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父母帮着带孙子,要不要给父母点“辛苦费”
我认为多少还是要给的。我觉得,在国内,主动跟子女要报酬的,非常少,更多的都是子女主动给老人的,有的是夫妻双方给的,有的是儿子、女儿偷偷给的,作为老人呢,也不会乱用,大多数还是替子女存起来,到最后还是会还给子女的。
大多数情况下,老人是不会接受这样的做法,认为谈钱伤感情,而且在带孩子的过程中,自己还会倒贴进去很多钱,他们只要自己能够做得动,是不会跟子女张口的,除非带孩子的开销大了,让他们没办法应对了,才会跟子女讨要。对不愿意接受的父母,你可以用发奖金,买礼物等方式补贴,也是不错的选择,一来可以让老人精神得到慰藉,获得心理平衡,二来还可以融洽关系呢。
2. 如果让父母帮着带孙子,要不要给父母点“辛苦费”
应该给。
1、个人认为,如果自己经济能力可以,可以时不时给点父母钱让他们买东西版吃或者权不给钱平时给父母买点营养品;
4、在于个人,给父母钱也可以,换成其他的方式也可以,反正尽量不要让父母感觉他们就像保姆一样就行,我们可以给予父母适当的钱还有适当的陪伴,这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3. 人生了孩子,孩子结婚还要帮忙带孙子,孙子大了自己都70岁了,一辈子也完了,真累
确实人生了,孩子也是非常累的,但是如果一辈子不生孩子,也不是一个完整的人生。
4. 经常帮自己子女带娃的老人,以后会面临怎样的结局
随着如今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年轻夫妻在生完孩子以后大多都会选择把孩子给父母来带。
其实自古以来,老人帮忙带孩子的传统就是一直延续的,而且在很多年轻夫妻的眼里,父母帮忙带孩子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有时候不帮忙的话,甚至还会引发家庭战争。
而且现在很多老人对孩子都有“隔代亲”,能帮忙带自己的孙子他们一样是非常乐意的。不仅和下一代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还能为自己的孩子减轻负担,又能给自己的晚年生活增添一点乐趣,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一些聪明的老人就会选择偶尔去看望一下自己的孙子,这样不仅能保持健康的生活,而且和儿子儿媳之间的关系也能一直保持良好,这样岂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吗?
5. 问天下的老人们:你们在儿子家女儿家看孩子做饭贴钱受过委屈吗
我女儿还没结婚,十年前,她因领队户外登山摔坏了腰,我去照顾她,也是自带薪水,可情况就不一样了,那个委屈多了去了,反正是多做多错,不做更错,没一天舒心的,想想真是前世欠的,自己生的孩子也没办法,只能忍吧。唉,这人嘛总有不称心的事儿,十个手指也有长短,只有自己想开点,也就过去了。
谢谢!祝您生活愉快!
当然受过。女亲家看着我不会做饭,说风凉话,我气的心脏病犯了,眼睛哭肿了,但我没有坑一声,因为儿子在国外读博士,后院不能起火,生男孩格局要大,不能妇人之见,不计较,记住别人的好,儿媳不当妈妈面素质很高,是985保送研究生,对我说,她妈妈比较传统,说我是上班的,有个好媳妇比女儿都强!我是什么都不说,一切听儿媳的,让他们年轻人把精力用到事业上。
受过委屈和贴钱,但是乐于接受,人生短短几十年,希望即是后代发达兴旺,能帮助儿子女儿看顾孙子女,自感非常荣幸。虽然也受过委屈和贴钱,甚至用心看顾不输于年轻照顾自已子女一样。孙子女正是老人家晚年的支撑,做饭.委屈和贴钱根本不算什么。
我是企退人员,只有一个儿子,孙女四岁,现在我和儿子一起住。
儿子媳妇一家原来在外地创业,孙女从二个月开始是亲家母带,前年疫情,四月份儿子一家三口回来本地工作,于是我就过来和他们一起生活了,负责照顾孙女。
说是照顾孙女,其实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是我一个人,我家老头子还没退休,上班地点离家较远,所以平时不回家。家里所有花销都是我的事,也就是说我的退休金包括老公的工资得负责家庭支出,我就一个带薪保姆。
媳妇是独生女,从她进我家门开始,我对她比亲生女儿还好,想想人家把女儿养这么大嫁给我儿子不容易,我必须对她好。
可能是从小娇生惯养,在家里什么也不干,连自己的衣服也不洗,更别说照顾小孩了。她说话很伤人的,还时不时摆脸色。她认为,我们帮她们是义务,天经地义。为这事儿子还和她大吵一架,甚至谈到离婚。但为了孙女,我都一一忍着。
不过,现在我也没有以前那样对她好了。至少不会像以前那样她想吃啥我就做啥,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相互的,年轻人至少要懂得感恩,如果单方面付出没必要。
至于孙女,我尽最大努力培养她,就因为我是她奶奶。
前段时间亲家母说想让他们生二胎,我就一句话,生不生是他们夫妻的事,不过,我不会带了,退休了,我也想有自己的生活,等到孙女上小学,我就住回自己家,反正在一座城市,有事也可以相互照应着。
