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低情商的父母怎样才能教育出高情商的孩子
“情商”这词近年来很流行。何谓情商高?何以提高情商? 很多人一直搞不清此定义,但对情商低的种种世相却能尽收眼底。
如果只是想着孩子怎样才能聪明,怎样考高分,考上理想的学校,而不注重对孩子心智的培养。如果父母只重视对孩子进行文化灌输,而忽视孩子接受自己、被别人接受以及友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那么,孩子不会感到快乐和幸福,相反,会渐渐变得冷漠、自私、焦虑、任性……
“18岁之前,是培养孩子情商的绝佳时期”
一、教孩子学会生存和自立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群在山里野餐的小孩子迷路,在潮湿饥饿中度过了恐怖的一夜,他们无望地失声痛哭,“人们永远也找不到我们了”,一个孩子绝望地哭泣着说,“我们会死在这儿。”
然而,11岁的伊芙雷站了出来,“我不想死!”她坚定地说,“我爸爸说过,只要沿着小溪走,小溪会把我们带到一条较大的小河,最终你一定会遇到一个小市镇。我就打算沿着小溪走,你们可以跟着我走。”结果,他们在伊芙雷的带领下,胜利地穿出森林。
也许人们会认为,像伊芙雷这样的女孩生来就有才能,其实才能不是天生的,得益于其父的后天的教育。目前西方国家,包括东亚的日本,十分重视孩子的生存教育,从孩子懂事起,就教育他们如何学会生存和自立,跌到了自己爬起来,自己学会吃饭,整理自己的东西,并知道什么情况下怎样保护自己等。
四、管理情绪的能力
一个情商高的孩子,不会在测验不及格的同桌面前炫耀自己的100分,因为这很伤人,除了让同桌更痛恨你,没有别的好处;同样,一个有教养的孩子,不会把在学校受的委屈发泄到父母身上,因为我们不能让无辜的人替我们的坏情绪买单。
管理情绪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压制情绪。第二方面是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要善于把握表达情绪的分寸。
这里以孩子对于愤怒情绪的表达为例来说明。一些家长在批评、惩罚孩子的时候,不允许孩子辩解,不允许孩子哭泣,甚至连孩子表达出一些不满情绪都不允许。久而久之,这样的孩子就会变得或者是逆来顺受,或者是压抑郁闷,或者是当面唯唯诺诺,背后却以破坏纪律、破坏东西的极端方式发泄愤怒情绪,这都不利于孩子情商的培养。
恰当的做法是,当批评孩子的时候,允许孩子辩解,让他讲出自己的道理,当孩子受到惩罚的时候,也应该允许他哭泣,也应该允许他不满、允许他愤怒。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不压制他。我们不是希望孩子没有愤怒,而只是希望教给他如何恰当地表达愤怒。
如果我们能够以极大的包容来教育引导孩子,他们就能够逐渐学会控制情绪。遇到高兴的事不会乐极生悲,遇到悲伤的事不会绝望无助,遇到愤怒的事不会冲动,能够通过等待、转移、调节的方式来化解负面情绪。
18岁前,也就是孩子成年以前,父母必须培养出他的高情商。到这个时候,孩子的心理发育已经基本定型了,以后再想培养就比较困难了。对于一个即将独立进入社会生活的人来说,情商比智商要更加重要,它能让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适应社会,以后不会出现心理和精神问题;它也能使你的孩子善于交际,富有人格魅力;它还能使孩子坚强勇敢、冷静沉着地去面对所有压力和困境……
2. 父母怎么做,才能培养孩子的高情商
我相信很多朋友都和我一样,有时看到某个小朋友会觉得他很可爱,忍不住想要多看两眼,而有时看到看到一些小朋友却很难喜欢起来,这是为什么呢?除了孩子是否干净整洁、长得是否可爱外,更重要的是有的孩子会说话、懂礼貌,有的孩子却非常任性,让人比较反感。
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差距,最重要的就是父母对于孩子情商的培养是否到位?
3.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
在孩子发脾气后,家长要引导孩子了解自己发脾气的原因,并学会正确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家长在发现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要正确引导他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并找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告诉孩子不可再别人面前发泄自己的情绪。
3. 高情商的父母与孩子沟通时,都是如何做的
如果孩子的智商更依赖于先天遗传基因,他的情绪化业务是与当天的增长的重要关系。我们都知道,有时候人际关系中的情绪比智商更重要,而且康复人士往往受到欢迎,所以如何培养儿童成为高质量的业务?首先,妈妈,妈妈,必须和你的孩子一起这样做。高品质商人的父母会与孩子交谈,他们的孩子有信心和理解
温和坚定的语气:妈妈和爸爸都充满了耐心和对孩子的不相容,不能四处走动。即使孩子错了,父母也无法击中绿色肥皂。父母应该先做,让孩子表达他们的真实想法。据孩子们说,告诉他柔软和坚定的语气,应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如果你不做任何事情,你必须承担什么样的后果。既不妥协,也不是暴力,平静地与你的孩子交谈,孩子会更加紧密。
4. 高情商的父母,是怎么对孩子进行“低声”教育的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这样一个说法:棍棒底下出孝子。与西方自由民主的教育模式不同的是,中国似乎更喜欢虎爸虎妈的教育方式,除了体罚,大声斥责也是常态。
总之孩子永远是错的,就算没有错,也要怒骂一通,彰显自己的为人父母的尊严和地位。
保护孩子的自信、独立、沉着、冷静,都应该从父母学会低声教育开始。
无论是新手父母还是看到这篇文章开始反省自己的父母,今天回家,不要再对孩子大声斥责了,改成低声教育,相信你会收获一个更加完美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