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父母退休在家很无聊,可以做些什么,充实退休生活
1、养宠物
如果子女不在身边,养宠物是不错的选择。狗狗适合喜欢溜达的老人,养猫则不需要别人多费心,适合不太愿意走动的人。也可以多陪伴父母,让家里更热闹些。
2、跳广场舞锻炼身体
闲暇的时候可以去广场上跳广场舞,人多的时候也不容易产生孤独感,同时还可以锻炼身体,产生愉悦的心情。
3、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老大爷爱钓鱼、爱下棋,那就去钓鱼就去下棋;老大妈喜欢养花、喜欢爬山,那就痛快地去弄个自己的小花园,没事和朋友去爬爬山。总之,让自己产生愉悦感和满足感
4、旅游
退休之后会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因此也可以多去旅游,去外面看看,让心情的更加愉悦,也可以慢下心来让自己身心更加轻松,年轻时没有时间和经费,退休之后旅游也算是完成年轻时代的一份梦想吧?
许多老人在广场跳广场舞
㈡ 父母退休在家很无聊,可以做些什么,充实退休生活
父母退休在家很无聊,可做以下几种事情排解无聊:
跳广场舞,我觉得父母可以跟人跳跳广场舞,跳广场舞不仅可以缓解无聊还可以疏通筋骨,让精神气好起来,也会让手脚比较灵活,以提高父母的免疫抵抗力。
子女可教父母打游戏,
㈢ 当父母老了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当父母老了,我们还能做什么?其实一下这件事可以力所能及去做。
第一件事情就是给予适当的生活保障,因为父母可能老了一没有生活能力,所以给一定的金钱补偿,让他们能够吃到想买的东西,能够买一些自己想吃的东西。
第二个就是常回家看看多回家和父母沟通沟通,回家看看。
第三个就是如果条件允许,或者有可能的话,把父母接到自己身边来一起住,但是如果没有办法的话,这条可以不用去做,但是多回家看看就可以了。
㈣ 父母老了,应该为父母做点什么
春节回到家,看着爸妈日益沧老的脸颊,头发花白的父亲和头发渐渐稀疏的母亲,感受到的是岁月的无情,时间的匆匆。坐在家里20多年前买的破旧的沙发上,儿子在一旁开心地玩着iPad,在和父母聊天时得知,我年少时记忆中的成年人当中,有些已经早早离开了这个世界,而有些则因得了疾病而痛苦地支撑着。听得出来父母随着年龄的增加也开始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忧心忡忡。我告诉父亲,平时要少抽烟,少喝酒,不要太操劳,家里的田少种点......。但,总感觉我的言语显得苍白无力,毫无新意,当然也丝毫缓解不了父母的忧愁。
直到有一天,我在得到看到一堂精品课《怎样健康活过100岁》,于是马上付款订阅,然后一口气听完了全部内容。我觉得对父母的健康非常有帮助,也很有指导价值。因此,在和父母一起外出的路上,我把精品课的音频内容在车里播放了出来。我故意把车开得很慢,父母听得很认真,对里面的内容不时点头称是。我把这里面的精华内容重新精简整理,期望通过这种方式帮助父母建立新的认知,恢复生活的意义和憧憬,解除心中的忧愁与焦虑。这是我今年过年做得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日本有一本畅销书,叫《父母离去前你要做的55件事》。书里做过一个计算,如果你的父母现在60岁,假设他们活到80岁,你现在开始,能陪他们的时间,加起来总共也就55天。在这55天当中,我们都应该问自己,应该为爸妈做点什么?(下面歌曲,请自行脑补Music哼唱)
找点空闲 找点时间
领着孩子 常回家看看
带上笑容 带上祝愿
陪同爱人 常回家看看
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
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
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
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
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
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
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
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
一辈子总操心就问个平平安安
一首“常回家看看”,唱出了多少游子的心声,也让拼搏在外的人多了份牵挂和思恋,禁不住热泪盈眶。我想父母除了需要我们的陪伴和呵护,更重要的事是,让我们的父母用理性乐观的心态面对衰老,甚至疾病。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实现健康长寿的目标。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可能会注意到自己身体的一些变化。比如说体力不好了,记忆力也衰退了,眼睛看东西开始花了,皮肤也没有以前有弹性了,头发开始容易掉,牙龈开始萎缩......这些其实很多都是正常的衰老现象 ,除非是出现得太早,或者是症状太重,绝大多数都不用担心。我们应该追求的是顺应这个规律,尽可能延缓衰老,力求健康长寿。
长寿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到底是基因,还是环境,或者说生活习惯决定的?现代研究的一个答案是:
1. 天天要活动 。
这个活动指的是我们每天在生活过程中自然就能参与,不需要专门的设施和场地的事。比如说平时能走路、能骑自行车的时候,就不要坐车。能走楼梯,就不要坐电梯。平时出去买菜,自己做饭炒菜,饭后洗碗、散步,这些都是活动。文中推荐的两个运动,瑜珈和太极拳不但能改善关节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还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量,在锻炼的过程中进入的冥想状态还可以帮助您头脑更清楚。另外击掌和蹬脚也是不错的锻炼方式。如果能够每天练习的话,绝对能延年益寿。
2.饮食有节制。
吃得多有什么样的一些危害呢?
