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请问给去世父母老人立碑在上边填写什么
看你是儿子还是孙子了,还是说是女儿。儿子女儿一般都是先考妣,现在也有填写父母大人的了。
⑵ 先人立碑时,落款有哪些后代 、
按照中国以前的风俗,墓碑的落款只能署男性后代子孙,现在很多地方都可以把直系女性后代也写上,也是可以的。为辈分高的人或者去世很久的人立碑,由于涉及的人比较多,难免各家有些特殊情况,需要按照当地的公序良俗书写。应该遵循公正、大局、合理的原则。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1、全家友好商议,最终由现存活的直系子辈(按照长幼顺序)决定。
2、后代子(女)孙(女)比较多,特殊情况比较复杂时,最好按照统一的直系血亲原则署名,以免触犯忌讳。比较常见的特殊情况和忌讳包括:(1)媳妇是否署名?最好不要署,因为婚姻关系是法律关系,非先天存在的关系,存在后天解除的可能性,一旦有解除婚姻关系的现象发生,容易对墓碑发生口角;(2)过继子孙、入赘子孙、养子孙、继子孙(与过继子孙意义不同,是因为父母改嫁后产生的关系)等,一般需要过继子孙和入赘子孙的人,都是没有亲生子的人,如果一定要为这种情况的人立碑,可以署过继子孙和入赘子孙的名字,但要书写清楚与墓主人的关系,养子孙、继子孙等最好不要在墓碑上署名,以免触犯墓碑人后代(种系)不纯(杂)之忌讳;(3)出嫁女、孙女等直系女性后代可以写,但其配偶最好不要写,理由同(1),外孙(女)等最好也不要写,这属于旁系血亲,与墓主人有血缘关系,但按照中国父系社会的传统,属他姓之后代(种系),最好不要混在一起写;况且这种情况混在一起,必然成为百家姓,被人贻笑大方;如果一定要写,必须写清楚与墓主人的确切关系(如外孙、外孙女等);(4)直系血亲最好都写上,以表明墓主人后代人丁旺盛,种系延绵不绝。
3、关于出资,原则上即可以按照支系均分,也可以按照人数均分,由长辈决定即可,但要保证每个人都要交纳墓碑费用,可多可少,有家庭条件好的愿意多出也是可以的,毕竟花费不仅仅在墓碑上,还要花费其他费用。
4、至于墓碑的价格,就不好一概而论了,根据家庭经济情况,可贵可廉,表达的是心意,而不是攀比。
仅供参考。
⑶ 立碑人顺序
如果后人比较多,碑文可以按照现代写法(从左到右横写)正文“XXX之墓”用最大号的字写于正上方,然后写:生于X年X月X日;卒于年X月X日(两行小字);以下写立碑人名字:顺序是:子、媳、女、婿、孙子女(包括配偶)、外孙子女(包括配偶)、曾孙子女、外曾孙子女。最后写立碑年月日。
(3)给父母立碑署名有哪些人扩展阅读
对于殡葬亲人的坟墓,一两代可以记清,三代以后就不清楚了,特别是经过迁徙、战乱便不知祖坟何处。如何解决,人们想出许多办法。开始时人们从死人下葬,维系棺绳用的园木桩受到启发,在墓前插上木桩竹竿,系上纤维质的东西(纸或帛等),写明死者的生卒年月、时辰,叫做“铭旌”(或“明旌”)。但它却容易,损坏,人们便另想办法:富贵人家用石园柱代替木园桩,在石柱上刻出死者的姓名、出生时间、官级等。
为了多刻字其形体又演变为方形、长方形,开始埋于墓穴内或墓外,参照房屋建筑,碑顶加上碑帽,饰刻动、植物或山水花纹,碑身刻上死者简历。标明是独葬与妻、妾、子、女等合葬。附刻阴宅(即坟墓)风水地理位置朝向.(以天干地支表明)。中产之家立中等墓碑,穷家仅可立上留个姓名的小石碑,或陶砖碑或种植某种长青树为标识。
