乐,于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丝毫不考虑自己家人的感受。
比如,有的老人年纪一大把了,却希望找到新的真爱,于是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搞得家庭鸡飞狗跳。
2、极度自私,成了自己儿女的吸血鬼
有的老人年龄已经越来越大了,但是觉得自己一生都没有过过富贵的日子,年纪大了,在这个世界上没几天了,于是想过几天的富贵日子,总是不停地向自己的子女要钱,甚至要车要房,丝毫不考虑子女的辛苦,不体谅子女的生活困难,只想着自己快乐就好了。于是成了吸附在子女身上的吸血鬼,让子女不堪重负。
3、催子女生育,但却不帮子女
很多老年人都有重男轻女的想法,自己已经一把年纪了,但是看到还没有孙子,于是动不动就会闹起来,极力的让自己的子女生育二胎,但是二胎生育出来了,他却不肯帮忙带孩子,导致子女压力山大,他却在一旁乐得清闲,这样的老人实在是让人不敢苟同。
其实老年人已经上了年纪,本来应该对自己的子女百般呵护,但是却有的老年人极度自私,总是动不动就会出一些幺蛾子,让子女不堪重负,母子关系或者是父子关系,就会非常紧张。其实老年人与子女相处,是有一定的诀窍在其中的。
4、盲目攀比型
总有一些老人有一些比较强势的思想,总要求孩子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在儿子辈没有实现的愿望,如今又要强压给孙子辈的。萌萌奶奶就是这样的性格,总能听到萌萌奶奶说,某某家的孩子都能说话了,你怎么还只会嗯嗯,某某家的孩子都会自己独立大小便了,你怎么还尿裤子,如此种种的。
5、抱怨型
老人帮忙带孩子总会让老人牺牲掉自己正常的娱乐生活,可是有一些老人,总是喜欢不停的抱怨,抱怨家里的房子太小,孙子没地方玩,抱怨因为带孙子没有自己的时间,抱怨儿女不体谅老人的难处。
D. 父母偏心的结果是什么四种结果,辛酸残酷
文/和风悠然
没有经历过父母偏心的人,永远无法想像,父母的偏心,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所以如果您是独生子女,可以忽略此文,如果您是独生子女的父母,也可以绕行。两个子女以上的父母,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父母对子女偏心的结果是什么?父母偏心,谁是最大的受害者?谁是最终的受害者?
这是一篇几年前,就一直想写的内容。但有人劝我,现在的父母都被神化了,父母意味着神圣伟大,不可谈论,说父母就是忤逆,就是不孝。所以谈父母偏心的话题太敏感了,还是不要写的好,所以迟迟没有落笔。
为什么几年前就想写这篇内容?几年前我正在吃饭,接到了朋友的电话,她在电话里放声痛哭。她说,我无法忍耐了,这么多年,忍着不敢说,也不好意思说,今天我一定给你说说我们家的“丑闻”。我说你放下电话静静,如果你还想说,再打电话。一会儿她又打来电话,开始诉说她的不幸。原来她所说的家庭“丑闻”就是父母的偏心,对她刻骨铭心的伤害。
朋友是家里的老大,下有弟弟妹妹,母亲偏心儿子,而父亲偏心妹妹。她成了家里多余的人,父母拿她当儿子用,脏活累活都是她做。父母已经习惯了她的付出,弟弟妹妹也觉得她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就是这样,父母对她还是不满抱怨,朋友忍辱负重的隐忍委屈,希望能换来,母亲哪怕一点点的认可。
但母亲己经习惯了家里的这个打杂工,对她的付出熟视无睹,终于在父母又一次的抱怨时,压垮突破了她的隐忍底线,这才发生了给我打电话崩溃痛哭的一幕。
那时看到朋友的痛不欲生,我就觉得应该写一篇,关于警醒父母,不要偏心的文章,但犹豫着没有落笔。
让我决心写下此文的是昨天,我的另一个朋友的到来。她说她姐姐的大女儿太可怜了,从她姐姐怀二胎,就开始看大女儿的各种不顺眼。生下老二也是女儿,她说她姐姐的偏心,她都看不下去了,多次劝姐姐也没用。大女儿因为长期缺爱,有抑郁症,但他姐姐丝毫不心疼,还是各种找事儿。
娘俩打架时,互相撕扯着对方的头发和衣服,把上衣都扯掉了,娘俩光着上身厮打,被宠的妹妹不是劝和拉架,而是各种拍照。把露出的乳房涂鸦修图,再把图片发给我的朋友,给姐姐告状。
我看到图片,先是笑了,笑过之后,心里又非常难过,心里莫名的心疼那个大女儿。其实,朋友的大姐,就是父母偏心的受害者,但她有了孩子,忘记了曾经的伤痛,又开始了偏心伤害孩子的轮回。
