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男女双方家长第一次见面说些什么
介绍自己孩子的情况,对亲人未来生活的向往。
也可以介绍自己家庭情况,增加彼此之间的认识,寻找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长谈。
谈论爱好,说不定双方父母志同道合,这顿饭局之后就组团唱K、跳广场舞、约个爬山。一片祥和的氛围就这么来了。对方喜欢的事情即使自己很厌恶,也不要随意反驳甚至攻击。可以表达立场,但切忌口无遮拦地评判或干涉对方及其生活。
(1)周末父母和孩子见面说什么扩展阅读:
相亲的注意事项:
1、穿得干净,这是肯定的,即使你不穿衣服,你的朋友和家人也会穿你,否则你将不被允许出去。
2、注意小事情,因为两个人都不熟悉,所以每一个细节都会成为对方审视的一个因素。
3、尽量避免与钱有关的事情,比如让人觉得你很随和或吝啬。你还不知道他们是谁,所以避免他们,试着让别人来付钱。或者在公园、散步或其他免费的地方进行相亲。
4、不要说脏话哦,口头禅的习惯不好注意。
5、一定不要紧张,一定要有轻视一切的心理,一定要把对方当作纸老虎。所以你站在顶端。你在另一边有心理优势。
6、不要互相吹嘘,牛可以吹,什么时候可以,但是不要这个时候吹,吹到天空的时候,牛掉下来很容易砸到自己。
Ⅱ 家长学生们一起聚餐,应该说什么
各位家长朋友:
大家好!很荣幸也很开心,我们如约相聚在这里,作第一次面对面交流。
一年来,我首先要感谢孩子们。
因为有孩子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快乐。尽管有时为他们的身体和学习有过忧愁;尽管会让我们有时出现牢骚和脾气,但是这些都挡不住快乐生活的主题和方向。
因为有孩子们,让我们久违的童心再次萌发。和他们一起看那蓝天白云,看那绿树红花,做着那看似简单、幼稚,却充满深意的游戏。那纯洁无瑕的童心,那清澈明亮的眼神,使得天更蓝、花更艳、心更宽,让我们又一次品味出生活中美妙的味道。
因为有孩子们,才让我们有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去认识大千世界的美妙。
因为有孩子们,让我们结识了更多的朋友。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关于孩子的话题不断的深入、延伸,以至于最后无话不谈,成为了朋友。
因为有孩子们,让我们在喧嚣的环境里获得了一份平静。工作了一天的我们,听到他们一声稚嫩的称呼和问候,所有的辛苦和劳累抛出了九霄。
感谢孩子们,是他们给了我工作的乐趣,是他们给了我好多的惊喜和感动,是他们让我时时感受到纯真的爱。再回过头来看,以往的忙碌不是简单的忙碌,正是这样,才使生活变得充实有意义起来。
另外,我要感谢家长朋友们。感谢你们对我的尊重、信任、宽容与支持!所有的人都有一种需求,需要以诚相待。真诚就是以诚心换诚心,真诚的另一个含义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我一直深信,真诚是一种力量,直抵心灵。也许我们从事不同的职业,也许我们的性格迥异,也许我们的处世态度大相径庭,但是,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爱,我们必须建立起真诚的感情联系。 一年来,我们做到了,我们以真诚的交流 ,换来了彼此的信任与支持!