从而墓碑由实用品逐渐转化为文化艺术品,其功能、形态、质地、文饰也越发多样化了。名人墓碑更加讲究碑身多用花刚岩、大理石等上等石料,碑顶有死者雕像或在碑中心镶嵌死者的烧瓷像。墓碑成为记载死者家族世系及功德行事的“荣誉状”和装饰品了。这很符合国人的光宗耀祖、泽及后代、流芳千古的社会风尚。
为不受风吹、雨淋、日晒等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便把碑表立于墓外,墓志与铭埋于墓内。墓碑盛行于汉、唐,以后成为定势。
用途
第一,木碑立于宫门前,故称“宫必有碑”。这木制的碑是用来识日影的,从日影的阴阳,可以测出季节的变化;
第二,古代宗庙前立碑,碑上有穿孔,是用来系绳,栓住祭祀的牲口,待神飨后,牵出牲口进行血祭;
第三,古代的碑是引棺入葬的用具。
形式
在墓穴四角或两旁,各立一根木柱,柱上有圆孔,名为“穿”。再在两柱的穿中架一根横木,木上缠以绳索,可用来放绳,如辘轳一样,将棺木牵引入墓穴。入葬完毕,木碑随之埋入地下,或置于墓旁。春秋时期,天子六纤四碑,诸侯四纤三碑,大夫二纤二碑。至周朝,天子开始用石碑,周末诸侯也开始用石碑。
周朝的石碑还只是利用穿,来引棺入穴,碑上是不刻文字的。汉代开始将死者的情况,如姓名,生卒年月日,刻在碑上,而有地位的人,则开始了树碑立传,从而形成了墓碑,墓表等礼仪文化。
树碑是造墓的重点,按风水,都以墓碑的朝向来定向,这是墓地吉凶的重要环节。对墓碑的尺寸,文字的大小,树碑动土的时间,都要慎重考虑。一般情况下都是先下葬,后树碑。
其理由有二:一,下葬之后,应留出一段雨水与泥土结合的时间,使虚方变为实方,可避免树碑时地面出现凹陷;
二,下葬之后,留出一段让家人斟酌碑文内容的时间。尤其是名人的评价,语句的轻重都应深思熟虑.如:清代开国的顺治皇帝,康熙二年下葬,康熙六年立碑。清朝第二代康熙大帝,雍正元年下葬,雍正五年才立碑。诚然,寻常百姓,也有下葬同时立碑者。
墓碑尺度,受传统信仰风水的限制,都应取个吉利。可借助“风水尺”来裁定。南方有用“丁兰尺”来定夺吉凶的。丁兰尺的一尺,约合38.1cm,将一尺分成十格,并注上一个字,即财、失、兴、死、官、义、苦、害、丁等十个字。其中财、兴、官、义、旺、丁属吉祥格,可依尺度选用。而其它不吉利的失、死、苦、害格,则尽量避开。当今“鲁班尺”广为土木工程中所应用,尤其打造古木家具时,更为木工师傅所遵从。
鲁班尺上,分上、下两档,上部用于阳宅,下部用于阴宅。在长长的卷尺的每个cm中,都注有风水的吉凶。在现今的陵园中,运用鲁班尺设计、施工,都很注重其中的吉祥数字。如墓碑的尺寸,通常立碑高100cm,宽60cm,厚8cm;卧碑高55cm或者50cm,宽80cm,厚8cm。在鲁班尺上则显示出100cm横财、顺科。60cm进宝、横财。80cm天德。55cm大吉。50cm进宝、纳福。80cm财旺、及弟。
⑷ 立碑人一般写哪些人
墓碑的书写,其内容比较丰富。包括风水情况、籍贯、姓名、身分、生卒年月日、子孙、立碑人、安葬或重葬的日期。
1.风水情况,墓碑的左边称为龙边,是碑体重要的部位。这里要书写山向及山向线度、分金线。如“立癸山丁向兼子午二分用丙子分金。”其目的,为告示后人,即或遇到自然灾害的洪水冲刷,或战争破坏,后人仍可依碑上的风水情况文字,找到原来风水方向,重新立碑。
2.籍贯,在移民较多的公墓里,尤其客死他乡的人,在墓碑的左、右角最显眼的部位,都要刻上原籍的省、市、县名,也有的只刻地区和村名。这是对故乡的眷恋,也为后人及亲友扫祭时,寻找墓位提供了方便
