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活多大是最好的
理论上可以活150岁
现存的最老的寿星:
130岁 印度发现世界上寿命最长的人 (2002年07月31日 10:34 大洋论坛)
大洋网讯 据印度北部喜马偕尔邦布朗村的居民讲,生活在这座村子里的老太太戴弗吉·黛维已经至少130岁高龄了。如果她的年龄能够被证实,那么她将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人,比已知的世界上最长寿的一位中国妇女还大14岁。
我们到底能活多久?
美国科学家认为,即使科学不断进步,人类的寿命也很难达到100岁,至少在未来的一个世纪内不会成为现实。本世纪出生的人平均寿命85岁。
芝加哥伊利诺大学研究公共保健的教授奥勒尚斯基说,在现今的世界上还没有一种神奇的药物、荷尔蒙、抗氧化剂、基因工程或生物技术的方法,可以像有些人预言的那样,使人类的寿命增至120岁或150岁。旧金山加州大学研究寿命问题的专家赫福利克完全同意奥勒尚斯基的观点,认为人类“超长寿”的说法简直是“无稽之谈”。
但是奥勒尚斯基并不否认,有一些事实还是令人鼓舞的。他在旧金山召开的美国科学发展协会的年会上说,自从1900年以来,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已经增加了30年。例如,一个在1900年出生的美国女孩的预期寿命仅为48.9岁,而于1995年出生的女孩的预期寿命已达到79岁。奥勒尚斯基在本周即将出版的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一份报告称,在法国和日本出生的婴儿至少要在200年后,才能活到100岁;而在美国出生的婴儿则要到 600年后才能加入这个百岁俱乐部。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在这3个国家里,死亡率下降的速度不同。从1985年到1995年,法国的死亡率下降了 1.5%,日本下降了1.2%,而美国只下降了0.4%。根据这个数据推测,法国人平均预期寿命到2033年就能达到85岁,日本为2035年,而美国则要到2182年。
根据资料记载,迄今为止寿命最长的人是一个名叫卡尔梅特的法国妇女,她于1997年去世时是122.45岁。英国王太后也是少数长寿的例子之一。赫福利克教授称,人的寿命与预期寿命是两个概念。寿命是指某一个人能活多久;而预期寿命是指在某一年出生的人群预计平均能活多少年。人类的最长寿命大约是 125岁。即使人类最常见的死因如癌症、心脏病和中风等消除了,预期寿命也最多增加15年,然后人会因衰老而死亡。他认为,只有在生物学研究人员发现如何延缓衰老过程,并使这一发现服务于全人类,人类寿命的下一次大飞跃才会出现。
我们到底能活多久
正常人到底能活多少年?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考察,采用不同的方法所推算出来的年限是不同的。细胞分裂次数与分裂周期测算法认为,人类寿命是其细胞分裂次数与分裂周期的乘积。自胚胎期开始细胞分裂50次以上,分裂周期平均为2.4年,从而推算出人类最高寿命至少是120岁。性成熟期测算法推算,人类的最高自然寿命应是112—150岁。生长期测算法推算,人类的自然寿命为100—175岁。怀孕期测算法推算,人的自然寿命最高可达167岁。以上方法推算结果表明,人类正常的自然寿命都应该在100岁以上。
随着人类环境卫生的改善、公共卫生质量的提高,人的寿命也在不断延长。在4000年前的青铜器时期,人的平均寿命只有18岁。从青铜器时代到公元1900年的4800年间,人类的寿命估计约增加了27年。从公元1900年到1990年短短90年间,增加的幅度至少也有这么多。
什么决定人类寿命
科学界目前达成的共识是:人的寿命主要通过内外两大因素实现。内因是遗传,外因是环境和生活习惯。遗传对寿命的影响,在长寿者身上体现得较突出。一般来说,父母寿命高的,其子女寿命也长。德国科学家用15年的时间,调查了576名百岁老人,结果发现他们的父母死亡时的平均年龄比一般人多9—10岁。美国科学家发现,大多数百岁老寿星的基因,特别是“4号染色体”有相似之处。研究人员希望能够开发出相应的药物帮助人类益寿延年。
“外因”也不可忽视。许多研究表明,通往长寿之路的关键还在于个人科学的行为方式和良好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完全按照健康生活方式生活,可以比一般人多活10年,即活到85岁以上。
