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叛逆期的孩子能把父母气的疯掉,到底该怎么办
“叛逆期”是每个孩子必经的阶段。可以说这个阶段也是父母最好的成长期。因为当我们陪伴孩子度过叛逆期或激烈的成长期,父母也会跟着孩子成长的步伐,逐渐变得更加成熟,懂得如何做一个更好的父母。
这种把大人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过分限制孩子思维自我发展的方式,会限制孩子的个性,容易导致孩子在叛逆期的情绪爆发,可能导致严重的亲子冲突。所以,父母需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完全空出个人时间。身心自由发展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年龄同步成长的重要保障;同时,记得要时刻对比别人的孩子,这也是一颗定时炸弹。
5.先做朋友,再做父母
对于青少年来说,朋友是最重要的,所以你先做他们最重要的朋友,再做他们的父母。把自己当成孩子的朋友。孩子放学回家,可以主动和他聊聊今天发生的事情或者有没有可以帮忙的地方,倾听孩子的心声,和孩子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进行这种平等的对话。
青春期的孩子耐心很有限,很容易变得暴躁急躁。所以,父母要避免在孩子面前唠叨,否则会磨掉孩子和你交流的欲望。你应该给他们足够的耐心。同时,也要记得带自己喜欢的东西,平时观察孩子喜欢什么。代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父母可以试着用同理心去接触和认识新事物,这样会有更多的话题和孩子交流,支持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从心底里认识到你既是他们的父母,也是他们的朋友。孩子的叛逆期几乎可以把人逼疯。父母该如何应对这个时期?
叛逆期和父母相处就像一场“战争”。而这场“战斗”将分别经历三次。所以面对这三个时期的孩子,家长在教育上更要有耐心,细心,用心。记住“把孩子当大人,平等相处,听他们的;把孩子当朋友,让父母和孩子用信任心平气和的对待对方。“这才是胜利的真正秘诀。
❷ 父亲情绪不成熟,像个随时爆发的炸弹,怕我爹怎么办
你好,题主,见字如面,我愿尽我的的绵薄之力解决你的问题,希望有所帮助。
《不成熟的父母》一书曾经提到过一些不成熟父母的特征,其中你提到过你的爸爸情绪不成熟,这有点像书中提到的情绪型父母,即情绪及不稳定且难以预测。
我先向你描述该不成情感父母的主要特征以及书中提到的解决办法:
不成熟父母的特征:指望别人读懂她们的思想,了解他们的需求,很固执、抗压能力差,喜欢做让自己最舒服的事情,很主观(倾向于关注自我感受)不尊重人与人的差异,以自我为中心而且习惯自我为参照,而非自我反省,想成为关注的焦点并且喜欢成为关注的焦点。
4、通过新途径接近旧关系的自由
忘记旧的相处模式和自我否认键返侍,探索人际关系中的新型交往方式:如愿意求助他人。做自己,无论别人是否接受。努力维持并珍惜与人的稿吵情感联系。对自己有合理的期望。与人交流时,尽可能做到表达清晰,努力追求我们要的结果。
祝好!
❸ 乱发脾气的父母对孩子来说就像定时炸弹,对孩子会造成什么影响
许多小孩由于自我调控情绪能力较差,冲动性较为明显,常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特别是在父母苦口婆心劝说时,孩子会自己分析父母说的话,如果感到不合理,就会冲动起来,大喊大叫。
愤怒是个人的欲求和意图遭到妨碍时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愤怒的情绪体验。这种有害的情绪状态,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不仅伤害个人健康,也会使师生、同学、家人关系紧张。
要抢先一步改掉孩子的脾气。即便在商店里或家里来客人时,父母也要态度坚决,语气强硬,不答应就是不答应。最后,父母不需要在孩子面前掩饰慧源自己愤怒的情绪,但尽量不要用脏话和脏字来宣泄,客观表达感受,才能引导孩子正确宣泄情绪。
❹ 孩子把父母害了怎么安慰
孩子把父母害了后的安慰建议:
1、缓和你的怒气
愤怒之下的你,心情恼得像一堆火,而你说话的声调就像风,风越大火越旺,越是大吼大叫,心情就越糟糕;但是,如果你尝试着忍一忍怒气,压低一下自己跟孩子说话的声调,你会发现你会变得稍微冷静、理智一些,最起码不会让你更加愤怒。
2、给孩子更多信任、尊重
有心理学者说,你说话的声调高低,跟你传达给别人的信任,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当你对孩子大吼大叫时,孩子感觉你不信任他;当你说话柔和时,孩子就能感觉到你的信任!
