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抑郁症如何自我调节,怎么和父母相处
抑郁症患者普遍都是情绪低落、悲伤自卑,与抑郁症患者相处时首先要注意他们的情绪,积极地建立沟通,并了解一些关于抑郁症的常识。
举措建议
在和抑郁症患者的沟通中,要避免敏感字眼如抑郁、伤心等,可以多谈一些开心的事,引导患者往乐观的心态走;要保证患者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药物;当患者有异常情绪要及时安慰和引导,不可听之任之,防止情绪奔溃而做出自杀等极端举动。
注意事项
对于抑郁患者,要注意他们的情绪变化,尊重他们的习惯,并注意自己的言语是否会刺激到他们。
『贰』 如何看待得了抑郁症,就容易对父母恶语相向
得了抑郁症就容易对我父母恶语相向,对于这种人,我应该会看情况,如果恶语相向,只是一时的,而不是一时的,我觉得这种人应该是可以被包容的得了郁郁症,自己的心情很不好,可能是心里压力或者是一直以来堆积的情绪,导致自己对母亲恶语相向,所以我觉得这种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如果是一直对母亲父母恶语相向,这种人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也不会控制事情闹得程度的大小,我觉得我不会对他有任何的同情心。
『叁』 抑郁症对这种父母反感无法面对却总被指责感觉无奈怎么办
抑郁的世间对治法
吃药
吃药这个方法主要对特别严重的抑郁发作(也就是所谓的急性期)有很大帮助。救命级别的。
抗抑郁药物起源于西方社会,西方社会有非常严重的抑郁症问题,所以他们用科学手段开发出来药物以缓解之。但在西方只有选择吃药这个手段,而没有其他的调理手段,所以很容易造成药物滥用。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文明没有玄学传统,中医/佛法的玄学基础在西方完全没有传承。所以没有调理性的解决方案。而调理性的方法对慢性的抑郁而言是非常有效的。
所以作为能看懂中文的东方人,我们事实上有更多路可以走。
2.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分为几个常见的流派,森田疗法、正念疗法、精神分析,以及其他的一些新兴学派(精神分析系现在很少有人用了,因为精神分析的观点其实挺极端的,比如认为很多抑郁是压抑性欲和压抑仇恨导致的,但从佛教的观点很多抑郁就是纵欲过度和放纵自己嗔恨心导致的)
但是心理治疗这条路有个问题,就是心理治疗事实上最大的作用是倾听,它很难给出指导性意见以改善一个人。真正大量看过心理咨询师的人就知道,心理咨询的作用其实主要就是当一个人积聚了太多负面情绪的时候,有个人听你说一说。它的“共情”的作用是远超过指导性作用的。
3. 禅修
这里主要说正念禅修,以及正念衍生出来的抑郁症治疗方法(包括MBCT,MBSR)。这种心理治疗的禅修需要专人指导,并且有专门的道场进行(比如MBSR就是八周的禅修课程)。现在有很多心理咨询师也懂正念的系列方法,可以在心理咨询里面运用。
正念禅修起源于美国麻省,是佛教的禅修方法传到近代西方,西方人把宗教性内容剥离以后,制造出的一套禅修课程。值得注意的是,正念疗法在西方真正受到关注,是因为它接受了临床检验,发现对缓解抑郁症状和防止抑郁复发有统计显著的效果。所以唯科学论的西方人才能接受禅修这么玄学的方法。