乐观的技术主义者认为,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来延长细胞生命是完全可行的。但冷静的保守人士认为,人的生命不是简单的细胞分裂,衰老和长寿是多基因、多层面和多途径的复合原因一起作用的结果。而且人体非常复杂,很难保证用基因改变了这里而另一个地方还能如我们所愿在运转。另外,我们生活的环境大系统更是在人力控制之外。
② 你认为活到多大年龄比较合适呢为什么
如果有吃有喝能够完全自理,活多大岁数都好。如果缺吃少穿,又没有儿女来管,活的差不多就走把,还有一种就是完全不能自理,控制不住自己,一分钟都不能离开人,还是走的越早越好,自己少受罪,家人少麻烦,我外母脑溢血瘫痪在床上十年了,现在吃喝拉撒起睡全靠别人,五个儿女二个不招边,三个轮换值班,顾了一个保姆,租了一小套六七十平的房子,保姆换的都数不清了,我说老人家你咋还不走啊,自从瘫痪在床上,吃上药血压正常,心脏正常,从没感冒过。
人生下来的第一声就是大哭一场,为什么生下就是哭而不是笑,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搞得懂,反正是,生下来就开始笑的小孩子,几乎很少。
有句古话叫做,人生天有命,富贵在天,这句话不管你信也好,不相也罢,反正人们经常这么说来着。
还有就是,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说什么,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这些话虽然是民间传说,但却觉得它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人的年龄到了七十三和八十四的时候,人身上的各种气管,已经到了衰退年纪,各种部位己经慢慢的老化了,也就是说,七十三和八十四是人生的一大坎,如果过去了,就不会有七十三和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这一说法了。
那么,怎么样才能过个这个坎呢?怎么样才能更加长寿呢?那就和你平时的衣食住行有太大的关系了。
怎么说呢?咱们先说说食吧,食就是吃饭,早上要吃饱,中午要吃好,晚上要吃少,这几句说得,不无道理,意思就是说,人要学会保养自己,自己的身体保养好了,就会长寿。
在民间有很多长寿的人,现在普遍活到八九十岁的太多了,而一百多岁的人也不少见。
为什么,他们能够活到一百多岁呢?有的人是因为居住的环境好,特别是那些大山里面的老人,她们深居大山,山青水秀,衣食住行没污染,他们深居简出,不问世事,在这优良的环境下,才造就了他们长寿的原因。
说实话,我觉得人活到七八十岁的年龄最好,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七八十岁人的身体还非常的健壮,如果在这个年龄段死去,没痛苦,也不会给子女留下什么负担。
其实人越老越怕死,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老年人都是这样子想的。
说这句话只是我个人的见解,我可没有希望老人们怎么的,怎么的!
我也特别希望天下的老年人们,幸福快乐, 健康 长寿。
身体倍棒,只不过我的口号是坚决活到六十岁!因为两个女儿出嫁了,儿子还没成家,可也二十四周岁了,我今年五十七,到六十还有三年,那时儿子也该结婚了吧。任务完成,死活都不重要了。
身体好,就尽量活,只要活得有尊严,有质量。病歪歪的,还不如死了的好,活着受罪,还拖累家人。这是我的想法。
我不在乎生命的长度,我重视的是 健康 幸福的活着,有尊严和质量的活着,我不看重金钱,但我不愿意失去创造财富的能力后成为别人的负担。
唉,人啊,真能实现自己的所思所想就好了。真到了那一步,能安乐死就好了。就怕意外来了,死又死不了,活又无尊严,屈辱的活又有何益?
最好八十岁左右,一、儿女们也有六十岁左右吧,他们都有五六十岁了吧,他们也需有人照顾客,过去我们村里有人说,等爹妈不死。当时我听了,这儿孙们这么不孝,后来知道,儿子年纪老了,儿子棺材抬不动了,很难送上山头。现在虽然骨灰盒了,儿辈们老了也还不山头了。因此,八十岁够了。人终有一死,希望自无痛无苦无辱,有尊严地,无拖拉子女最好。对于法也要眼睛痒,我们村里有好几位老人死得多安详,早上从集市上吃了点心,来去五六里路,到家后问小媳妇要茶喝,中午饭要炒年糕吃,吃完后睡午觉,等吃晚饭小媳去叫,已逝去了,还有一个,这个人是党员,下午二点开完党员会回家,他说很累嘴苦,儿子说你躺一回,我到小店买罐头桔子给你吃,等儿子买来他加鹤西去,头几天,已有一个,白天好好的,吃晚饭,儿子去叫,也不省人事了,我希望无痛苦死去,菩萨保佑!