·过剩的营养堆积在身体里就容易出现慢性病。比如说糖尿病就是糖太多了,高血脂就是油脂多了,高血压就是盐太多,痛风就是嘌呤太多,所以这些病都是跟咱吃的过多有关。饮食方面需要注意的,就是要少吃糖和盐,口味不要太甜或者太咸。
·人体为了消化过多的食物就会产生很多的氧自由基。人体好比就像一座锅炉一样,我们吃的食物就好像煤。我们要消耗食物产生的热量来维持生命,但是烧煤的过程会产生烟,这个烟是会污染环境的。所以人体在燃烧这些食物的时候,产生的烟就是这个氧自由基,对身体是不好的。氧自由基会攻击人体细胞产生病变,甚至是癌变。所以,您看在咱们现在的医院里面, 没有什么饿死的人,只有吃太多最后得病死了的人
咱们中国有句老话,叫 "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这在“低温养生”中也提及到,“少穿一件衣,少吃一口饭”目的就是降低细胞的代谢速度,利于延长细胞的寿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除了饮食要节制之外,还要注意吃的种类。吃饭以蔬菜和豆类为主,而不是以主食为主。
首先,因为蔬菜和豆类的营养是非常丰富的,而且热量很低,不容易长肉,并且含的纤维素非常多,吃了以后不容易饿。饮食是以深绿色的蔬菜和豆类为主的。比如说咱们常见的菠菜、芝麻菜、青菜、花椰菜、紫甘蓝、大豆、红豆、鹰嘴豆、绿豆。
其次,多吃深绿色的蔬菜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富含像维生素C和维生素E这样的抗氧化剂。而这些抗氧化剂就是对抗这些氧自由基的,所以当您吃这些深绿色的蔬菜的时候,它能起到保护您的血管和细胞的作用。天然抗氧化剂家族成员:(1)维生素C和维生素E,主要来源于:柑橘、果汁、西红柿、椰菜、菠菜和坚果。特别是杏仁和大豆。(2)微量元素硒,来源于动物内脏, 牡蛎,茶等。(3)类黄酮与茶多酚。它们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与性质,能有效解除自由基的武装,并保护免疫细胞不会受到伤害。类黄酮多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如柑橘、杏、樱桃、葡萄、青辣椒、花椰菜、洋葱、西红柿等。荞麦也富含类黄酮。绿茶则同时富含类黄酮和茶多酚。因此平时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喝绿茶。常喝绿茶可通过它的抗氧化作用,调控基因表达,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发挥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水是最好的保健品,每天清晨喝一杯清水或盐水,有助肠胃代谢。
最后,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食品安全十定律”对保证身体健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1)食品一旦煮好,应立即吃掉
(2)家禽肉类必须煮熟才能食用
(3)选择已加工处理过的食品
(4)如需把食物存放4~5个小时,则要在高温(>60度)或低温(10度左右)保存
(5)存放过的食物必须重新加热才能食用
(6)不要让未煮过的食品与煮过的食品相接触
(7)保持厨房清洁
(8)处理食品前要先洗手
(9)不要让昆虫或鼠、兔等接触到食物
(10)饮用水及准备做食品用的水应清洁干净
这些最基本的食品安全要求,仔细核对一下,其实有些还真的没有做到。特别是老年人因为珍惜食物,不忍心扔掉已经放置很久甚至过期的食物继而复食者大有人在。作为子女的我们要时刻关注并提醒父母这一点。
3.日日有盼头。
第一,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一些您自己觉得特别重要的事,特别期待或者盼望的事,然后把它写下来,每天看一看。这样就不会觉得生活漫无目的,退休后没有了方向。
