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该如何批评惩罚孩子,不至于伤害孩子呢
在家庭教育当中,父母该如何去批评孩子呢?现在很多的父母都认识到了,不能够一直去溺爱孩子,否则的话,也会让孩子染上一身的坏毛病。但是该如何去批评孩子,也成为了一个非常难的问题了。因为家长不希望通过批评去让孩子受到一定的伤害。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说一说,如何批评孩子才能够让孩子不受到伤害?
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不一定说一定要去指责孩子,要去指出孩子的错误,这样的话也会让孩子的自尊心被打击。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也不要当着人比较多的地方去被女孩子,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家长学会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法。
2. 批评孩子并不难,父母如何正确的批评孩子
谨慎使用批评,努力理解、倾听和交流。当孩子做错事时,父母首先要试着冷静、聪明地接近孩子,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然后用开放性问题与孩子交流,探究孩子了解和理解的程度,以及持有什么态度和观点。然后,决定是否批评。在交流的过程中,父母的态度和意见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去,孩子理解和接受,获得成长,加深理解。这个时候,不批评比批评取得了更好的效果,殊途同归,当然没有批评。
遵守公平原则,即批评的严厉程度与孩子错误的严重程度一致。孩子只有深信不疑,才能取得好成绩。接受批评是心灵和境界,人生漫长,谁没被批评过?正是因为有了批评,我们才获得了刻骨铭心的成长,受不了批评的孩子是脆弱的。真心感谢那些批评和批判孩子的人,这是促进孩子自觉成长的重要动力之一。一定的批评是必要的挫折教育,可以磨练孩子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接受批评是勇气,是胸怀,是境界。
3. 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关键是父母要接纳孩子在成长中的错。做错事是每一个孩子成长中的必然,父母要以平常心接纳孩子,可以让孩子自己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并引导孩子自己认识错在哪里,以后遇到这些情况自己会怎么做。打、骂,是世界上最笨的方法,说明家长的教育能力需要提高。
4. 家长如何正确批评孩子(一)
第二个建议:批评不要当着众人的面 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当着众人的面批评孩子往往会让他觉得失去面子,从而产生抵触父母的心理。 美国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说:“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若失去了自尊心,一个人的品德就会瓦解,人之所以变成了醉汉、赌徒、乞丐和盗贼,都是由于失去了自尊心的结果。父母经常絮叨孩子的过失,就有损于孩子的自尊心,这是不正确的。在他人面前揭露孩子短处的父母,不配做父母。” 明智的父母要学会在众人面前称赞孩子,而在孩子遇到问题或犯了错误的时候,在家里单独进行教育。 英国作家洛克说过:“对儿童进行批评时,要在私下里执行;对儿童的赞扬,则应当着众人的面进行。儿童受到赞扬后,经过大家的一番传播,意义会很大,他会以之为骄傲和目标,并在以后的岁月里更加努力去获得更大的赞扬。而当众宣布他的过失,会使他无地自容,会使他失望,因而父母制裁他的工具也就没有了。” 洛克还说,父母越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越看重,因而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如果父母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他们无地自容,他们越觉得自己的名誉已受到打击,维护自己名誉的心思也就越淡薄。 第三个建议:用故事批评孩子 孩子的自尊心是脆弱的,他们不喜欢父母赤裸裸地批评他们。如果父母能够采取委婉的手段,通过故事、寓言、名言等方式来批评孩子,取得的效果会更好。 罗荣桓的女儿罗北捷从小娇生惯养,怕吃苦。这让罗荣桓很担心,怎样才能温和地批评女儿,使她愿意改正这个弱点呢? 有一次,罗荣桓还着女儿去看电影,播放的正好是动画片《蚯蚓和蜜蜂》 故事的主要情节是: 在很久很久以前,蚯蚓和蜜蜂长得差不多,身体都是圆圆的。 后来,蜜蜂每天采花酿蜜,时间一长,它的身上竟然长出了两只翅膀,能够飞来飞去采蜜了。而蚯蚓却整天躺在大树底下玩耍,饿的时候就吃些果子。 冬天来了,蜜蜂酿了许多蜜,他的日子过得非常惬意,但是,蚯蚓却整天为了食物而发愁。 有一天,蜜蜂带着自己酿的蜜去看望蚯蚓。蚯蚓远远就见到蜜蜂向自己走来,感到非常羞愧,于是,它一头扎进了泥土里。后来蚯蚓决定每天帮果树松松土,捉捉泥土里的虫子,改变懒惰的坏习惯。时间一长,蚯蚓圆圆的身子变得越来越细,受到了农民的赞扬。 动画片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了罗北捷。看完片子后,罗荣桓问道:“你愿意学小蜜蜂呢,还是学蚯蚓?” “当然学小蜜蜂了!”罗北捷毫不犹豫地回答。 “那你说说看,小蜜蜂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罗荣桓亲切地问道。 “它爱劳动,不怕艰苦,勤学苦练。”小北捷兴奋地回答。 “你说得很对。不过,我倒觉得你不像小蜜蜂,甚至还不如知错能改的蚯蚓呢!”罗荣桓故意一激小北捷。 听到爸爸这样说自己,小北捷自然不服气地撅起了小嘴。 这时,罗荣桓温和地说道:“难道我说得不对吗?你想想看,你平时是怎样对待困难的?在学习上,你不爱动脑筋,遇到一点点困难就去问别人,做不出算术题时还哭鼻子呢!你想过没有,一个不会克服困难的人,学习上怎么能够打下坚实的基础呢?没有基础,你以后怎么可能飞起来呢?” 爸爸的话,正好说中小北捷的弱点,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罗荣桓继续开导她:“蚯蚓的精神也是值得学习的。你别看它刚开始时是个懒汉,但是,它能够知错就改,最后踏踏实实地钻到泥土里去松土,最后把身子都拉得又细又长。每个人都会有一些缺点,只要能够知错就改,还是好样的!” 听了父亲的话,小北捷点了点头,说:“爸爸,我懂了。我们不仅要学习勤劳的小蜜蜂,也要学习知错就改的蚯蚓,对吗?” 看到女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罗荣桓慈祥地笑了。 在故事中,女儿自然领悟到了其中的道理,这比父母讲大道理的效果要好得多。可见,父母要积累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在孩子遇到相似情况时,用故事来教育孩子,不仅可以避免亲子冲突的产生,而且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涵养,进而更加尊重父母、崇拜父母,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