回答这样的问题,要从几个方面去看。一个人的寿命长与短是本人决定不了的。年轻时为了事业和家庭,努力工作一般不会去考虑这样的问题。在抚育子女和孝敬父母时期,一般也不会去考虑这样的问题。但是一旦是父母走了,子女长大成人之后,自己的年龄大的时候就可能会想到这个问题了。就本人来说,我是在母亲走后,儿子结婚后,开始想这个问题。尤其是最近两年,我把自己的养老问题办完了,把动迁房子办妥了,把土地确权证书拿到手了。自已感觉自己已经把应该办的事,基本办完了。今年春节时我对儿子,儿媳说了我今后的看法。我是这样说的:儿子啊,我把你从小养大,供你上学到大学毕业,安排了正式工作,你已结婚生子,成家立业了。你的爷爷奶奶也已经做古了,我的任务完成了。以后休现我价值的时侯几乎为零,带之而来的是给你们的负担。一个人活着就必须有价值,这样才会有尊严。个人认为:一个人的生命不必太长,六十五岁至七十岁最好,在身体比较 健康 ,头脑比较清楚时,在不给子女们留下任何负担时,离开这个世界为最理想。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千万不要等到自己不能自理时。
活到自然死,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人一旦患了重病,靠医疗技术维持心跳。这样算活着吗?生死有命,到了应该离去的时候,强行挽留,是一种罪。
来到这个世界是偶然,离开这个世界是必然,有一个无形的手在安排我们的一切,谁敢肯定可以看到明天的太阳。该来的会来,该走的一定会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应该死的时候自然会死。
我老爷爷去世的时候八十九,他一生感冒都很少,就是在去世前一个月还可以自己做饭
去世的时候去医院检查,看看什么病,检查结果是全身没有病变,细胞老化,俗话就是老死的。这算是自然死吧!
活到自然死是最好的善终!
我认为活到八十多别超九十就合适。那也是要没有大病,慢性病,生活能自理,如果不具备以上条件活多少岁也没啥意思。我有个同事,他父亲今年九十二了,复转军人退休干部,近十来年基本多半年在医院渡过,人家工资高,住院吃药报销比例高,尽管这样我认为活的也没啥意义,造大粪机器一台,还给儿女们带来了麻烦。我要那种情况自己只要有能力,就自己解决后事。不受那个罪,也不拖累儿女。当然了,如果我们要能赶上安乐死立法那就太好了,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一段时间我觉得只要生活能自理活得长久一些更好,但现在一件事让我改变了观点,人老了,说是老得漂亮,但自然规律不可改变,我的一个好姐妹过去是个美人,今年因同学三十年聚会走到一起,见面时大家嘴里说没变,但心里都清楚变的不认识了,眼睛小了,牙齿掉了,头发白了六十多岁的老太婆很难看,不能接受……到是那些年轻时候相貌平平的人变化的慢一些,还有年龄太大了,觉得亲情也少了许多,所以我觉得不用活的太大,自己能自理的情况下差不多就行了!可能我的想法有点问题。
这个可没有标准答案,如果身体 健康 ,不靠儿女,自己什么都能做,还有一些闲钱养老,和老伴相依相伴,和知己朋友常来常往,生活的有质量,那么活到多大岁数都行,如果身体不好,生活都不能自理,医院进出犹如家常便饭,痛苦的生不如死,那还不如早些死了的好,有尊严的死去,比没有尊严的活着强,去年琼瑶就立下遗嘱,让孩子们千万记着,如果到了那一天,最好是让她安乐死,不要开刀,不能手术,不能插各种管子,宁愿早些离去,也不愿毫无意义,毫无尊严的活着。
我特别理解琼瑶的想法,也许只有亲自经历老人痛苦活着的时候,才能理解这些。
人活多少岁最好?
我觉得, 六十岁太早,八十多刚好,九十就赚到!