这里介绍一下正念的核心观点,正念的禅修其实是一种“专注当下”的禅修。它的理论基础是这样的:抑郁情绪不是起源于痛苦,是起源于对痛苦的逃避。所以需要训练用开放乐观的心态接受当下的一切,进而用开放乐观的心态去生活(比如练习用开放自然的心态吃一颗葡萄干,从而用开放自然的心态去做所有的事)。
正念禅修的真正的起源,据末学的考察,应该是起源于南传佛教的四念处的修法。这种禅修的本意是观身体感受的生灭无常,舍“识”用“根”,降低第六意识的造作。它在临床上有效的主要原因,一个是因为作为寂止禅它有停掉杂念的作用,一个是通过观身体感受的无常可以去掉“试图主宰自己感受”的这个主观我执。这两点是这个方法可以对治烦恼的根本。
正念法主要在西方弘扬的比较广,亚洲的道场现在还不是特别多。我们作为中国人,如果有机会能接到正统的上座部佛教禅修传承(国内的上座部道场很多),就可以不用去专门的修正念法了。因为正念的修法都在佛教止观里面,是止观修法的一个子集。
佛教的自力对治法
佛教的对治方法,首先起于对佛法的正见。正见来源于闻思,闻慧和思慧就可以对治很多烦恼,治好一部分病了。针对抑郁症的核心正见大概有以下几个部分:
佛法是解脱法,所以佛法可以帮助你实现对于烦恼的解脱。
佛法的根本世界观是“缘起性空”
佛法认为世俗意义上的倒霉不倒霉等等都是业力所致,善有(很远的)善报,恶有(很远的)恶报。但是都会报的
以下几种心在佛法里属于恶念:嫉妒、傲慢、贪婪
比如说,如果了知了空性,你就知道恨自己的时候不用拿刀捅自己,因为“你自己”是不存在的,是你假立出来的一个虚假的执着。真实的你就是五蕴堆在一起的集合,受因果控制,是因果规律的奴隶。
再比如说,看到很多现世造恶业非常严重的人活得特别成功特别好,但是自己却举步维艰,这是由于远因的结果。众生福报各有前因,莫羡人。
1. 少欲知足
释迦牟尼佛说,修行人要过少烦恼的生活的话,就要“不堕两边“,就是不要故意过的太艰苦,也不要太过不知满足。而且要观察并控制自己的欲望。
很多人的抑郁起源于自己的欲望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福报,所谓不自量力。(这不代表所有抑郁的情况,但有相当一部分是这样的,所以解决了欲望的问题至少可以解决整个问题的一部分)
一切欲望的本性是像《佛子行》里讲的那样:像喝盐水一样,越喝越渴。如果不从外部控制自己的欲望,欲望是不会自己控制自己的。因为欲望会没有尽头、无休止、无止境地无限膨胀,永远不会有满足的时候。任何人都有被别人超越的可能,如果因为不甘落后而去奋斗,就会没完没了。有了温饱想要房子,有了房子还想要更大的房子……无边无尽了。
少欲知足的基础,是深刻了知人类欲望的这个“会自己一直长,没有尽头”的bug。这真的是人类很bug的一个设定。很多世间人会以为,有的完美的人可以具备完美的自控力,想要自己去干什么就可以去干什么。但其实凡夫是没有这么厉害的。
比如说,一个沉迷于打游戏的少年,认为“我就玩十分钟,玩到十分钟就不玩了“,但事实上,玩了十分钟以后,这个“玩的欲望”是不会自己停止自己的,如果没有外缘来制止,心就是会一直专注在玩上面。喝盐水喝完以后的渴,和没喝的时候是一模一样的。同样的道理适用于追求吃,追求美,追求钱,淫欲,等等一切的人类的欲望。
这个道理世间法当中的《自控力》《精力管理》《时间管理》都是不会讲的,只有佛会讲。比如说时间管理的基础假设,就是一个人可以具备非常稳定的对心的控制,想让自己去做什么就可以去做什么,所以人生的问题就可以简化成一个宏观管理的问题。但其实,这样的自控力对于不修行的人而言,是非常难以做到的。持戒很清净并有一定禅修基础的人才可以稍微做的好一点,前提是还不能碰见引发贪欲的外缘。