事实就是这么神奇,比如:当孩子手拿香蕉皮准备扔时,你一句怒吼“别扔地上!”这时候,其实你在内心是默认孩子会蚂祥扔在地上的;如果你认真、轻声地说一句“宝宝,放垃圾桶里吧!”这时候你是默认孩子会放到垃圾桶里的。关键是你语气中传达的这种信任或者不信任,孩子都能感觉得到。
3、减少孩子对你的害怕、抵触
当孩子犯错时,你愤怒地大吼大叫,结果无非两种:
孩子被你吓住了,满脑子的恐惧感,根本没心思去思考为什么错了,只盼着你赶快结束训斥;
孩子被你激怒了,大吼大叫回击你,也不考虑错在哪了,只想着如何跟你对着干。
但是,当你语调平静、严肃、稍低一些跟孩子谈话时,你会在孩子眼里变得“不怒自威”,孩子对你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恐惧和抵触,这时候你再跟孩子讲道理、辩对错,效果就会好很多。
如何做到“轻声教育”
1、压低音调、降低语速
压低声调,有助于压制你的怒火;而放慢语速,则有助于你边说话边思考。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的批评显得太急、太暴躁了,但事后我们往往又很后悔,毕竟孩子还小,犯错误是正常的。其实,我们根本没那么生气,只是需要几秒钟调整一下自己而已。
2、指出错误,同时表明期望
孩子犯错的时候,想每次都忍住不去批评,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但是,你需要做的.是把你的期望传达给孩子,并提醒他犯错的后果,而不是单纯地吼孩子。
3、减少易怒、冲动情绪
当你发脾气的时候,意味着你缺少足够的技巧、耐心去处理孩子犯的错误,你只能仗着自己的气势、暴力让孩子屈服而已。而平和的心境、冷静处理事情的能力才更能影响孩子。
4、先处理自己的情绪,再与孩子交流
当你发脾气的时候,意味着你缺少足够的技巧、耐心去处理孩子犯的错误,你只能仗着自己的气势、暴力让孩子屈服而已。而平和的心境、冷静处理事情的能力才更能影响孩子。
平和的心境、冷静处理事情的能力,不是嘴上说说就能有的,这需要健康的爱好、良好的生活规律做铺垫。一个常读书、勤运动的妈妈,内心更阳光开朗,也就更容易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跟孩子良好沟通。
由于孩子年少不懂事,总有犯错的时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都是动怒去惩罚孩子。导致孩子越来越叛变。其实孩子的教导方法有很多种,到底孩子犯错如何去引导孩子呢?
犯错应该惩罚
不管孩子犯错是有心的还是无心的都需要接受惩罚。比方说:孩子不小心打碎了杯子,虽然说她不是鼓励的,但是,错了就是错了,父母应该告诉孩子:这个是她的错,虽然是不小心的,但是要让他明白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如果是无意的,要教导孩子勇于去承认错误,相信这样子既能得到大家的原谅,并且还能减轻惩罚。在这个教育的过程中要培养孩子的诚信于负责人的性格。
惩罚要适当
惩罚孩子是希望孩子接下来会变得更好,但是,惩罚需要注意孩子的对抗情绪,如果惩罚过轻会让孩子不足为戒,惩罚孩子需要达到一定的目的,不能轻描淡写。但是,惩罚不能过重,太重的话不但起不到效果,还可能让孩子越来越叛变。
要依据规则进行惩罚
父母应该与孩子协商制定一个奖罚规定,让孩子明确犯错之后会有什么惩罚,这样子也可以避免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犯错。同时,父母也需要注意,注意自己的情绪,不要动不动就惩罚孩子。
指晌物培出明路
惩罚孩子不能半途而废,惩罚孩子的同时,也需要跟孩子指出一条明路,教导孩子接下来应该怎么做,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教导孩子一定不能含糊,不能责罚之后又没有给出明确的做法,这样子是不可以的。
惩罚不要推迟
很多惩罚的效果多数都是来自条件反射,如果孩子犯了错误没有及时去处理,如果超时会导致在间隔中的效果不会太明显。但是,惩罚的场合一定要一致,因为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如果大场合下批评孩子,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不要过去唠叨
很多家长教训玩孩子之后,总是害怕孩子把自己的话当耳边风,有些话过渡重复,会让孩子更加厌烦,会让孩子分不清主次,不知宴唯道家长说的哪一句话是好的。所以,家长在教导孩子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过渡唠叨!
