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敬父母 > 如何养好别人家的父母

如何养好别人家的父母

发布时间:2022-04-22 14:02:29

A. 如何赡养父母,是否有更好的方法。

不要把她当做还能帮你的正常理智的老人,就把她当做你娇生惯养的孩子吧,纵有千辛万苦也是无怨无悔。说着容易,做到却难,关键:要过心里关!

B. 社会进入了老年化,一个家庭老年人好几个。怎样养老人,有好的建议吗

关心父母的健康生活:老年人,疾病就容易缠身了。要多督促父母锻炼身体,定期带父母版去医院检查身体权状况,帮助父母分析身体健康情况,给父母提供科学养生的方法或书籍。
关心父母的日常生活:父母的行动缓慢,办事效率低,爱唠叨,忘性大。要给父母多些理解和提示。能让父母自己办的事尽可能地让他们自己完成,我们只需要旁观和提示就好,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他们的身心有好处。
关心父母的实际需求:父母的年龄不同、身体状况不同。子女要从父母的实际情况出发给予他们帮助,不要强加给老人帮助,有时会适得其反。父母有自己的想法和习惯,子女不应过多干预,可以建议和劝导。

C. 为人子女应该如何孝敬父母

第一,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大家都知道,每一位父母为抚养子女成人,付出了不知多少的心血与辛劳,当父母进入晚年,作为子女,应该尽力供养,生活上细心照料。通过观察研究,人们发现有些禽兽也知恩行孝,所谓“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社会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类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就在于人懂得孝道,能够实践孝道,所以人为万物之灵。反之,如果有人不明孝道,不重孝道,那就不配做一个人!因此,作为父母,应该经常带上孩子,买点东西探望父母,即使是父母的收入比我们的多,也要这样做,因为父母再富有也是他们的,我们给他们再少也代表一份的心意,而且如果父母的经济条件更好,他们也会以其他方式支持儿女的,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为我们自己的孩子作好榜样。

第二,关怀体贴,精神慰籍。赡养扶助老人,除了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外,还要从精神上关心、安慰老人,使他们享受“天伦之乐”,让他们心情舒畅,精神有所寄托,幸福地欢度晚年。从某种意义上说,老人对子女在精神上的要求,会比物质上的要求更为重要和迫切。只有做到关怀体贴,精神慰籍才算真正的孝。正如孔子的一个学生游来问孝,孔子回答说,现在的所谓孝,只能说养活爹娘而已,连狗、马都能得到饲养,如果不敬重孝顺父母,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孔子这里提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对父母如果没有恭敬之心,仅仅解决父母吃饭问题,这不是孝的含义。要做好从精神上关心、安慰老人,使老人心情愉悦舒畅,并不是十分容易的事。这要求在家庭生活中,要注意有事多同老人商量,多听取并尊重他们的意见,多照顾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老人思想苦闷时,多给以安慰温存,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愁;天气变化,多注意嘘寒问暖;生日节日,向他们庆贺祝福。如果我们能这样对待自己的父母,那我们的孩子以后也一定能这样对待我们。

2.从现在抓起,从小事抓起,做到爱严相济,用父母对子女的爱去激发孩子对长辈的爱心与孝道
爱护子女是父母的天性。爱,是教育孩子的感情基础,又是打开孩子心灵的一把钥匙。只有在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长大后才会更懂得去爱别人。因此,我们在在爱父母的同时也要爱我们的孩子,但只有“爱得其所”,才能让子女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感动、感染和感化,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否则就会变成溺爱,最终害了孩子。

要怎样才算对子女“爱得其所”呢?有两个字不容忽视:一是“远”。二是“严”。
远,就是要对孩子的长远前途,明天的幸福负责。有些父母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要让孩子穿得光鲜,吃得甜美,玩得愉快,过得舒适。这是一种以天然性为主体的“常情”,而不是关心孩子健康成长,开创事业的“深情”,未曾着眼于为了孩子的未来而进行意志、性格和心理品质的培养。这种爱是肤浅的、贫血的,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缺乏足够的营养,点燃不起他们对生活对未来无比热爱与向往的火焰。只要把对子女的深情体现在对孩子有计划地、创造性地培养与训练之中,对孩子塑造成什么样的人才有早期设计的蓝图,并且灌注大量的心血,精雕细刻地塑造孩子的心灵,使孩子在成人与成才之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才算是理智的爱,长远的爱,有道德的爱。

