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样才能从法律上断绝父母的关系
从法律上无法断绝父女关系。因为父女关系是基于血缘关系而产生的,并非由法律规定的。即血缘关系无法改变,因出生而产生,因死亡而消灭,当事人自行断绝关系的行为无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第一千零七十四条
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
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㈡ 怎样和父母断绝关系
在法律途径上也好,通过其它途经也好(符合收养条件,通过收养解除的除外),是不可能跟父母断绝关系的。
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规定: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三、 对于自然血亲关系的父母子女之间,法律规定了权利和义务,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义务和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是没有办法解除的,也没有任何法律程序,即使签订了类似于解除血缘关系的协议,也属于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四、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六条规定:
国家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养父母和养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
养子女和生父母间的权利和义务,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就是继父母与继子女关系,如果继父母对继子女没有过任何的抚养教育,那么他们之间只是纯粹的姻亲关系,双方无任何权利义务关系。
因此,父母子女关系分两大类: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和拟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是基于子女的出生事实而产生的,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是不能通过法律程序或其他方式人为地解除的(符合收养条件,通过收养解除的除外),只能因父母子女一方的死亡而终止。拟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是基于收养或再婚的法律行为以及事实上的抚养关系形成,由法律认可而人为设定的,如养父母和养子女间的关系,在收养关系解除后,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父母子女关系就会自然解除。
㈢ 怎么和父母断绝关系
法律分析:依据现行的法律,无法断绝。亲生父母子女关系是不能通过法律程序或其他方式人为地解除的。要想从法律上断绝与亲生父母的关系,只有被合法的被其他人收养,形成了一种拟制血亲的收养关系,法律上才会承认与亲生父母及其亲属的一切关系解除。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第一千零六十八条 父母有教育、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㈣ 如何与父母断绝关系
虽然不知道你经历了什么,但如果他们不是对你做了十恶不赦的事情,让你无法忍受的话,我不建议你跟父母断绝关系,而且法律上也不承认。但是关于自救,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
一、放过自己
最后,要保持良好心态,提升身心素质。注意克服不良心理影响,保持宽阔的心胸,遇事能容、能忍,能泰然处之;要培养坚强的意志,在遇到困难时能够不气馁、不灰心。才能过得更好。
㈤ 成年子女如何与亲生父母断绝关系
简单,去日本喝海水,然后基因突变,就能与你生父甚至人类的基因一点都不一样了。然后彻底断绝血缘关系。
如果你看上面一段有些生气,恭喜你,还有基本的情感。不管你是男还是女,都不指望你现在理解你的父母,他们打你、骂你甚至羞辱你,如果你想报复你的父母。那就努力,争取到他们那个年龄过的比他们好,物质生活比他们好一万倍,用比他们对待你好一万倍的方式教育孩子且教育出比他们好一万倍的孩子,这就是对你的父母最好的报复,但是别忘了等你有钱了,把你父母从小养你到达的经费还给他们,可能到那个时候,你的亲生父母还会给你道歉。
如果你真的恨你的父母,那就好好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㈥ 跟父母断绝关系需要什么手续
通过法律程序断绝父女关系是走不通的。
在我国法律没有规定可以断绝父女关系一说。子女年未满18周岁,父母是法定监护人,父母年老时子女是法定赡养人,均是法定义务人,法律不准许一方断绝关系。年满18周岁后是独立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其一切民事行为与家庭成员无关联,法律也没有规定,也无需断绝关系。
若是亲生子女要想在法律上完全断绝血缘亲子关系,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则是不可能实现的。在子女未成年时,遇到类似事情可以通过提起转移监护权诉讼解决;但在成年后,由于在立法者眼中,成年子女处于强势地位,父母处于弱势地位,更加应该加以保护,加之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孝道传统,因此不可能出台允许解除亲子关系的法律。这一立法思想在照顾到许多需要赡养的老人的同时也伤害了童年生活在阴影下急于逃离的人们,如何取得一个平衡,需要不断探索。
而拟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这一关系是基于收养或再婚的法律行为以及事实上的抚养关系的形成,这一关系是人为设定后经法律认可,因此具备了从法律上否定的可能性。这种拟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可以因一方的死亡而终止,也可以因所拟制的亲属关系依法解除而终止。如收养关系解除后,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父母子女关系自然解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㈦ 怎么申请脱离父母关系
我国法律、法规都没有对父母子女断绝关系的规定,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父母子女关系有两类:自然血亲和拟制血亲。
即使在父母离婚的情况下都不能消除与子女的关系,那么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也就自然不能通过法律手段人为地予以解除,更不能通过登报声明或双方协议而消灭。对于没有血亲关系的拟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可以依法解除。因此声明断绝父母子女关系是没有任何法律依据,依法不受保护。
(7)如何断绝父母关系扩展阅读:
父母子女关系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父母和子女关系无法解除,只能因一方的死亡而终止。所以想签订协议之类的,只能通过私下的协议进行,不具备法律责任。
父母与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除非因子女与养父母依法成立收养关系而消除外,其他方式都不能解除。即使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了养子女和生父母的权利义务,但二者之间的血缘关系也是永远不能消除的。
㈧ 怎样合法断绝与父母的关系
法律分析:亲生父母子女关系是基于父母与子女之间天然的血缘关系形成的。继父母子女关系和养父母子女关系都是通过实施一定的行为而形成的一种法律拟制身份关系,因而可以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予以解除。但亲生父母子女关系并非通过法律拟制产生,因此不能通过当事人双方协议或法院判决解除。亲子之间签订的解除亲子关系的协议是没有任何法律效力的,即使签订了类似协议,该尽的抚养义务或赡养义务还是要尽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七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 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㈨ 怎么和父母断绝关系从法律上讲
法律分析:父母子女间的法律关系及因此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不能断绝。强列要求断绝亲子关系,法律不予保护,但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协调。如果是继父继母权可以断绝父子关系,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最后,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