第二,想一想自己有没有一些特别的爱好或者喜欢做的事,很长时间以来都没有时间再去做了。可以试着在这些事情上面多花一些时间,把它再提高一个档次。比如喜欢养些花草,或拉个二胡等。
第三,尝试着去学习一个新的东西,比如说学跳广场舞,学习新的技能,给自己一点挑战。
4.生活不孤单。
美国杨百翰大学做的一项研究发现, 孤独感的危害相当于酗酒或者每天吸15支烟。孤独感会增加人体皮质醇的水平,皮质醇是身体内的一种压力激素,会控制人的情绪、健康,会控制免疫细胞和炎症反应,皮质醇如果长期偏高的话,免疫系统就会被削弱,人就更容易生病。如何做到生活不孤单呢?
第一,要参与主动的娱乐,而不是被动的娱乐。什么是被动的娱乐呢? 被动的娱乐就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比如说看电视,坐在那里什么都不用干,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就行了。
第二个建议是要走出房间,多去外面跟别人沟通和交流,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多学多问。
第三个建议,如果父母不是特别讨厌动物的话,可以养一只宠物,不管是猫还是狗还是鸟,都可以。有了宠物在身边,每天要喂它吃喝,每天叫唤它,也可以排解掉一部分孤独。
最最重要的还是像开头那首歌唱的一样,如果不能长时间陪伴在父母身边的话,至少要常回家看看,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最后,祝愿天下所有人的父母都能健康长寿,安享晚年。
文章中部分内容引自
1.【得到】精品课程《怎样健康活过100岁》—张遇升
2.《影响您健康长寿的12个关键》—张湖德
㈤ 父母老了,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什么
父母老了,我们可以为他们做的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多陪伴在他们身边,金钱也好,礼物也罢,这些都没有陪伴来的实在,多把时间放在陪伴他们身上比什么都重要。
㈥ 父母年岁已高,作为子女可以做哪些事情呢
可以多陪陪他们,经常带他们吃好吃的,带他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定时带他们体检,让父母保持好心情拥有好身体。
父母年岁已高作为子女已经成了父母的依靠,这时一定要用心,多为父母做些事,多陪陪他们,只有这样才能让他安度晚年,才会让父母拥有幸福的晚年生活,如果距离近可以每天去父母身边看看,陪他们聊聊天,如果距离远也要经常回家,更定时通电话和视频,也可以在家中安装监控关注父母的老年生活。
三、按时带父母去体检
父母年岁已高,作为子女一定要按时带父母去体检,因为父母年龄大了,身体各项机能都会下降,而且会有一些慢性病,按时带父母体检,能随时关注父母的身体状况,发现问题后及时治疗处理,能尽可能多的减轻父母的痛苦,也能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尽量让父母身体保持健康状态。父母年岁一伴子女就是他们最大的依靠,这时子女不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自己的小家上,一定要给父母多一些关爱和陪伴。
㈦ 父母老了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对父母要耐心。他们动作会迟缓,干活也不干净利索,这个时候我们要有耐心,而且不要催促他们,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生理特点。对他们要体谅。
㈧ 当父母老了,我们该做些什么
-1-
利用周末的休息时间,我再次回到家乡,去看望年迈且疾病在身的父亲。