在我的周围,很多老人都是没有办法才和儿子或女儿生活在一起的,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带薪保姆,和儿子住一起的,几乎没有不看媳妇脸色的,和女儿生活在一起的就好多了,所以大家在一起的时候就总是说还是生女儿好,生女儿有福气。
不知道是不是现在世道变了还是家庭教养的问题,从过去的媳妇看婆婆脸色到现在普遍的婆婆看媳妇脸色生活,媳妇真是越来越难伺候了。
我们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都是受过高等教育和良好的家庭教育的。他们懂得尊重老人,知道老人带孙子的良苦用心,只要他们下班回家,都不要我们做家务,还说: 爸爸妈妈辛苦了,快坐着休息,让我们来'。所以我们从来没受半点委屈。
我们作为长辈,也不能非要在孩子们身上索取什么,只要他们和睦相处,家庭幸福,把自己的家庭经营好,就是我们长辈的希望。我们无论是在财力或人力方面,能帮孩子多就帮多,没有能力就少帮。尽量减轻孩子们的压力,这才是我的出发点。
前几年都是外孙女的奶奶在看孩子,照顾女儿他们的家,很是辛苦的,责任也很大。
因为女婿、女儿上班按时,下班回家就没有固定的时间。
亲家要照顾孩子,还要给大孩子做饭,收拾家。
我常跟女儿说:婆婆帮助你们是义务,不是必须的,要对婆婆好,你们三口人是一个家庭。
婆婆照顾你们要知道感恩,不照顾是应该的。
退休后正是享受人生的时候,把大把的时间都用在你们的家庭上,
为了你们搭钱,搭力气。
有些事情可能会有不满意的,但是不要说话难听,脸难看,不要把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和婆婆说话要和颜悦色,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婆婆照顾他们的小家庭7、8年,没有过不愉快的事儿发生,婆婆明白事理,女儿我长教育,一家多年都是其乐融融。
孩子的事业也有很大的发展。我想这和家庭和睦是分不开的,要是天天内耗,哪有时间干工作。
这两年我陪着孩子,女婿对我也是很好,他们从来没有说过难听的话,
两年来我一直很开心。这都是和亲家在这儿养成的好习惯分不开的。
借着这个平台,我要感谢亲家,也感谢亲家教育出来的好儿子。
家庭里的人都是我们最亲近的亲人,咱们跟朋友、同事还能和睦相处,和自己的孩子有什么不愉快的,说开就好,别较劲、别纠缠、别赌气、别找事。
相互理解、宽容对待自己的亲人,我想亲人之间,会多很多的人生乐趣、多了愉快,少了家庭中的一地鸡毛。
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几十年的人生,没有和父母、公婆、夫妻、孩子之间有过任何的家庭矛盾,生过任何的气。只要心宽,说话好听,相互理解,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有句话我常说,国与国之间有矛盾是不是很大,都可以和解,亲人之间有什么不能和解的呢?
哈哈哈,这个问题问的好,帮儿子带孩子,听起来是享受天伦之乐里,做起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提前就预料到,和他们住在一起一定是不可以的,所以就在他们附近买了房子,他们回来吃饭,吃好回他们自己的家,我从来不去他们家,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减少很多矛盾,小孙子我们接送,吃好送回去,周末带他打篮球,一切事情帮他们做好,儿媳妇也找不到我们的毛病。其实公公婆婆就是受气里,为了自己的儿子免得夹在中间做难,忍气吞声,多干活,少说话!只要这样了!谁让我们养的是男孩子呢!
我敢说在儿女家带孩子的父母,没有不受委屈的,有退休金的倒贴钱,没有退休金的想倒贴也没有。儿女懂事的,还给老人几个零花钱,碰上那不懂事的,觉着你是理所应该的,不但不置情,还挑肥捡瘦的。
我在网上看到,人家有的儿女,每月还给父母几千块块钱,当然父母都是农村人了,人家那命怎么那么好呢?其实老人都是从穷时候过来的,没事谁舍得乱花钱呀,这些钱攒到后来,还不都是再给那些小兔崽子吗?
我们这些人都是苦命人,从小就吃不饱穿不暖,结婚那时候,拼命地打拼也就保个温饱,有了孩子之后,就把自己的小命交给了老婆孩子了,好歹地摸爬滚打地把孩子拉扯大了,这不又给再给他们拉址孩子。
我们这代人,就是注定给儿女当一辈子牛马的命了,现在虽然好混了,又把自己混成不拿钱的保姆了,带孩子做饭还得搞卫生,要是出去干这些活,起码一个月也得挣它个几千块吧?还得免费管吃住。
这在儿女家,活白干一天带孩子还得提心吊胆的。他还口口声声说养着咱,老俩口子能吃多少,一个月一千块钱能撑死。这些你和谁讲去?有苦也就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我现在是深深地理解那些不婚族和丁克族,他们算是悟透了,养儿养女养冤家,没儿没女轻松啦,老了用人才几天?何况还有养老院。
为儿为女,全心全意,只怕有失,何来怨言?
