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老年人最缺哪些营养素
1. 蛋白质:老年人摄入的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率降低,加上肝脏合成蛋白质能力降低,会导致蛋白质的缺乏,表现为肌肉量减少,肌肉功能下降,各项活动能力由此而下降。因此老年人应该有意识地多摄入一些容易消化和吸收的高质量蛋白质,如蛋类、鱼类、瘦肉等。
2. 钙和铁:老年人随年龄增加、骨矿物质不断丢失,骨密度逐渐下降,尤其女性绝经后由于激素水平变化,骨质丢失更为严重;同时,老年人对钙吸收能力下降,膳食中钙摄入不足就更易导致钙的缺乏从而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老年人对铁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造血功能减退,血红蛋白减少,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3. 维生素:由于进食量少,加上咀嚼功能的下降,易出现某些维生素的缺乏,如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叶酸等。老年人的户外活动减少,光照不足导致体内维生素D合成不足,加上摄入不足,也容易导致维生素D水平下降,影响钙磷代谢和肌肉的力量。
建议给中老年补充营养选择中老年低聚肽粉,富含大豆分离蛋白、抗性糊精、低聚异麦芽糖、玉米低聚肽、磷酸氢钙;每日1袋,温开水冲服,补充每日所需。
tips:在选择上注意两点:1、看品牌,选择大品牌,质量好,效果佳;2看平台,资质是否齐全、是否有追溯机制,是否与消费者站在一起,售后有保障。
『贰』 人到老年,最容易缺乏的营养素有哪些
钙、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B、微量元素铁等都是人到老年后最容易缺乏的营养素。
人到老年最容易缺钙,因为随着人类年龄的增加,身体多个器官的机能都会减退,这时身体对钙的吸收利用率也会下降,成骨能力更会变弱很多,这时体内的钙会大量流失,所以人到老年以后一定要注意补钙,只有这样才能维持骨骼健康,才能防止骨关节疾病和骨折发生。老年人补钙方法有很多,可以坚持每天喝纯奶液,可以适量吃些鸡蛋,虾皮,芝麻,豆腐等富含微量元素钙的食物,如果缺钙症状严重,则可以服用钙剂。
人到老年还容易缺少维生素B和微量元素体。维生素B是维持老年人身体正常代谢的重要营养,如果不能吸收充足维生素B就会让老年人身体出现代谢紊乱和食欲减退以及精神抑郁等多种不适症状。人到老年缺少微量元素铁也会危害身体健康,因为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营养也是维持人体造血功能正常稳定的重要物质,如果老年人不能通过饮食摄入充足的微量元素铁就会影响身体造血功能,会让贫血症状高发。
『叁』 农村老人最缺乏的不是钱,而是没有爱好后的精神空虚,这是为什么
现在很多地区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子女不在身边,自己除了劳作农田还要照看孙辈们,自己儿女一年也见不了几次。
相比空虚,他们更多的是劳累和无奈吧。
『肆』 老人易缺乏哪些微量元素
锰、钴等两种元素
现代医学认为,锰和钴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锰主要集中在人的脑版、肾、胰和权肝脏组织中,可以提高体内性激素的合成,激活一系列的酶,使机体保持良好的生理功能,中枢神经系统保持良好的状态。钴分布于全身,其中肝、肾、骨中含量较多。它又是维生素Bl2的组成成分,可以促进许多营养物质对机体的作用,比如使氨基酸合成蛋白质,激活各种酶,加速血红蛋白的合成,并可以扩展血管、降低血压等。
中老年人由于自身身体机能的下降,体内锰钴等微量元素的吸收能力降低,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身体其他组织器官的功能,加速老年人机体的衰老。
因此为了延缓机体衰者,中老年人应该注意从饮食中摄取微量元素锰和钴,含锰和钴较为丰富的食物有粗粮、鸡肝、牛肝、鱼子、猪肾、蟹肉、莴苣、花生、马铃薯、生姜等。
『伍』 中老年人营养不足的表现是什么
对于老年人来说,已经进入到人生最后的一个阶段,更需要好好的注重营养的摄取,才能维持一个好的生活质量。一旦老人营养不足,会出现多方面的危害,常常会出现牙龈出血、舌裂和舌炎,还会造成嘴角干裂和味觉减退,甚至在夜晚的时候营养不良的老年人还会视力下降。如果老年人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多都是营养不良所引起的。因此,老年人一定要注意加强营养,除了食物的营养以外,还可以尝试雅培全安素,对于需要加强营养的患者来说,这种营养品非常的适合,能够帮助患者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
『陆』 老年人容易缺什么营养提醒:营养“4+1”,合理补充,更健康
