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年人健康讲座骗局像哪个部门举报
2010年12月22日,溧阳市竹箦镇上来了几位“好心人士”,他们在人口稠密的竹箦菜场周围见人就发传单,自称是某老年基金协会,由北京某企业赞助来这里开展活动,主要面向社会老年人免费做健康知识的宣传,并且有小礼品赠送。
消息一传开来,很多老人抱着好奇的心理来到了讲座会场。
这是12月24日早上6时许,健康讲座举办的第一天,一位自称“冯老师”的人给前来听讲座的老人讲解了许多健康保健的知识。他告诉在场的老人,什么食物对身体健康有益,哪几种食物不能混在一起吃,还免费给老人们测量血压。临走的时候,“冯老师” 又给每一位到场的老人发放6枚鸡蛋,并让大家花20元买了一张“健康超值回报卡”,说是第二天再来就会有“超值回报”。
第二天,有人凭着那张“健康超值回报卡”,再花上20块钱买了一份健康食谱,而新来的没有那张卡片的人,则需多花10块钱购买一张“健康超值回报卡”。到了第三天的时候,“冯老师”给购买食谱的人免费送了一瓶价值25元的食用油。第四天很多老人被要求购买价值50元的喇嘛油,第五天再退还60元现金,再买160元的钙片,次日又全额退还。讲座举办方还免费赠送给老人们一些袜子、手套之类的小礼品。也就是说,有了那张“超值回报卡”并买他们的东西,过两天后他们会把钱退给老百姓,也就意味着老百姓去他们那儿免费听健康知识,还能免费得到很多的保健品。
转眼之间,去听健康讲座的人已经达到数百人了。
“我年纪大了,有糖尿病、关节炎,高血压,也很想多了解一些健康知识,每天早上5点多就去那排队听他讲课,冯老师讲得很好。” 一场不拉听讲座的徐老太事后告诉邻居,自己平时也要吃药,现在花160元买一瓶钙片,也没有想过值不值,总觉得他们是好人,关心农村的老年人,而且他们所作的承诺都能兑现,说退款就真的把钱退回来。
恼人的退款承诺
一连几日下来,一直打着“免费健康讲座”、“慰问老人”旗号的“冯老师”等人,很快赢得了老人们的信任。善良的老人们觉得他们是好人,“冯老师”说农村的蔬菜没有污染味道好,老人们便从家里带些新鲜的蔬菜送去,还有些老人们为了表达内心的感谢,背着家里的鸡鸭、香肠等年货专程送给他们。
到了2011年1月6日,讲座举办方卖出的是600元一份的“澳洲蜂胶”,并声称这蜂胶不仅能增强免疫力,还具有预防三高、癌症、心脑血管等多种功效。最重要的是,购买该产品以后第二天会有更大惊喜,而且每人限购4份。
“他们说不买会后悔的,‘机不可失’,我家老头子有三高,儿子身体也不好,我听他们说这个蜂胶那么好,就买了4份,总共2400块。我一个老太婆也没那么多钱,还是背着家里人借的钱,心里想着反正不要的话明天可以再退回去。”
1月6日,竹箦派出所接到群众电话报警,反映很多老头老太聚集在一块去听什么免费健康讲座,怀疑那些人是骗子。民警立即赶到讲座现场查看,一间100多平方的毛坯房内挤满了听课的群众,大部分是老年人。民警检查了举办讲座方的相关证件,并和工商局进行了联系,发现他们确实在工商局注册过,相关证件也都齐全,而且他们也只是讲授一些健康知识,发送一些小礼品,并没有什么违法乱纪的行为,也没有深究,但细心的民警对讲座方的6个人逐一做了身份登记。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很快发生了。1月7日早上6点左右,当众人早早等在讲座会场门口,期待着“超大值回报”的时候,发现这个会场内已经人去楼空。难道这就是“大惊喜”?老人们欲哭无泪,纷纷跑到派出所报案。
健康专家是骗子
1月7日早上,竹箦派出所民警在接到报警后,立刻向市公安局领导作了汇报,并在市局刑警大队的配合下成立了专案小组展开调查。
民警通过之前对举办讲座的6人登记的身份信息,查到他们的落脚点,于当天晚上在常州钟楼区和戚墅堰区抓获其中4名涉案嫌疑人,随后又辗转江阴、南京,于1月8日将另外两名嫌疑人抓获收押。
经审查,以讲座老师身份登场的“冯老师”,名叫冯宝成,安徽人,今年42岁,曾因抢劫被判刑10年。2004年,冯宝成出狱后一直在社会上游荡,并结识了离异的四川绵阳人杜少静。2010年,两人又结识了常州人袁云龙、郭顺英及吕志强、彭秋月夫妇。
据冯宝成交代,他们在媒体上看到过一个关于诈骗老人的案子,觉得老年人缺乏判断力,比较好骗,于是开始自学健康保健知识为行骗做准备。袁云龙和郭顺英常年以摆摊为生,卖一些膏药之类的东西,也就是在“健康讲座”上送出的“喇嘛油”、“雪莲花镇痛贴”之类的膏药。冯宝成曾在竹箦呆了十几年,对这里比较熟悉,所以选择了竹箦这个地方实施骗局。吕志强、彭秋月夫妇没有工作,便和他们一起搞起了这个“健康讲座”。
冯宝成主要负责讲授如何养身等健康知识,他向老人们吹嘘,自己在北京讲课每小时50元的酬劳。而袁云龙负责印广告、买礼品。郭顺英因长期在外面摆摊子和工商部门打交道多,所以专门负责去工商部门登记。另外3人便负责收钱和分发礼品。