如若不然,子女也太不懂事。
在儿女家看孩子做饭贴钱受不受委屈,这主要看孩子的教育是否失败,你孩子教育的好,孝敬父母,从小就对父母长辈恭恭敬敬,他结婚了也不会对父母不敬,如果你孩子教育出问题了,从小就对父母长辈不尊敬,那他长大了结婚了更会对父母不尊重 。可能你说的受委屈,是说受另一半的委屈。其实大多媳妇女婿,还是看儿子女儿对你的态度了,子女对你尊重,另一半也会对你尊重。当然也有特殊人了,碰到一个素质低,不讲理的也是没办法,大多数是好的。反正作为婆婆,丈母娘你把他们当自己孩子一样看待,一心一意对待他们,我想他们也不会差到哪里。至于矛盾,一个家里相处时间长了,在所难免,互相理解,互相谅解。受点委屈不要把事态扩大化,一切以家庭和睦为主,家和万事兴!
6. 你们老了愿意帮孩子带孙子吗
结婚以后,夫妻双方有了孩子,就会面临一个问题:自己工作忙,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
这时候,请自己的父母帮忙带孩子,就是很多家庭的选择。
但是,作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来说,本身已经年纪大了,是否有能力、有意愿帮忙带孩子,就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选择了。
具体来说,对于这个问题,有以下几种情况:
1,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有能力,也愿意帮忙带孩子。
这种情况,显然是最理想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身体康健,精力充沛,有能力帮忙带孩子。
同时,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非常喜欢自己的小孙子,愿意帮忙带孩子,享受这种天伦之乐。
因此,这种情况,是最理想的情况。一家人可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和谐与和睦。
2,考虑到孩子的困难,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同意帮忙带孩子。
这种情况之下,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其实并不愿意帮忙带孩子。……究其原因,无外乎两种情况:
1,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年纪大了,身体状态比较差。
2,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有自己的事情做,没有时间和精力帮忙带孩子。
但是,由于看到自己孩子工作忙,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带孩子的情况,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是能够答应帮忙带孩子的。
这种情况虽然不算最理想,但也算是非常令人满意的。
3,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不愿带孩子。
这种情况之下,可能因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身体不佳,没有能力帮忙带孩子,也可能是因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不想帮这个忙,总之,他们不愿意帮忙带孩子。
对于这种情况,作为孩子的父母,应该理解老人的困难,自己承担起照顾孩子的任务……
这时候,孩子的父母不但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孩子,还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样对他们来说就是比较困难的状态了。……只有等到孩子长大一些,能够上幼儿园或者上学,情况才能有所改善。
7. 在儿子家带孙子,有时连保姆都不如,有必要坚持吗
给儿子带孙子,连保姆都不如,我认为没必要坚持下去。首先带孙子不是必须履行的义务。千万不要认为孙子是自己的,应该带孙子。懂事的孩子是可以帮忙的,如果拿你不当人看,起码的尊重都没有,如果继续下去,等你老了,孙子长大了,被扫地出门很有可能。你想在你出钱费力的时候都拿你不当人看,老了更是嫌你多余。千万不要想人心换人心,畸形的道德沦丧,造就无人性的以德报怨。可怜天下父母心,最终寒心泪哭干。你看现在谁是一家之主,小的是宝,老的是草。所以,天下的父母不要执迷不悟了,应该为自己打算一下,给自己留个晚年安好。更不要天真的认为,什么养儿防老。时代变了,人心没了,还能指望什么?
