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赡养老人扣税标准是多少
法律分析:个人所得税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1、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2、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
个人所得税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方法:
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全额扣除。非独生子女的,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
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
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纳税人赡养年满60岁以上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赡养支出,可以税前扣除。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2. 独生子女赡养一个老人可以抵扣多少
就赡养老人来说,如果老人只剩下了一个子女,那这显然就是一个人承担了全部赡养义务,他作为独生子女扣除2000元合情合理。 由于我国现行的个税专项扣除是相对简单的政策设计,并没有考虑财产代际传承的问题,也不考虑现实当中存在的有的子女赡养老人,有的子女不赡养
3. 专项扣除一个老人一个月多少 个人所得税抵扣赡养老人一个月是多少
1、个人所得税抵扣赡养老人一个月是2000。
2、纳税人赡养年满60岁以上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赡养支出,可以税前扣除。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应当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分摊方式包括由赡养人均摊或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采取指定分摊或者约定分摊方式的,每一纳税人分摊的扣除额最高不得超过每月1000元,并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与约定分摊不一致的,以指定分摊为准。
4. 个税父母赡养抵扣2000元指一个老人还是两个老人
个税父母赡养抵扣2000元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纳税人属于独生子女的扣除标准为每月2000元的标准,每年24000元定额扣除标准;
2、纳税人属于非独生子女的,由纳税人与其兄弟姐妹按照一定的分摊方式分摊每月2000元的标准扣除,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超过每月1000元。所以,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并不是一个老人扣除1000元,而是按照定额每月2000元的标准,独生子女独自享受2000元的标准,非独生子女分摊2000元的标准。
《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
第二十二条
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5. 个税扣除赡养父母标准
一、正面回答:
标准方式,纳税人为独生子女:每月2000元,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可以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但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
具体分摊的方式:均摊、约定、指定分摊,约定或指定分摊的,需签订书面分摊协议,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确定后,一个纳税年度不变。
二、个人所得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工资、薪金所得
2、劳务报酬所得
3、稿酬所得
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5、经营所得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7、财产租赁所得
8、财产转让所得
三、相关法律: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七章“赡养老人”细则如下:
第二十二条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
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6. 赡养父母可以抵扣多少个税
2022个税改新政策如何赡养老人
赡养父母抵扣个税的全额为2000元。其中:
1.独生子女独享2000元额度。
2.非独生子女共享2000元额度,每人额度由家庭协商分配,但每个子女不超过1000元。
这里独生子女就有优势了,非独生子女最多1000,而独生子女2000,有一定优势。不过这里有个问题,比如非独生子女中比如两兄弟,其中一人因病致残,或者已经离世,事实上赡养义务只能一方承担,是否能够按独生子女标准享受2000元额度?这一点专家表示政策有一定的灵活性,特殊情况可以向税务局反应,税务局会向上级汇报做出决定。
3.子女间分配额度需要提供所有人签字的协议作为依据。
这一点税务局专家都表示其不能理解,需要书面协议。不过专家表示税务检查是抽检,可以抽中了再补充就行。但是一家人要先商量好,不要出现兄弟几个申报金额超过2000的情况,这样被查到可能影响个人征信。
二、赡养父母抵扣个税的时间
从父母一方年满60周岁的当月开始至纳税人赡养义务终结当年为止。
7. 个税赡养老人扣除多少钱
法律分析:(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法律依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所称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8. 个人所得税父母赡养的抵扣标准是什么
个人所得税父母赡养的抵扣标准如下:
1、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2、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十五条
公安、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应当协助税务机关确认纳税人的身份、金融账户信息。教育、卫生、医疗保障、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公安、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应当向税务机关提供纳税人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9. 一个老人扣税多少
法律分析:个税赡养父母一个老人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如果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
法律依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 第二十二条 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