结语:天下最苦父母心,我们都能理解父母的一起切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但是,我们身为父母的,有一定要找到一个正确的方法!
一、无意识的“错误”
解释:做某件事情本身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个性或其他方面的原因使得自己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结果而导致的失误。
场景1:红苹果是个性格大大咧咧的孩子,总是“闯祸”。妈妈不知教育了她多少回了,但总是当时点头认错,下次照犯。上回妈妈买的荔枝很好吃,她想给正在看电视的爷爷吃,在厨房门口就直接给爷爷扔过去了,没想到正好扔在爷爷的老花镜上,老花镜掉在地上“怦”的一声摔碎了。类似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妈妈真是拿她没办法了。
给妈妈的建议:很多妈妈看到孩子闯祸了,就劈头盖脸地说一顿,而不和孩子讲清楚原因。而像红苹果这样大大咧咧的孩子,这样说说极有可能扭头就忘记了,所以下回接着犯同样的“错误”。其实,妈妈应该让红苹果看到自己不小心造成的后果,承认自己的“错误”,分析犯错的原因,她就会从中吸取教训,以后也就会少犯此类“错误”了。
二、好奇导致的“错误”
解释:因对新鲜事物的.好奇而采取一些“破坏”行为或相对“过激”的行为,导致一定的损失。
场景2:豆豆是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从小到大,凡是看到没见过的东西,她都会表现出很惊喜的样子。小的时候,豆豆只是过去看一下、摸一下。现在豆豆长大了,5岁多的她,见到什么稀奇东西就会直接冲上去探个究竟。妈妈很担心豆豆会伤到自己。
给妈妈的建议:对好奇导致的“错误”,比如想弄清新鲜事物的新奇之处,而把玩具等拆坏或者探究某些危险事物等,从本质上说这类不属于错误,而是探索世界的起点。
但这种探索有时候会很冒险,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失或对孩子造成一定的伤害,这就需要妈妈帮助孩子分析这种行为的利害关系。如果损失或伤害较小,妈妈不妨鼓励孩子多犯这样的“错误”,但是一定要告诉孩子以后遇到这种情况要小心。如果进行严厉批评,孩子不仅不会为自己的独特性、创造性而骄傲,反而会觉得自己无能,会自暴自弃。当然,如果孩子的探索行为太冒险,造成的损失或伤害很大,妈妈就一定要马上制止孩子的这种行为,并且非常严肃而中肯地告诉孩子错误所在、错误性质和危害,并帮助孩子找出改正的方法。
三、趋利避害导致的“错误”
解释:为了避免爸爸妈妈的批评指责,不得不犯的“错误”;或者为了“讨好”爸爸妈妈(如想让爸爸妈妈多陪自己)而犯的“错误”。
场景3:性格温和、一向乖巧的雯雯,自从上了妈妈报的绘画班就开始撒谎。有好几次,明明不是自己的画,妈妈检查画时,雯雯就把小朋友的画当自己的给妈妈看。妈妈对此很是不理解,觉得自己一直教育孩子要诚实、不撒谎,并且自己和丈夫也从来没有给孩子做这方面的不良示范,孩子之前也一直都很诚实、很听话,怎么会突然变成这样呢?
