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敬父母 > 感恩父母名人有哪些

感恩父母名人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4-11 19:12:55

① 感恩生命孝敬父母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1、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雨果

2、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3、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4、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5、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6、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7、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8、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9、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10、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11、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12、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13、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14、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15、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16、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17、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18、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19、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20、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21、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22、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2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24、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② 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父母的事

一、孝敬父母的故事

事例一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事例二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事例三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事例四

老一辈革命家朱德著文《回忆我的母亲》,以无限的深情赞颂了母亲无比的爱和高尚的品质。毛泽东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昼夜兼程,他抚摸着母亲的棺木放声恸哭,悲痛之中挥笔写下《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宋庆龄孝心至诚,在母亲灵前“饮泣不已”。陈毅探母,执意要给瘫痪在床的母亲洗衣服。李鹏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鹏夫妇总要带上母亲喜爱的食物,到母亲处请安问好。

事例五

在全国以实施“跨世纪教育工程”而著称的上海建平中学,一个13岁少年的题为《妈妈,我就是你的眼睛》的发言,使全国女市长考察团的26位成员潸然泪下。这位同学9岁时,母亲双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过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较多责任和义务,为了买一盘母亲喜欢的沪剧磁带,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头整整跑了6个小时!

http://www.mixiao.com/aspx/detailm.asp?id=857&lm=152&print=yes

二、 孝敬父母名家名言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雨果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美)马克·吐温

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 ——(前苏联) 马雅可夫斯基

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英国)莎士比亚

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鲍蒙特和弗莱彻

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美国)罗素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家庭的基础无疑是父母对其新生儿女具有特殊的情感。——罗素

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马克思

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所罗门

尊重他人的、有责任感的孩子,产生于爱和管教适当结合的家庭中。——詹姆斯·多伯森

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决不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亚

黄昏,你把清晨驱散的一切收集回来;羊群归棚,孩子回到母亲身边。——萨福

我看见过挨饿的孩子。我看见过母亲和妻子们的悲痛。我痛恨战争。——罗斯福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法)罗曼·罗兰

亲人不睦家必败。——(美)林肯

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爱默生

慈母的心灵早在怀孕的时候就同婴儿交织在一起了。——狄更斯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狄更斯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狄更斯

父亲,应该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狄更斯

天下最苦恼的事莫过于看不起自己的家。——狄更斯

要用希望孩子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父母。——苏格拉底

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欢笑,就是使父母认识统一能得到巩固的伟大精神动力。——苏霍姆林斯基

建立和巩固家庭的力量——是爱情,是父亲和母亲、父亲和孩子、母亲和孩子相互之间的忠诚的、纯真的爱情。——苏霍姆林斯基

父母的爱应该是这样的:它能激发起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对人所创造的一切关心,激发起他为人民服务的热情。——苏霍姆林斯基

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儿童去创造。——苏霍姆林斯基

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真不公平,原谅青年人寻欢作乐,却禁止老年人追求享受。——蒙田

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维斯冠

有的儿女使我们感到此生不虚,有的儿女为我们留下了终身遗憾。——纪伯伦

再没有什么能比人的母亲更为伟大。——惠特曼

一家人能够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居里夫人

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界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养得坚强、正直。——德莱塞

没有和平的家庭,就没有和平的社会。——池田大作

那些博得了自己子女的热爱和尊敬的父亲和母亲是非常幸福的。——伊林娜

良好的家庭传统有助于家庭成员相互尊重,有助于家庭建成一个友爱的、生气勃勃的集体。——伊林娜

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大仲马

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冈察尔

只有健康的、建立在无条件爱的基础上的家长同孩子的相互关系,才能消除一切生活上的危机。——罗斯·坎贝尔

我们有谁看到从别人处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从父母处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诺芬

一个高尚的人,如果有一个像他自己一样的儿子,其乐一定不亚于他自己生命的延续。——斯梯尔

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贺拉斯

母爱乃世界上最伟大的势力。——阿瑟·米

母亲,我祝福您,因为您知道怎样把您的儿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他将在人生的战斗中获得胜利。——阿斯杜里亚斯

