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说服父母让我玩游戏
我们要表达大部分网络游戏开发大脑。有研究证明网络暴力游戏只会让我们在游戏中释放暴力。
谁说玩网络游戏会伤身,人家天天看微信、看书就不伤身了吗?反对叛逆期的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只会害了他们。
曾经被老妈烧过情书,被老爸砸过电脑,那时除了我肉体零件还齐全外,其余的身外之物都被就地正法了。如今想起年少时的游戏,想要看看那时自己的游戏人生,打war3。
打星际时存下的录像,发现已经被老爸砸进了门外的臭水沟中。如今想起年少时的懵懂情愫,想看看那时姑娘们的情书,回忆人生最美的那段时光,却完全找不到任何证据。
似乎我从来没有经历过。整个青春的记忆,除了脑海中的虚拟画面外,一切可以回忆,可以纪念的实物全部被毁掉。这教我如何不恨,如何不遗憾,如何不一字一滴血的控诉。
难道我们每一个人回忆起青春时,都要笑着说:你记得吗,那时候我们一起解这道题,真是美好呀!请满怀沉痛的告诉父母:请不要让我的青春,毫无纪念,求求你们。
② 未成年人用大人的钱冲游戏怎样才能退款呢
可以去app中心提交申请,如果充值时间不是太久的话,直接在app订阅中心申请退款可以退一部分钱的。
未成年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
在其他国家,未成年人被定义的年龄范围并不完全相同 。中国针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2020年5月,最高检等9部门共同建立《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规定9类未成年人遭受不法侵害情形,有关单位和个人须立即报案。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第二次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
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规定作出调整。
相关法律
刑法规定
中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据此,在我国,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只对八种较为严重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已满16周岁的人对所犯的所有罪行承担刑事责任,因此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而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一部分,关押于少管所。
法规修正
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以上内容参考:未成年人
③ 怎样才能说服家长在游戏中给我充钱
你如果有产出,也就是玩游戏还赚了钱,拿出来了的话,你家长肯定会给你充
我也比较赞同他们说的
用游戏里的话说 过于依赖RMB所堆积出来的优势,或者过于追求好看不实用的装备,还不如自己去里面打装备卖。。或者练就技术。。
④ 14岁未成年玩玩游戏背着父母充值了两万多,怎么要求退款
14岁未成年,玩游戏背着父母充值了2万多要求退款的话可以直接找商家去商量,一般像这种情况的话应该会可以要求退款的,因为毕竟是未成年人嘛,还不懂吗?
⑤ 求助如何才能说服父母给游戏冲钱
一,你父母对这个游戏感兴趣
二,你能打职业比赛
三,你能直播赚钱
四,你的成绩能不降反升
五,透支以后的零花钱
⑥ 提供了身份证与户口本怎么还不肯退游戏退款
提供了身份证与户口本还需要检查才能退换游戏退款。在游戏中,客服也要检查充钱的大概数据,并且要一个一个检查身份证和户口本,并听取家长的充钱过程,正在处理中,才会让退款推迟,如果您着急也可以拨打腾讯未成年监管部门电话0755-83765566进行询问退款进程。
退款用的材料
资料方面准备好自己的身份证,父母其中一方的身份证,户口本,出生证明。出生证明只在特定的情况下才会使用到,就是帮你搞退款的人不是户口本户主的情况下举个例子,比如帮你搞退款的是你母亲,可是户口本的户主是你父亲,那么这种情况就要用到出生证明了。
⑦ 未成年人充值游戏怎么退款
可以让家长事后向游戏公司要求退款。按照民法总则关于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18岁以上的公民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8岁以下属于未成年人。
8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则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他们实施的民事行为,除了纯获利或与自身年龄、智力等因素相适应的民事行为外,其他的都需要监护人的同意或追认。至于8岁以下,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有行为均应由监护人代理。
实践中很多游戏平台,为了吸引更多孩子参与游戏,并没有认真落实网络实名制,客观上造成了大量账号并没有做到“人与号”的对应关系。
对于这类平台,因其本身就是违反网络安全法的行为,不能让用户为游戏平台的违法行为买单,因此,举证责任应倒置给游戏平台,除非平台能证明充值行为系成年人所为,否则都应全额退款。
我国即将出台《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条例》,这部法律在孩子玩游戏的时长、权限、家长控制、平台责任等多方面都将作出更明确的规定。
至于那些为了规避网络安全法,逃避落实“家长监控”等制度继续放任孩子沉迷游戏的平台,文化、网信和工信等监管部门,应加大对违法者的处罚力度。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未成年人游戏充值能否返还
⑧ 7岁男孩过年期间背着父母给游戏充值了4万多,游戏平台是否有退还的义务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家家都有一位熊孩子,相信很多人都受过熊孩子的困扰吧,最近又发生了一件事情,就是一位7岁男孩在过年期间背着父母给游戏充值了4万多,这真的是让人觉得非常的惊讶,毕竟4万块钱不是一个小数目,一个孩子又哪里来这么多的钱呢?让人非常的疑惑,那么这个钱游戏平台到底能不能退呢?一起来看看律师的说法。
现在很多的孩子都沉迷于手机,这都是和家长的教育有关系的,如果家长能够多抽一些时间陪陪孩子,那么孩子又怎么会从游戏中寻找快感呢?所以想要让孩子从游戏中走出来,那么家长就需要多陪陪孩子,首先带孩子,假期的时候可以带孩子出去玩儿,比如公园、游乐园。其次是可以利用孩子的一些闲暇时间带孩子体验体验生活,比如带孩子摆摊卖东西,很多家长都比较提倡这种方式,因为这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不容易。
⑨ 当家长说要退费怎么回复
(1)遇到这种退费的情况要尽量挽回,尽量让他不退费。
比如说,有机会的话,能够跟孩子谈一谈,问清楚他不想学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如果孩子感觉学习太累,那么就减一科,只学数学,只学英语,不学语文了;如果孩子觉得没兴趣,换个能够跟孩子互动的老师行不行,给孩子换到有他同班同学的班级里行不行?
所以,我认为,既然家长有这个意向,而你又挽回不了的话,就干脆把钱退给人家吧。但是怎么退呢?肯定是扣去已经上了的学费,退没有上的学费。
当然我还遇到了一种情况:在一对一机构的时候,家长要求把已经上的课时也退了,因为觉得孩子没有进步。
这里有两种思路:
(1)从契约精神来说,你上了的课肯定不能退啊,就是不退。
(2)如果家长闹得太厉害,而且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其他学生报名续班,这种情况我觉得退了也罢。因为什么样的家长都能遇到,但是我们要考虑的是我们学校还需要长久地运营下去。
希望大家重视每一个家长提出的退费,因为每一个退费的背后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当我们找到退费原因的时候,我们就能找到改进我们学校运营的一个更好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