再比如这个“在乎他人看法”的问题。
很多人抑郁的起源是被他人轻蔑而引致的负面情绪。佛法里面认为,过于贪恋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是没有必要的。《入行论》安忍品说过 ”受赞享荣耀,非福非长寿,非力非免疫,非令身安乐。若吾识损益,赞誉有何利?“这就是从根本上看清了赞誉的虚妄性,从而可以从对他人赞誉的贪恋中解脱出来。
对于欲望的控制方法,佛教给出的解决方法就是持戒并守护根门(持戒从五戒开始,守护根门指让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少接触贪欲的对境)
2. 忏悔业障、积累福德
对于非常严重的抑郁,当事人连进行基本生活的力气都没有,这时候是恶业现前、福报享尽的体性。在这个当下,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忏悔业障和积累福德。而且从终极的角度来看,世间的医疗暂时是没有办法治愈抑郁症的,但是佛法可以。忏悔业障、积集福德做的足够好,发广大的菩提心,将自心完全转变,了生脱死都是可以的,治病也是完全可以的。但是病越大,也要越大的修行才能对治。真正从重度抑郁里完全康复的修行人都是经历过一段时间高度精进的修行的,念经咒、礼拜的数量都非常多,然后才可以看到实益。
忏悔业障的方法是四力:(不同传承说的四力,名称不太一样,但内容是完全一致的)
所依对治力 (佛教的忏悔法需要在佛像前,依止的本尊就是所依对治力。比如地藏忏依止地藏菩萨,三十五佛忏依止三十五佛,百字明忏依止金刚萨埵)
破恶对治力 (对自己所造的恶业升起如服毒药一般的忏悔心)
恢复对治力 (发愿尽未来际不再造此类恶业)
现行对治力 (行持功德,比如念诵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念诵百字明,做布施持戒等善事)
自己能想的起来任何自己有悔意的事情,都要去忏悔。比如吃海鲜、对父母不敬、生一些邪念和嫉妒心等等。你无法知道是什么业造就了现在如是的身心痛苦,但是忏悔掉一点是一点。
积累福德可以通过念诵名号和心咒去对接佛菩萨的功德加持(就是后面会写到的各种他力对治法),也可以自己修习。尽可能去行善,做各种放生、布施、帮助穷人、供养僧众的福事。
《入行论》言 “魔使来执时,亲朋有何益?唯福能救护,然我未曾修。“
《药师经》言 “汝岂不闻如来说有九横死耶,是故劝造续命幡灯,修诸福德,以修福故,尽其寿命,不经苦患。“
自己修习积累福德的修法最好的框架是《普贤行愿品》当中说的普贤十大愿王:1. 礼敬诸佛 2. 称赞如来 3.广修供养 4. 忏悔业障 5. 随喜功德 6. 请转法轮 7. 请佛住世 8. 常随佛学 9. 恒顺众生 10. 普皆回向
这个里面包含了一切修福德的法,比如大家常说的大礼拜就包含于礼敬诸佛,念诵经文包含于称赞如来和常随佛学,供灯、供水、施食也含于其中。
最究竟的修福德资粮需要发菩提心。这个对于初接触佛法的人不一定容易,但是解决心的一些终极的问题,依靠不发菩提心的善业力量不一定够,发菩提心了更稳一点。
3. 止观禅修
禅修分为两种,“止”和“观”。
“止“主要是寂止的修法,观呼吸等等。心念特别混乱的病人坚持修这样的法,可以有效减少自己的散乱程度。
“观“的修法需要空性的基础,这个也是比较难的,但是它在解决抑郁的问题上特别终极。从究竟的角度上讲,一切痛苦都是来源于执着,所有的烦恼不出无明和我执的范畴,修空性就是把我执从各个角度翻过来倒过去的对治干净,随着我执的减轻,烦恼就会逐步的减轻。
