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月23日起厦门快2线及快5线运营路线调整
厦门BRT近期有所调整,大家在出行乘坐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在路线调整了以陵岁首后,相关的票价也会有一些调整,下面就是详细的调整信息。近期还有4条公交线路走向恢复。
关于BRT东亭站、美峰站迁址启用相关事宜的公告
因滨海西大道美峰段线路变更,BRT原东亭站、美峰站已调址新建,自2021年2月23日起,
快二线、快五线调整至新线路运营,并改停新东亭站、美峰站;
票价调整
由于新线路运营里程变更,BRT票价将同步更新。?
结合禾祥西路道路改造提升工程施工进度,2月19日(正月初八)起,恢复12路、48路、97路、858路等4条公交线路走向。
12路:厦港公交场站—公交大厦
线路走向
上行:厦港公交场站始发,行至湖滨西路禾祥西路口,改经禾祥西路、后滨路、湖滨南路至“滨南中山医院”站接原线路往公交大厦
下行:公交大厦始发,行至湖滨南路湖滨中路口,改经湖滨中路、禾祥西路、湖滨西路至“思北路口”站接原线路往厦港公交场站
增减停站点
恢复停靠:嘉美花园、厦门老年大学、太湖新城、开元街道、湖滨社区(往厦港)
减停临时增停:角滨路口、十一中、滨南美湖路口、非矿、滨南中山医院(往厦港)
48路:溪头下公交场站—火车站(湖东)
线路走向
上行:溪头下公交场站始发,行至湖滨西路禾祥西路口,改经禾祥西路、禾祥东路至“海燕新村”站接原线路往火车站(湖东)
下行:火车站(湖雀历东)始发,行至禾祥西路后滨路口,改经禾祥西路、湖滨西路至“思北路口”站接原线路往溪头下公交场站
增减停站点
恢复停靠:嘉美花园、厦门老年大学、太湖新城、开元街道、湖滨社区(往火车站)
减停临时增停的:角滨路口、十一中、滨南美湖路口、非矿、滨南中山医院(往火车站)
97路:五缘湾西公交场站—思明区政府
线路走向
上行:五缘湾西公交场站始发,行至湖滨中路湖滨南路口,改经湖滨中路、禾祥西路、湖滨西路至“思北路口”站接原线路往思明区政府
下行:思明区政府始发,行至湖滨西路禾祥西路口,改经禾祥西路、湖尺数滨中路至“嘉禾园”站接原线路往五缘湾西公交场站
增减停站点
恢复停靠:嘉美花园、厦门老年大学、太湖新城、开元街道、湖滨社区、湖滨中路(往五缘湾西)
减停临时增停的:角滨路口、十一中、滨南美湖路口、非矿、滨南中山医院
858路:SM公交场站—阿罗海城市广场
线路走向
上行:SM公交场站始发,行至禾祥西路后滨路口,改经禾祥西路、湖滨西路至“海湾公园”站接原线路往阿罗海城市广场
下行:阿罗海城市广场始发,行至湖滨西路湖滨南路口,改经湖滨西路、禾祥西路、禾祥东路至“海燕新村”站接原线路往SM公交场站
增减停站点
恢复停靠:嘉美花园、厦门老年大学、太湖新城、开元街道、湖滨社区(往SM)
减停临时增停的:角滨路口、十一中、滨南美湖路口、非矿、滨南中山医院(往SM)
2. 厦门老年大学的课程介绍
目前,学校开设文史、保健、艺术、体育、实用技术、时事政治等六大类43门课程。有131个教学班(83个室内教学班,48个室外健身辅导站),5833名学员(室内教学班2294人,室外健身辅导站3539人)。成立有校艺术团(下设合唱、舞蹈、时装模特三个团队)、校老体协(下设太极拳、木兰拳、腰鼓、气排球、健身球圈操、体育舞蹈六个专委会)、以及摄影、书画、诗词、中医养生等专业学会,办有《厦门老年》报,建有校园网站(点击厦门老年大学校园网)。
3. 厦门高崎站到厦门市湖里区老年大学怎么走
公交线路:943路,全程约6.3公里
1、从厦门高崎站步行约360米,到达高崎火车站(中埔)站
2、乘坐943路,经过4站, 到达湖里公园东门站
3、步行约610米,到达厦门市湖里区老年大学
4. 厦门老年大学站坐858去东渡坐地铁2号线在什么站下车
|37分钟复107路
思北路口上车制 | 步行1.29公里 | 4.91公里
45分钟26路
袁厝上车 | 步行1.38公里 | 6.36公里
48分钟139路
国贸海景上车 | 步行1.86公里 | 5.84公里
36分钟858路 → 26路