老年人容易缺什么营养?提醒:营养“4+1”,合理补充,更健康
事实上,随着人体的衰老,这个时候人体的各项代谢功能都会下降,尤其是饮食与营养方面。
老人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现象
人老之后消化系统功能退化,比如牙齿脱落,唾液腺分泌不住,食欲下降。胃液分泌不足,胃肠蠕动功能下降、肠道益生菌群减少,肠道中的废物堆积过多等,导致人体对营养的消化吸收率下降。
其次是人体基础代谢功能减弱,对脂肪的分解率降低,所以容易导致肥胖问题。
再就是人体肝肾功能下降,导致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减低,而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种种原因,所以当人体步入老年期之后,更容易出现部分营养物质缺乏,而部分营养素过多的现象,均属于营养不良现象。
60岁老人容易缺什么营养?
现代营养学把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共分为“七大”类;分别是 蛋白质、脂肪、糖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与纤维素。 其中前三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合称“三大”营养素,需要每天补充。
对于老年人而言,容易缺乏的有4类,另外一种物质,在生活中是需要重点补充的。
60岁老人营养“4+1”,合理补充,更 健康
1、 缺水
水是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之一,不能给人体提供能量,然而参与了所有的人体代谢活动,是人体需求量最大的一种物质,每天大约需要消耗3000毫升左右。
人老之后,肾功能下降,导致水分吸收能力下降,所以水分流失就会更加严重,更容易缺水。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食物中获取一部分水分,比如喝豆浆、喝牛奶、喝粥、多吃些新鲜的蔬菜与瓜果,包括吃米饭,都可以给人体补充大量的水分。
此外,老年人每天(24小时内)还需要额外喝水1200——1500毫升左右。尤其是晚上睡觉前,需要喝适当的水分(一般不超过200毫升),一起早上起床时候,也需要及时补充些水分。
2、缺乏蛋白质
蛋白质属于“三大”营养素之一,即可给人体提供能量,又是人体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基础物质。
人老之后对蛋白质的吸收与利用率下降,所以也需要合理补充些优质蛋白质,以满足人体细胞修复的需求。
建议多吃牛奶、鸡蛋、鱼类、虾蟹、家禽肉等食物,均是动物性蛋白质的来源,当然也可以瘦肉。此外,可以多吃些豆类及其制品,补充植物蛋白,比如大豆、豆浆、豆腐等食物。
3、膳食纤维
人老之后,胃肠的蠕动功能下降,肠道中积留的有害物质增加,所以需要多补充些膳食纤维,帮助人体清理肠道。
膳食纤维也是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之一,然而并不能给人体提供能量,也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但是它可以促进胃肠的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同时还可以吸收肠道中的有害物质,并形成粪便带出体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我国居民每天应摄入300——500克的新鲜素菜,保证人体对膳食纤维的需求。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是要注意。
4、 维生素
维生素好比人体的“润滑剂”,虽然不能给人体提供能量,然而可以促进人体各项代谢功能,以及免疫力。所以也是人体不可或缺的一类营养素。
维生素种类繁多,根据其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维生素与脂溶性维生素两类。比如维生素C,维生素B族等属于水溶性维生素,在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中含量较为丰富。
而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D等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在植物油,以及脂类物质丰富的食物,如花生、大豆、核桃、芝麻等食物含量较为丰富,在肉类食物中含量也是非常丰富的。
除了以上4类营养素之外,还有一种物质也是容易缺乏的,那便是钙元素。钙属于人体所需的众多矿物质当中的一种物质,由于人体需求量比较大,所以不是微量元素,而是常量元素。故称之为营养“4+1”。