六十岁,身体机能状态还不错,而且刚刚退休,正好享受空闲的日子,可以带带孙子,给儿女帮下忙,享受天伦。这个时候要离开,实在太早;八十多岁,身体机能在慢慢变衰,老朋友也慢慢在离开,子女们成了祖辈,以你为中心家庭圈也慢慢远离,开始孤独,这个岁数离开应该没有遗憾。如果,九十岁还能 身体 健康 ,心智正常 ,那真的要恭喜赚到了。
我妈七十有三,三十多年前得过癌症,现在又有三高等慢性病,一直吃药控制得不错。她每天日常,走走步,运动一下,研究一下 健康 的新方法;上网看下咨讯,偶尔发点励志啊, 养生 的链接;刷刷剧,逛下淘宝,再收拾一下家,给我爸做饭打打下手。
我爸年纪要大些,身体还好些。他一般是早起买个菜,再去钓下鱼,午觉不能缺的,下午再去找他的钓友聊下天。对于吃,那是不能亏了自己,一日三餐不含糊,即使晚上煮个面条,也要加肉和鸡蛋;也经常不嫌麻烦,做点饺子葱油饼芹菜盒子之类,自我享受,不亦乐乎。
像他们这种状态, 生活自理,精神状态好,也没有难忍的病痛,自娱自乐,享受生活。 还时不时给我帮点小忙,买点便宜菜,装个插座什么的; 一起出个街都很注意形象,穿着得体大方 ……那再活十几二十年也很好啊!
最主要的是他们的心态,对于生命的态度。
我们也谈论过以后无法避免的、大病重疾之类的话题,也达成共识: 治疗是一定的,不随意放弃。 但是,是基于不带来痛苦,不是难以忍受的治疗方式,不做大手术,不插管,不做创伤性治疗,不做无意义的维持性治疗,不拿钱换命……平静自然地离开。
所以,我觉得,生命的长度无法预料,老天给的,但有生之年一定要珍惜生命,认真快乐过好每一天;同时,也要重视生命的质量,身体 健康 ,精神状态好,严格自律,规律生活,让疾病尽量远离。
让我们一起 健康 快乐更长久地生活到老吧 !
③ 父母一般能活到多少岁
可以参照我国人均寿命,截止到2021年3月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为77.3岁。
2020年10月28日,国新办举行“十三五”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情况发布会。从2015年到2019年底,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76.3岁提高到77.3岁,也就是说4年提高了1岁。
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20.1/10万、8.1‰、10.7‰降至17.8/10万、5.6‰、7.8‰,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降至28.4%,健康中国建设取得良好开局。
④ 人活到多少岁最好
活到眼看儿孙满堂,活到自己还有能力维持自己的生活,
活到衣食无忧,活到毫无悔憾,只要自己能够好好的健健康康的活到90岁已经不错了。现在有很多老人都活到100多岁,身体都很健康很硬朗。
⑤ 父母年纪已经大了,超过几岁可以给老人做寿
中国自古就有给老年人祝寿的习俗和传统。无论子女在哪里,父母生日那天都会赶回来为家人祝寿。因此人们习惯于在生日这一天举行庆贺活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过生日。
⑥ 人活到多少岁才是最合适的呢寿命太长的人会怎么样呢
这个问题把人生看得很通透,寿命太长难免遭罪,对自己对儿女都是负担,走得安详也算一种福分。至于活到多少岁,可能并不重要,活得值得才最重要。要说活到多少岁才最合适,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也就是说人能活到六七十岁的很少很少,十分罕见。可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人类的寿命正在不断延长。
以往七十岁就是长寿,放在现在到处可见,而且是越来越多。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男73岁,女77岁,活不到70都不及格,更谈不上合适。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活多少岁最合适是逐渐变化的,而且对我们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不小心就活得不合适。
做子女的应该是希望父母活的越长越好,那个家必须有父母在才叫家,没了父母,就没了根。等父母离开了,就再也见不到了,这辈子最疼你爱你的人走了,这种事想想都心痛。
所以,站在儿女角度思考,家中的老人的寿命是愈长愈好,这一点毋庸置疑。
父母角度:自古只有不疼娘的儿,没有不疼儿的娘。作为父母,到了古稀之年,首先考虑的依然是儿女的生活。
当年事已高,生活不能自理,儿女若能尽孝道,在病床前悉心照料,作为父母尽可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无论是活到80还是高寿100,都是一件幸福的事。
若儿女的家庭因为照顾年迈的父母而争吵,因为谁来养老而反目,作为父母已然成为儿女的包袱,那么无论是活到80还是高寿100,日子都不会好过,到底多少合适也没了任何意义!