厦门老年大学上车 | 步行593米 | 4.95公里
厦门老年大学
步行192米,到达厦门老年大学 详情
858路(sm公交场站--阿罗海城市广场)
上车厦门老年大学 上车
5站
下车商检 下车
同站换乘
26路(石村--怡景花园)
上车商检 上车
1站
下车濠头 下车
步行401米,到达目的地 详情
东渡
39分钟856路 → 26路
十一中上车 | 步行846米 | 4.78公里
5. 最新统计全厦门多少老年大学
最新统计全厦门有43所老年大学。老年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最后一块拼图,也是老年生活的调色盘。一座城市如何看待老年教育、怎样发展老年教育,映照的是这座城市的民生底色和文明。厦门具有多元的文化。老年大学也是他们文化中的组成部分。
6. 厦门思明区老年大学报名时间
厦门思明区老年大学报名时间是八月初。
老年大学是老人更新知识的课堂,健身养心的场所,开心娱乐的园地,广交朋友的平台,智力开发的基地。随着中国老龄人口的增多,20世纪八十年代,老年大学在中国许多地方兴起。1973年,世界上第一所老年大学创办于法国。
老年大学的办学方式非常灵活,既有固定场所集中授课,也能远程授课。老年大学的授课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健康、烹饪、艺术等方面。
相关信息介绍:
老年大学面对老年群体.但是老年教育却是最年轻的教育。所以,办老龄大学还缺乏经验和理论的总结。要不断探索,认真总结,提高对老年大学办学规律性的认识。
老年大学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达到帮助老年朋友“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的目的,使清华老人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参考资料来源:厦门老年大学
7. 厦门老年大学站到地铁2号线东渡站怎么坐车
公交线路:858路,全程约3.3公里
1、从厦门老年大学步行约170米,到达厦门老年大学站
2、乘坐858路,经过4站, 到达东渡站
8. 厦门老年大学的简介
厦门老年大学经中共厦门市委批准于1985年4月创办,学校以“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增进健康、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多层次、多学科、多学制的教育教学体系,成为一所在社会上享有一定知名度、并初具规模的综合性老年学府。
学校现坐落于市区繁华地段,校舍占地面积2571平方米,建筑面积6390平方米。教学楼分为A楼、B楼两幢,共有18间教室,内设电脑、数码钢琴、书画、烹调、摄影等专用教室,每天可容纳1000多人上课。教学楼另有多功能报告厅、图书室、学员作品展示厅、排练厅、卡拉OK厅、接待室、荣誉室、传达室等。校园内300多平方米的绿地上配置有健身器材,供学员休闲娱乐。
9. 从地铁大厦到市老年大学九龙湖校区乘地铁2号线到哪站下
从地铁大厦到市老年大学九龙湖校区乘地铁2号线到国体中心站下。
1、在陪巧地铁大辩银厦站乘坐地铁2号线,经过6站,在国体中心站(4口出)下芦灶键车。
2、步行560米,即可达到市老年大学九龙湖校区。全程8.4公里,大约需要25分钟。
10. 厦门老年大学积极探索养教结合模式 让学校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长者
一年多前,67岁的蒋香玉住进象屿慈爱老年养护中心,“在我这个年龄段入住养老机构的人不多,但我为什么来,就是看上这里有老年大学。”蒋香玉口中的“老年大学”,是厦门老年大学与象屿慈爱老年养护中心合作共建的象屿慈爱学院,学院首创内嵌养老院的老年大学模式,让老年人在养老机构能够就地畅享大学校园般的精彩生活。