禅修是一个特别实际的事情,理论上讲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必须实际的去行持。如果方便去内观中心的话建议去有指导的道场闭关(这个对于抑郁非常严重的人的体力可能不是很实际),其次建议跟网络共修。
对于学习能力好和空性善根好的人,学中观、思维中观的法理也是修空性的很好的方式。一样可以对治烦恼。
佛教的他力对治法
这里主要是借各种本尊、佛菩萨的力量而去遣除自己的病缘。解脱恶缘的方法或者是以自己的福德力,或者是以佛菩萨的神力。
1 不动佛
不动佛修法对于精神疾病的对治力,和不动佛发的愿有关。不动佛在因地发的愿是“尽未来际不对众生生嗔恨心“,所以不动佛修法有对峙嗔恨、增上忍辱波罗蜜多的作用。而抑郁的起因和对恶缘的嗔恨、不堪忍有很大的关系,众生想以自力去除嗔恨心有时候很困难,念本尊心咒就很好。不动佛咒也是一个消业障的大咒。
广传的咒有忿怒不动佛和寂静不动佛,忿怒不动佛心咒是短咒 “嗡 赞扎 玛哈 若卡那 吽 啪的“,寂静不动佛心咒是长咒,可以看大宝法王的录音和相关开示。忿怒不动佛心咒作为一个忿怒本尊心咒,它调伏烦恼、对治天龙鬼神负面影响的力量比较强。
2 药师琉璃光如来
药师佛的修法对身体有病的众生特别适合,抑郁通常是身心双重的疾病,这时候修药师法门、念药师经,对众生的身体康复很有加持。
药师法门也在经文上明确说过可以对治众生被恶鬼啖精气的情况。而且药师法门也是消业障增福德的大法。
3 阿弥陀佛
净土法门的解决方案有两个角度:
第一个是阿弥陀佛的本尊净土有“安乐”的特点,所以念阿弥陀佛的加持也有使得身心安宁的加持力。念过的人自己就有感受的。
第二个是净土法门作为当生可以解脱的殊胜法,让一心念佛的修行者可以有个盼头:我修的好的话,这坑爹的人生最多再来十几或者几十年就可以结束了,后面往生了就可以不用面对这么多烦恼了。而且最关键的是念佛可以蒙佛接引而“善逝”,很多重度抑郁患者都会纠结,采用什么自杀方式比较好,想来想去也找不到一个可以很安乐地离开这个世界的方法。但是念佛人是可以临终不乱,安祥而逝,甚至于跏趺坐化、示现瑞相的。这对于一个抑郁症患者是极有吸引力的。
4 地藏王菩萨
地藏法门作为“满愿大法“,和中国的众生有非常大的缘分。祈祷地藏菩萨满愿的效果是超乎其他法门的。这里有很多大德讲过,具体可以参阅大德讲记。中国是地藏菩萨的道场。
这里要说一下,大乘佛教的世界观是,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调化的世界,但是由于众生福报不够,世尊在世人面前八十岁就灭度了,而佛灭度以后的众生,佛都托付给了地藏菩萨。具体可以看地藏三经。
地藏王菩萨作为“幽冥世界教主”,特别慈悲,连地狱众生都发愿救度,人间的病苦众生就更不用说了。
其他还有很多佛菩萨的咒语、法门都很好,看各人缘分和信心了。(比如末学自己是宁玛巴传承的,念过莲师心咒,就觉得非常有效。)
愿世界永远不再有心理疾病。愿世界永远不再有心理疾病。愿世界永远不再有心理疾病。
『肆』 为什么抑郁症患者都很仇视父母,是原生家庭的错吗
相信大家在现在的生活当中听到过很多抑郁的问题,也听说过有人因为抑郁得了抑郁症,但是大家要去搞明白一个问题,抑郁并不等于抑郁症。抑郁只是一种情绪的表现,是短暂的,如果你突然抑郁了,在陪伴朋友或者家人的善意的话之后你就会消除这种抑郁的想法, 但是抑郁症却是很长久的一个病,而大部分的抑郁症患者都特别的仇视自己的父母,难道孩子得了抑郁症就一定是原生家庭的错吗?