给妈妈的建议:对待孩子为趋利避害而犯的“错误”,比如说谎以避免妈妈的批评等,此类问题表面看来虽然在孩子,但究其根源却在于妈妈,妈妈应先反思自己是不是对孩子要求太高、太严,是不是过分看重事情的结果,致使孩子不得不犯“错误”。过高要求的后果,容易使孩子产生害怕失败的心理,孩子尽了努力仍得不到父母满意的回报时,便会犯上述“错误”。如果是这样,妈妈先作自我批评,才能打动孩子的心,引导孩子心悦诚服地改正“错误”。
四、盲目模仿导致的“错误”
解释:婴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大人的一言一行容易被孩子所吸引、模仿,从而导致“错误”。
案例:妈妈一回家,就看见客厅地上都是垃圾,亮亮拿着扫把正在扫,可是越扫越乱。妈妈问:“亮亮你又在淘气,怎么把垃圾都倒在地上了。”亮亮看见妈妈绷着脸,小声说:“妈妈,我想帮你打扫卫生,可是……”
给妈妈的建议:孩子是好心办了坏事,妈妈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弄得乱七八糟而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不妨再给孩子做个示范,教孩子正确收垃圾的方法,然后让孩子把地上的垃圾清理干净。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妈妈可以让孩子多参与,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孩子乐于参与,多做几次,孩子就不会帮倒忙了。
总之,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错误,都应把错误转化成最好的教育资源。父母要少一点训骂与指责,使孩子从“错误”一步步走向“正确”,在“错误”中不断成长。
❺ 孩子初中叛逆骂父母怎么办 初中孩子叛逆骂家长应该如何是好
1、爱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组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做父母的要爱孩子,也许你会说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哪个做父母的会不爱自已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爱并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认可,我就常常给我调皮的儿子一个个亲切的拥抱,一个个浅浅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诱的开导,一件件小小的礼物,这会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配誉父母给予他的爱,也增强了他对父母卜如的信任感,所以我们家长都应该用爱心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父母与孩子良好的沟通的前提是倾听,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要诉说的一切,哪怕此时你在忙.再累,也要专心致志地倾听,不时地询问孩子:“在学校有什型卖启么有趣的事吗?上课时你对自已的表现满意吗?今天你的笑脸又增加了吗?每当我这样问儿子的时候,他总是十分兴奋的向我汇报一切,当他说出自已对事情的看法时,我也会尊重他的意见,与他商量办,给了他足够的信心和自信,我认为这对培养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学问。
3、鼓励孩子敢于迎接挑战,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学习上我常鼓励儿子说:你太棒了,真聪明这么难的知识你都能答对,妈妈好佩服你啊,他一听就很高兴,而且还调动了他的学习积极性,当他遇到困难时,我不断地给他打气,此时我也会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实际行动感染他,也达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4、教育孩子正确地面对挫折,在人的一生当在,遇到挫折在所难免,苦难是人生的一大财富,不幸和挫折可以使人沉沦,也可以铸造人的坚强意志,成就充实的人生,苦难是人生的一位良师,他能教给孩子学会用感激的心情.积极的态度对待一切问题,勇敢地参与社会竞争
❻ 现在孩子固执,不听大人的劝说,觉得父母都是在害他怎么办
一、共情:你是说孩子做什么事都不坚持,做一做就放弃了,这让你很着急,专而且孩子还不听你说,你属担心他以后养成做事没有毅力的坏习惯,是这样的吗?
二、具体化:你可以具体讲讲他是做哪些事的时候最不能坚持呢?
三、探讨问题成因,并具体分析:
a有可能不能坚持的事是孩子不喜欢的事,是因为家长或老师要求才去做。
解决:理解孩子,成人对自己不喜欢的事坚持起来也很难。尽量帮助孩子在必须做的事情中找到乐趣。尽量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机会,自己选择的事比较容易能坚持。
b可以和孩子沟通,让孩子说出不能坚持的原因。沟通过程父母尽量用启发式问句,对孩子都说的任何原因都不批评,指责。先倾听,尽量让孩子多说。找到原因后,再和孩子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
c对孩子不能坚持的事,父母可以很认真地和孩子谈一次话,对孩子说出父母真实的感受,例如:妈妈听到你说你又不想去上国学班的课了,妈妈很着急,因为我认为一个人做事情有毅力很重要,否则一事无成,所以,妈妈想和你一起聊聊,看看是什么原因你不想去上,看妈妈能帮到你吗?