养教结合,既是当前养老服务业的新业态、新模式,也是厦门老年大学近年来拓展老年教育覆盖面的新渠道、新探索。有象屿慈爱学院探路在前,厦门老年大学期待在养教结合领域不断涌现新成果,进一步让学校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长者。
课程内容丰富 课堂配有健康顾问
记者采访时,蒋香玉正在合唱课教室里开嗓,5月9日这天,她和同学一起学唱了歌曲《萱草花》。学声乐、学舞蹈、学气功、学手工……入住一年多,蒋香玉把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朋友来看我,看我精神状态这么好,说你还挺适应这里的生活啊。”蒋香玉笑道,“我以前就是老年大学的忠实粉丝,了解到慈爱学院后,我就选择住进来了。”
记者了解到,象屿慈爱学院于2020年11月正式开学,至今已开课4学期,累计招收学员584名,课程内容从体育健身到音乐艺术再到手工制作,多方位覆盖长者的兴趣点。声乐合唱课教师吴泉玉是首批到象屿慈爱学院授课的老师之一,她本身也是厦门老年大学的教师。“和厦门老年大学的学生相比,慈爱学院的学员整体年龄更大些,但他们对课程的期待和上课时的认真程度一点都不会打折。”吴泉玉说,她会根据学员的年龄特点设置教学内容,“来这里上课也是希望能通过音乐带给他们快乐。”
“很多老年人都在这里学到了年轻时没有学到的东西。”蒋香玉告诉记者,国画班有很多高龄学员,都是零基础,如今都能拿出很漂亮的作品。记者在学院走廊上看到不少老年学员的作品展示,其中有几幅书画作品的创作者已是95岁高龄了。据悉,慈爱学院目前学员平均年龄是76岁,年纪最大的就是这位95岁的学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学院已形成慈爱课堂、慈爱俱乐部、名师工作室、善行储蓄行等四大板块,丰富的教学内容吸引着越来越多长者主动走出房间,追求更加充实愉悦的精神生活。
学院养教结合的特色还体现在每堂课都配备有一位健康顾问,随时关注着老年人的健康状态。在对点服务院内长者的同时,慈爱学院还以点带面,辐射周边多个社区服务更多长者。
社会效益良好 将打造更多样本
象屿慈爱学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厦门老年大学在相关领域开疆拓土带来信心。去年, 厦门市 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全市老年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探索‘医、养、教’融合模式,鼓励养老机构、社区与老年大学、老年学校合作开展老年教育,通过开设课程、举办讲座、展示学习成果等形式,推进养教一体化,推动老年教育进养老机构、进社区、进居家养老家庭,丰富住养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无疑为厦门老年大学探索养教结合再次注入强劲动力。
去年12月,厦门老年大学与建发溢佰养老中心签订“溢佰学堂”合作共建协议。按照协议内容,厦门老年大学将利用自身教育教学资源,负责该中心“溢佰学堂”的教学指导,这种教学合作不仅限于课堂内,学堂也可以享用厦门老年大学远程教学资源,学员可以参加老年大学的社团活动,师资及管理人员还有机会得到老年大学的培训等。近期,厦门老年大学还将与泰康之家鹭园(厦门)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签约,合作共建泰康之家·鹭园“鹭园学堂”,除了继续发挥办学优势为学堂提供教学资源外,厦门老年大学还将与“鹭园学堂”联动双方老同志,重点围绕红色宣讲、技能服务、社会治理等开展专题化、系列化服务,开拓老同志志愿服务基地。厦门老年大学期待以更加多元的合作形式探索出养教结合新路子。
在象屿慈爱学院采访时,学员们告诉记者,身体健康与精神富足对老年生活都极为重要,因为养教结合,他们同时收获了这两种快乐。据悉,厦门老年大学还将推动各区校与辖区内养老机构合作开展养教结合的教学班,推动养教结合模式往基层走。 (厦门日报记者 郭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