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你都知道或者听说过哪些生而不养的不负责任父母的案例
这样的案例可多了,在电视新闻,网络新闻都有,你可以在网络一搜,一大堆。以下我就身边的生活举些活生生的例子。
案例一:村里的娃被送人
在我隔壁村的有位婶婶,第一胎生了个女婴,养到三岁的时候想要个儿子,说有女有子才就好,于是夫妻商量再生一个。
过了一个月,才有人发现,校门外的下水道有一个死婴,当时这事闹的沸沸扬扬,经调查发现,是高二(6)班的某个女生生的,当时学校就开除了她及和她的情侣。后来也受到了惩罚和法律教育,但已酿成苦果,无法回头,这一小小的生命就这样在世界待了一分钟不到就离开了人间。
好不负责任的父母,好“懵懂的”父母,我认为,出现这样的事情,社会也有责任,我倡议,为了避免以后像这对情侣发生严重错误,学校应该开个青少年性教育培训班,来减少甚至杜绝这类事件的发生。
㈡ 现在的父母最容易疏忽的事情有哪些
很多名人都喜欢在孩子出生时给孩子写一封信,寓意希望孩子将来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多当中,最欣赏的就是白岩松,在他儿子出生时,他也在书桌前留下了这样一封信。
信中的内容没有华丽的词语藻饰,也没有大肆渲染孩子将来要成为多么有成就的人,反倒是平淡地留下几个要点,可这些要点看似“索然无味”,却是现在孩子最缺少的,也是现在父母最疏忽的。
当孩子听到这种似乎“遥不可及”的要求,孩子会想要去努力吗?就像要求父母必须在一年内赚到成百上千万,亦或者一下子连升好几级,这样的目标会激起人的动力吗?
很显然,这样的目标并不能。这也是为什么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先给孩子制定一个小目标,告诉孩子,“你先进步5个名次”,等到孩子达到目标之后再给他们制定一个小目标。
这样循序渐进的效果好过于突然的“第一名”,且将来说不定某一天真的就登顶了。这也是白岩松所说的“更好”胜过“最好”。
不要求孩子争第一,并不是让孩子不要努力,而是让孩子去追寻更好的自己,只有这样才会一直保持积极进取的心,不会因为得不到“第一名”而泄气或自暴自弃。
试想,现在多少孩子都缺乏宽容与上进的动力,不是孩子们做不到,而是孩子们本可以做到,只不过因为父母还没有刺激到孩子的这些方面,所以仍然缺乏。
或许也有一部分父母觉得孩子原本就懂这些所以没有强调,但事实却不是如此,就像木板效应一般,你该给孩子弥补的反倒是这些方面。
㈢ 父母失责导致孩子死亡的感悟
7月23日,陕西富平发生一起5岁女童被忘车内事件,送医后,孩子因热射病出现接近脑死亡症状。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仅今年7月,就有8起类似事件见诸报端,但是无一例被追责,基本上就是父母自责了事。 如果换个当事人,比如幼儿园教师、校车司机、亲朋好友把自己孩子困于车中致死,相信没有人会说就这么算了,不报案不要求赔偿的。但是换成亲生父母疏忽把孩子忘在车上致死、爷爷奶奶下车忘了自己孙子孙女还在车上导致其闷死,估计很多人都会认为人家已经死了自己亲生的孩子就是最大的惩罚了,还要再惩罚人家父母,不是在人家伤口上撒盐? 其实这种观点实在是太过善良!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不确定性的偶然因素,比如拆迁、炒股、买彩票中奖等等,很多人已经一夜暴富。像小轿车这样的旧时王谢堂前燕,已经越来越多的飞入寻常百姓家,然而与之配套的安全知识和科技知识及相关的法制观念并未如影随形。虽然有驾校把关驾驶技术,但是很多知识是驾校老师不教的。 像现在这三伏天,35℃的气温下太阳直晒半小时就能使车内温度达到65℃,很多爷爷奶奶爷的司机朋友根本就不知情,他们带孙子孙女出来办事,以为就一会儿功夫,孩子在车里开空调睡觉比跟着下去舒服,会把孩子锁车里。而年轻的父母也有不少科学常识少到可怜,再加上盲目的自信,让悲剧一次又一次的上演。比如今年7月9日新闻:4个月大女婴被锁车内4小时,其父称经常这么干。 在国外,将婴儿遗忘在车内,是不可原谅的。美国名叫莫妮卡栠的华裔母亲,在圣地亚哥县拉梅萨市一处购物中心停车场被警察逮捕,原因是她不顾烈日当空,将两名幼儿留置在露天停放的汽车内,被指危及儿童生命安全。正因为有这样严厉的监管,国外儿童在国内闷死的悲剧要比我们少得多。 我们很多人会有一种奇怪的价值观和让人咂舌的自信,比如我们都知道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酒驾要入刑,可还是很多人对自己的驾车技术出奇的自信,逢年过节及其他节假日朋友宴请,还是照喝不误,交警每年查的酒驾能以千计。对于安全带更是如此,别说小孩子要坐安全坐椅,就是大人安全带都有穿印染T恤衬衫糊弄的,以为这样很有型很酷。 是以,虽然闷死孩子最为伤心的是父母,但是也不能免除他们的失职责任。惩罚他们不是给他们伤口撒盐,而是对他们失职的代价,也是为了警示他人要对孩子上心。只有这样的惩罚加上科学知识的宣传,才能让各位监护人们认真的重视起科学知识的掌握,对生命有了敬畏之心,不会用盲目的观点和经验以及侥幸之心来处世!
