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从小到大,你大概花了父母多少钱
可以买法拉利了……
② 作文:这些年花了父母多少钱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新年到了,在这个充满吉祥、温馨的节日里,最高兴的莫过于我们小孩子了,穿新衣,吃美食,得压岁钱……这么喜庆的日子谁会不开心呢? 每逢这个时节,爸爸、妈妈都会带着我到外婆家过年。我会特别的高兴,因为我又可以得到大把大把花花绿绿的压岁钱了。嗯,这个是阿姨给的,200元,这个是外婆给的200元,这个是舅舅给的500元,我躲在房间里拆着红包,忙得不亦乐乎,像跟开了银行似的开心,这下我发财了!每年,我都把压岁钱存到银行里,现在,我在银行里的帐户都快有五位数了。 这么大一笔压岁钱该怎么花呢?我现在已经长大了,压岁钱怎么花由我来做主。 1,用压岁钱来交一部分学费。虽然疼爱我的父母不在乎在我的身上做多大的投资,但是,一年下来,学校的学费,伙食费,牛奶费,双休日的培训费,七七八八加起来,数目可也不小啊。用压岁钱交一部分学费,既能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也能培养我的自立精神和家庭责任感,多好。 2,花一部分钱来订购报刊、学习资料。虽然课业的负担很重,但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多读课外书,翻阅一些学习资料,能帮助我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3,花一部分钱购买学习用品及益智玩具。紧张的学习之余,要学会放松身心,劳逸结合,才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最佳途径。买一些益智玩具的玩具,像七巧板、科学小实验小制作的材料等等,不仅能帮助我学好功课,也有助于启迪思维,增长智慧。 4,花一部分钱献爱心、捐给希望工程。我生活在小康家庭,能够无忧无虑地享受父母的爱,每年还有这么多压岁钱,怎么也得为贫困落后地区的小朋友奉献爱心,帮助他们上学读书,这样能培养我助人为乐的精神,长大后成为一名有爱心的人。 5,花一部分钱给小区里的老爷爷老奶奶赠送小礼物。小区里有许多老人居住,他们很喜欢小孩子,我们去玩耍的时候,经常给我们一些好吃的好玩的。用压岁钱买点小礼物送给老人们,能培养我尊老敬老的美德。 总之,我要把自己的压岁钱用到有用的地方,从小学会理财,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又到了中国人最看重的节日——春节。春节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因为可以从长辈那里得到一笔数目可观的压岁钱。压岁钱本是我国古老的传统习俗之一,以表达长辈对小辈的喜爱。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压岁钱的数额也越来越大,有些孩子的压岁钱甚至多达上万元。这也使压岁钱蒙上了一层灰暗的色彩。金钱、物质的成份多了,感情的成份少了,压岁钱里少了往昔浓浓的情意,压岁钱也就有些变味了。首先,压岁钱所包含的人情味逐渐淡薄。以前给的压岁钱不多,但礼轻情意重,长辈与小辈间的情感真挚。现在呢?家庭的收入日益增加,这本是好事,但有少数人为显示自己的富裕,给压岁钱时一出手就是几千,从而掀起了阵阵攀比风。有的人明明生活并不富裕,却也跟着打肿脸充胖子,跟风似的把给出去的压岁钱“加倍加倍再加倍”。不断变厚的红包成为众多不太富裕的家庭难以承担的经济负担。其次,压岁钱成了某些人搞不正之风的工具。某些心术不正者为了升官发财,假借春节给压岁钱这一习俗,在上司领导的子女身上下功夫,少则几百,多则几千上万,用自己来之不易的钱作为压岁钱给上司领导的子女,以谋求更大的私利。更重要的是,孩子们拿到大笔压岁钱后,容易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孩子幼小纯洁的心灵容易遭受金钱的腐蚀。有些孩子用压岁钱到网上雇人帮他做作业,还有些孩子拿着压岁钱去买一些价格昂贵的、平时买不起的奢侈商品。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发现,自己平时想得到却又得不到的东西,想做却又做不到的事情可通过钱得到、做到,自然而然就在心中对金钱产生崇拜和向往,在头脑中播下“金钱万能”的种子,在不经意间酿成苦果。而且,压岁钱对孩子来说来得很容易,可孩子的压岁钱大都是父母的辛苦钱,做父母的往往还要还别人的人情债,给多少还多少几乎成了给压岁钱的规律。