❼ 当孩子埋怨时,我们做父母的应该怎么办
小强:“你怎么才来接我。我都等了半个小时了。”
妈妈:“我一下班就急着来接你了,你还嫌晚了!”
小强:“我又没有让你每天来接我,你自己不放心我一个人回家。。。。”
妈妈:“你倒还埋怨起我来了,好心当成驴肝肺。”
许多父母都会说:“我家孩子真是没良心,我总是替他考虑,什么都为他好,而他不仅不领情,还总是埋怨不停,想想真不愿意替他做那么多事。”实际上,像这样的父母确实很多。父母习惯于埋怨孩子这个做不好,那个做的不行,却容不得孩子对自己的埋怨。有些父母在孩子埋怨自己的时候,往往会“龙颜大怒”,恐吓孩子:“你竟敢这样对我哦说话,你给我滚,我没有 你这样的孩子!”结果,即使不会出现大吵大闹的情况,也总是冲突不断。
我们在看上面的例子。其实这位妈妈根本没有必要接孩子。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是有能力自己上下学的。而作为妈妈,就是因为不放心而每天去接孩子,这对孩子本身就是一种不尊重。孩子会觉得你这样做,让他在同学面前没有面子的。所以当有机会的时候,孩子一定会将这种不满发泄出来。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现在的社会这么复杂,我真的不放心,只有孩子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才放心。”那我想问你真的能看得住孩子吗?你总能把孩子放到你的视线之内吗?这样真的能管住孩子吗?其实真的不是的。孩子大了,有他自己的生活空间。我们只有尊重孩子,孩子才会尊重我们。所以说有时候遭到孩子埋怨的时候我们也要反思一下,是不是那个地方我们做的不对,或者说不够好。这样才会改善亲子关系。
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具有自己的思考能力,所以,在孩子自己的事情上,父母应该和孩子商量讨论,倾听孩子的意见,而不要一味地替孩子做决定。否则,往往会出现孩子埋怨父母,父母又觉得孩子不能理解自己的苦心的情况,造成亲子之间不必要的隔阂。
那买对孩子的埋怨,我们做父母的应该怎么办呢?
第一,学会忍耐
孩子埋怨父母时,父母不好简单地训斥孩子,而是要以忍耐的方式,去理解孩子,弄清楚孩子负气怨恨父母的原因,认真倾听孩子的意见和建议,听懂孩子要表达的意见,昂亲子之间的沟通畅通无阻。
比如:有一次,一位母亲辛辛苦苦的买菜做好了饭,当女儿吃的时候还说不好吃。当时这位母亲更很多父母一样,听了之后真的很生气,很想臭骂一顿女儿来泄气,但是她最终忍住了。她对女儿说:“是不是太淡了,不合你的口味?好,等一下,妈妈重新烧一下。”这个时候女儿也觉得不好意思了就说:“妈,您别忙了,其实也是可以吃的。”这样母女皆大欢喜。
不但如此,其实很多时候因为我们做父母之前的疼爱,很多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可能都会说:“这个菜我不吃,不好吃这样的话。”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做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没有教会孩子感恩之心。二是,孩子已经习惯了说那个菜不好吃。所以根源还在于我们做父母的。那对于已经长大的孩子来说,我们可以试着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菜,比如说:西红柿炒鸡蛋,这道菜很简单,让孩子做,我们吃。其实我们都知道,虽然这道菜简单,但是要做好吃,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当孩子做好之后,我们可以在吃的时候说一些好听的话,当孩子吃的时候,他自己就知道该怎么去评判父母做的菜了,也知道了父母做饭菜的不容易,从而很好的培养了孩子的感恩之心。
但是我们很多父母在孩子埋怨菜不好吃的时候,父母往往会生气,会责怪她们挑剔,说他们身在福中不知福。孩子呢,自然会顶撞,使得双方都不愉快。其实买对孩子的埋怨,跟他们争辩是毫无用处的。父母应该顺着他们的意见,和颜悦色地去听。也需很多家长会说这不是纵容孩子吗?其实不然,这不是纵容他们,相反是为了寻求解决的途径。这样做,孩子心情愉快,又能解决问题,又什么不好呢?