患有抑郁症的孩子,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抑郁症,其实究其原因都是和自己的父母是离不开关系的,而为什么很多抑郁症患者都会去仇视自己的父母,因为在孩子情绪不对的时候,在孩子受欺负的时候,他们却没有去注意到任何的变化,这也就是他们作为父母的一种失职,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
『伍』 亲人患有严重的抑郁症,作为家人应该怎么做
很简单的,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什么就出什么,什么都没有的就什么也不用出就可以了。就是家里有重度抑郁症患者。就需要治疗,哪有钱的就出钱,解决这个治疗的费用就可以了。没钱的就出力去照顾,如果自己生活也重要和更重要的,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同时,就是量力而行,就是谁愿意为他付出多少就是多少。
所以抑郁的人家往往都是不真实造成的,所以回归真实,一起承受一起用力就会好的。身为家人别再装了,把家里的一切情况让全家都清楚,这就是内心夯实的第一步,实在的人是不会抑郁的。实在的人家也不会有抑郁的人。高不成低不就,和自欺欺人的才会这样。因为现实不陪让你弄虚作假的。
『陆』 抑郁症为什么仇视父母
抑郁症不是狂躁症,也不是反社人格障碍。抑郁症是一种心境障碍,它的主要症状是人的情绪低落,兴趣爱好丧失,活动能力下降,伴随着各种各样社交及生活机能的丧失,甚至会引发严重的极端行为。
『柒』 为什么抑郁患者仇视自己的父母
有人对抑郁症患者追踪年的研究发现,有75%~80%的患者多次复发,故抑郁症患者需要进行预防性治疗。发作3次以上应长期治疗,甚至终身服药。维持治疗药物的剂量多数学者认为应与治疗剂量相同,还应定期门诊随访观察。
特别责备父母,觉得父母从来都不是爱我的,而是带有条件爱我的,希望我能出人头地才去爱我的。
当这种责备不断强化的时候,就变成了:恨,然后又不断强化恨,最后变成了惩罚父母:与父母断绝联系,或者通过自我攻击来惩罚父母。
『捌』 抑郁症患者怎样面对年迈的父母
抑郁症患者应该进行治疗
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好的遭遇
你不应该放弃生活
等你好了,也就不需要告诉父母了
当然,其实如果父母能理解,告诉父母是最好的
让他们一起帮助你治疗
『玖』 我患有抑郁症,与父母关系疏远,我该怎么融入家庭呢
平时多与家人互动,有什么节日或者活动的时候多点跟他们一起,你可以不用说很多话,只要让他们觉得你是真的想陪伴他们就好了。
患有抑郁症的人可能比较喜欢自己独处,从而忽略了身边的亲人朋友感受,可是对于来说你是他们的孩子,不管怎样他们都不会真的疏远你的。你可以选择先跟他们说清楚你的病情,让他们理解你,然后去医院接受治疗,尽量让自己康复。
关系疏远这种东西只要一方愿意努力还是可以改善的。比如平时吃饭的时候你不要自己一个人静静的吃,你可以多点帮他们夹菜,偶尔说说今天发生的事,尽量找一点话题,就算你不喜欢说话都好,只要他们理解你,他们就会懂你的想法,然后会让整个气氛不会变得太尴尬,也能更好的让你融入这个家庭了。
或者当平时他们想出去逛街的时候,你也陪他们一起去,逛街这种事情就是很容易培养感情的,话不需要多,挽着手或者在他们要买东西的时候多给点建议就好。这个世上基本没有父母与孩子关系疏远的,可能疏远是因为他们误会你以为你是不想搭理他们,可是抑郁症你也没办法控制,这也不是你想的。
有时候你也可以为他们煮一顿饭,让他们看到你对这个家的热爱,也让他们感受到来自你的温暖,并不是说患有抑郁症的人就没资格得到关爱,你的家人永远都是你最坚强的后盾,就算关系再疏远都好,只要通过努力,就一定能融进去。记住一定要去治疗,不然不仅会影响与家人的关系,而且还会对以后的人际交往造成影响。
『拾』 我是抑郁症患者,我应该如何告诉我的父母吗
病都是想出来的.你觉得自己有抑郁症.所以才会越来越严重.建议你多和朋友谈心.不要拒绝交友.也不要再去想自己是个病人.这样下去不止是抑郁.强迫症.幻想症会跟着来的.可是真是自由病吗?其实想清楚点.是自己总是把这些事情想着.所以才会越来越严重而已.我一个朋友之前也试过.也觉得自己有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