以前的压岁钱点到为止,大家生活都困难,给压岁钱只是图个喜庆的气氛,给的人和拿的人都高高兴兴。现在的压岁钱,金额逐年上涨,几十块钱根本拿不出手,都得以百元作单位了。加重了经济负担不说,有的人还以所给压岁钱的多少来判断亲戚之间的亲疏远近,本来大过年的大家都和和气气的,却造成了花钱找气生的尴尬局面。大人们的“金钱至上”观念影响了孩子,许多孩子借压岁钱攀比。这样反而违背了这种风俗本来的内涵。作为青少年,我们对待金钱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在新春佳节中合理利用压岁钱,力争从压岁钱的阴影中走出来,走向充满阳光的天地,使纯洁的心灵再不受金钱的玷污! 压岁钱 大年初一是我感到最快乐的一天。我不仅可以穿漂亮的新衣服,而且还可以收到许多压岁钱和新年礼物呢! 一大早,我就被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吵醒了。我一睁开眼,就往枕头下面摸,哇!我摸到了两个红包。原来是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给我的压岁钱。我打开一看,啊,里面有这么多压岁钱呀!我高兴极了,大声喊道:“祝爸爸妈妈工作顺利,永远幸福;爷爷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全家人都高兴地笑了。 吃完早饭,我就和爸爸一起去他的朋友家拜年了。我们来到了大伯伯大妈妈家,他们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大伯伯在一旁和爸爸说话,而我就和大妈妈在一起看看电视,嗑嗑瓜子,好不快活。忽然,大妈妈起身走进书房里去了,我正感到纳闷。不一会儿,大妈妈出来了,原来大妈妈是去拿送给我的新年礼物和压岁钱了呢!我打开礼物一看,原来是一只正在跳舞的芭比娃娃。她长着一头柔美的秀发,身穿一件洁白的粉色纱裙,真是漂亮极了!我非常高兴,连声说:“谢谢大妈妈。”…… 有了这么多的压岁钱,今年我又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元宵灯会义卖”活动,我要用自己收到的压岁钱为学校里生病的同学献上一份爱心 我的压岁钱 压岁钱,是每一个小孩子过年时的企盼;可不知何时开始,压岁钱成为许多孩子心中的伤心处。对于我来说,压岁钱就像镜中花水中月一般,可望而不可及。 每年除夕夜都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因为可以同时收到好几份压岁钱。而且不管多晚入睡,大年初一我总会老早起来,然后拉着爸爸妈妈一起出去拜年,那目的自然是不言而喻:压岁钱呗。 记得有一年,我拉着爸爸妈妈一大早就来到阿姨家拜年,我那张嘴就立刻变得甜了起来:“阿姨新年好!”“姨丈新年好!”阿姨和姨丈闻声迎了出来,也问候了我们一家,哈哈,阿姨还给了我一个红包。我装作推脱的样子,嘴上说“不用不用”,手握着红包往阿姨那推了几下,就以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收下了压岁钱,其实啊,心里那份高兴劲简直无法形容。 这样一路走了几家亲戚,我的腰包又鼓了不少,仅有的几个口袋已经装不下了。妈妈看见了,“微笑”着对我说:“连勋,你的压岁钱就先装我包里吧,回去了再给你。”我正担心把压岁钱弄丢,便把自己的压岁钱默默地数了一下,记着数,心想:这样就不怕被老妈贪污。于是,爽快地答应了妈妈:“好,先放你那!” 可是我这人忘性比记性还大,回家一玩起电脑,就把压岁钱的事抛之脑后,第二天才想起向老妈索回。可老妈竟然说她已经把我的钱存起来了;我找老妈要存折,想把钱取出来,可她却说存了定期取不出来;我又说我要买东西怎么办?老妈说她掏腰包。可当我问她要钱买点券、充Q币时,老妈却掏给了我一个巴掌。 我的压岁钱 每逢岁末年尾,孩子们的心情便会变得难以抑制的澎湃和激动,幼稚,浪漫的心底涌出一个个不可思议,大胆新奇的希望与计划,设想着亲朋好友送给自己的年终奖赏:压岁钱。究竟有多少,我的奋斗目标是否能够达到。 朦胧中我似乎记的在很小的时候,春风灿烂的姑妈,大爷,舅妈,姨妈等许多人递给我一张张窄窄的,花花绿绿的纸片在手中咯吱作 响,我嘴中不停的重复着大人交给的拜年话:过年好,谢谢。每当遇见 陌生的客人,我就会吓得缩进母亲的怀里,或者父亲的背后,任凭客人百般春光灿烂般的哄逗,我依旧不买真情,母亲只好千恩万谢地,不好意思而且有些惴惴不安地收下那张纸片,脸庞泛起一层满意的笑容。 几天下来,母亲收了好几张,但据后来我母亲回忆说,其实没多少钱,也就十块二十来块,因为那个时侯都很穷。