Ⅲ 双方家长第一次见面聊什么
1、认识彼此
不可否认,结婚就是两个家庭的事情,你需要了解对方的一切以至于才放心把“明珠龙子”交过去。也为以后长久的亲家关系打下基础,除非老死不相往来。
2、婚礼内容详谈
这其实是最重要也紧急的原因,因为进展到双方父母见面就离领证办婚礼不远了。像房车谁出,嫁妆聘礼多少,婚礼几号,婚宴哪儿办,礼金怎么分……虽然很物质现实,但这就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如果想气氛活跃的话,可以聊下面这些话题:
1、“这帮孙子小时候”
不知道聊什么的时候,就从自己最熟悉对方也感兴趣的话题开始,那就是你们了。他的父母一定希望从你父母这里了解到更多的你,你的脾性、特点。
[例1]“这小子小时候就贪玩,没少闯祸,那次……还有一次……以后还要新娘名多收收他的心”
[例2]“这丫头从小就没吃过苦,也怪我们给惯的,……做的不好,……也不会,还请亲家多担待”
Tips:注意把握度,别把女儿儿子黑历史全抖出来。最后一定夸奖对方的小孩,因为这样又可以开始新的一轮寒暄式讨论。
2、“你爱跳广场舞吗”
这其实就是聊爱好了。谁没点业余生活呢,说不定你们父母志同道合,这顿饭局之后就组团唱K、跳广场舞、约个爬山呢?一片祥和的氛围就这么来了。
[例1]“诶,这个菜不错和我做法一样,XX妈妈改天来我们家尝尝我的手艺……我就爱研究做这些菜……”
[例2]“最近股票又跌了,还好早点抛了,XX爸你也炒股啊,哪注呀?哟!这个我也很看好……”
Tips:对方喜欢的事情即使你很厌恶,也不要随意反驳甚至攻击。可以表达立场,但切忌口无遮拦地评判或干涉对方及其生活。
3、“物质世界的房车费用”
很实在的问题,想回避也回避不了。新房的购置、装修问题、买不买车买什么车、钱要怎么出……你们拿不定主意的大问题,就让长辈去交涉吧。
[例1]“房子我们已经买好了,在哪……有无贷款……不过还没装修……你们看……”
[例2]“我们这边准备配辆车……他们看好……装修家电……贷款可以……”
Tips:按双方经济条件来谈,不要勉强自己也别为难对方。多用商量的语气,千万别一副“我就这么些存款多了给不了”或者“我们富着呢你们乖乖臣服于我吧”的态度。
4、“婚礼那天怎么嗨”
这部分也是新人最关心的,婚宴在哪里办,定在几号,流程具体怎么安排等等,有了当事人的加入讨论,一定不会冷场。
[例1]“酒店我们看了就这两家档期地段比较合适,你们看看……试菜……”
[例2]“日子我去找XX婆算过,这天这天这天都不错,我们想早上从酒店接,绕着……开一圈,中午回酒店,这样孩子不用早起……”
Tips:根据新人的意愿来,毕竟婚礼当天的主角是新娘新郎。
5、“替儿女展望未来”
做父母的都希望儿女好。而作为过来人,一定会有很多婚姻生活相处的经验之谈送给你们。有着同样爱子心境的四位家长,不妨一同畅游在“说教”的世界。
[例1]“两口子过日子最重要的是互相谦让,拌嘴吵架是肯定的,但是……你看我和你爸……”
[例2]“收一收你的坏脾气,有事情多讨论,别……如果……就……”
Tips:父母的建议的确很重要,但是别太过冗长过于干涉,大家都是成年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虽然话题是有了,但你们还是要在旁控场的,同时还要注意:
1、根据父母的性格
如果父母比较内敛话少,可以由你们开场,先互相介绍,然后聊日常再到婚礼事宜;如果父母是比较外向热情型,也别由着他们驰骋,或许对方不喜欢话唠,此时要适当引导进入下一趴。
2、别急着插话
即使父母的观点你们不同意,也别急于解释,先让长辈讲完,再发表你的意见。
3、画风不对,赶紧救场
讨论的过程中,难免有意见不合有摩擦,发现气氛不对,赶紧打断对话,缓和气氛,安抚双方,找出中和解决办法。
4、这些话不该你们说
若对方家长提出的要求不满意,或者有一些隐私方面的问题想了解,通过你的父母去问。毕竟同龄人之间交流更通畅,不会有冒犯的感觉。
5、着手下一次“会晤”
记住,这是第一次见面不是最后一次。没有做出决定的问题,组下一场饭局就可以了。现在的家长都很潮的,微信QQ加起来,建个群继续讨论。也许他们会成为很棒的网友,下次单独约着出去喝茶也是很有可能。
最后记得拍个合照,纪念这一幸福的历史时刻。
祝愿你们双方父母的第一次见面顺利愉快~
Ⅳ 双方家长见面聊什么
双方家长见面聊什么,能聊什么不就是你们小夫妻结婚的那点事吗?