一个家庭如果本末倒置,没有长幼之分,小人成王,还有什么可以指望呢?儿子媳妇把你的含辛茹苦当作理所当然,把你榨干还嫌你瘦,这样的香火传承下去,还有意义吗?想开些吧,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必为儿做马牛。是是非非古到今,日月光辉照人心。
老人在儿子家带孙子,通常都是自愿的,考虑现在 社会 竟争压力大,帮孩子分担,本来是件皆大欢喜的事,可他们为什么不领情呢,有时连保姆都不如,有必要坚持吗?不要把所有的错都推给年轻人,你也自我检讨一下,是你们三观不合,带孩子的方法不一样,才造成这种局面吗?还是有别的什么事?在这里分享我认为的几个原因 : 一,带孩子的方法不一样
你是不是按年轻人的要求的标准带孩子,还是按自己的老一套方法去带孩子,现在与过去的生活水平不一样,现在有的年轻人很会科学的养孩子,每顿饭都要单独给孩子开小灶,如果孩子小,牛肉,瘦肉都要剁细或用机器打碎,加蔬菜(也要剁细)煮得很熟给孩子吃,并且吃起挺嫩,清淡又营养。如果你不按年轻人的方法去喂养,由自己老一套粗燥去喂孩子,让年轻人不放心,连去上班,也总是担心你把孩子带得不好。这样,你出力不讨好,儿媳妇不会感谢你,有时连保姆都不如,你儿子也说不起话。
二,不要去争着带孩子我隔壁的邻居,男人是搞软件的,女的是护士,本来孙子是女孩的妈妈在带,人家城里人,带孩子也很讲究,可农村的婆婆觉得自己养的儿子,别人来享福,心里不舒服也想带孙子,儿媳妇就随她的意,结果带了一个月都不到,闹得很不开心,婆婆在外面说连保姆都不如,就回农村了。据护士美女说,婆婆根本不会带孩子,什么吃的都要放在嘴里嚼一下,好脏,好烦,也不知道放在锅里消毒煮一下,吃鱼也不用手去理刺,就用嘴巴嚼几下就给孩子吃,结果刺把孩子卡住了,差点出大事了。既然女孩的母亲家会带就让她带,不用去争,对比你不会带,嫌弃你是自然的,自讨苦吃。
三,自己的儿子不争气如果你儿赚不了多少钱,还喜欢去赌,家庭开销几乎是靠儿媳妇拿钱出来,你把孩子带得再好,家务做得再干净,儿媳妇还是要给你甩脸色,这些都会算在你头上,甚至对你不如一个保姆,这样的情况,你也有责任,只有坚持带,并且好好的管教你儿子,不要去赌博,好好的爱这个家,努力去上进, 争取比儿媳妇赚得多,呵护好一个完整的家。
四,不要去管闲事有的老人在儿子家带孙子,年轻人的什么事都要去管,什么事都要以自我为中心去作主,闲事管多了,儿媳妇觉得碍手碍脚的不舒服,家中的男主人像一个永远都长不大的巨婴,小家庭没有独立的空间,日久天长,惹儿媳妇不高兴,孙子带得再好也没用,家务做得再到位,儿媳妇也不会尊重你,想走又舍不得儿子孙子,不走又憋屈。最好是不要管闲事,招人嫌,年轻人的事自己去处理。沉默是金,坚持把孙孑带大,不需要你了再离开。
综上所述!是在儿子家带孙子,犯上了以上几条,惹儿媳妇讨厌,连保姆都不如,费力不讨好。如果没有触犯以上几条,是年轻人不懂感恩,自己也要负一定的责任,因为儿子是你的言传身教长大的,已定型了,没办法改变。你除了宽容他,是忍辱负重的坚持还是离开,看情节轻重来决定,没有一定的公式。
觉得连保姆都不如的,一般是跟儿媳在较劲了,儿子孙子那都是没有错的。我四个姑妈,每个姑妈都有儿子,几人聚会坐下来就开始摆儿媳,其中两个是倾听,主战场是另外两个姑妈。
无非就是自己天天里里外外的忙活,贴钱出力的,让他们回来就有饭吃,儿媳回来吃了就碗筷一放,拿着手机去玩了。也没有跟她说辛苦了,好脸色都没一个,也没帮忙收拾下家里,自己当个保姆人家都不会这样天天吊着脸不理人。
你要再问她儿子怎么不帮忙,姑妈肯定一堆话儿子上班辛苦了,回来电话都接不完的,哪有时间做这些。合着儿子上班辛苦了,儿媳上班就是出去享福的。根源还是在自己身上,自己儿子没有教育好,儿子都不心疼你,还指望谁心疼。
我婆婆就从来不会觉得自己像保姆,虽然我不干活,但我老公心疼他妈,有空在家时都是他做饭洗碗做家务,捧着他妈的脚跟他剪指甲,跟婆婆梳头说我妈头发又白不少了,在家也不会捧着手机玩都是挨着婆婆坐着聊天陪她看电视,也总开导婆婆:“有啥事我来做就行,有啥话跟我说。她愿意干啥就干啥,都别说她。”我婆婆天天笑得像朵花,说儿子儿媳孙子好,其实我什么也没做。
说像保姆的大都还是自己教育出问题,从小大包大揽,自己孩子都没学会感恩你,临了还指望儿媳感恩戴德么,儿媳对你的态度就是你儿子对你的态度.