严,就是在教育上有高标准的要求。“严”和“爱”是辨证的统一,对子女要恰当地掌握好严和爱的分寸,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古语说:“君子之爱人也以德,小人则以姑息”,姑息就是不严。从现状看,姑息已成为对子女教育的一大祸害。其突出的表现:一是纵容,使孩子从小失去自理自制的能力,言谈举止缺乏正确的准绳,导致行为放荡,严重的还会陷入越轨违法的源潭。二是迁就,不管是非好坏,孩子有求必应,甚至对子女一些不良的思想习气,也视若无睹,听之任之,使孩子扭曲心灵,性格畸形发展。家长也因此而渐渐丧失对子女管束、约制、启发、诱导的权威与作用。三是袒护,为子女的不良行为诸多辩解,歪曲真相,转嫁责任;对反映情况的教师、亲人、旁人表示反感和抱怨。使孩子有恃无恐,做坏事的胆子越来越大,导致误入歧途,贻误青春。

3.持之以恒,把孝道教育贯彻始终,形成良好家风,保持父母一致,家校一致,代际一致。

家风,是家庭成员思想观念、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的综合体现,是家庭成员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风气与氛围。它对每一个家庭成员的成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清看两个在全球著名的实例:
美国有个嘉纳塞·爱德华家族,这个家族的老主人是一位博学多才,注重修养的神学家。他的子孙都以这位德高望重、多才识广的先人为立德立行的楷模,形成了一代一代往下传的优良家风。迄今8代,他的子孙中有1人当过副总统,1人任过大使,20多人先后当选国会议员,12人当过大学校长,100多人任过大学教授,60多人当过医生,13人当过报刊杂志的主编或负责人。

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位美国人马科斯·朱克是一个赌徒、酒鬼,他迄今也有8代后嗣。然而他的子孙中却有200多人成了流浪儿或乞丐,7人因杀人被判死刑,63人作奸犯科被囚于监狱,400多人因酗酒而致残废或夭折。

是先天的遗传基因在其作用吗?不,是看似无形却有形的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发生这巨大的感染与影响。

要形成良好的家风,必须保持父母一致。夫妻之间能互相配合,孩子也容易增长孝心。父亲对孩子说说母亲怀孕及对孩子的爱护,母亲多说父亲对孩子的付出。千万不能在孩子面前数落父亲,因为这么一讲,孩子对父亲就很难再生起恭敬心。一个先生,一个父亲,连孩子都瞧不起,他就很容易自甘堕落。

家校一致(亲师合作,父母跟老师要能密切配合)

代际一致(家长要与祖辈多沟通交流)

4.充分利用各种传媒的宣教作用对孩子进行引导,使形成观念,养成习惯,从小培养孝心。

我们重视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传媒的宣教作用,客观公正的对传媒信息做出是非评判,如:如有的夫妻不睦,使子女从小缺乏温暖和爱心;有的打牌赌博,影响子女学习;有的不尊重和关心老人,带给子女负面影响;有的自私刻薄,专横粗俗,使子女心灵受到伤害污染,等等。通过与孩子的讨论评价,不仅反思了自我,从中接受了教育,而且为孩子的家庭孝道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一切圣贤教育的核心,是做人之根本,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忠臣出孝子之门”,国家的栋梁,来自于孝子。弘扬孝道,是利国利世利民的事。希望我们每一个人不但做到自己是孝子,而且还能把孩子培养成为孝子,建设美好幸福的家庭。

D. 兄弟俩怎么养父母好

有时候你们承担的多了别人就会觉得是理所应当的,你该让他们明白家里的事情是该兄弟姐妹之间互相承担的而不是你们一家,时间长了人家都不一定会领情的。

E. 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慧,什么意思

侍奉父母: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
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婚礼的意义是“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除了教育好下一代,我们还要尽心尽力侍奉父母,“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思考、来用心,从哪几个角度?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还有养父母的智慧。养父母之身,代表父母的身体健康我们要时时懂得去关怀。在古书当中记载,差不多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我们就要把他当小孩一样关怀、照顾。老人在晚年比较容易觉得孤寂、孤独,身体也比较虚弱,所以我们要能够常常体恤父母的身体状况,尽这一份孝心,给我们的孩子当好榜样。比如说春秋之际,温度变化特别大,这个时候假如我们没有办法回到家里,就应该打一通电话问问父母有没有御寒的衣服,棉被够不够。这通电话一打,你的孩子在身旁都能感觉到你处处关怀父母的身体,他能感受到你的孝心。

父母的健康要时时能够去关怀,而关怀父母的健康还要有正确的知识才行。我们来思考一下,父母假如生病了怎么办?直觉反应都是看医生。看什么医生?其实中国人最重视的是治未病,而不是治已病。所以中国人特别注重的是养生,绝对不要等到生病了才去看医生,那就很辛苦。我们思考一下,有哪一个人高血压送到医院去,然后高血压好了?有没有哪一个糖尿病患者去看西医,然后看到最后糖尿病好了?