一是,聘礼能给多少,娘家能够配送多少。
二是,以后结婚了要孝顺双方父母。
三是,以后生几个孩子了,孩子以后谁带了。
四是,让你们互相帮助,多关心点对方。
五是,挣钱不容易,不要乱花钱了等等,主要就是老人对于孩子的嘱托,希望你们能够过得好。
Ⅳ 求助!关于双方家长见面该说些什么
自然点,聊聊家常,心照不宣吧。不过我觉得你女朋友的意思是想订婚,如果你愿意,买个戒指,吃饭时拿出来,就说这是订婚戒指。当着双方父母的面给这样说,显得很正式,你女朋友会满意的。
Ⅵ 双方父母第一次见面怎样聊天
1.事前和家人做好沟通
在我们家长见面之前还需要将自己家庭的一些基本情况介绍一下,让双方父母有一个初步的接触和了解。这是个小细节,所谓基本情况,就是大致的年纪、工作经历、现在退休还是在职以及个人爱好等,这样第一次见面才有话题可聊,不会太尴尬。
2.及早铺垫
新人最好在约会时就常与双方家长见面聚会,一直维持良好关系,这样在双方父母见面之时,就更加容易顺畅的进行。双方的父母见面毕竟是少数的时间,大多数时候还是靠我们小辈在中间传话,以及表达一下自己父母的想法。那么身为子女的我们,这个话怎么传,就是有讲究的。不是说一定是报喜不报忧,但是讲话的技巧还是有讲究的,可以提出意见和异议,怎么说将直接导致是否能达成既定的目的。我们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平时与对方父母的沟通中,肯定也会提到自己的父母,那么简单的介绍和描述的生活习惯,都会给对方家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达成默契
新人应该在双方父母见面之前,就先和自己的父母进行商讨,如发现双方的意见有所出入,应该在双方父母见面之前就先通气,达成一定的共识和准备,务求在第一次双方父母会面前拥有一定的默契。先从双方父母的喜好开始谈起,慢慢熟悉了再转入正题,不要一上来就单刀直入主题。另外,有些具体的数字不便提及,可适当引用一些含蓄词汇来表达,关键问题要回答清晰,不要不好意思,实事求是即可。
4.注:为避免尴尬,可从以下话题着手
第1项略谈。第2-6项可详谈,便于相互了解。第7-8项为可选项,视双方情况而定。
1、天气、气候;
2、家庭情况介绍,包括家庭成员简介、家庭历史、主要家庭成员工作情况;
3、兴趣爱好,父母亲的主要业余爱好;
4、赞赏对方;
5、衣食住行,琐事闲聊;
6、健康养生;
7、国家大事(如果能谈得拢的话,如果知识面不对等可以不谈);
8、文化、国际时事(视情况可不谈)。
Ⅶ 女儿耍朋友了,双方父母第一次见面,该说些什么
1、先给对方介绍自己的孩子,多说一些孩子的优点。
2、了解一下对方家长的想法,然后提一下自己的意见。
3、谈谈与结婚有关和与将来婚后生活有关的问题和看法。
4、夸夸对方的孩子,谈对方孩子的好印象。
5、了解一下对方家长的想法,然后提一下自己的意见。
1、了解对方家庭
相信这一步我们在交往的过程中已经知道的八九不离十了,但是这里了解对方家庭的主要不是在于他的父母,而是在于它的其他直系亲属,以及弟弟妹妹等这些人,因为有时候这些人是有主动发言权的,要是表现的良好,就算父母不过关,这些人也可以在旁敲侧击的帮你说好话,这样你还是可以赢得幸福的另一半。
2、婚宴
双方家长见面后,主要是探讨婚礼的彩礼和婚宴要求,大家探讨的时间不宜太长,控制在三个小时以内,让双方父母有一个更好的空间来想一想,到底该如何筹备新人的婚礼。
3、礼金
第一次会面双方父母会谈到彩礼吗,这时候是大家相互了解的时刻,男方父母为表示大方,在见面时要给女方见面礼金,比如说一个红包,这是对未来儿媳妇儿的一种肯定。
父母见面子女需要做的事
1、餐桌礼仪
不要狼吞虎咽,即使你真的很饿,也要细嚼慢咽。尊重长辈,适当夹菜,态度诚恳。除了给长辈夹菜,也不要冷落了自己的另一半,让彼此的父母感受到你们的爱。
2、画风不对,赶紧救场
讨论的过程中,难免有意见不合有摩擦,发现气氛不对,赶紧打断对话,缓和气氛,安抚双方,找出中和解决办法。
Ⅷ 双方父母第一次见面应该怎么说话
双方父母第一次见面是直接走亲戚,还是只是认识下,然后商议合适,我觉得第一次见面应该直接的简单的认识一下,见个面来沟通一下,相互之间的情况,然后再找合适的机会继续再商议就可以了。
礼物主要看对方父母有什么兴趣了,送点烟酒,茶叶,保健品,工艺品什么的都可以。
不带礼物对方可能觉得你不讲究,这么多年养大个女儿就要许给别人,女方父母心里总是有些想法的,你再不大方基本礼节都不顾人家怎么放心把女儿交给你呢?省钱不是这样省的。不过也不必奢侈,代表心意就好,心意到了双方以后才好相处。
基本礼仪
握手
遵循“位尊者先伸手”的原则。
通常年长(尊)者先伸手后,另一方及时呼应。来访时、主人先伸手以表示欢迎。告辞时,待客人先伸手后,主人再相握。握手的力度以不握疼对方的手为限度。初次见面时,时间一般控制在3秒钟内。
介绍
遵循“尊者优先知情”的规则。
介绍时应把身份、地位较为低的一方介绍给相对而言身份、地位较为尊贵的一方。介绍时陈述的时间宜短不宜长,内容宜简不宜繁。同时避免给任何一方厚此薄彼的感觉。
致意
表示问候之意。通常在各种场合用举手、点头、欠身、脱帽等方式向相识的人打招呼。
Ⅸ 周末家长对寄宿孩子该说些什么话
你好,楼主:
孩子周末回家时,又该怎样对待他呢?怎样防止孩子疏远自己呢?