其实挺多家庭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比如说退了休从自己生活的城市到儿子生活的城市来帮儿子儿媳带孩子,除了出钱出力还得受气。
我邻居小林是北方人,媳妇是南方人,夫妻两个都在深圳最好的公司做程序员,小林在媳妇还有一个月就生产了,便让自己妈妈提前退休到深圳来照顾媳妇,小林妈妈李阿姨在北方当地水电公司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是工作比较轻松,还有一群熟悉的老伙伴们常常聚聚,所以日子过得很安逸。
李阿姨就小林这么一个独子,对于儿媳妇要生孩子这件家庭大事来说,提前退休也是就无所谓了。可是李阿姨来到深圳后,感觉生活特别不习惯,气候和饮食都不适应,尤其是跟儿媳妇相处不来,媳妇不喜欢吃面食,喜欢喝些汤汤水水的东西,而且吃得很淡,弄得李阿姨每次做饭都有心理阴影,总达不到媳妇的标准自己也吃不饱。最主要是媳妇总是要求儿子干家务,这让她心理特别不舒服。孩子出生后,彼此的矛盾就更多了,卫生习惯、 育儿 观念常常起冲突,弄得小林夹在中间也不知道怎么办,这边工作早出晚归,回来还是处理家里面一地鸡毛的事,李阿姨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是她不管如何努力都是达不到媳妇的要求。所以李阿姨有时带孙子在楼下玩时,说着说着都掉眼泪,媳妇也不是什么坏心的人,就是很多事大家考虑的点都不在一个层面上,南北方的差异、知识结构的差异造就的。
后来李阿姨跟儿子媳妇商量,自己出钱,请亲家母来照顾孩子,这样既不会耽误亲家在外面打工赚钱,孙子交给她也放心,而且也没有什么家庭矛盾,至少自己的儿子不会两头受气。
仔细想想,孩子结婚了,不光是女孩子从娘家脱离出来,男方也要从自己家庭脱离出来共同组成自己的小家庭了,对于他们的小家庭作为父母真的不要掺与太多孩子们的生活,远香近臭,保持一定的距离,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尽量就不要伤感情。
闺蜜老金,刚退休时儿子正在谈恋爱,婚事还没提在日程里。她说我要抓紧玩两年,等儿子结婚有了孙子,我就走不开了。
她最多玩了半年吧,我们有个四人小群,有时间就约一起打升级,喝个十五块钱的三炮台,坐一起嗨聊互损。半年后她儿媳妇怀孕了,两口子腾出自己的住房,找来家政从头到尾打扫三天,让儿子儿媳做了婚房,她俩出去租房住。
媳妇怀孕是大事,每天晚上请示:“丫丫,明天早上想吃什么?”儿媳妇丫丫挺着三个月的肚子:“脱脂牛奶和麦吉士面包,猕猴桃核桃,就这些吧。”儿子赶快补充:“苹果和葡萄,维生素不能少,吃葡萄宝宝眼睛大。”
二天早上,老金五点起床,从家里收拾收拾该拿的东西,赶到儿子哪儿刚好六点半,加热牛奶和面包,切好水果摆好盘,放在餐桌上,赶快擦桌子拖地,打开洗衣机洗衣服,看着儿子扶着媳妇出来吃早点。儿媳妇说:“阿姨,你也来吃点!”儿子说:“你别喊了,我妈不吃这些。”
老金能说啥,结婚一个多月了儿媳妇喊她阿姨,儿子不纠正她总不能追着让人家喊她妈吧。看着儿子媳妇边吃边说笑,我那是不吃这些,谁不知道吃好的,我是舍不得吃啊。
吃完早餐,老金赶快请示午饭吃什么,老金晾完衣服,已经是九点半了,抓紧去菜市场买鱼买鸡买水果,一百块钱没打住,水果还没买尼。
两口子围着儿子媳妇转了九个月,看着白白胖胖的大孙子,两口子笑成了花,儿媳妇立了大功,给老宋家添了个大胖孙子。
月子请的月嫂,老金觉得月嫂是花钱请来的摆设,给孩子换尿不湿她换,冲奶粉熬汤都是她在做,月嫂只负责和丫丫聊天,像健身房的教练、指导丫丫做健身操,又像专家一样讲月子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月子不宜实在太多,丫丫专注听,月嫂不停讲。完了丫丫还是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老金也是心甘情愿忙的开心。
丫丫的月子坐了整整一年半,老金按部就班的伺候了一年半,丫丫说:“妈,我要去上班,不上班待家里像傻瓜不说,被你喂的胖成球了。”老金说:“想上班就去上,宝宝我带着。”