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机会。——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http://www.book8.com.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246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爱妈妈,才能爱祖国。”因此,亲情是一切情感的基石。只有爱父母,才会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爱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才能永驻真爱,形成质朴健全的人性。

三、 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

孝敬父母是我国的民族精神。当年,雍正皇帝就是以孝治天下的。现在民间淬着许多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如:烈火救你,吸痰救母……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毅探母”的故事。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
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陈毅进家门时,母亲非常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陈毅见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并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陈毅听了,忙说:“忍受,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母亲听了很为难,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抢着去洗。陈毅急忙挡住并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他脏衣服都拿出洗得干干净净,母母亲欣慰地笑了。
同学们,我们已经从吃奶的小娃娃长成五年级的小学生了。你可曾想到,这十多年来,我们的父母一方面要努力工作,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多作贡献;另一方面又要料理家务,为我们的健康成长而日夜操劳,这是多么不容易啊!父母对我们倾注了无限的爱,这中间充满了自我牺牲的精神。现在,我们应该明白父母的苦心,应该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热爱人民的具体表现。在现在社会里,有的人却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不孝敬父母,这是一种十分缺德的行为。
孝敬父母就是要敬爱父母,听从母的教导,关心体贴父母,主动分担父母的辛劳,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长大成人后,自学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
同学们,让我们从小弘扬孝敬父母的民族精神,立志为报效祖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5201856.html?fr=qrl3

③ 感恩父母名人名言

1. 对顺境逆境都要心存感恩,让自己用一颗柔软的心包容世界。柔软的心最有力量。

——林清玄

2. 我感谢这个变化的时代,我感谢无数人的抱怨,因为在别人抱怨的时候,才是你的机会,只有变换的时代,才是每一个人看清自己有什么要什么该放弃什么的时候。

——马云

3. 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绩,都应该饮水思源,应该记住是自己的老师为他们的成长播下了最初的种子。

——居里夫人

4. 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雨果

5. 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齿更痛噬人心。——莎士比亚

6. 没有人天生该对谁好,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乔斯坦·贾德

7. 一个过于强调感恩的文化是不可能孕育出民主的,因为无法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平等的关系。

——黑格尔

8. 我望着清晨灰蒙蒙的天空,为空气感恩,为光芒感恩,为仍活着感恩。

——卡勒德·胡赛尼

9. 感恩是极有教养的产物,你不可能从一般人身上得到,忘记或不会感谢乃是人的天性。

——戴尔·卡耐基

10.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泰戈尔

11. 用感恩的心,用报恩的心,来做服务的工作,便不会感到倦怠与疲累。——海涛法师

12. 别人为你做了一件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事,也得谢谢人家。——莎士比亚

13. 如果不知感恩,你能行使的力量非常有限,因为让你与力量连结的,正是感恩。

——朗达·拜恩

14. 不要羡慕别人拥有的,只能说明我们付出还不够。 感恩惜福,方能得恩得福!

——马化腾

15. 若非要说是什么让人得以改变——是相处,是时光,是年华流逝之间渐生的情感,是磨合后心生的感恩。

——艾明雅

16. 我喜欢深存感恩之心又独自远行的女人。知道谢父母,却不盲从。知道谢天地,却不畏惧。知道谢自己,却不自恋。知道谢朋友,却不依赖。知道谢每一粒种子每一缕清风,也知道要早起播种和御风而行。

——毕淑敏

④ 名人名言感恩父母

1、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2、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3、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5、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6、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7、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8、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9、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10、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11、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12、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13、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14、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15、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16、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17、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机会。——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18、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狄更斯

19、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20、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21、我们有谁看到从别人处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从父母处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诺芬

22、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老师。——英国

23、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24、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冈察尔

25、母亲,我祝福您,因为您知道怎样把您的儿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他将在人生的战斗中获得胜利。——阿斯杜里亚斯

