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敬父母 > 为什么要对父母绝对服从

为什么要对父母绝对服从

发布时间:2025-02-24 22:57:17

孝顺是指绝对服从,不可有怨言,必须做到,不孝顺是自己真的没空请个保姆,包括拒绝无理要求的那种

请不请保姆不能代表孝顺与否,还是要看看平时能不能经常找时间陪伴父母,让父母开心快乐才重要。

⑵ 为什么还有很多人提倡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

中国传统观念。。。。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子女绝对不要在其生气时指出错误这倒是必须遵守的。。
当他们高兴时指出
可以

⑶ 如何理解严明律己和绝对服从

严明律已指的是依法和依章办事,在遵循原则的前提下严格要求自己,而绝对服从是下级对上级,子女对父母等绝对地服从,有时可能是违背原则做出一些违心的事。

⑷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国君是臣子的准则,父亲是儿子的准则,丈夫是妻子的准则。

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

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这是董仲舒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提出了的理论。

三纲、五常两词,出自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期的孔子。

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

(4)为什么要对父母绝对服从扩展阅读: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而三纲成为封建统治者用于奴化人民的工具,则在宋明以后。以等级名分教化社会的观点被称作“天理”,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如违犯封建伦理纲常,即被视为“罪人”。

这种说法扭曲了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之说。其核心是从于正理或无条件服从于上下关系,三纲立足于关系下的服从,而孔子立足于正理,倡导无论地位都该依正理尽本分。

⑸ 为什么还有很多人提倡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

中国传统观念。。。。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子女绝对不要在其生气时指出错误这倒是必须遵守的。。 当他们高兴时指出 可以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要对父母绝对服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爸妈说我一点都不孝顺 浏览:462
老年人晚年恩爱的句子 浏览:148
江宁老年大学收费吗 浏览:298
个人城乡养老到什么地方查询 浏览:300
本机号码怎么查老人机 浏览:915
外围体检员是什么 浏览:247
老年大学由什么主管 浏览:390
社保广东省基础养老金 浏览:417
父母做过什么事情让人泪崩 浏览:239
退休年龄到了但没交够15年 浏览:57
你的牙齿能活80岁 浏览:549
如何让老人穿白袜 浏览:604
体检乙肝弱阳性该怎么办 浏览:849
警察体检复检血生化查什么 浏览:698
城镇养老和农村养老同时入着 浏览:352
儿女不孝敬爸妈正能量视频 浏览:690
旧社会的老人是怎么欺负女人的 浏览:74
论语中关于孝敬父母的 浏览:683
父母不考试怎么办 浏览:106
老人膝盖长骨刺怎么治 浏览: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