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以及65岁以后的男性,钙质的吸收能力下降,而且流失会比较严重,所以需要多补充些钙质。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我国居民每天应补充800毫克的钙质,而老年人应该补充不少于1000毫克,不超过2000毫克的钙质,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体对钙质的需求。
补钙建议:1、多吃些高钙食物,尽量通过食补满足人体对钙质的需求,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吃些老年人专用的钙片。
比如每天喝400毫升牛奶(含钙大约500毫克),吃2个鸡蛋,加上其他食物中的钙质,基本可以满足人体对钙质道需求。
2、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据统计,人体每天保持30——40分钟的阳光浴,人体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可满足人体一天的需求。而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体对钙质的吸收与利用,还能防止钙质的流失。
(中午的阳光一般15分钟即可,但是太阳太辣,对皮肤也不好)
3、就是要多运动锻炼,也可以提高人体对钙质的吸收利用率。
4、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乐观的心态,可以更好的防止钙质的流失。
除此之外,还要尽量少抽烟、喝酒。胃肠较好的人,可以适当吃些粗粮,减少对精良的依赖。同时还要避免脂肪、糖类摄入过多而导致肥胖问题。
总而言之,老年人一方面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补充营养,并且防止某些营养的摄入过量。同时也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的运动锻炼,乐观的心态,都会影响到人体对营养的吸收与利用率。
『柒』 中老年人最容易缺什么维生素
50岁后,随着人体胃肠吸收功能减退,超过20%的中老年人缺乏B族维生素,而缺乏维生素B12者更普遍。此类营养素的缺乏容易引起代谢障碍,使人出现食欲不振,可能诱发便秘、神经炎等问题。B族维生素的最常见来源是粗粮、豆类和薯类。不爱吃这些食物的人,最好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选择膳食补充剂。但不建议痛风患者大量补充,以免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老年人如何饮食才能补充营养
1、饭菜要香。老年人的味觉、食欲较差,吃东西常觉得缺滋少味。所以,为老年人做菜尤其要注意色、香、味。
2、质量要好。老年人体内的代谢以分解代谢为主,需用较多的蛋白质来补偿组织蛋白的消耗。因此要多吃些鸡肉、鱼肉、羊肉、牛肉、瘦猪肉以及豆制品,这些食品所含的蛋白质均属优质蛋白,营养丰富,容易消化。
3、数量要少。研究表明,过分饱食对健康有害,老年人每餐应以七八分饱为宜,尤其是晚餐。
4、蔬菜要多。新鲜蔬菜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还有较多的纤维素,对保护心血管、防癌、防便秘都有重要作用。每天蔬菜的摄入量应不少于250克。
5、食物要杂。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是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为平衡吸收营养,各种食物都要吃一点。如果条件允许,每天的主副食品应保持在10种左右。
6、菜肴要淡。吃得太咸会增加心脏、肾脏的负担,容易引起血压增高。
7、饭菜要烂。老年人的牙齿常有松动和脱落,咀嚼肌变弱,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量减少,胃肠消化功能降低。因此,饭菜要做得软一些,烂一些
『捌』 独居老人生活现状调查,九成缺乏照料倍感孤单,老年人的生活该如何被关注
独居老人生活现状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九成老人缺乏照料,而且内心倍感孤独。想要缓解这样的情况,就应该丰富老人的晚年生活,同时号召子女,常回家看看老人。老人需要的物质生活,并不一定越好越好;相反需要的陪伴,是越多越好。
空巢老人是一个新的名词,反应了老人晚年时候孤独的场景。很多家庭常年只有老人在家,年轻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或者是在外地安家。老人因为不习惯外地的生活,便选择了留在本地。这些独自留在家中的老人,因为缺乏与人沟通和被照顾,就显得格外孤单凄凉。
没有能力现实生活中陪伴老人的子女,也应该利用当下便捷的互联网,多和老人通电话,听听老人们的唠叨,关心老人的生活和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