3.姓名,写在墓碑中心部位。这里称“中榜”。在书写墓主名字时,其字数多少,与风水吉兆相关联。为尊敬长辈,过去加了许多尊敬的词,如父亲称考、显考,母亲称妣、显妣,男子加公、府君,女子加氏、孺人。而且字数多少依“生、老、病、死、苦”五个字循环应用。其中以落在六、七、十一、十二、十六、十七的“生”、“老”二字上为吉利。落在“病”字上中等,落在“死”、“苦”二字上,则不吉利。所以拟中榜之字时,尽力用吉兆格式的数字。如:“澄新江社十九世浩封奉政大夫考泉源邱府君佳城”,长达21字,正合“生”格,最为吉利。如果夫妻二人名字写在碑上,则按左尊右卑来排列,男左女右。
4.生卒年月日,写在中榜两旁,仍依男左女右,年月日能写齐全最好。因为日久年深,户口注销,传来传去,隔几代要找到先人生卒年月日,则十分困难。
5.立碑人,包括子女、亲友、团体,都应写在碑的虎边,即右边。其子女应全部写上,已故子女可在名字周边加框。仍是依辈份长幼,自左至右排列。也有不愿流露姓名者,可写子女敬立或叩立、百拜敬立。
6.造墓或重建墓时间,刻写在碑的虎边。中国记载时间的文字很多,有公元、农历,时节写冬至、清明者居多。年代日期亦多用干支。天干中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地支中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结合起来,用以表示历法上的日子或月份。如甲子、乙丑……。
⑸ 墓碑落款怎么排人名
墓碑落款人名按照子、媳、女、婿、孙子女(包括配偶)、外孙子女(包括配偶)、曾孙子女、外曾孙子女排列。墓碑落款人包括子女、亲友、团体,都应写在碑的虎边,即右边。其子女应全部写上,已故子女可在名字周边加框。也有不愿流露姓名者,可写子女敬立或叩立、百拜敬立。
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和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和姓名。
(5)给父母立碑署名有哪些人扩展阅读
墓碑的碑文讲究:
为祖父母立碑,要称之为祖考(妣),不能称为祖父和祖母。除此之外,墓碑正文格式还讲究名讳问题,后辈给前辈立碑一定要在前辈的名字中间加一个“讳”字,这个讳可以写的稍微小一些,也可以在正文的侧方写,或者是合葬碑的中间写。
墓碑正文内容通常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要简单介绍死者的主要生平经历;二是要评价死者主要的成就业绩及其社会价值;三是要写出立碑的意义,同时对死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
⑹ 儿子给父母立墓碑应该都刻谁的名字
墓碑上不要刻生者的名字。
⑺ 母亲墓碑上刻哪些人的名字有什么讲究
1、儿子为父亲立碑
显父考某(姓)公某某(名字)之墓下款:男某某公元某年某某月某日敬
2、儿子为母亲立碑
显妣考某(夫姓)门某(其本人姓)氏某某(名字)之墓
下款:男某某敬立,年月日
当今常见的是:先父某某某之墓下款:儿某某某年某月某日敬立;先母某某某之墓下款:儿某某某年某月某日敬立。如果有孙子、曾孙就按先后次序排列。根据传统,旧时代女性逝者在碑文中仅能显示姓氏,名字不能上碑文。孝女名字不进族谱、不上碑文(落款署名)。