半个月下来,他们觉得已经完全取得了老人们的信任,便计划在最后一次怂恿老人多买,也就是600元一份的“蜂胶”,不再向之前那样次日退款。老人们还期待着更大的“超值回报”的时候,他们却拿着骗到手的8万多元走了,留下120多位被骗的老人心痛不已。
竹箦派出所副所长田雪晖告诉记者,他们现已为受骗群众追回款项4万多,扣留了骗子的3辆车,6名涉案犯罪嫌疑人已经关押受审,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他通过记者提醒广大老年人,要审慎参加这类健康讲座活动,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贪图小利必受骗”这个道理。
㈡ 举办老人对于手机诈骗的讲座,你怎么举行
举办此次讲座,主要是针对老年人这一受骗群体,围绕在老年群体中高发的‘冒充公检法’、保健品诈骗等几类诈骗进行了详细介绍,有针对性地提高老年人的防骗意识。”断绝个人身份证信息及金融事务往来业各即可。这是重点重点,其次是学会手机上图片微信等一切重要宣传资料保存及如何事后查阅,真正为你需要服务!
㈢ 打免费健康讲座为名骗老人钱财被受刑
经常看到媒体上曝光一些老年人上当受骗的案例,大体上有以下几类:%D一是以问路等理由为名,和老年人套上近乎以后,又编出老年人的亲属有血光之灾的谎言,骗老年人“破财消灾”;%D二是在老年人外出单独行走或单独闲坐的时候,故意将一些所谓的“宝物”丢弃在老年人周围,让老年人出钱“买”走“宝物”;%D三是以婚姻为诱饵,让老年人掏钱“娶媳妇”。当钱到手后,“媳妇”却“蒸发”了;%D四是打着“免费讲座”、“免费赠药”的幌子,直接向老年人推销吃了无害也无益的“包治百病”的高价“保健品”,骗老年人的钱财。%D五是有些以给那些有工作愿望和能力的老年人介绍工作为名,或者以帮助老年人出书为名,骗取老年人的钱财。%D六是在老年人的博客上发“纸条”,打着中奖的旗号,让老年人往他们指定的银行账号上邮寄“税款”,一旦核实你的款寄到他们的账号后便无声无息。%D骗子之所以瞄准老年人行骗,老年人之所以上当受骗,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些老年人有贪欲之心,梦想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有的患慢性病的老人急于尽快将病治好或能延年益寿;有的老年人想尽快找个老伴,结束孤独无助的生活;有的老年人想圆自己的出书梦,等等。%D骗子一旦得手,老年人一旦被骗,给老年人的打击是非常大的,有的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因此,无论是老年人自身或是他们的家人以及我们整个社会,都应关注老年人上当受骗的问题。%D一、要经常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开阔自己的视野,尤其要多关注一些法制栏目的文章和节目,从别人的上当受骗的经历中汲取教训,使自己变得理智和聪明一些。%D二、要克服贪欲的心理,要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占大便宜”或“不劳而获”的念头,世界上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要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凡是有人让你出钱的时候,一定要多一个心眼儿,不能轻易将自己的钱拿出来、送出去。%D四、凡是要动钱的时候,不要相信骗子那些“不要告诉任何人”的鬼话,自己拿不定主意时,或找老伴、或找孩子、或找自己信得过的邻居和朋友,向他们通报情况,征求意见,商量对策,需要报警时要坚决报警。%D五、有病要到正规的医院去看,买药要到正规的药店去买,征婚要通过自己信得过的亲友和正规的婚介所去征,谋求工作要到正规的中介所去找,出版书籍要到正规的出版社去洽谈。
㈣ 忽悠老年人的健康讲座拨打110能成功被查封吗
这个应该是当前社会下比较打击的事情,如果警察局放心上的话应该是追查下去打击的。
㈤ 为什么老年人相信保健品骗局,热衷听健康养生讲座
因为老人家对这方面的知识匮乏。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通过网络上、电视上,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着各种各样的骗局,我们会谨慎对待各种需要金钱支出的要求。但是对于老人家来说,他们很少接触这方面的东西,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样的骗局真的是存在的。也许他们也曾在电视新闻上看过相似报道。但是他们一直以为那是很遥远的事情,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的。