回去之前,电话中也未向父亲透露我要回去的消息。担心如果临时有事,不能按计划回去,让父亲失望。还不如突然出现,给父亲一个惊喜。
果然不出所料,当我敲开家门出现在父亲面前时,郁郁寡欢的父亲,脸上顿时露出惊讶欢喜的笑容。“闺女,你回来啦!”疾病的困扰,让原本谈笑风生的父亲,变得寡言少语,说起话来略微有些口齿不清。
“回来了,亲爸爸!”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欢快些,并双手拉起父亲的手臂,表示拥抱。
照顾父亲的保姆阿姨每次见到我,更是喜上眉梢。因为我的到来,就意味着阿姨可以休息回家了。
简单的招呼、交接之后,阿姨愉快地出门,去忙乎她自己的事情。
说心里话,对照顾父亲的阿姨,是心存感激的。虽然是花钱雇用,但有人能精心陪伴照顾父亲,让我们平日里安心工作,已经是很庆幸的事。
所以,只要时间允许,我就会回到父亲身边,一方面看望陪伴他老人家,另一方面让照顾父亲的阿姨休息。将心比心,相互理解,阿姨日常对父亲照顾得还算不错。
-2-
去年母亲的病逝,让有病在身的父亲,受到了不小的打击。身体健康大不如前,精神状态与之前判若两人,很少和别人主动交谈,对周围一切都没有兴趣。
父亲的状况,我们兄妹三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因各自都要工作和忙于家事,为了大家能够安心,我们一致决定花钱雇人照看父亲。在照顾父亲饮食起居的同时,还能有人陪伴父亲说说话。几经比较,就选择了这位阿姨,父亲也还满意。
那句“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听起来很美好。但于我却是扎心的难过。
其实父母老去的速度,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快。好多时候,我们只关注孩子长高了,长大了,小学毕业该上初中了……却忽略了父母脊背不再挺直,腿脚不再灵活,牙齿已经松动……为了少给儿女添麻烦,父母往往会默默承受疾病衰老带来的痛苦。
我们每天在工作和生活杂事中忙碌着,觉得一切都可以慢慢来。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种让人痛心疾首的感受,从母亲病重到去世感觉愈发强烈。
每次面对日渐苍老的父亲,我都有一种心痛心酸的感觉。岁月无情,世事沧桑,父亲曾经是家中的顶梁柱,如今已是老态龙钟,举步维艰,心思单纯的如同孩子一般。
迟暮之年的父亲别无他求,而我作为女儿,只想尽力让父亲的余生过得舒适,多些欢笑,少些痛苦。
-3-
因为没有和父亲同住一城,我只能选择“常回家看看”来陪伴父亲。少则一、两天,多则三、五天,我静静地享受着陪伴父亲的时光,内心无比踏实。
这时的父亲,已没有能力为我张罗饭菜。而我由几年前家中的“贵客”重新变成家里的主人,操持着父亲的衣食起居。
“吃”是第一要务。每日根据父亲喜欢的口味,精心准备一日三餐,尽量让父亲吃的舒服健康。
穿着得体即可。老人穿衣不讲究时髦好看,注重的是健康舒适卫生。所以我会按照清洁计划,将父亲的衣服和床上用品更换清洗,让父亲感觉到洁净清新。
个人卫生当然更不能忽视。记得多年前一则“妈妈,洗脚”的电视广告,让我很是汗颜。现在我能自然而然地帮父亲打水洗脚或者擦洗身子,让父亲保持舒爽干净。
空闲时间,陪在父亲身边一起看他喜欢的电视节目,并就电视中的人物、事件和父亲交换意见,让父亲尽量多说话,减少他的孤独感。
在陪伴父亲的日子里,虽然每天忙忙碌碌,但内心是平静踏实、充满感恩的。感恩生活,让我有机会回报父亲的养育之恩;感恩父亲,让我感知今生尚有来处。
-4-
其实,每个人都明白,儿女回报父母的关爱远不及父母给予子女的爱。佛经中的《父母恩重难报经》,专门细致讲述了父母的大恩大德,无量无边,身为儿女,很难回报。
有人说,父母和儿女之间就这样一代又一代辜负着,而父母总是那样的无怨无悔。我们不能因为父母的无怨而无所为。
“百善孝为先”,能多就多关爱一下父母吧!面对垂垂老矣的父母,“孝”的最好方式是陪伴、孝顺、孝养。唯其如此,才会让我们心安、无憾!