有没有哪一个癌症病患去看西医后来说癌症好了?西医都是把你的症状解除掉。比方说高血压,高血压因为血管塞住了很不舒服,所以药一吃下去,血管马上扩张,血流就稍微畅通了。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心脏病患者一发病都怎么样?赶快拿药来。药吃下去是症状解除了,但是血管一天一天松弛。假如你四五十岁就开始吃西药,药要吃多久?要吃一辈子。所以很多老人家出去旅游的时候,包里面会放什么?东一包、西一包都是西药。当我们的父母晚年都是伴随着这些药物在生活,日子好不好过?不好过。所以我们应该去研究更多正确的养生之道,让父母的身体不需要依靠这些西药,这才是正确的方向。平常要多叮咛父母不可以吃太咸,不可以吃太油,然后让他了解要多吃蔬菜水果,健康的身体是弱碱性的状态,而肉类食物都是酸性的,摄入过多,久而久之体质就酸化。有一句话叫“酸性体质是万病的根源”,所以我们应该引导父母正确的养生之道,让身体慢慢趋于弱碱性,身体状况才会好。不然,所有的内脏都泡在酸的液体里面会怎么样?很快就会退化掉。所以父母这些养身的正确观念,也要通过我们点点滴滴的引导,他们才懂得如何养身。在看医生方面,我个人比较赞成看中医,中医是治本,不只有治标。但现在这个时代人都听骗不听劝,认假不认真。去看一个中医,他把你的脉把完之后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告诉你要调养半年才能够把身体调好。很多人一听半年,怎么样?我哪有这么多的时间来调养!结果西医告诉他一针打下去马上舒服,他很高兴,但是往后他就必须依靠针、依靠药来过日子,而且副作用特别大。所以我们自己要有正确的知识才能够让自己健康,也才能够让父母身体健康。

再来,养父母之心。就是你时时能够关注到父母的心情,比方说妈妈打一通电话给你,然后东聊西聊,你也听出来母亲是在想念我们,这个时候不等母亲开口,应该主动回家去看看。有一些老人家不只是想念自己的孩子而已,还想念小孙子,这个时候我们要能够体恤到父母的这一份心。

我们有一个老师,听了中国文化的课程,她非常欢喜,我每一次看她在上课的时候都是非常专注,只要讲到一些圣贤的故事,她马上奋笔疾书把它记下来。三个月之后,有一天她走向前来,跟我请教了一个问题。我就问她:“您听课三个月了,怎么从来没跟我谈过话?”她说:“蔡老师,我看您太忙、太辛苦了,我不想打扰您。”我一听很感动,她的心时时能体恤别人。她说她听了三个月,自己还有家庭很受益,她觉得不能只有她家里的人受益,还希望能够回到故乡去教一些失学的孩子,也让他们有学习圣贤智慧的机会。

我们一听很高兴,也很随喜她的这份发心,所以我马上拿了很多教材,像德育课本七百多个故事赶快送给她,然后很多老师了解到她这种存心,也把他们很宝贵的教学经验告诉她,所以她很快就教得很顺畅,教到目前为止也已经八个月了。有一次她的父亲打电话给她说:“女儿,你能够找到人生的价值,父亲很高兴,你的行为父亲觉得很光荣。”一个父亲讲出这样的话,代表父亲对她回馈乡里的这个行为很认同,而且我相信她的父亲也有这个志向想要利益社会,女儿做出来之后他觉得很欢喜也很欣慰。这也是我们继父母的志向去回馈社会。

有一次,这位老师教孩子《弟子规》中的一句:“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这位老师非常用心,她先买了一大袋的荔枝带回去。教完这一句教诲,她引导孩子说,我们学完“入则孝”,理解到父母的辛劳,所以我们时时刻刻要侍奉父母;别人的父母同样也很辛劳,同样对家庭有贡献,对社会也有付出,所以任何一个人的父母也都值得我们尊敬、孝敬。讲完之后,这位老师就说,我们学完之后就要马上去做到,所以就让小孩拿着荔枝到乡里去送给一些长者。一群孩子在乡里跑得不亦乐乎,每个长辈接到这些孩子送的水果,内心都非常欢喜,所以那一天整个乡里面这种敬老尊贤的风气达到了一个顶点。隔天她父亲又打了一通电话给这个老师,告诉她乡里面很多的长辈打电话到家里来。这些长辈讲了一句话,说我们乡里面从来没有一个嫁出去的女儿这么样关心自己的家乡。她父亲在讲这句话的时候,心情非常地高兴、欢喜;女儿听到父亲这么讲,心里也很欣慰。