⑦ 人活到多少岁算正常
人活到岁到90岁都算正常。
以2013年为例,全球人口平均寿命为71岁,其中女性73岁、男性68岁。而这一数据与1990年出生婴儿的预期寿命相比,都各增加了6岁。中国在此次报告中的人口平均寿命为:男性74岁,女性77岁。
美媒指出,从报告中可以看出,美国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1岁,男性为76岁。而平均寿命最高的国家和性别分别为日本女性(87岁)和冰岛男性(81.2岁)。此外,2013年日本人平均寿命为84岁,蝉联全球第一。
(7)父母活多少岁最好扩展阅读
人的极限寿命的三个观点
一是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认为人的极限年龄和其生长期或成熟期有关,寿命应当为其生长期的5—7倍,为100—140岁。
二是日本科学家经长期研究得出,人的寿命和性成熟期之间有着生物学规律,前者是后者的10倍左右,可达到108—145岁。
三是美国科学家海尔·弗利克1961年提出的,他认为人的细胞分裂到50次时就会出现衰老和死亡。而正常细胞分裂的周期大约是2.4年左右/次,照此计算,人的寿命应为120岁左右。
⑧ 长寿真的好吗你觉得人活到多少岁比较合适
长寿究竟好不好,主要在于自己的感受,其实岁数不在于大小,关键在于生活质量。
社会上生存着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健康的生活,有的人再与疾病斗争,有的人自由生活,有的瘫痪在床,有的人每天追求着美好,有的人却天天叹气。生活质量和我们生存状况息息相关,有了物质条件的基础,调节每天生活的情绪,有朝气的生活,有满意的结束,这才是生活。
总之,人的长寿往往和身体健康相互关联,但是缺少了必备的物质条件、愉悦的精神状况、没有目的的生活这几个条件,这种长寿是不切实际的,生存的痛苦让他们没有勇气面对以后,所以长寿不是岁数的大小,而是看有没有生活质量,没有生活质量,再长寿也是痛苦。
⑨ 人活到多少岁才是最合适的呢 寿命太长的人会怎么样
人的寿命一长,对自己来说是一种折磨,对儿女是一种负担,不少老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安详的死去,这样就会少了很多罪受,人的一辈子很短暂,活多少岁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活的值不值得。
我觉得人活到在失去自理能力前是最合适的,人的寿命一长,就像时间久的机器一样,里面的零件已经老化,会很容易出毛病,而寿命太久的人,身体各方面机能都会大大降低,很容易出现毛病,导致生活不能自理。
如果我老了,生活不能自理,我会选择安乐死,因为这样的生活,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没有尊严的活着,对我家人来说也是一种负担,对于我自己来说也是一种折磨。
有一句古话流传至今,已有百年: 人生七十古来稀, 意思就是在古代很少有人活到70岁,像这样的人非常非常少,但是现在 社会 各方面发展的都比较快,医疗水平提高,不少人的寿命也在延长。
在古代,随随便便一个感冒,一个疾病就会死很多人,但是现在的医疗水平,感冒已经成为随随便便吃药就能医治好的病,所以医疗水平提高也是不少人寿命延长的原因。
根据数据统计,国内平均男女寿命在,男73岁,女77岁。
我觉得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合适。
人的一生就像一个使命一样,从出生,就不断完成自己的使命,直到自己黄土白骨那一刻,才是真正的安息。
30岁对于我们来说,正是黄金阶段,身体各各方面器官都已经发育到最成熟的时候,从40岁开始,逐渐下降,50岁以后,身体各方面机能都会逐渐下降 ,比如:抵抗力,免疫力开始下降,很容易被疾病缠身。
从60岁以后,身体所有机能全部出现明显的反应,比如视力,听力,身体机能都大不如以前。
所以我们人生是非常短暂的,要在这短暂的时间做出有意义的事情,该做的事情,这样才不枉为人生。
人活多久取决于自己的意义在哪里。
人一旦寿命久,就会出现疾病缠身,导致生活不能自理。
人一上了年龄,身体各个器官各个机能都会下降衰弱,就像一个机器,年份一久就会出问题,慢慢被淘汰,人也是一样,一旦寿命久会很容易被疾病缠上,导致生活不能自理。
这个时候就需要子女来赡养自己,大部分人都懂得这样一个道理 :羊之跪乳恩,鸦有反哺义。
都纷纷赡养自己的父母。
有一句话叫久 病床前无孝子 、虽然说的很残酷,但是现实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发生,父母久病不起,床边连端一碗水的人都没有。
