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敬父母 > 古代对父母的称呼都有哪些

古代对父母的称呼都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8-07 04:39:14

❶ 古代父母的称呼有哪些

1、父、父亲:是对父亲古今习见的称呼,还可以称父亲为“公”、“翁”、“尊”、“大人”、“严君”、“爷”、“爹”、“爸”、“老子”等。

2、尊:古代常见的敬称用语,称自己的父亲可称“家尊”,称对方的父亲则称“令尊”。

3、爷:古代对成年男子较广义的称呼,宋代开始用作对祖父之称,魏晋南北朝就用作对父亲之称,或写作“耶”。

4、母:是对母亲最常见的称呼.而在古代对母亲的称谓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对成年妇女或老年妇女的泛称.其中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妈”、“慈”、“家家”和“姊姊”等。

5、生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称自己的生身母亲为“生母”或“本生母”。

6、庶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如果自己的生母是正妻,则称父亲之妾为“庶母”、“少母”、“诸母”、“妾母”。

7、家家和姊姊:是中古时期对母亲的两种特殊称呼.

8、姨: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无论自己的生母是妻或妾,对父亲的妾都可以称为“姨”、“姨姨”、“阿姨”。

❷ 古代怎样称呼父母

古代爸爸的称呼:家翁、家君、阿公、老子、家公、阿爹、阿爷。

1、家翁

家翁是称自己的父亲。出自唐代房玄龄的《晋书.山简传》:“简曰:‘家翁乘鹤业三载。

意思:不经意间,父亲已离我而去三年了。

2、家君

既用做对自己父亲的称呼,也用做对别人父亲的称呼。用称人父,但多需在前面加适当的称对方的敬词。

“家”的本义是一家住的房子,引申为“家庭”、“家族”。古汉语中称自家的都说“家”,“家君”是向别人自称其父。

3、阿公

对父亲的方言俗称。

4、老子

对父亲的方言称呼。

鲁迅《彷徨·在酒楼上》:“他们的老子要他们读这些;我是别人,无乎不可的。”

5、家公

对自己父亲的称呼。出处: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后汉书·王丹传》。

如:《水浒传》第二十回:“昨日他的家公因害时疫死了,这个阎婆无钱津送,停尸在家。”

6、阿爹

父亲。

如: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第二回:“(太公)便教那后生来拜师父,那后生那里肯拜,心中越怒道:‘阿爹,休听这厮胡说’”

7、阿爷

出自于《木兰辞》:“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

译文: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

8、哥

《旧唐书·王琚传》:“玄宗泣曰:‘四哥仁孝,同气唯有太平…… ’”。四哥,即玄宗之父睿宗。也有父亲和儿子交谈时自己称呼自己的。清代梁章钜《称谓录》云:“淳化帖有唐太宗与高宗书,称哥哥敕。父对子自称哥哥,盖唐代家法如是。”这一称呼或是用来表示亲切。

9、爷

古代对成年男子较广义的称呼,宋代开始用作对祖父之称,魏晋南北朝就用作对父亲之称,或写作“耶”。

《乐府诗集·木兰辞》,其中有:“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译文:征兵的军书有很多,每一本都有父亲的名字。

10、爹

北宋书籍《广韵·哿韵》:“爹,北方人呼父。”可见,“爹”的称呼有很强的地域性。

译文:爹,北方人对父亲的称呼。

❸ 古代对父亲的称谓有哪些

古代对父亲的称谓有先府君,家君,家大人,家严,令尊。

1、先府君。是对自己死去的父亲的称呼。

2、家君。既可以作为对自己父亲的称呼,也可以用做对别人父亲的称呼。

3、家大人。清代著名的小学家王引之在他的著名著作《经义述闻》里每一篇的开首都要冠上一句话:“家大人曰”。

4、家严。清陈梦雷《绝交书》:“先慈恐不孝激烈难堪,遣人呼入。家严出,以婉词相讽。”

5、令尊。是用来称对方父亲的敬词。见《红楼梦》:“你今日回家就禀明令尊,我回去再禀明祖母。”

❹ 我国古代对父母称呼都是怎么叫的

父母同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

父母单称家父、家严;家母、家慈。

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

母去世称先母、先慈、先妣。

对对方母亲称令堂、太君,对对方的妻子称令正,对对方妻父称泰山、冰翁,对对方兄弟称昆仲、昆玉、令兄(弟),对对方的儿子称令郎、令嗣、哲嗣、少君、公子,对对方的女儿称千金、玉女、令爱等等,因多见于口语。