父母应该主动放下架子,耐着性子来引导孩子处理事情,同时,努力通过情感沟通来促进亲子关系。这样,孩子就会少埋怨,父母就能够得到孩子的理解与信任,享受浓浓的亲子情感。
第二,寻找突破口
有很多父母对孩子对孩子的埋怨只是一味的烦恼,不知道如何解决。其实,睿智的父母是懂得寻找突破口,走出亲子关系紧张的阴影的。
一位父亲,由于工作所限,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小时候,儿子对父亲很崇敬,因为在儿子眼里,父亲似乎无所不知。
儿子上中学,有点看不起“没见过世面”的爸爸,在家里也很少和爸爸说话,有时候爸爸给他买的东西不称他的心意,他还埋怨爸爸一点品味都没有。对于儿子的埋怨,爸爸并不辩解,也不生气。
暑假到了,爸爸正好休假,他决定利用这个假期和孩子一起去旅游,以此来改善父子之间的关系。
这天晚上,爸爸对儿子说:“爸爸想跟你一起外出走走。我没有出去过,这次由你带队,到哪儿去,做什么车。住什么宾馆,玩什么,全听你 的。”
儿子听了非常兴奋,立刻上网去查旅游景点、列车时刻表、附近宾馆等等精心制定了旅游计划。
这一路上,什么买票、找宾馆、联系旅游景点等都由儿子去办,爸爸几乎什么事都不做。在整个旅途中,爸爸感到从没有过的轻松,儿子也感觉到父亲的宽容与大度,认识到自己以前对父母的不恭是不对的,病主动向父亲道了歉。
从此,父子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从上面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位父亲的睿智。他懂得寻找突破口,从而很好的改善了父子关系。
人与人之间必定会产生一些冲突,朋友是如此,夫妻是如此,父母与子女之间也是如此。埋怨往往是亲子冲突的一种显性表现。一旦孩子出现于父母埋怨的情绪,首先父母一定要忍耐,其次要主动寻找突破口,对症下药,主动解决问题,化解孩子的埋怨情绪,修补好亲子关系。
❽ 阴晴不定的父母,是阻碍孩子成长的定时炸弹
文/小绾西纤码
图/网络
01
跟朋友聊天,聊到她十四五岁的时候早恋被家人发现,她意味深长地说,她永远都记得那天的场景。
平时在家爸妈都以弟弟为中心,任她怎么喊都好像耳背似的,可猛如有一天她放学回家,在门口喊了一句妈,居然得到了回应,而且是特别温柔的应了。
朋友当时不以为然的进入家门,然后越想越不对劲,直到半个小时以后的晚餐,不对,是鸿门宴。
彻底验证了她的不安。
原来上星期回家玩电脑,忘记退QQ,被她妈进入QQ空间,发现了早恋的蛛丝马迹。原因是她的同学t评论了她一条说说,一大串的字前面放上了“你家谁谁”。
我的朋友就在那餐晚饭里,嚼着白米饭吃出了永生难忘的味道。具体说了些什么难听的字眼,她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当时的自己是多么百口莫辩,难辞其咎。
以至于这么多年,她和父母之间隔着很长的一条河,河底累计着她多年的委屈难过不被理解,她差点淹死在河里,直到后来河面冻结,彻底封住,隔在了她和父母之间,她才得到了解脱。
02
我所知道的,那个关于朋友的故事,却不是什么大人眼中避如蛇蝎的早恋。
故事的大致情节是一个男同学喜欢一个女同学,每天要拿出很多的小纸条,小本子,通过桌邻相传,问个没完没了的你愿不愿意做我女朋友,为什么不行之类的疑问反问句。
男同学还不死心的买通女同学身边的朋友,同寝室友,纷纷劝她答应。转机是在男同学上课的时候,传给女同学一盒用语文练习册夹着的德芙巧克力,女同学上课碍着老师不敢还回去,下课都是同学更加不敢,直到回寝室,把巧克力带回宿舍。
看着碍眼,只好分给室友。
室友们一脸开心的吃完,问她到底要不要答应,纷纷说起那个男同学的好话。她看着还不回去又已经被吃得差不多的巧克力,就松口答应了。
她想着,反正不合适就分手。
刚在一起的时候,每天上课做作业考试,就剩一点点的课余时间,也不一定说得上话,那时候大部分是女生和女生玩,男生和男生玩,手也没牵,周末约会也没有,才两星期就分手了。
分手原因,是以“被家里发现了”为借口提的。
你看,这算什么恐怖早恋?可在很多的父母眼中它是那样的十恶不赦,丑陋不堪,时常警告女儿们,最好别早恋,不然打断你的腿。
大人喜欢用他们的眼光来玷污孩子的所见所闻,把孩子调教成他们所认同的,像提线木偶般的乖孩子,最终却要怒气冲冲地问孩子“为什么别人家的小孩要比你厉害?”