㈣ 南充一女童掉进铁轨客运员跪地营救,家长的疏忽带来了怎样的隐患
引言:网络上有一条关于南充一名女童掉进铁轨被客运员发现后跪地营救的视频,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家长的疏忽,会带来怎样的隐患?
有一些父母可能习惯性把药落在桌面上,这样的话可能会让孩子出现误食的情况。因为药片在孩子的眼中,可能就是糖果对他们非常有吸引力。还有一些孩子比较有探索欲,他们对一些缝隙和小孔都特别感兴趣。因此父母一定要装带有安全防触电的装置,为了孩子的健康父母一定要非常关注孩子的日常行为。
㈤ 保定初二学生花光母亲12万手术费网购,家长教育上有哪些疏忽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是祖国的未来,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孩子的教育。如果忽视了孩子的教育,那么孩子就可能会走上歧路。保定初二学生花光母亲12万手术费网购,家长在教育上有哪些疏忽?我认为家长在教育上有两点疏忽。
综上所述,保定初二学生花光母亲12万手术费网购,家长教育上有以上两点疏忽。
㈥ 因父母的疏忽导致孩子意外死亡,该不该追究父母的责任
如果孩子死亡确实是因为父母重大疏忽或重大监护不力所导致,从构成要件上看,父母可能已涉嫌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类似事件在香港、台湾地区都有父母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例。但内地类似事件父母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较为少见,公安部门可能主要是基于死者与行为人之间的特殊关系以及传统伦理道德角度考虑,追责手段相对宽容。但父母确实有必要敲响警钟,作为未成年人尤其是婴儿的监护人,监护职责重大,不容忽视。
㈦ 父母教育失败的典型例子
以下就是一个父母教育失败的典型例子:
据报道,一对15岁的孪生姐妹因嫌父母管教过严,竟将剧毒鼠药拌进稀饭中,最终将亲身父母双双毒死家中。这对忤逆姐妹在逃亡7天后被警方抓获。被抓获后二女交代了毒杀父母的全部过程。原来夫妇俩平时对女儿管教十分严格,引起了女儿强烈的逆反心理两姐妹中考后均未考上重点高中,被父母严厉责骂。于是,二女策划并先后用煤气、鼠药两次杀害父母,因故未达到目的,最后,二女将6瓶“毒鼠强”放进稀饭中,终于将父母毒死,作案后,她们拿走家中存款及2000余元现金、两部手机,逃到一网友家躲藏。
是什么样的原因能让孩子亲手毒死自己的父母?这肯定跟从小的家庭环境有直接关系:来看看这对双胞胎姐妹是成长在一个什么环境
1、从小被寄养,错过了孩子最重要的陪伴期。两个双胞胎孩子从小被寄养在姨姑家学习,到小学三年级时才跟父母同住。错过了孩子成长的关键几年,孩子对父母的感情也无从谈起。
2、爸爸一直高高在上,总是以家长自居的威严对待他们,妈妈是家庭主妇,经常打麻将,平时也没跟孩子交流。
3、苛刻管理,没有玩耍时间,这对父母为了让孩子考好成绩,不让孩子看电视、不让孩子出街、也不让孩子带同学回家。周末父母还请了家庭老师为他们补习,这让孩子感到很压抑,但是父母不理解。父母把漂亮衣服和零花钱当最好的爱。
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被妈妈数落说“孩子把她的脸都丢光了”,爸爸也罚他们跪了20多分钟。在孩子心智没发育成熟的情况下,姐妹俩第一次萌发了杀死父母找自由的念头。
在某天夜里,失落的姐妹俩突然萌发了把父母整死寻找自由的念头。父母的冷漠养出了冷漠的孩子,这不得不为那些狼爸、虎妈的家庭敲响了警钟。
不得不说,这是家庭教育的失败。本以为爱孩子,没想到为自己挖了坟墓。然而让人痛心的是,如今仍有不少家庭依然在这样教育孩子。
㈧ 重庆一司机一个横停为幼童挡住货车,家长存在哪些疏忽
家长存在没有看好幼童的疏忽,同时还没有让幼童远离危险地带,除此之外,在幼童遇到危险时,家长并没有帮助幼童摆脱危险。
在看到重庆一位司机位幼童挡住货车的新闻后,很多人都表达了对于这位司机朋友的认可,不过也有很多人觉得幼童的父母并没有做好父母的监护责任。
由于孩子还非常年轻,这使得孩子根本没有养成分辨危险的能力,正是由于家长的疏忽使得孩子才会身处危险地带,如果家长能够起到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家长就不可能会让孩子身处危险之中,所以我认为家长必须要为此付出一定的责任和代价,不然的话,家长根本不可能从中吸取到足够的教训。
我希望每位家长都能够负起监护人的责任,如果不能够承担这份责任,那么家长就必须要把孩子的监护权转移到其他人的手里。
㈨ 江苏一幼童被锁车内家长拒绝破窗等开锁,这件事背后暴露出了哪些问题
在江苏有一个小孩子被困在车里,可是他的父母居然拒绝砸窗救孩子出来,坚持要等开锁的人过来开锁,这件事情让在场的人都感到非常震惊,同时也暴露出父母对于孩子的疏忽看管以及安全意识的缺失这些问题。还好本次孩子被安全的解救了出来,这才没有酿成大祸,否则这位父母一定会后悔一辈子的。
希望各位父母有了孩子以后要加强自己的安全意识,一旦自己有事要离开车内也不要单独把孩子留在车内,带着孩子一起出去,一旦孩子不幸被锁在车内,那么千万不要计较一点钱,不要等到酿成大祸再后悔,希望以后能够少一点看到这样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