老金主动揽下带孙子的活,没想到丫丫说:“妈你带过去,我们下班过去吃饭,省得你来回跑,你也太累了。”
老金心里暖的都想流泪,她两头跑真的是太累了,一年多瘦了三十斤,多年减肥的梦想总算实现了。
老金带着孙子,回到自己的出租屋,老公还没退休,又兼职跑夜班出租,他头上还压着按揭的房款,看来儿子是指望不上了。
老金开启了带孙子,买菜做饭做家务的时代,她有时候想;“这和我年轻时带儿子一个模式,不同的是自己带孩子还要上班,下班顺道买点菜回来,忙完孩子忙家务,只是有点想不起来是怎么过来的。”
儿媳妇减肥,吃水果要吃热性的,吃肉要吃纯瘦肉,喝水要喝八块钱一瓶的昆仑山,儿子也跟着矫情起来,只喝矿泉水,吃水果也要挑三拣四。而宝宝一月三罐奶粉,一月一百多的尿不湿,他俩压根不提,更别说家里吃饭的事了。
老金趁孩子睡觉,早早起来,收拾屋子,把当天要吃的蔬菜和肉拿出来,抓紧时间该摘的摘清楚,该切的切好,耳朵竖起来听着卧室动静,孩子开始哼哼赶快放下手里活,老宋回来先看孙子,她跑步去买菜,买菜回来老宋已经瞌睡丢顿眼睛睁不开了。
老金说:“养个孙子比养儿子累多了,儿子是你想做啥他吃啥,奶水和米汤就养活了,现在孩子是进口奶粉和肉粉养,其实我觉得喝鲜奶,吃鲜肉比较好。”
晚饭总是儿子媳妇忙着吃,上班一天也辛苦,看他们吃的香,喂孩子吃饭的老金也高兴,只是老宋吃饭匆匆忙忙,吃完抓紧眯一会要去接班。
吃完饭儿子躺沙发上玩 游戏 ,媳妇躺卧室语音聊天,等老金喂好孙子。两口子过来抱着当玩具,三口子闹一会笑一会,丫丫手摸宝宝屁股:“妈,宝宝该换尿不湿了。”老金从厨房出来,又去卫生间洗手烘干,给宝贝孙子换尿不湿,小两口也到该回家的时候了。
去年年底老金群里喊:“周末坐一下,儿子和媳妇带孙子回娘家了。”
我们坐一起时,看着老金疲惫的样子,抱怨的话语,我劝她:“明年三岁了,送幼儿园就轻松点了。”
老金说:“轻松啥,儿媳妇又怀了二胎。”
昨天老金在群里说:“儿子在碧桂园买了一套大房子,他带我去看了看,说丈母娘快退休了,要来兰州住,老大上学可以接送方便点。”
老金两口子一个挣钱一个带孩子,想着攒点钱等房子下来装修装修,别说攒钱了,两口子工资加老宋开出租的钱,一月总是精光光,啥时候攒够装修的钱还说不上。
80后90后大都是独生子女,双方父母都为儿女而努力付出,儿女对父母的付出当做习惯,没有感恩的情,没有体谅的心。说话的人说:养大成人就没有责任在付出,带孙子不是责任是义务,高兴带就带不高兴就不带,趁年轻能动两口子去 旅游 。没必要搭钱搭劳力还要看他(她)们脸色。
说这话的人未必能做到不管儿女,只图自己。国人观念,老了带孙子有天伦之乐,也有天经地义的观念。
明知道带孙子连保姆都不如,保姆有假期有工资,不想干拍屁股走人,那个爷爷奶奶说不带就能怕屁股走人的。
只能等孙子大了,不需要爷爷奶奶了,或者儿子媳妇认为孩子该自己管教了,打发爷爷奶奶回家自个养老,才算放了一马。
孩子三岁前适合爷爷奶奶帮忙带,三岁以后就要自己带,毕竟爷爷奶奶管教孩子带着溺爱,一颗无底线疼孙子的心也会养成孩子很多不好的习惯。
当老人的,把儿子拉扯长大,成家立业了,等有了孙子,没人给看孩子,老人还得去给看孙子,在当今的 社会 ,大多数都是老年人给看孩子,他们尽可能的不请保姆,让他们给看孩子不放心,让自己的老人给看孩子,既省心也放心,这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老人有时候不单给看孩子,就连家务活都给包了,洗衣服,买菜做饭,有时间就都给做了,就连自己的退休金都得给补贴给他们,老人没有任何怨言,就想,都是自己的孩子一家人,主要是儿子和儿媳妇儿,你能理解老人的不易就行了。
可是有的时候,如果做事不合他们的意,儿子就和母亲大呼小叫的,儿媳妇儿就甩脸子看, 老人的心里就不是滋味儿,就自己默默地流泪,有时候就想,有时候真连保姆都不如,而且他们管保姆叫阿姨,从称呼上讲究不同,当然保姆做事他们不会说,在老人身上就不同了,儿子儿媳妇没有把老人当外人对待,当母亲的到什么时候?对自己的孩子都没有外心,
虽然你心里不痛快,在孩子没有长大的时候,你还是委曲求全的继续给看孩子,你要放宽心,都是一家人,等孩子长大了就好了,坚持吧!