现在这个 社会 ,无论干什么都需要钱,高昂的房价,孩子的学费,家人的开销,老人需要善养,等等都需要钱,在这个 社会 花钱容易,挣钱难,往往迫于这些压力,让不少人都喘不过气,没日没夜的工作,天天加班,就是为了能够保障家庭过一个稳定的日子,养活家里的人 ,为下一代打拼一个很好的明天。
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说,如果有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那么是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一方面是家庭需要自己养活,一方面是自己的父母需要照顾,二者不能得兼,很难做出选择,请一个护工照理家庭,没有那种条件,做事让很多人都头疼的问题。
这个问题把人生看得很通透,寿命太长难免遭罪,对自己对儿女都是负担,走得安详也算一种福分。至于活到多少岁,可能并不重要,活得值得才最重要。
要说活到多少岁才最合适, 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也就是说人能活到六七十岁的很少很少,十分罕见。 可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人类的寿命正在不断延长。
以往七十岁就是长寿,放在现在到处可见,而且是越来越多。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来看,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男73岁,女77岁,活不到70都不及格,更谈不上合适。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活多少岁最合适是逐渐变化的,而且对我们的要求越来越高, 一不小心就活得不合适。
现在 社会 到底活到多少岁合适?寿命太长的人会怎么样?这两个扎心而又酸心的问题,我认为需要分别从 社会 角度、家庭角度 和 个人角度 分别讨论。
社会 角度:责任和权益的无奈碰撞从 社会 责任角度考虑,人活着的 社会 使命主要有两点:生命传承和 社会 建设
人的一生,从一个孩子呱呱落地,到满头白发,入土为安。期间有两件事是必须去做的,那就是传承生命和建设 社会 。
生命传承: 当我们拥有下一代,并将他抚养长大并培养为 社会 可用之才,能在 社会 上立足的成年人,传承生命的 社会 责任就完成了。
社会 建设: 人活着并不全是为了自己和家人,当你在 社会 上辛苦打拼,完成手里的工作任务,无论是服务行业还是高精尖的 科技 领域,大家都是在推动这个 社会 的发展。
工作本没有贵贱,就像是机器的齿轮,无论大小,少任何一个都不能正常运转。只是人心轻浮,造就了那份优越感,放在生死面前,都一样渺小。
一般人在40岁、50岁就能够尽到生命传承的责任。但是对 社会 建设的责任,却要与退休年纪息息相关,只有你到达退休的年纪,光荣退休的那一天,你才完成 社会 交予的责任,
按照世卫组织的年龄段划分, 66岁到79岁的年纪还不算是老年人,都还是中年人。 所以要是调整到65岁退休,普通人只能选择执行, 我就要到这个年纪才能完成 社会 建设使命。
当然,责任尽完,我也要享受我的权益。
交了40年养老保险,按照每年2万来计算,退休前共缴纳80万。若我每个月退休金能拿到4000元,每年就是5万。那么,我需要活16年才能把80万的权益拿到手。
所以,从 社会 责任和权益来看,我们最少要活到80岁才合适。
家庭角度:父母和儿女的双重身份从家庭角度去讨论老人活多久合适,要分别站在儿女的角度和父母的角度来进行探讨。
儿女角度: 从这个角度,着实没有必要考虑父母活到多少岁,做儿女的只要关心老人的晚年生活,细心照料他们,尽全力把老人照顾到位就好了。
做子女的应该是希望父母活的越长越好,那个家必须有父母在才叫家,没了父母,就没了根。 等父母离开了,就再也见不到了,这辈子最疼你爱你的人走了,这种事想想都心痛 。
所以,站在儿女角度思考,家中的老人的寿命是愈长愈好,这一点毋庸置疑。
父母角度: 自古只有不疼娘的儿,没有不疼儿的娘。作为父母,到了古稀之年,首先考虑的依然是儿女的生活。
当年事已高,生活不能自理,儿女若能尽孝道,在病床前悉心照料,作为父母尽可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 无论是活到80还是高寿100,都是一件幸福的事 。
若儿女的家庭因为照顾年迈的父母而争吵,因为谁来养老而反目,作为父母已然成为儿女的包袱, 那么无论是活到80还是高寿100,日子都不会好过,到底多少合适也没了任何意义!