26、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

27、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苏联

28、父亲!对上帝,我们无法找到一个比这更神圣的称呼了。——华兹华斯

29、父亲和儿子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父亲爱的是儿子本人,儿子爱的则是对父亲的回忆。——欧洲

30、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马克思

⑤ 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

廿四孝中的几个故事:一、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⑥ 感恩父亲的名人名言

感恩父亲的名人名言
1、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

2、父亲,是你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
3、父亲是财源,兄弟是安慰,而朋友既是财源,又是安慰。
4、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着,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5、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6、永远我都会记得,伴我成长的背影,用你的岁月换成我无忧的快乐!
7、父亲!对上帝,我们无法找到一个比这更神圣的称呼了。
8、拥有思想的瞬间,是幸福的;拥有感受的快意,是幸福的;拥有父爱也是幸福的。
9、父爱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的生命。
10、有几个父亲对子女是关心备至的,至少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金钱更加关心。
11、爸爸是座山,也会山崩地裂土石流。
12、父爱是蜡烛,默默的为我们奉献着自己。
13、一个男人发现他在变老,因为他开始像他的父亲。
14、智慧之子使父亲快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
15、父爱是北斗,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也能让我辨明方向。
16、父子之情在心,而不在于血肉关系。
17、您的付出您的祈盼,只为我们的成长。谢谢您,爸爸。
18、父爱是宽阔的海洋,即使在我一事无成的时刻,也会包容我,把我纳入他温暖的胸膛。
19、让自己的儿女们光宗耀祖是父亲们的主要缺点。
20、父爱是一片大海,让你的灵魂即使遇到电闪雷鸣依然仁厚宽容。
21、父爱是拐杖,让我们在人生中少摔跟头。
22、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23、父亲的爱是威严的沉默的忧郁的深远的,让你的思想即使沾上肮脏的污垢也能焕然一新。
24、没有过去的男人就是不成熟。爸爸是座山,也会山崩地裂土石流。
25、父亲有理智的爱,他的爱以互相信任为前提。
26、每一代人总是反抗自己的父辈,却和祖父交上了朋友。
27、父亲期望儿子比自己更加无可指责,这是无可指责的。
28、父亲和儿子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父亲爱的是儿子本人,儿子爱的则是对父亲的回忆。
29、家庭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
30、我想象不出还有什么比父亲的保护更让一个孩子渴求得强烈。
31、父亲严肃的脸容和他的诚挚的爱却时时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32、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
33、操劳的您歇歇吧,让儿女们尽尽孝心,为您捶捶背,让您享享福!
34、把无数的思念化做心中无限的祝福,默默地为你祈祷,祝你健康快乐!
35、父爱是音乐,让我们快快乐乐的生活。
36、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7、父爱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盏明灯,在我迷路时,照亮我的行程。
38、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39、父爱,如大海般深沉而宽广。
4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41、父亲们最根本的缺点在于想要自己的孩子为自己争光。
42、爸爸,你坚实的背影永远是我停泊的港湾。
43、一个父亲能管好一百个儿子,而一百个儿子却难管一个父亲。
44、父爱是一座山峰,让你的身心即使承受风霜雨雪也沉着坚定。
45、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46、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
47、没有哪一个人真正了解自己的父亲,但是,我们大家都有某种推测或某种信任。
48、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49、拥有思想的瞬间,是幸福的;拥有感受的快意,是幸福的;拥有父爱才是真正幸福的。
50、父爱是一把大伞,总在有雨的天里撑着。父爱是一座大山,挺拔而伟岸。
51、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如雨,为你濯洗心灵;父爱如路,伴你走完人生。
52、在批评父辈狭隘的时候,我们切不可忘记他们的深沉。
53、父亲是一个银行,发行知识,支付爱。
54、父爱是一道光辉,让你的心灵即使濒临与黑暗也能看见光明大道。
55、一颗童心可感化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儿童是人类最宝贵的天然资源。
56、父爱这字眼是多么的平凡,但这种爱是多么的不平凡。
57、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58、爸爸是什么样的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心目的爸爸是什么样的人。
59、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60、这个家,只要有我们两个爸爸,还有温蒂,这样就够了。
61、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
62、欢乐就是健康。如果我的祝福能为您带来健康的源泉,我愿日夜为您祈祷。
63、父爱是高山,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鼓励我挺直脊梁。
64、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65、何时,何地,何阻,父母都爱我们,帮助我们,信任我们,在此我谢谢你们!
66、爸爸的教诲像一盏灯,为我照亮前程;爸爸的关怀像一把伞,为我遮蔽风雨。
67、男人最然铁石心肠,但只要当了父亲,就会有一颗温柔的心。
68、父爱是阳光,让我们健康的成长。
69、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70、父爱是太阳,即使在乌云密布的日子里,我也能感受到他的光芒。
71、在所有的青年人眼里,父亲是多么严厉的法官啊!
72、父爱是一把大伞,即使在风雨交加的路上,也不让一滴水珠落在我身上。
73、父亲,应该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
74、您是一棵大树,春天倚着您幻想,夏天倚着您繁茂,秋天倚着您成熟,冬天倚着您沉思。