为了给亲友买过节礼品已经掏空了自己一个月的积蓄和生活费用。送给我的压岁钱的确可以解决一些燃眉之急,生活所迫,所以,那个时候的压岁钱全部被母亲据为己有,我只不过是父母收取压岁钱的一个招牌罢了。 到了我上小学以后,每逢一放寒假,我的春风计划便早早的从腹中脱颖而出了,跃跃欲试地幻想着即将拥有的一切。最新的词典。刚出的光盘,游戏卡,日本卡通画册,神气十足的米老鼠书包,以及五光十色的贴纸,光怪陆离的小食品,我的购买欲望日益膨胀,从来也没有想到这样做母亲是否承受得了。但是每当我收到压岁钱以后,父母总会生出千万个理由,用花言巧语从我的手中抽走纸币,那上边还留有客人和我手掌的余温哪。我有些心不甘,但是每当我看到母亲为过节心力交瘁,处心积虑的时候,我又有些于心不忍了。是啊,在平时,他们为生活所破,节衣缩食,极少为自己添置心仪钟爱的服饰,零嘴,即使是去拜访兄弟姐妹,也是匆匆忙忙地从早市上买件并不时髦的化纤衣服了事,看上去又土气又过七,可是她仍然会欣喜若狂,心满意足。我的心里充满了对父母的不解与困惑,他们难道不知道社会流行色吗,也许是工作环境不允许吧,剥夺走了我的压岁钱还唠叨说,不会过日子怎么行呢。 尽管如此,每当新学期来临,当我的心中烦恼骤生,怒气满腔的时候,母亲总会早早地把洗得干净的校服放在我的床头,父亲把崭新的书包,学具摆放在书桌上。我的目光从迷惑不解逐渐的变得有点茅塞顿开,原来,为了我的将来和前途,父母用压岁钱为我的明天添加动力和勇气,纠正那些不良的奢靡习气,从小养成良好的品格,我为他们的言行深深感化陶醉了。 进入中学以后,繁重的学习任务压迫得我喘不过气来,父母为了我的学业费尽心机,绞尽脑汁,可我却总是沉迷在娱乐,享受的国度里玩乐而不能自拔。聊社会不公,谈周围怪状,吹未来计划,侃飞天梦想,至于新春的压岁钱,我更会及时地纳入自己的腰包,制定自己快乐的飞计划啦。全然忘了一进入中年的父母。 但是今年的春节却使我幡然醒悟,茅塞顿开,压岁钱,其实就是父母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的,他们用真情实感联络起亲棚好友的纽带,同时也为我的成长创造铺平了道路。 我把今年的压岁钱如数交给了父母,让他们帮我存入银行,打理我的日常生活开支,彻底刹住我乱花钱的坏毛病,同时,父母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也逐渐地,潜移默化地开始影响着我,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无论我将来走到哪里都会牢记,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良师益友,他们教会我走好人生的每一段旅程,待我长大以后,我会用我的全部真情回报他们的。
③ 90后花了父母多少钱
一年一万的算
④ 男孩一辈子要花父母多少钱
这样做就是啃老啊,真的不是一个好的称职的儿子,自己四肢健全完全可以自己养活自己。
⑤ 算一笔账,看看一年花了父母多少钱:给家长说出你感恩他们的话。
确实是。我们需要算一笔账,看看一年花了父母多少的钱。
这个是我们可以对父母说:
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赋予我的成长为我的成长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消耗了大量的金钱,将来等我长大成人之后我一定会报答你们。
⑥ 一个人从出生到18岁到底花了父母多少钱
一般的人大概15万-20万
⑦ 从小到大你究竟花了爸妈多少钱
我觉得至少也得50万60万吧,因为我觉得,按照一个小孩在上学之前,至少就得花几万,无论说是吃的用的,或者说是保险,还有万一生病时候的一些开支,紧接着上了学,之后的花销就更大了,因为现在特别是幼儿园的学费各方面也比较贵,而且还有一些兴趣班,补习班之类的费用,所以一直到大学,零零碎碎加起来至少有那么多。
⑧ 人一生从小到大概要花掉父母多少钱
育才中学最近发动学生算了这么一笔账——从出生到大学毕业,总共要花掉父母多少钱?结果显示:平均43.35万元,最低19.0235万元,最高130.5万元,有个算出自己是85万的孩子说:“工作后若每月还父母800元需88年!”(2007-05-26 新民网)
笔者不禁有些感触,这一笔帐算的太实在,把父母为我们的付出用金钱的形式算了出来,88年,是多么遥远的一个数字。何况,每个人都做到了每月还父母800元吗?恐怕大多数没有,自己成家立业、有了生活能力之后,就远离了父母,最多也就不再用父母的钱,更是从没想到过要把独立之前的钱偿还给父母。
可是仔细想想,就算把这些钱如数偿还,对我们的父母有意义吗?