要是我受到这种待遇,孙子也不看了,转身就走。帮儿子看孙子,是帮忙,不是我必须的责任。但是我们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家一直是我妈妈帮忙看我儿子和女儿,到现在已经6年了。
首先,是我妻子做的好。我妻子这人,心非常善良。她真的可以做到待我妈妈就如自己的妈妈,都是她带我妈妈和孩子出去逛商场,近郊游,我妈妈的衣服都是她给买,零花钱都是我妻子给。她一口一个妈叫着,外人都以为那是女儿,不以为是儿媳。我老婆也非常“贼”。她非常明白一件事,那就是伺候好我妈妈,她就非常省心啊。。我和妻子工作繁忙,如果不是妈妈帮忙,我和妻子就得一人辞职在家照顾孩子。现在房贷车贷,人情世故的,一个人的工资根本就不够啊。现在有我妈妈帮忙,根本不用考虑这事情的。
其次,我妈妈也很知足。我妈妈是典型的农村妇女,她勤劳,心善,知恩图报。我妻子真心疼爱她,我妈妈就把这份爱转化到孩子身上。妻子的衣服,大多数也是我妈妈洗。妈妈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只要妻子加班,都是妈妈做饭。。尤其是我妻子舍命生下儿子,那就是我们家的功臣,我妈妈在我妻子月子的时候,诚心诚意的把我妻子伺候的好好的。而且二人沟通无障碍,都能够真诚以待,就是偶然间有点小摩擦,也都是各自退让一步,不让矛盾激化。
再次,我这个儿子要做好“润滑剂”。没有勺子不碰锅沿的,一个锅里吃饭,时间长了肯定多少有点小火花,这时就需要我这个儿子从中调剂了。我父亲不习惯城市生活,他喜欢农村老家,时间长了,我妈妈肯定就会想我父亲,这就与看孩子冲突。我一旦观察到有这点苗头,就会立刻请假,把妈妈送回老家住几天,或是偷偷给我爸爸打电话,说孩子们想爷爷了,让他来住几天,再或是周末带妈妈和孩子们回老家住一晚。
最后,我要让我妻子心里平衡,做好榜样。一方单方面的付出,那叫牺牲。每付出一点,就会少一点,到穷尽了,那就是爆炸啊。。所以,我会变着法的让妻子开心,偶然间制造一点小浪漫,买点她心仪的小礼物,有新开的饭店请老婆孩子们去尝个鲜,让她也感动知足。。再就是我也非常疼爱自己的岳父母。做人,讲究的是将心比心,知恩图报。过年过节,我都会给岳父母买各种礼物,包大红包,虽然我知道岳父母那里什么也不缺。就这样,我妻子也非常满足,乐意为这个家奉献。。
无论怎样,都要学会经营。爱情是这样,我们的家也是这样,生活会给我们出各种各样的难题,我们就要尽力给生活交一份合格的答卷。坚持不坚持,由你自己选择,希望我们家的情况可以给你一点经验,对你有所帮助。。
在儿子家带孙子,觉得连保姆都不如,是否坚持?
答:如果觉得实在痛苦不堪,那就果断离开。如果还觉得走不了,还在做鸡肋的选择,那我劝你改变一下思维。
世间任何事情都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做一件苦不堪言的事情,但你乐意,内心有动力,也就不觉苦了。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你却不愿做,即使做了你心里也不痛快。
道理亦是如此,你心里本身很排斥带孩子这事,认为自己应该颐养天年的时候了还要带孙子,有时做的不周全还挨白眼,儿子儿媳还没有好脸色,整天小心翼翼,天天跟孙子粘在一起,还不自由,保姆还有工资,自己整天忙忙碌碌,还不如保姆。如果这样,心里充满负能量,打死你也快乐不起来。
可反过来想:小时候为了儿子,做任何牺牲都心甘情愿,现在怎么不能呢?现代 社会 ,生活节奏快,孩子们生活压力大,自己不帮忙带孙子,儿媳就得自己带,那生活的重担岂不都压在儿子一个人身上?即使雇个保姆,儿子儿媳还是要额外的多掏一份钱,自己带,这笔钱不就省了吗?
一个人的成长经历是有时间段的,陪着可爱的小孙孙,度过这美好的光阴,享受含饴弄孙的快乐,岂不是人生一幸事。
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就会有不同的感受,所以如果你还处于两难的境地,那么梳理一下自己的情绪,变换一下思维,或许就能走出困境。不再有自己还不如保姆这种想法了,那坚持下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也就不用纠结了。
看见很多网上婆婆是否给儿媳带孩子的争议,个人认为,在自己身体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带!
我是儿媳,以后也会是婆婆!记得孩子小的时候和婆婆同住一个屋檐下,每天中午下班就进厨房,帮忙盛饭,端菜……要不然就先给孩子喂饭,大家吃完我再收拾碗筷,公婆带儿子去旁边玩!
记得有一次公婆回老家,儿子小不方便带上,我想让我妈妈帮忙带两天,婆婆说:我自己的孙子,我怎么会去麻烦别人,再说你妈妈一个人,身体又不好!你辛苦一点,我和你爸下午就回来了!