个人角度:活着和离开的最后选择人生是由无数个选择构成的,任何一个选择都将影响我们的余生。我们在做了成千上万个选择后,终于塑造了这一生的轨迹。
这一次,是选择活着还是离开更合适,完全依赖你过去的每一次选择。
人在五十时 ,身子骨依旧活泛,青春不减,继续努力工作,生活还得继续,奉献不停止;
人进了六十 ,方见老意,大多数人开始偷偷与年龄作斗争,跑步,锻炼,喝枸杞 养生 等;
人到了七十 ,别逞强,不服老不能行,多数老人开始留恋身边的事物,时长会回忆过去;
人熬到八十 ,退休金已经拿够了,应该看开了,多活一天都是赚,安心享受晚年生活;
人撑到九十 ,赚了十年,已经超过99%的人,感谢眷顾,服从安排,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人活一世,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的责任,每个阶段都依赖于你上一个阶段的选择和付出。努力过好这一阶段的生活,将决定你以后每一个阶段活着是否合适。
如果始终没有承担起 社会 和家庭的责任,你不是在辜负别人,而是在葬送自己选择的权利,堵上了活下去的机会。
寿命太长的人会生病,会失去行动能力和生活自主能力,会成为子女的难题。上了年纪的老人,身体常常会出问题有那么一种病,叫做“老年病”。
顾名思义就是上了年纪的人,身体各处都到了需要维修的时候,都容易出毛病,这就是困扰老人和孩子最大的问题。
高血压,冠心病,视力,听力,行动能力下降都是麻烦,都会让原本安逸的生活遭遇变故。
有的老人八十岁身体 健康 ,能吃能喝,生活也能自理,活的自然开心;可有的老人才七十岁便行动不便,失去活动能力,甚至需要儿女贴身照顾,这就是在考验儿女的孝心和耐心。
大部分人都懂得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 ,父母年纪越大,越需要花精力和时间去照顾老人,不要去抱怨,乐观去面对,尽量去克服。
但又说“ 久病床前无孝子” ,在 社会 和家庭双重压力下,若家中有久病的父母,如果经济实力又脆弱。是继续照顾父母还是选择维护自己的事业和下一代的明天,这会成为子女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
结语:每个人都有年老的那天,生老病死都是肯定的,都有定数,谁也改变不了,我们只需坦然面对就好了。
再者说,相对于长度,生命的厚度同样重要,努力在有限的岁月中活的更加充实、更加幸福才是关键。
如果每天无所事事,活再久也无用。所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好自己的每个选择,让生命的维度变得更广一些!
从生物学的角度上讲,人活到35岁就可以了,这样最有利于演化,维持自然平衡,控制种群数量。
人在15岁就有生育能力,把孩子养到15岁,使他也具有生育能力,正好30岁。然后,再生1-2个孩子,养大。如果自己不生,就把孙辈带大几岁。就可以去死了。年龄大了,生产力下降,身体就弱,容易生病,活着就是抢占子孙的资源。
但是,人不是纯粹的动物,人超越了原本的天性,不断地改造自我。生存环境从稀树草原来到了平原,从渔猎变成了耕作,然后又进入文明 社会 ,发展出了工业、服务业,建造了城市。这时候,人的体力不那么重要,智力、分工与协作、沟通与交流则成了关键。这样一来,人就需要越活越长,寿命高了,对人类有好处。
具体是这样的:
1、长寿,或者活得更长,可以让人更好地积累经验,开发知识,从而更好地有利于这个物种。老年人经验更丰富,见识多,能处理很多难题。
2、老年人的地位相对超脱,心智更成熟,有利于解决 社会 的冲突,在家族及至整个社区中享有调解、仲裁、分配等权利。
3、长寿的人多了,才可以发展出文化,去建造更复杂的、更精巧的组织,形成国家,促进协作,从而让人成为真正的群体物种。
4、活得长一些,能促使自我意识的觉醒,自己变得不想死。然后,他就要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去构建整个死后的世界,形成一套世界观(哪怕是很荒诞的)。结果,这就发展出了宗教,编绎出了神话,最聪明的大脑则想生了哲学,然后又派生出一系列其他的东西。
5、个人为了达到长寿,需要做一系列的努力,更好的生活习惯,更先进的医学手段,更有钱,等等。这也是个人追求成功的动力,客观上推动了 社会 进步。如果人人都想着早死,怎么可能去奋斗,去改变自然啊?
。。。。。。
不过,现在的人普遍活得都挺久的,世界上的人多数是成年人、老年人,新生儿却不多。这就产生了新的问题,老人会占有太多资源,等他们身体不行需要照顾了,将给 社会 带来极大的负担。(这个问题不能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