需要我们偿还给父母的,只是金钱吗?
⑨ 算一算从出生到大学,你花了父母多少钱
作为一个95后,我简单的算一下我印象中的花销吧。
首先,上学校之前的费用。我是四岁上的幼儿园,四岁之前的岁月,是在家里面度过的。出生的时候,在医院住的时间不长,也就500元左右吧。后来,也没有吃奶粉,每年的生活费用大概就是1000元左右吧。人生的前四年,共计花了父母的500+1000×4=4500元。
第二,幼儿园时期。我是农村的孩子,幼儿园期间我花的钱也不是很多。每年600元的费用,然后加上每个月吃的费用,200元足矣。再加上各种衣服、玩具的费用,大概也就是500元每年吧。这样算下来,三年一共花了600×3=1800,200×12×3=7200,500×3=1500,合计共1800+7200+1500=10500。也就是说幼儿园的三年至少花了父母10500元。
第三,初中时期。初中的时候,我记得我们学校的饭菜比较便宜,除了初一上半学期,我是住宿,剩下的一年半,我是走读生,一天只在学校吃一顿饭,每顿饭大概3块钱就够了。因为我记得当时的才是1元一份,有的是1.5元,最贵的是2元的。平均一顿饭3元就差不多了。初一上半学期:就当简单的算一下,半年照180天计算,在学校的日子差不多有90天。90×3×3=810元。剩下的两年半:90×5×3=1350元。在家生每年的学杂费是1000元,三年就是3000元。再加上每年的其他乱七八糟的费用,大概是2500元。2500×3=7500元。初中三年,大概是810+1350+3000+7500=12660元。
第四,高中三年。高中三年住校:住宿费800×3=2400,学杂费1600×3=4800,还有每周是200元,一个月就是800元,一年大概有9个月是在学校度过的,也就是800×9×3=21600,加起来是21600+4800+2400=28800,再加上这三年中的辅导班的费用,衣服、课外书费用,大概至少需要10000元。三年不完全统计就是28800+10000=38800元。
第五,大学时期。大二党,特别清楚自己大学的费用。上大学前,买手机,不贵1000元。电脑3000元。大学每年的学费是4500元,住宿费是1200元,书本费差不多是600元,三年下来就是(4500+1200+600)×3=18900.每个月的生活费是500,一年就是500×8=4000元,每年买衣服的钱至少2000元,这两样,三年就是6000×3=18000.每年回家差不多有四次,每趟火车费等费用加起来,硬座是120元左右,如果想坐硬卧回来,就要200+了。每次都按硬座算:120×4×2=960,三年是2880元。差不多的算一下,1000+3000+18900+18000+2880=43780,在加上学车的费用,5000元,是48780元。
这是我算的,也就是说:从出生到我大学毕业,我至少花了爸妈4500+10500+12660+38800+48780=115240元。刚才算的时候跟爸妈还讨论了一下,妈妈说,高中三年,至少一年你能花一万五,大学四年,一年你最少花两万元。也就是说,高中加上大学,我就花了12.5万元。试问,父母的血汗钱都去哪里了?我们到底欠了我们父母多大的恩情呀?这辈子怎能还清?没有什么是应该,父母的付出也是如此!珍惜父母的爱吧,趁时光未老,父母未老,多花点时间陪陪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