如今儿子在外上学,每个礼拜都给爷爷奶奶打电话,回家放下行李就去看二老!知道儿子要放假,婆婆早早就计划好每天吃什么,这种感觉真的是太好了!
在儿子家带孙子,有时连保姆都不如,有必要坚持吗?
现在的保姆职责很规范,按时算的钟点工,时间到、任务了、工钱结、人自由;专职的保姆,如做饭、带孩子、照料老人、做清洁等,这类保姆在签合同前就职责分明,只干份内事,份外事要么加钱,要么免谈。
自家老人去儿家带孙子,只要去了,说连保姆都不如,估计是实情。
只要去了,你就是一个 全天候、多功能、不索取、只奉献的机器人 。辛苦伺候只是肉体上的付出,可能还吃力不讨好,心理上也要受一些委屈。
这种事,各家各人情况各异,您问有没有必要坚持?别人哪能作得了您的主!
您肯定明白,坚持,是情份。 坚持有坚持的道理,心疼儿、更爱孙、讲传统、顾大局、怕谴责、婆媳闹、儿养老......随便哪一条理由都够您继续坚持做下去。
不坚持,是本份。 不坚持有不坚持的说法, 往大的说 ,无法律依据,没有这个义务; 讲实情, 自己年纪大了,身体状况不允许、辛苦大半辈子,现在也该享受一下属于自己的生活, 再说了 ,自己生自己带,一直都是这样沿承下来的......理由也很充分。
坚持不坚持做下去,道理都摆在这儿,就看您怎么想、怎么看了,想好了就选好了。
我的观点,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您出钱顾专业保姆或是让儿媳辞职带娃;即使准备坚持继续带,也要有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时间上,带到什么时候要先申明清楚,到期撤退;日常事务上,您主要负责哪一部分,要告诉他们;儿子的家庭建设方面,您就少掺和最好是不掺和,看不惯的事不说、听不进的话不听,更不往心里记、保持独立的人格和尊严。
尽量不干长期受委屈的事。
一孔之见,仅供参考。
8. “心疼孩子才带孙子,可我真累”带孙子的老人说免费保姆不好当,你怎么看
老年父母和年轻父母的博弈?对父母最大的孝,不外乎,给他们一个好脸色。
前天,有朋友向我诉苦,说她家的育儿嫂又走了,因为要回老家带孙子,而这已经是辞职的第二个育儿嫂了,原因相同。“其实两个阿姨都不想走,但都不敢和子女争取。子女提要求,他们就只能接受,现在这个阿姨争取过,据说儿媳妇听了很不高兴……老人,其实是很弱势的。中国的很多子女,习惯了首先考虑自己,他们都没想过,自己的父母,也需要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和老伴分开,住在子女的房子里,一边做免费保姆,一边被各种埋怨。”
作为过来人,我很理解这段话。我身边真的有很多老人,内心里是不愿意为子女带孩子的——带孩子责任大、累人,累心,还随时有可能被子女抱怨“没做好”,可现实情况是,很多老人又不得不委曲求全,为子女带孩子。
这其中,子女有子女的苦,老人有老人的苦,只是,作为子女,我们要记住——他们没有义务帮你带孩子,不带,是本分;带了,是情分。无论何种情况,一定要给父母一个好脸色。你的一个笑脸,就足以洗掉他们全身的疲惫。
【口述实录情感系列】
03.
捧钱场,不出人场
@快乐林妈妈
从儿子上大学起,我就一直给他洗脑,说将来不给他带孩子,最初他还傻傻地问我为什么,我总笑哈哈地直接丢给他一句玩笑话:“带你我带够了。”后来,他渐渐地懂人情世故了,我们开始认真讨论恋爱、婚姻、养老的事,我才郑重地给他说,我以后不帮他带孩子,理由有4点:
一是,养儿方知父母恩,亲自养育孩子,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家庭”与“责任”,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艰难与那些幸福快乐的来之不易。
二是,婆媳关系是千古难题,远香近臭,保持适当的距离,有助于两代女人的和睦相处。
三是,隔代教育有着很大的弊端与问题,年龄会限制我的思维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速度,而血脉相连又会让我忍不住插手插脚,各种溺爱。为了小朋友的健康成长,还是以爸爸妈妈教育为主。
四是,我需要有我自己的生活,我不想一辈子被子女、儿孙捆绑。
这4点理由儿子都愉快地接受了,如今,他谈了一个女朋友,已经处在谈婚论嫁的阶段,再次说起帮不帮忙带孩子的问题时,我重申了我的观点,倒是他爸,加了条补充协议:
“以后也可以帮你们带孩子,每个月工资6000起,带半年休息半年。”
哈哈,这更多是当笑话在谈,如果将来我们不帮忙带孩子,而是亲家或者保姆带,我就每个月贴补点钱给他们。养育孙辈的确是他们自己的事,但我是中国父母,我的爱,终归是向下流、流给他们的。捧钱场不捧人场,是我认为的、最好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