⑦ 伟人感谢父母的故事

1\东汉时期,被人称之为“天下无双,江夏黄香”的黄香很小就失去母亲,他学习刻苦,而且十分孝敬父亲,寒冬腊月,黄香总是先把父亲的席子暖一下,使父亲睡觉时不会觉得太冷,然后在去读书。再炎热的夏季,小黄香为了使父亲不被蚊子叮咬,睡得更凉快些,就坐在床边,摇着扇子为父亲驱赶蚊子。

2\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过赫赫战功的陈毅元帅也留下一段佳话,陈毅元帅公务繁忙,很少有孝敬母亲的机会。一次,他出国访问回来,正好路过家乡,就赶紧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当见到母亲瘫痪在床,小便不能自理时,陈毅争着去为母亲洗尿裤.

-------------------------------------------------狐狸的分割线-----------------------------------------------------------

另附24个古人教子的典例:
一、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二、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三、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四、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五、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六、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七、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八、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

九、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十、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十一、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十二、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十三、扇枕温衾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等。

十四、拾葚异器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十五、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十六、闻雷泣墓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十七、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十八、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十九、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二十、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二十一、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二十二、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二十三、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二十四、 涤亲溺器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3\

⑧ 名人感恩母亲的故事

这是发生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一个村庄的真实故事。 "噢……咳咳……",1月15日,晚饭的时候,徐庄镇机关干部尹彦文和家人在一起吃饭,他的父亲突然咳嗽起来,他放下饭碗,转过脸去,用手捂住嘴,沉闷地干咳了几声,有些不好意思地对儿子和儿媳说:"你看,我吃饭吃呛了。"然后,他起身拿了衣服回村子里的老宅院休息。
尹彦文的妻子借债办了一个养猪场,白天,父亲帮着他们拌料、喂猪,帮着干些零零碎碎的杂活。晚上,爷几个在养猪场里吃完饭,再回家睡觉。吃过饭后,鲁南地区下起了2004年的第一场雪,尹老汉 "咯吱咯吱"地踩着雪回去了。

半夜里,尹彦文的妻子告诉丈夫:"哎,咱爹咳嗽好几天了,不是吃饭吃呛了,怕是有其他的病吧。" 尹彦文说:"是他的气管炎的老毛病又犯了?"这尹彦文时,起身穿了衣服,蹬上鞋,又随手拿了大衣披在身上,媳妇问他:"这么晚了,你要到哪里去?" 尹彦文说:"你自个先睡,我去村里看看咱爹。" 外面的风很大,尹彦文把手插进大衣筒里,跺了跺脚,向村子里走去。一路上,尹彦文在想,母亲去世后,父亲就一直住在村子深处的那座房子里。含辛茹苦地把他拉扯成人,现在自己争气,媳妇也很能干,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父亲应该很满足了。