我和朋友说,我有责任把这些写出来,哪怕只能警醒一位母亲,意识到偏心,不光是对孩子的伤害,其实更是伤害自己。
很多母亲根本不承认自己的偏心,或是不愿承认自己的偏心。父母的偏心,已经成了习惯而不自知。偏心给孩子带来的性格缺陷,内心的剧痛和打击,对孩子都是毁灭性的。也许父母没有感觉到对孩子的伤害,而孩子却带着伤害的阴影,一生难以治愈自己受伤的心。
“天下老的向着小的。”打大的疼小的,成了一般家庭的规律。一般家庭中有两个以上孩子的,基本上是老大不受待见。(除非小的从小没在身边长大的除外),也有重男轻女的,也有重女轻男的。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偏心的危害,那么,父母偏心的结果是什么?请看以下四种结果。
父母偏心,往往是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了,由于孩子幼小,无法表达他们的无奈和受伤,而父母的偏心自己没有感觉,孩子心里的伤会一点点累积。这种伤害伴随着孩子成长,伤口会越来越深。当他们带着伤走向 社会 ,成家立业,而父母的偏心,还在不知不觉的扩大。
不被待见的孩子,其实往往是对父母是最忠诚,对家里付出最多的孩子,因为想得到父母的爱和认可,对原生家庭的付出成了惯性。
但由于不受父母待见,加上边界递减效应,所以不受待见的孩子,做什么父母也没有感觉,都觉得是应该的。忍耐是有限度的,终有一天,那个孩子受伤醒悟。
面对养大自己的父母,恨又不能恨,怨也不敢怨,吵也不敢吵。没有办法,只能逃离父母,不再联系父母。
没有父母会承认,兄弟姐妹的反目是他们造成的。但大部分家庭兄弟姐妹的反目,是父母的偏心行为造成的。主观上没有父母愿意自己的儿女反目,互不来往。但由于父母长期的偏心,会让其他的孩子心生不满。
特别是父母,不知不觉欺负的那个不受待见的孩子,会怪罪被宠的孩子。为什么不说句公道话,劝劝父母别这样伤自己。而被偏心的孩子,从一出生就被宠也没有觉得自己被宠,更没有觉得父母,偏心有什么做的不对。不知不觉,兄弟姐妹渐行渐远,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人老了,把面子看得格外的重,和朋友一起聊天时,谈的大部分是孩子。由于父母偏心受伤的孩子逃离家庭,家庭四分五裂,父母这时生气,伤心,痛苦,觉得没有面子。他们不好意思和朋友说,也不敢让亲戚知道,怕被亲戚朋友笑话。
这时,有的父母,开始反省自己,感觉自己确实对孩子造成了伤害,开始弥补对离家孩子爱的缺失。而有的父母,直到孩子逃离,也没认识到是自己对儿女的伤害,造成了儿女的逃避。所以心生怨念,其实逃离的孩子,又何尝不是挣扎在痛苦的漩涡里。
偏心的父母,总觉得只要偏心某个孩子,就把握了自己的养老。但被父母偏心宠爱的孩子,已经习惯了索取和得到,变的自私没有担当,怎么可能接受自己承担父母的养老。
而那个最孝敬父母的孩子,已经伤痕累累寒心了,他们被父母伤怕了,不敢靠近父母。如果儿女不能团结协力,考虑老人的养老问题,那么老人的养老,就面临着被推诿,谁也不靠前等种种问题。
没人靠前,就是孤独养老,孤独终老。如果用道德和责任,把孩子绑架到身边,为了完成责任,而没有感情交融的养老,老人也是凄凉可怜的。
其实人老了,最渴望的是,温暖的陪伴。儿女带着笑脸的嘘寒问暖。偏心的父母,到老时最终会明白,偏心不但伤害了子女,更伤害的是自己,最终承担偏心后果的也是自己。
为了家庭的和睦,也为了自己老年的幸福,做父母的应该尽量的一碗水端平。爱每一个孩子,而不是拉帮欺负另一个孩子。我曾经和母亲有一段对话,印象很深。
母亲:你说你奶奶为什么欺负你二伯。
我:因为我二伯对她最忠诚,最孝顺。
母亲:你二伯去世了,你奶奶不知后悔不后悔。
我:因为她欺负二伯己经成了习惯了,没有觉得自己欺负二伯,所以奶奶不后悔。
其实,那些逃离父母的子女,往往是最孝顺的子女。面对偏心的父母,该怎样治愈自己内心的伤痛?你觉得远离父母,不联系父母,就能从痛苦中挣扎出来吗?有些东西,做儿女是无法改变的。《时代》周刊高级编辑杰弗里·克鲁杰曾说: 95%的父母都偏心,剩下的5%只是不愿意承认而已。
正视和理解包容父母,接受我们的无能为力,终有一天,能够治愈心里创伤的,不是时间,而是你的放下和释怀。
为了家庭的和睦,为了自己老年的幸福,为了自己怀胎十月,辛苦养大的孩子,不要偏心,尽量把一碗水端平。
-END-
(文中配图由雷霆摄手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