(4)古代对父母的称呼都有哪些扩展阅读:

相关尊称:

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

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

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

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

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❺ 古人对于父母的称呼全都是爹和娘吗

一般来说,爹和娘作为对父母的称呼古来有之,但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流行说法。当然,在此不讨论父母称呼中的雅称、尊称:令堂、高堂之类。

  1. 春秋及两汉,对父母的称呼有:阿翁,阿母。

  2. 隋唐时期,对父母的称呼有:阿耶阿娘,阿爷阿娘,而且这时候“大人”两字是只能跟着父亲、母亲使用,而不用来作为官员的称呼。有时候“哥哥”也作为对父亲的称呼。

  3. 宋代时期,对父母的称呼有:爹爹,阿娘。

  4. 明清时期,对父母的称呼就比较接近近代了。


当然,从始至终,父亲、母亲作为对“父母”较为正式的说法,是没怎么变过的。

❻ 古代对父母的尊称 古代对父母的称呼

1、父母同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

2、父母单称家父、家严;家母、家慈。

3、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

4、母去世称先母、先慈、先妣。

5、对对方母亲称令堂、太君,对对方的妻子称令正,对对方妻父称泰山、冰翁,对对方兄弟称昆仲、昆玉、令兄(弟),对对方的儿子称令郎、令嗣、哲嗣、少君、公子,对对方的女儿称千金、玉女、令爱等等,因多见于口语。

❼ 古代和现代对父母的称呼都有哪些

父母称为高堂、双亲、椿萱。自称父母、兄妹,父为家父家严,母为家母家慈,兄妹为家兄、舍妹。兄弟称为昆仲、棠棣、手足、胞兄胞弟。称别人的父母称为令堂、令尊,称别人的兄妹为令兄、令妹。
夫称妻为内室、内人、拙荆,妻称夫为夫婿、郎君、夫君。夫妻称为伉俪、配偶、伴侣、佳偶。岳父称为丈人、老岳、泰山。称干爹为义父,自称为义子

❽ 古代和现代对父母的称呼

父母称为高堂、双亲、椿萱。自称父母、兄妹,父为家父家严,母为家母家慈,兄妹为家兄、舍妹。兄弟称为昆仲、棠棣、手足、胞兄胞弟。称别人的父母称为令堂、令尊,称别人的兄妹为令兄、令妹。
夫称妻为内室、内人、拙荆,妻称夫为夫婿、郎君、夫君。夫妻称为伉俪、配偶、伴侣、佳偶。岳父称为丈人、老岳、泰山。称干爹为义父,自称为义子

❾ 古代父母的雅称

古代对于父母的雅称有双亲、高堂、严君、尊亲、本亲、慈亲、慈膝、严亲、亲闱、亲庭、椿萱、椿庭萱室、恩慈、二尊、怙恃、极尊、具庆等,其中严君、严亲也可用来单独称呼父亲。

古代父母的雅称

在古代,尊为常见的敬称用语,称自己的父亲可称为“家尊”,称呼对方的父亲可称为“令尊”。

古代父亲的雅称有太公、椿堂、椿庭、椿舍、尊君、尊府、府丈、家尊、严亲、家君、家严、家翁、家公等,如果在称呼前加上一个先字,代表已经逝去的父亲。

古代母亲的雅称有尊慈、尊堂、尊萱、仙萱、寿堂、家慈、北堂、堂萱、萱室、萱亲、萱闱、堂前、慈闱等。

❿ 古代对父母的称呼有哪些

古今对父母的称谓 父母又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考妣等

阅读全文

与古代对父母的称呼都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年人每天走多少步对身体最好 浏览:468
老年人胃病严重可以吃什么零食 浏览:342
企保养老金医保等按什么比例交 浏览:331
美国的养老机构 浏览:501
你最令父母欣赏的一件事是什么 浏览:200
孝顺家训家规的作文 浏览:448
老人家为什么不会死 浏览:785
2015灵活就业养老保险中段怎么缴 浏览:635
疫情下的中国人怎么养老 浏览:336
体检前一天睡多久 浏览:1
幼儿园国学孝敬父母教案 浏览:680
顺义区老干部局老年大学 浏览:396
漳州长寿 浏览:506
滁州社保基数和养老金 浏览:601
网上能交社会养老保险 浏览:96
父母和男朋友之间的矛盾怎么处理 浏览:83
丰盛路哪个小区适合老年人养老 浏览:69
孩子独立户口怎么转回父母处 浏览:394
美国体检多少美元 浏览:555
衢州老年大学位置 浏览: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