尹彦文走到房子前面的那棵老槐树下,就听见父亲剧烈的咳嗽声。咳嗽了一会儿后就渐渐地平息了,像是睡着了。尹彦文想陪伴父亲呆一会,刚想叫门,但又怕吵醒了父亲,好不容易地睡个安生觉,就不打扰他了。
尹彦文决定在门口站一会儿。尹彦文想起母亲刚去世的时候,有人给父亲介绍了一个对象,父亲看着两个孩子,叹了一口气:"还是我一个人拉扯他们吧!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姐姐出嫁了,自己也结了婚,老父亲倒只剩下一个人了。那年快过年了,人家都准备着年货,还要预备一些油炸食品。父亲外出打工没有回来,他和姐姐就在村口等。一天,父亲披着一身雪花回来的时候,看见两个孩子呆在大树下,他的眼泪一下子掉了下来。别人家油炸年货,父亲不会做,盐粒没有化开,菜刚放到锅里,就啪啪地乱响,溅起大片片的油花,炸的菜半生不熟。父亲怕浪费,都吃了,结果加上风寒,落下了气管炎的毛病,这几年倒是不犯了。

自从办了养猪场,他又跟着自己整天忙活,却又经常瞒着病情,怕自己为他操心。想到这里,尹彦文不忍打扰父亲,就站在门口听父亲睡觉。过了一会儿,父亲又咳嗽起来,不知怎的,一阵比一阵厉害。那一声声的咳嗽像是锤子敲打在儿子的心上:"一、二、三……" 尹彦文在心里默数着。咳嗽了一阵,父亲才好一些,尹彦文的心也稍稍安宁一些。不一会,父亲的咳嗽声再度响起,"五十、五十一、五十三……" 尹彦文数着的时候,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他的脚冻木了,就在雪地里轻轻地走一走。当他数到第一百九十声的时候,不知不觉天快亮了。不一会儿,父亲起床了,尹彦文推开了门,问父亲:"爹,您一夜睡得还好吧?"父亲笑了笑说:"好,我一觉睡到大天亮。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尹彦文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他对父亲说:"爹,今天咱什么都不干,我陪您去县人民医院看病。"

尹彦文含泪给我们讲完这个故事,他说:"自己孝敬父母的永远没有父母给予自己的多!临近年关了,必须多关注老人的生活。多陪老人坐坐。别让老人孤孤单单的过年!"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7536698.html?si=1

⑨ 名人名言对父母的感恩

答:名人名言对父母的感恩

1,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2,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

3,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4,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欢笑,就是使父母认识统一能得到巩固的伟大精神动力。

5,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6,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机会。

7,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8,母亲,我祝福您,因为您知道怎样把您的儿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他将在人生的战斗中获得胜利。

9,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10,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11,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决不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

12,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13,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14,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

15,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

16,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儿童去创造。

17,人们听到的最美的声音来自母亲,来自家乡,来自天堂。

18,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19,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20,宁死做官的爹,不死讨饭的娘。

阅读全文

与感恩父母名人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内蒙古农村社保60岁补交规定 浏览:707
长寿花叶子变空怎么办 浏览:778
重阳节对父母的话 浏览:801
蜂王怎么找老人 浏览:503
老年人每日饮水量1500 浏览:835
农村自建房如何证明父母出资的 浏览:386
考警校对父母政审哪些 浏览:396
多少岁绝经长寿 浏览:789
excel表中按男女退休年龄 浏览:769
老年痴呆天天在家骂人 浏览:535
四川定向士官多久体检 浏览:42
瑞慈体检哪个体检中心好 浏览:582
南京晚晴苑老年公寓 浏览:453
知青养老保险补交 浏览:489
厦门养老院排名2014 浏览:932
老年痴呆代的手套 浏览:700
养老金国家支出多少 浏览:775
2亿驻波负氧离子养生机多少钱 浏览:907
河南退休教师工资改革方案 浏览:821
四川保养老保险 浏览: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