诸位朋友,她父亲这个欢喜跟买一件新衣服给他一不一样?不一样!买一件新衣服快乐一下,女儿的行为让他觉得光荣,可以欢喜、欣慰一辈子。《孝经》里面说“立身行道”,用自己的德行去帮助这个社会,让所有人感受到某某人的父母养育出这么好的孩子,这个孩子才这么有成就,为社会付出,所以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当我们能够用自己的德行让父母感受到光荣的时候,那就是一种大孝显亲的表现。所以只要你做到大孝,能够因你自己的成就来让社会肯定父母对你的教诲,这就是养父母之心,也是养父母之志。

最后我们提到的是养父母的智慧。一个人到晚年的时候,纵使有钱也不见得快乐。我们常常看到很多老人家很有钱,但是每天在那边想有一千万、想要两千万,有了一千万看看别人一千二百万,他自己又很不舒服,常常都活在患得患失的烦恼当中。孔夫子曾经提到人生有三戒,有三件事情要特别谨慎。第一件事是少者(年轻人)最忌讳的,“戒之在色”。《弟子规》说“非圣书,屏勿视”,结果现在很多的媒体都是暴力跟色情,孩子受污染之后心性就很难清澈。父母要懂得替孩子抵挡这些污染,电视节目也要替孩子选择,不能让他接触太多暴力色情的东西。“壮者戒之在斗”,年轻力壮,很容易跟人家竞争起冲突,所以这个时候切忌跟人在工作上,甚至在肢体上产生一种敌对状况。当然我们假如从小告诉孩子懂得处处替人着想,懂得扩宽自己的心量,他就不容易犯这些过失。

最后一条是“老者戒之在得”,人老了最忌讳的就是常常患得患失,其实说白一点,就是贪,贪心,贪这个、贪那个,别人的孙子又怎么样,我们又没有,常常就在这种情绪当中,很难快乐,很难知足。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机会,趁父母心情比较好,引导他这一些执着要懂得放下来。告诉父母,钱够花就好,家财万贯每天吃多少?还不就吃三餐。纵使你有很多间房子,躺下去之后睡多少?还不就躺六尺而已。

所以人生要知足常乐,让父母一些贪念能够慢慢放下来。更重要的,引导父母接受圣贤教诲,让他们的心能够安住在圣人的引导下,晚年就会愈走愈清净,愈走愈自在。当父母的晚年能如此的话,我们的孝道就做得更圆满。

在中国几千年的孝道中,最遗憾的一件事莫过于“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就是你真正想奉养父母的时候,父母已经不在了。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子路,子路很孝顺,常常走到百里之外把米扛回来让他的父母吃。后来他当了大官,每天吃得非常丰盛,都很多道菜,结果子路反而吃不下。人家就问他这么样的山珍海味,你为什么吃不下?子路说,这一些饭菜比不上我去帮父母扛了一百里的白米香,而且我的父母现在也没有机会吃这么丰盛的菜肴。他能够替父母分忧,能够奉养父母,这种日子他觉得非常踏实、非常欢喜。所以行孝一定要实时去做,人生在报恩、在行孝当中,你会走得很踏实。

F. 别人家的家长是怎样培养优秀孩子的

这个问题很难提一点参考建议:家庭是培养孩子的第一个非常重要的环境。如果希望孩子将来有所作为我以为这个环境应有以下特点:1,有能模仿的榜样,父母应担当此任事事做表率,打铁还得本身硬用行动去影响孩子比说教更有效;2,孩子随时可自由发表意见并能受到重视;3,能充分发特长并得到支持;4,对未来有一个大致的展望,5,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从小能陶冶岀良好的性格和修养、正确的处世态度,就像一栋高楼大厦具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力拨千钧的大梁,即使将来不能金碧辉煌也能历尽苍桑而不倒。仅供参考。