因为老人家太善良,不会分辨真假。很多的老人家以前过得十分的艰苦,在他们那个年代,虽然是贫穷的,但是人们都是善良的。他们有着自己的感情坚持,他们始终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看到别人需要帮忙的时候,他们会想要出一分力。他们相信他们看到的、听到的都是真的。他们以为这个世界一直都是这么美好的,相信人们一直也是善良的。
因为老人家渴望身体健康。现在的生活很幸福,老人家都希望自己能多活些日子,好好享受一下子孙满堂的幸福生活。在那些人鼓吹保健品的作用的时候,都是戳中了老人家的心理,那些台词都是专门为老人家而设定的。老人家听了相关功效的介绍后,当然觉得自己迫切需要。
因为老人家抱着宁愿损失一些金钱,不想错过一个机会的想法。对于老人家来说,有时候他们明知道没有这么好的事情,没用这么多好的保健品,可是万一真的有了呢?假如没用,他们也不过损失了一点钱。如果保健品真的有效果,他们就可以身体健康长命百岁了,其实并不亏。
㈥ 以办健康讲座的名义,向老年兜售药物,合法吗应由那个部门处理
湖北省来目前有一个关于这源个的新条例,办讲座卖保健食品骗老年人 处20倍罚款。
据条例规定,正规从事保健食品经营的,应取得许可,并在许可的范围、地点从事经营活动;如果以会议或者讲座等形式宣传推介保健食品,其宣传内容应真实、全面,与广告审批部门批准的内容一致,不得作夸大功能、虚假或者误导消费者的宣传,不得在许可的经营场所以外进行现场销售。
这意味着,从今年12月1日开始,再也不能随便找个地方开个会或举办个讲座,就可以在现场卖保健食品了。如果违反该规定,根据条例,卖货不超过5000元的,可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超过5000元的,最高可处货值20倍的罚款。
㈦ 家里的老人沉迷健康讲座, 工资都买了保健品,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是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在考虑的问题,我给出个人的一些建议。
老人沉迷健康讲座,能分析出,他对健康的重视。我们作为孩子,应该定期的带他们去正规的医院做健康体检。让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身体的状况,让医生告诉他们他们的身体是健康的,或者是给出正确的建议。
解决办法:
给家里老人培养一些健康的兴趣爱好,让他们把时间全部都用在那些健康的兴趣和爱好上。因为是自己的父母,他们年轻时没有完成或者没有去实现的兴趣爱好或者一些愿望,趁着这个时候大胆的鼓励他们,让他们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人一旦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就会沉迷于此啦,那些健康讲座什么的根本就没时间去听了。这个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最最重要的是,我们作为晚辈,一定要知道父母做这件事情的初衷,他们也很有可能是在担心我们的身体健康,父母已经年迈,我们要时刻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也要保证我们自己的身体健康。
㈧ 为什么老年人更热衷于各种健康讲座
因为大多数人都是怕死的。
中国人对于死这个字向来特别忌讳,每一个人都知道生老病死是在所难免,但是大家都希望自己的生命可以得到长足的延续。
在20多岁的时候,可能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命还很长,所以根本不屑于去听各种各样的健康讲座,但是到了六七十岁的时候,身体机能不断下降,各种疾病缠身,就开始让我们明白健康的意义到底有多么重要了。
但是在我看来有很多健康讲座,虽然打着帮助老年人重获健康的口号,但是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卖保健品,可是这些保健品却并没有他们说的那么有效,这种行为实在是太可恶了,建议有关部门加大监管的力度,千万不要让这种害人的健康讲座再次出现。
㈨ 吉林电视台有个(枫叶正红)的健康讲座的节目就是骗人的,想方设法骗老年人的钱,希望广大老年人千万别在
现在电视台的健康讲座只要是卖药的,都是骗人的,谢谢你提醒
㈩ 骗老人的健康讲座 向哪个部门举报
若是以治病或惟以健康为由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一是可以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举报;若是以销售假冒药品,可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