我想回答这些父母:因为孩子长大,就变成了你。
03
大多数父母总是要忽略一个最最清晰的事实,大家都是高级动物,大人们懂得分辨是非对错,小孩也是知道好坏的呀。更何况是十几岁的人。
当你们强行地用自己的理解,去破坏孩子原本的打算和选择的时候,也在孩子的身上留下一条你看不见,却永远都无法抹去的伤痕。
包括我自己,我们的父母都一样,当我对他们提要求的时候,他们会给出一个确定答案。我大多数得到的都是否定答案,而且会遭到劈头盖脸莫名其妙的谩骂,声音尖锐又刺耳。
我当年做出的选择是,为了不再受到突如其来的谩骂,不用再面对阴晴不定的大人,我不再向他们提任何的要求。
把所有的能一口回绝的,全部都拒绝了。
原本以为我的退让,能给我和大人的关系换来一点缓和。但事实是,作为孩子的我,一直惦记着那些“啪”一分钟都没到就被否认掉的时刻,像爬山虎一样越爬越多,爬满了我整个心房。然后把真正的那个自己锁了起来。变成平凡世界里黑暗中的一小部分。
这些年,我从未停止的去寻找答案,思枝竖启考着是这些父母不够爱自己的小孩吗?是这些父母封建迷信重男轻女吗?还是那些小孩真的不够优秀?
追根溯源,天底下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很多父母用错了方式,用了自己认为的最有效的方式让你避开危险,或者说是他们认为的危险,从而免去他们对你的担忧。
04
想起之前我在杭州的时候,认识一个06年的小朋友叫定定,非常的漂亮有气质。那时候临近过年,我对杭州也不熟悉,就提出让她陪我一起去逛街买衣服。
她欣然同意了我的要求。背着一只很好看的书包在约定的地方等我,从我见她第一眼,我就从她身上感受到了一种,我特别向往又说不出来的东西,所以我鬼使神差的要了她的QQ,并且想让她陪我一起去逛街。
如今想想,她展现给我的是:一个好的家庭教育,睿智的父母所培养出来的,熠熠生辉充满活力的小女孩。
据我猜测,当定定向她妈妈提出要和我一起去逛街的时候,她妈妈一定担心过,万一我是坏人怎么办?而且年龄相差之大认识也不久,就一起出门真的好吗?
可是她的妈妈没有拒绝她的要求,而是留了我的手机号码,在我们逛街到一半,在吃东西的时候打我电话,跟我介绍说:我是定定的妈妈。
那一刻,我有点懵。但现在想来,定定的健康成长是被她的妈妈细心呵护着,又“放养式”地任其成长的。既不会挡住她发芽,也不会让她自生自灭。
定定妈妈选择了自己去承担孩子可能遇到的风险,自己来解决忧虑,把危险的可能性降最低。而我们大多数人的父母,会选择拒绝,因为这样干脆利落,孩子安全,自己也不用瞎操心。
与其说我们的父母是阴晴不定,总是骂骂咧咧没完没了,其实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呵护小孩子幼小脆弱的心灵。
久而久之在他们的身体里埋下一颗定时炸弹,并且会在他们今后人生的任何时刻,轰地炸开。影响着他们的一生。
最后:
无论我们变成了什么样子,不都已经长大了吗?回忆过去舔舐伤口不值得,你该为你的明天和未来的小孩努力的优秀一些,温柔一些,明辨是非一些,不辞辛苦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