G. 兄弟4人争着赡养9旬母亲,如何才能让老人老有所养

母亲为我们操劳一辈子,特别辛苦,母亲怀胎十月,一早分娩,开始养娃之路。那种辛苦,只有经历过,才会懂。

幸福母亲

河南驻马店,一位九旬母亲,有四个儿子,每个儿子养母亲两个月,他们四兄弟对母亲特别好,每次都争着照顾母亲。

想想我们小时候,父母省吃俭用。把我们养大,我们读书时,父母到处借钱,供我们上学。想到父母低三下四借钱样子,让我们心疼。

现在父母需要我们照顾,我们生活,工作压力特别大。但是照顾父母,是我们责任。

我特别支持父母和我们住一起,住一起有个照顾,父母可以帮我们干干家务,下班陪父母聊聊天,这样温馨,是最好状态。

我们要放下心中怨恨,放心烦恼,多陪陪父母,不住一起。我们要给生活费,常回家看看,不要让父母失望。给父母惊喜,给父母希望,给父母一个依靠,让父母开心。

H. 你打算如何赡养年老的父母

对于我来说,这不是打算做的事,而是已经在实际操作的事情。好好的孝敬他们,经常回家看望他们,父母老了都是害怕孤独的,需要陪伴。

首先一点,父母是在老去,但是不是你想象的,立马就老的不能自理了……很多老人在你们大学毕业的时候,还是身居社会地位的人,还是没有领退休金的人,你在他们眼里还只是菜鸟,初入社会的菜鸟。

生活就是生活是很琐碎,以及很无聊的,现在老人完全可以自理,并能打理家里琐事,一旦真的到了不能自理的时候,做为孩子就要准备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枯燥无味的重复操作照顾老人,这才是最真实的负担……

I. 现在的年轻人怎么孝敬父母

孝道就是感恩。感恩是一种力量,感恩是一种责任,感恩是一种义务!诗经、尔雅中专》说:属“善事父母曰孝”。孟子也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意思就是说,要尽心赡养侍奉父母,尊敬爱护老人“顺”,就是要顺从,依老人的意愿行事,主要指在养老方式、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方面,也可以说,“顺”是“孝”的具体体现。 子女是父母生养,从出生开始,喂养抚育,洗浆补订,生病时不眠不休的照料,若是难治之病,情愿舍命换儿安;稍长,教给基本生活能力,供给读书,关心其成长,永不停歇。父母对子女付出的爱,是一生一世,可谓:亲情无价,骨肉情深。而为子女者,在父母面前,永远是负着债的。 子女对父母尽孝道,是一种基本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基础。孝是天经地义的人类本性。孝的真谛是:“报本思源、尊重生命、图谋发展”。 父母生前应做到:“尊重关爱,顺从意愿,不亏吃住,衣洁保暖,病有所医”。让父母“活得自尊”、“活得健康”、“活得愉快”、“活得有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父母的过错,应柔和、细声进行劝谏,耐心温和地指出,决不能对父母进行粗暴的训斥和指责,更不能恶意地讥讽。

J. 作为子女,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父母养我们小,我们养父母老,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孝顺老人不在于钱多钱少,而是尽心照料,常回家看看爸妈,陪爸妈聊聊天,买些爸妈喜欢吃的食物,带着爸妈去旅游,买爸妈喜欢穿的衣服,教会爸妈上网聊天……

我母亲70岁了,我和她在两个不同的城市居住,每天我们只能在微信上见面,我会教母亲如何使用微信聊天,如何转账,如何发红包等等。教会父母学会上网聊天也是一种孝顺的方式,不能让父母落伍,一定让他们学会这种时髦的交流方式,看着他们快乐,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与如何养好别人家的父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哪些类人的养老金要停发 浏览:12
退休员工可以买社保吗 浏览:859
怎样提高老年人的性功能 浏览:449
上海银行养老金提前领取 浏览:205
镇江枫叶红老年公寓 浏览:751
江苏省劳模退休工资增加百分之五吗 浏览:797
长寿火车站打车多少钱 浏览:23
父母真的烦怎么办 浏览:932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退休后可拿多少钱 浏览:61
池州秋浦敬老院电话 浏览:177
我老人家不懂得配合怎么办 浏览:17
吃面养生总是反胃怎么回事 浏览:16
2019社保养老金涨多少 浏览:4
福州退休金补贴 浏览:158
贵州最长寿老兵去哪里了 浏览:620
长寿路到康王南路 浏览:46
广州社保个人退休年审 浏览:184
将养老保险转回户口所在地需要什么手续 浏览:849
2017感动中国人物孝敬父母的 浏览:948
石家庄养老院有哪些服务 浏览: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