㈨ 父母渐老,我们能为他们做什么
如果你的父母还健在;不管你有没有和他们同住; 如果有一天,厨房不再像以前那么干净;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中的碗筷好像没洗干净;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母亲的锅子不再雪亮;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亲的花草树木已渐荒废;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中的地板橱柜经常沾满灰尘;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母亲煮的菜太咸太难吃;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经常忘记关瓦斯;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老父老母的一些习惯不再是习惯时……,就像不再想要天天洗澡……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不再爱吃青脆的蔬果;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爱吃煮的烂烂的菜;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喜欢吃稀饭;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他们过马路行动反应都慢了;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在吃饭时间他们老是咳个不停,千万别误以为他们感冒或着凉(那是吞咽神经老化的现象); 如果有一天,你发觉他们不再爱出门,我要告诉你,你要警觉父母真的老了,器官已经退化到需要别人照料了,如果你不能照料,请你替他们找人照料,并请你千万千万要常常探望他们,不要让他们觉得被遗弃了。 每个人都会变老,父母比我们先老,我们要用角色互换的心情去照料他们,才会有耐心、才不会有怨言。 当父母不能料理自己的时候,为人子女要警觉,他们可能会大小便失禁、可能会很多事都做不好,如果房间有异味,可能他们自己也闻不到,请不要嫌他,为人子女的只能帮他清理,并请维持他们的“自尊心”。 当他们不再爱洗澡时,请抽空定期帮他们洗身体,因为纵使他们自己洗也可能洗不干净。当我们在享受食物的时候请替他们准备一份大小适当、容易咀嚼的一小碗,因为他们不爱吃可能是牙齿咬不动了。从我们出生开始,喂奶换尿布、生病的不眠不休照料、教我们生活基本能力、供给读书、吃喝玩乐和补习,父母关心和行动永远都不停。 如果有一天,他们真的动不了,角色互换不也是应该的吗?为人子女者要切记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来,孝顺要及时。 现在的你,是在当单身寄生虫、还是已婚双料或多料寄生虫?你有留意过自己的父母吗?请关心和留意他们正在逐渐老化的过程,也别忘了花点时间陪陪爸妈……,多关心他们喔!(不要经常对他们呼喝)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系鞋带,扣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头发,擦鼻涕,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是多么的令我怀念不已。所以,当我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请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一下,让我再想想……极可能最后连要说什么,我也一并忘记。 孩子!你忘记我们练习好几百回,才学会的第一首娃娃歌吗?是否还记得每天总要我绞尽脑汁去回答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为什么”吗?所以,当我重复又重复说着老掉牙的故事,哼着我孩提时代的儿歌时体谅我,让我继续沉醉在这些回忆中吧!希望你,也能陪着我闲话家常吧!孩子,现在我常忘了扣口子,系鞋带。吃饭时,会弄脏衣服,梳头时手还会不停的抖,不要催促我,要对我多一点耐心和温柔,只要有你在一起,就会有很多的温暖涌上心头。 孩子!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所以,请你紧紧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的。就像当年一样,我带着你一步一步地走.
㈩ 父母逐渐衰老,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让他们的生活更充实
随着我们慢慢的长大,我们的父母已开始逐渐衰老了,等到我们的父母工作退休之后,他们的生活就开始变得有点无聊,甚至是有点空虚,其实我们也可以找一点事情给我们的父母做,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充实。
那我想说的是我们作为子女的,应该要花更多的时间来陪伴我们的父母,毕竟我们父母的年纪已经大了,如果我们再不陪伴他们的话,不知道万一哪天他们就离我们而去了,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天。有空的时候多和父母聊聊天,或者陪他们去散散步也好,逛逛街也好,当父母有了我们的陪伴之后,他们也会觉得自己的生活非常的充实,因为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孩子没有抛弃自己,他们还是被自己的孩子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