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父母的教育方式会影响儿童的发展,父母教育方式中有哪些维度和类型
(一) 根据国内外的一些研究,国学者刘金花认为评定父母教养方式的维度有两个:控制(对孩子是否提出成熟的要求)和爱(即是否关心、信任和理解孩子),根据这两个维度可以把父母的教养方式分成四种类型:权威型、专制型、娇宠型、冷漠型。
1、 权威型——控制+爱(接受) 父母对儿童的态度积极肯定,热情地对儿童的要求、愿望和行为进行反应,尊重孩子的意见和观点,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参与讨论;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比较明确,对他们的不良行为表示不快时,会严格按规则说服教育;而对其良好行为,则表现出真心的支持和肯定。这种高控制、情感上便于接受的温暖式的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易使孩子形成亲切温和、情绪稳定和深思熟虑的性格或者形成独立、直爽、积极协作的性格。
2、 专制型——控制+不爱(拒绝) 控制有余,爱心不足。这属于高控制教养方式,但在情感上父母倾向于拒绝和冷漠孩子。父母往往表现出缺乏热情的情感反应,很少考虑儿童自身的愿望和要求;对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横加限制,要求孩子无条件地遵循有关的规则,如果违反规则,父母就会采取强硬措施,有的甚至动用暴力。这种方式下教养的儿童往往会有恐惧心理,缺乏自信心
3、 娇宠型——不控制+不完全爱 爱得不理智,控制不足。父母对孩子百般疼爱,过分娇宠,任其呼风唤雨,对小孩的任何要求不假思索的答应。例如,有一位下岗女工,平时在菜场买菜总是和小贩讨价还价、斤斤计较,能省一分是一分,舍不得买质量好的菜。但是,和孩子去买东西时,却“慷慨大方”,孩子要什么买什么,一次就是几百块钱。这样的教养方式导致孩子的行为和性格发生扭曲,使孩子形成了较强的冲动性和攻击性的心理行为,缺乏独立性和责任感,懒惰、自私、任性、撒娇、为所欲为,形成一系列不适合社会要求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特征。
4、 冷漠型——不控制+不爱 父母对孩子既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的要求和控制,亲子间交往甚少,父母对孩子缺乏基本的关注与了解,对孩子的一切行为举止采取不加干涉的态度,给孩子一种被忽视的感觉。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容易形成较强的冲动性、攻击性、不顺从、自傲、自狂、目中无人、自以为是的心理,使他们在青少年时期很容易发生不良行为问题。
『贰』 父母一般都有哪些优点
最大的就是,爱护子女,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儿女。想你们好,以后可以在这个世界有立足之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应该知道吧。这就是最大的优点。
『叁』 父母量表里面有三个维度,怎么看出被试的父母是哪个维度的
这属于心理学上的问题,你可以根据学生填写的表格,分析出这个学生量表里面三个维度中,其中一个被试其父母的维度的。
『肆』 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几个维度和类型
在心理学中,把父母教养方式归纳为两个维度:接受-拒绝维度和控制-容许维度,根据这两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四种教养方式:权威型、专断型、溺爱型、忽视型。
1、权威型
在多数情况下,权威型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这是一种理性且民主的教养方式,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有权威,这种权威来自父母对孩子的理解与尊重,来自他们与孩子的经常交流及对子女的帮助。
父母为孩子设立恰当的目标,对孩子的行为作出适当限制,并且奖惩分明。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独立性较强,自尊感和自信心较强,善于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喜欢与人交往并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2、专断型
专断型父母则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自己,对孩子的要求很严厉,提出很高的行为标准,稍有不顺,非打即罚。
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常常表现出焦虑、退缩和不快乐,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性都比较差,缺乏社会责任感。长此以往,将会与父母关系疏远,产生叛逆心理。