1、不可漠不关心,也不可事事关心。
不要以为孩子住在学校,把孩子的教育全部托付给学校和老师,就解放了自己。任何人的教育都不能代替父母的教育,家长应该经常打打电话聊聊天,了解孩子学习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并进行适时的鼓励和引导。
但多数情况下,家长常常唯恐孩子吃不好穿不暖,休息不好,学习不好,对自家孩子有一百个不放心。对于这样的家长,新东方国际高中(北京)“个性教育工作室”的特聘专家齐大辉在“新东方国际高中PTA”家庭教育讲座中提到:不要过于唠叨,导致孩子心生厌烦。其实,孩子没你想象中的脆弱。有时候,家长的不放心会成为孩子退缩和敷衍的借口,也可能会让他觉得被束缚、不被信任。有些事情必须经历了才有成长,要放开手让孩子大胆去做。
2、对待周末回家的孩子,切不可因为开心而随意满足孩子的要求。
“距离产生美”,在亲子之间也成立。周末孩子回家,往往是家长盼望已久的事情。家长肯定都有这种感受,想做好吃的饭菜,想拉着孩子聊天,感觉怎么亲也亲不过来。这时候,对于孩子的要求,哪怕是不太合理的要求,家长往往答应的很爽快。事后,才后悔当时意气用事。所以提醒各位家长,千万不要一时开心,就随口答应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3、对于青春期变得内向的孩子,家长应该多多关注,避免孩子疏远家长,产生隔阂。
不少孩子由于寄宿,父母不在身边,加上本身性格内向,很容易慢慢与父母产生隔阂,变得无话可说。这时,父母一定不能着急,要经常和孩子分享家里的事,甚至如房子装修、添置家具、工资花费等,保持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话题,唤起孩子的关注,同时,也多鼓励孩子讲讲学校的事。
4、对于孩子的抱怨和不满,家长不要大惊小怪。
齐大辉教授说,“人生最不可替代的就是经历”。很多家长一接到孩子的电话,说受委屈了,心立马就提起来了,恨不得立马跑到学校去。其实,不管是受到了老师的不公正待遇,还是和同学起了争端,都应该先了解情况再作判断。齐大辉老师说,家长要信任孩子,告诉孩子家长的意见仅供参考,还要孩子自己来拿主意。千万不要一听孩子的委屈,就找到学校,一副为孩子伸张正义的模样,那样的话,会让孩子永远长不大。
在北京新东方国际高中,所有的孩子都是寄宿。学校特意成立的PTA家长教师协会,作为沟通家长与教师、学校的桥梁。家长通过与专家、教师、其他家长的交流,积累经验,在自家孩子出现问题时,得以获取更好的解决办法,建立起和谐的家庭关系。
5、不要让学校里勤快的孩子,一回家就变成了“小皇帝”或“小公主”。
寄宿生在学校一般都可以培养起较好的自理能力,洗衣服、整理书桌等事情都不在话下。可是,很多情况下,本来已经勤快的孩子,一回家可能又进入了衣来伸口、饭来张口的状态。家长错误地以为,孩子回家就该放松和休息,好像这样才能体现出家长的爱和家的温暖。其实不然,越是不让孩子动手,他对家里生活的参与越少,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形成自私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