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敬父母 > 为什么要对父母绝对服从

为什么要对父母绝对服从

发布时间:2025-02-24 22:57:17

孝顺是指绝对服从,不可有怨言,必须做到,不孝顺是自己真的没空请个保姆,包括拒绝无理要求的那种

请不请保姆不能代表孝顺与否,还是要看看平时能不能经常找时间陪伴父母,让父母开心快乐才重要。

⑵ 为什么还有很多人提倡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

中国传统观念。。。。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子女绝对不要在其生气时指出错误这倒是必须遵守的。。
当他们高兴时指出
可以

⑶ 如何理解严明律己和绝对服从

严明律已指的是依法和依章办事,在遵循原则的前提下严格要求自己,而绝对服从是下级对上级,子女对父母等绝对地服从,有时可能是违背原则做出一些违心的事。

⑷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国君是臣子的准则,父亲是儿子的准则,丈夫是妻子的准则。

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

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这是董仲舒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提出了的理论。

三纲、五常两词,出自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期的孔子。

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

(4)为什么要对父母绝对服从扩展阅读: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而三纲成为封建统治者用于奴化人民的工具,则在宋明以后。以等级名分教化社会的观点被称作“天理”,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如违犯封建伦理纲常,即被视为“罪人”。

这种说法扭曲了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之说。其核心是从于正理或无条件服从于上下关系,三纲立足于关系下的服从,而孔子立足于正理,倡导无论地位都该依正理尽本分。

⑸ 为什么还有很多人提倡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

中国传统观念。。。。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子女绝对不要在其生气时指出错误这倒是必须遵守的。。 当他们高兴时指出 可以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要对父母绝对服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年痴呆症E3 浏览:630
父母买房子赠与侄儿需要哪些 浏览:94
胡歌孝顺父母 浏览:690
初考的驾照体检表什么时候入档 浏览:831
养老金低档的是多少 浏览:329
社区养老保险划算吗 浏览:147
九月九重阳节送给老人什么礼物 浏览:861
外地换证体检去哪里 浏览:705
高一的孩子如何跟父母说想开店 浏览:441
保健按摩师和养老护理员哪个好 浏览:26
父母正常孩子有帕金森为什么 浏览:315
长寿区有多少个乡镇有哪些村 浏览:142
包念念的父母是干什么的 浏览:874
广西区老年大学合唱班教师 浏览:970
华硕体检没过怎么辞职 浏览:496
如何注册中医养生保健室 浏览:723
微信怎么养老 浏览:308
定制体检多少钱 浏览:523
如何补办养老保险手册 浏览:619
老年痴呆症发展太快 浏览: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