3、溺爱型
溺爱型的父母对孩子充满了爱与期望,但对孩子缺乏控制和要求,对孩子违反规则的行为采取忽视或接受的态度,很少发怒或训斥儿童。
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儿童表现得很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常以哭闹等方式寻求即时的满足,对父母依赖性很强,缺乏自信、恒心、毅力和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冲动性和攻击性,对父母缺乏孝心。
4、忽视型
忽视型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既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方面的要求和控制。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有时会对孩子流露出厌烦、不愿搭理的态度。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这种极端的忽略也可以视为对孩子的一种虐待,这是对孩子情感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剥夺。
它会使孩子出现适应障碍,对学校生活缺乏兴趣,学习成绩和自控能力差,具有较高的攻击性,感情冷漠,并且在长大后会表现出较高的犯罪倾向。
(4)父母有哪些维度扩展阅读
这样的父母往往以微妙的方式操纵子女的行为,不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选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控制策略:
1、社会隔离
如果要控制一个人,首先就要营造一个封闭的环境,防止他接触外界的信息。我们不否认父母应该让孩子提高警惕性,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但过度的控制就会破坏一个人的正常社会性活动。 要报备去哪里玩、见什么人,早请示、晚汇报,限制孩子的正常社交。
同时向孩子灌输:“其他人都不可信!这世上只有爸妈才是真心关心你。”久而久之就会发现,除了父母,你没有值得信赖的朋友、没有其他社会支持。
2、贬低指责
当孩子犯错、不听话时,父母会明确地指责训斥,甚至贬低他们的人格。同时,他们在插手孩子生活各个方面时,会理直气壮地解释:“我这不是为你好吗,爸妈能害你吗?” 而这份「为你好」背后所裹挟的控制和强迫却在传递着另一种信息:你不行!没有我们来指导你,你什么事也干不成!
3、经济把控
经济尚未独立的滋味实在不好受,这时候,父母的经济控制是最强有力的武器。控制花销就等于控制了孩子的行动范围以及活动内容,就算对于经济独立的成年人,控制型父母的经济手段仍然起作用:“你要是非要XXX,房子首付就自己想办法吧!”
4、情绪绑架
让孩子产生愧疚感是控制型父母常用的情感武器。连流行歌曲都在教育我们:“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多么顺畅的催眠,指示性的话语,没有拒绝余地,还顺便假设了拒绝的后果-"如果你不听话,父母就会受伤。" 隐含传递了后续的愧疚感,一气呵成。
很多孩子在长大成人之后仍然摆脱不了这种情感控制,他们在分离-个体化过程中,在逐渐远离父母的每一步中,都走得很沉重,内心充满了不安和自责。情感绑架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成长、与父母的分离是在残忍地「抛弃」他们。
『伍』 父母教养方式中有几个维度和类型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原量表由82 个条目,涉及父母15种教养行为:辱骂、剥夺、惩罚、羞辱、拒绝、过保护,过干涉、宽容、情感、行为取向、归罪、鼓励、偏爱同胞、偏爱被试和非特异性行为共15个分量表,分析四个主因素:因子1是管束、行为取向和归罪行为,因子2是一个维度,一极是情感温暖和鼓励行为,另一极是爱的剥夺和拒绝行为,因子3是偏爱同胞或被试,4是过保护。
『陆』 研究父母对子女的投资可以从哪几个维度进行
父母对子女的投资可以从他的教育啊,以及他的技能上面投资
『柒』 如何分析父母的教养行为父母的教养行为有几个维度
其实父母的教养行为真的有很多不足。比如说,他们有些时候喜欢拿自己的孩子跟比的孩子比较,如果不够好的话,他们就会说一些带着羞辱性的话语去激发自己的孩子。很多时候,父母甚至会去打骂孩子,并且要求他们孝顺。但是,孝是从心而出,如果父母一直逼着自己的孩子去孝顺自己,那么势必相反。但是,如果父母亲是用心去疼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一定会有所感应,他日一定会孝顺有理。人与人之间讲的是感情,并不是教条,而教条则与教养不同。父母应该尽自己的责任对孩子施教,要行从体,教从心。如果只是辱骂,时间长了,孩子反而会变得无所谓。只有爱与严并合才可以叫出人才。日后,做儿女理应孝顺父母,谨记孝感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