现在早已移风易俗,破除了封建禁锢,不但女儿且女婿、外孙女婿都可以堂而皇之的在墓碑上落款署名。再就是很随意的那种,什么都不管按自己的方式撰写碑文,比如在碑文上刻上他(她)的生平,生卒年月等等的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石碑上一般刻有墓主人的名讳、立碑人(一般是子孙)的名字、立碑日期等,碑刻要一定要是阴刻,即凹刻,不可是凸刻。其次是字数宜过黄道。黄道,源于张陵的道教,与12建除择日一致,据计算,字数总数的个位数为1、2、4、6、7、9者为吉。
或宜过白道,据计算,总字数的个位数是1、2、6、7为吉。但字数之说不必拘泥。再者字体不宜是行书、草书,最好是庄重的魏碑体、隶书、楷书。山地坟墓中如果喝形形象的(喝形形象,指穴址四周的山峦酷似某种动物形状,如蚂蚁地,蜈蚣地,虎地,牛地,灵猫捕鼠地,猛虎下山地,蛟龙戏珠地,凤凰展翅地等,喝形是风水中专门的一项内容)不宜立碑,而且在祭祀时要有特殊的内容,如虎形地,祭祀时要有肉,蚂蚁地要有五谷。⑻ 刻碑都刻哪些人名字
刻碑上都刻有逝者的名字和立碑人的名字。人去世后,如要立墓,大多都要有墓碑文,墓碑文上一般刻记死者的姓名、籍贯、成就,逝世日期和立碑人的姓名及与死者的关系,写碑文应对死者充满敬意和感情。
墓碑上的姓名
逝者姓名要写在墓碑中心部位,这里称中榜,在书写墓主名字时,其字数多少,与吉兆相关联,为尊敬长辈,过去加了许多尊敬的词,如父亲称考、显考,母亲称妣、显妣,男子加公、府君,女子加氏、孺人,而且字数多少依生、老、病、死、苦五个字循环应用。
其中以落在六、七、十一、十二、十六、十七的生、老二字上为吉利,落在病字上中等,落在死、苦二字上,则不吉利,所以拟中榜之字时,尽力用吉兆格式的数字。
墓碑上是需要写亲属的名字,即立碑人,包括子女、亲友、团体,都应写在碑的虎边,即右边。其子女应全部写上,已故子女可在名字周边加框,仍是依辈份长幼,自左至右排列,也有不愿流露姓名者,可写子女敬立或叩立、百拜敬立。
⑼ 碑文上一般写几代人的名字
碑文上一般写3代人的名字。
立碑有多人的情况下,按照辈分分开排序,名字依次铭刻。例,父亲姓王,给父母亲立碑,立碑人是儿子、女儿等人,按男女长幼依次顺序是孝:男王某手轮举某和媳某某某,女王某某和婿某某某;孙,儿王某某,女王某某。
在称谓方面,立碑直接血亲人员或男性在前,婚姻人员对应在后或女性在后,毕碧同时以立碑人对逝者的称呼为首,其他辈分人员依次罗列在后。
现在的墓碑,可以铭刻上先辈的照片,夫妻合墓的则需遵循男左女右的规律,对应其名字。如果是一个人,则居中即可。
墓碑碑文内容
墓碑碑文要刻上逝者的姓名、出生及逝世日期、立碑人的姓名与逝者的关系,立碑人一般写几代人名字这块争议比较多。立碑人写在碑的“虎边”,即右边。
墓碑的立碑人主要有3种:
1、有关阴宅主人的直系子孙,由子孙或亲人立碑。
2、如果有关人物没桐槐有子孙而其功绩超常,则由组织立碑。
3、由亲属立碑。
墓碑是传统文化,现代墓碑的大小有限制,所以尽可能写少一点,具体立碑刻几代子孙要家族的人一起商量,这样会让墓碑不那么杂乱。子女,孙辈通常会写,女婿,媳妇,曾孙和玄孙辈分依据墓碑大小而定。常见的有:“孝男某某、某某、某某,孙某某、某某、某某,敬立”。
⑽ 我父亲和大伯给我爷爷奶奶立碑,落款立碑人都写谁要写几代人
立碑人写你态枯爷爷奶奶,你父亲大伯,激仿你三个人都行。落款就是立碑人的名字,写几代人就写几代人,不用写具体的年龄,只要写清楚立碑人的名字就可以了。比如:立碑人:你爷奶立碑人:你父亲大伯你三个人都行。落款就是你爷奶的名字。比如:立碑人:你明闭纤爷奶的名字。立碑人:你父亲大伯你三个人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