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秉承“戏比天大”精神,为什么老年人都这么喜欢听戏曲
老年人之所以喜欢挺戏曲,无外乎这几个原因。
第一:我们这个时候的老年人大多是从建国之后出生,那个时候建国初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戏曲是当时唯一可以看的,渐渐的那个时候很多老年人已经养成了听戏曲的习惯。终归到底还是时代的变化太快。老年人更怀旧,加上新时代的变化适应不过来,所以很多老年人更喜欢挺戏曲。
第四:现在大多数电视剧和电影拍摄的剧情已经差不多跟之前老年人的生活脱节了,现在的剧情更多的是给年轻人看的,对于老年人来说还是戏曲才更加吸引人。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对于老年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听戏曲的原因,一共有四种,总结起来分为2大块,一块是戏曲本身的原因,另一块是老年人本身生活环境所造成的。不管怎么说,我们都还是要发扬先辈留下来的戏曲精神,有空也可以陪着自家老人一起听听。
『贰』 年轻的时候不爱看戏但是老了之后反而迷上了戏曲,戏曲对于老年人有什么独特的魅力
说起戏曲相信大多数的年轻人都会摇摇头,然后说一句,不感兴趣。让年轻人去看戏曲,百分之九十九都看不到一半就睡着了。所以戏曲这几年的发展其实是在走下坡路的,看的人真的非常的少,虽然看戏曲的年轻人少,但有趣的是,很多人年轻的时候不喜欢看戏,但老了以后反而迷上了戏曲,那么戏曲对于老人来说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吗?
生活不是非得去什么地方流浪,能这样找个地方,找把椅子,磕着瓜子,听着小曲,就非常的惬意和美好。
戏曲的故事有深意。其实一般来说戏曲所讲述的故事都是流传很久的民间故事,这是一种非常神奇的故事,年轻的时候觉得这样的故事非常的老套,但老了以后却可以渐渐的发现其实的美。
『叁』 微博等43款APP将适老化改造,这是不是老年人的福音
近日,工信部印发通知,自2021年1月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首批优先推动国家相关部委及省级人民政府、残疾人组织、新闻媒体、交通出行、金融服务、社交通讯、生活购物、搜索引擎等8大类、共115家网站进行改造;首批优先推动新闻资讯、社交通讯、生活购物、金融服务、旅游出行、医疗健康等6大类、共43个APP进行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
进行适老化改造等 多部门、企业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当前,中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然而,庞大的老龄人群在面对智能生活时,却面临着“掉队”的尴尬。各部门、平台、企业也都推出多项措施,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民政部数据显示,201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54亿。不过面对智能生活,不少老人表示:“智能手机APP太复杂,不会用、用不好”“子女不在身边没人教”“去医院挂号都挂不了”。“挂号这一块的麻烦我体会最深,到医院不能现场挂号,必须网上预约。”一位老年人告诉记者。
工信部日前宣布,明年1月启动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针对拨打运营商客服电话时需要根据语音提示按键反馈的复杂操作,中国电信进行改造提升,今后老年人拨打运营商客服电话要简单很多。
“我们结合了实名制还有大数据,只要有用户打进来,我们就会知道他是否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果是65岁以上老人,就直接跳过机器人服务,一键接入人工服务。”中国电信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
在江苏如皋的一家苏宁易购零售云门店,门店经营人孙云告诉记者,周围消费人群以老年人为主。在购买、安装使用智能产品时存在不便。孙云在主动推荐商品的同时,也会协调师傅上门指导,教老人如何操作。此外,门店还多次推出“老年人手机课堂”“线下同享百亿补贴”的活动,通过“云货架”等新技术,帮助老年消费者了解新手机、新家电的功能和性价比。
在北京科学院社区,“我来教您用手机”公益课堂正式开讲。学员大多是年龄在65岁-80岁的老年人,课堂内容涉及手机使用风险防控、清理手机垃圾文件、手机缴费、微信预约挂号、手机下载应用等实用功能。
老师则是80后的志愿者,他们从老人需求出发进行调研,开发出相关基础课程。“我来教您用手机”公益助老活动的组织方——贝壳找房副总裁、贝壳公益基金会执行理事长贾生平告诉记者,“我来教您用手机”项目将为30座城市的社区老年人送去关怀,目前服务人次已经超过11万人次。“我们也是希望能够带动更多的志愿者加入进来,无论是社区里的年轻人还是社会组织或者是企业,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合作,然后大家一起去帮助老年人学会使用智能手机。”贾生平说。
『肆』 95岁老头喜欢刷微博 抖音、微信 爱奇艺 最近最火 电视剧 电影 他竟然都喜欢看 ,他正常吗
老人家年龄大了,身体素质跟不上从前,有点爱好也是正常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况且这么大年纪了,让老人家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95岁了,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