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河北正定有哪些老字号那
答:北子龙醉酒业有限公司2、正定县刘氏伊正食品有限公司3、河北亨茂号特产研发有限公司4、正定县郝家排骨老店5、河北朱福记食品有限公司6、正定县宋记八大碗饭店7、正定瑞天大厦8、正定县王家烧麦馆9、河北谷润粮油贸易有限公司10、正定县聚丰饭店。
② 石家庄哪有中医食疗养生保健餐馆或会馆之类的
哇!支持,我也很喜欢这方面的咧!只是没有时间去学。我零八年去过石家庄正定县的一个养生的疗养院之类的地方,感觉还好.他们那里很有名的,每年过年的时候还有一些外国人过来学习,他们会开培训班,院长姓郭,你到正定县一打听就知道了,好好学哦,希望你早日成功~~~
③ 河北省正定县郭志辰修养院现在是干什么的
理疗养生的地方吧。
④ 百度一下石家庄市正定县晚上最繁华地段是什么地方
正定县是石家庄市乃至河北省重点发展的县域。近些年,全县经济社会建设发展进程加速,项目投资、文化旅游、医疗保障、建设规划等方面改善明显,繁华地段和靓丽景区较多,值得游览参观的去处不止一处。
正定县晚上相对繁华的地段是古城墙一带,沿古城墙周边是环城水系,往体育大街方向是古镇,各种小吃和手工艺品映入眼帘,令人流连忘返。除此以外,还有奥体中心、石家庄城市规划馆,特别是到了夜晚,景色较为亮丽的是广惠寺、开元寺、园博园、会展中心。
其实如果开车自驾的话,还可以到正定县与市区交界处的滹沱河沿岸景区参观浏览,不仅免费而且环境优美,到处是花海,还有钓鱼的人群,也不失繁华。正定古城到了夜晚灯火通明,城墙上灯光四射,人群络绎不绝,环古城的水系还时而有文艺表演、音乐喷泉和电子礼花绽放。
总之,正定县的夜晚是相对繁华的,现在正值夏季,夜晚更加热闹,值得一去。希望回答有用,期待给予采纳和点赞。谢谢。
⑤ 谁知道正定是什么地方
正定县是石家庄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石家庄市北12公里。沿体育北大街可以直达正定县城。正定现在成为石家庄开发的一个新区。正定新区全面建设开局之年,新谋划开工项目将达50项,其中,重点谋划功能性项目市级行政中心、园博园、会展中心、体育中心开工建设,全力推进基础设施道路、综合管廊、地下水厂、污水处理厂,以及消防站、垃圾转运站和公交首末站等市政设施建设
。正定新区是石家庄中心城区“一城三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市级行政、文化中心;现代服务业基地;科教创新集聚区。
⑥ 大家知道正定是哪不 谁去过 咋样
河北省正定县
正 定 县
荣国府、宁莱街荣国府位于石家庄市北15公里处的正定县,是为配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拍摄,根据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具体描述和中国清代木结构建筑的通行规范,并参照《大清会典》中规定的王公府第的建筑制度而建造的一座仿明末清初的建筑群。
赵云庙、大观园
⑦ 河北正定县在什么位置
河北省石家庄正定县
地名:正定县
隶属:石家庄
行政代码:130123
身份证前6位:130123
长途区号:0311
邮政编码:050800
车牌号码:冀A 行政级别:县
人口数量:约44万人 人口密度:775人/㎞²
辖区面积:568平方公里
行政驻地:正定镇
正定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东侧,华北平原中部。南邻石家庄市,西接灵寿。正定县辖1个街道(城区街道)、4个镇(正定镇、诸福屯镇、新城铺镇、新安镇)、5个乡(南牛乡、南楼乡、西平乐乡、北早现乡、曲阳桥乡),174个行政村,186个自然村。
⑧ 河北正定县怎么样
正定蛮好的嘛,寺庙比较多,正定国际小商品市场正在火热建设中,没有多乱,天下没有一个地方是太平的!多多少少会有让人不如意的地方吧!
⑨ 河北正定的
正定由真定所改。真定其地原在东垣故城(石家庄市东古城),唐初徙今治。而正定古名安乐垒,建置于公元352年。后因沿袭真定之名,清时改为正定。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居住在今河北省境内的白狄族人(姬姓)以正定为中心,建立鲜虞国,国都新市(今新城铺)。周敬王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鲜虞国被晋国所灭,此地属晋国管辖。
战国初期(公元前475年)鲜虞人在这一带建立了中山国,在此设东垣邑。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年)中山国被赵国所灭,属赵。
秦统一中国后,改东垣邑为东垣县,治所在今石家庄市古城村附近,属钜鹿郡。
汉初,仍为东垣县。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改东垣县为真定县(意即真正安定),属恒山郡。
汉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因避文帝刘恒讳,改恒山郡为常山郡。
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分常山郡北部置真定国,辖真定、藁城、肥垒(今藁城县城子村一带)和绵曼(今井陉县境)四县。
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废真定国,将真定县划归常山国管辖。
三国时,真定县属魏国常山郡。
晋时,常山郡的治所由元氏移至真定(今石家庄市古城村),从此正定县即成为河北中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北魏天兴元年(公元398年)把郡治所移至安乐垒(今藁城九门附近),真定为县。
北齐时(公元550-577年)又把郡、县治所移到滹沱河北,即今正定镇。
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从定州、常山郡各分出一部兼置恒州,治真定县。
隋开皇初废郡,存恒州、真定县;
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真定县分为真定、常山两县(常山县治所安乐垒),属恒州;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改恒州为恒山郡,治真定县。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恒山郡为恒州,治所石邑(今石家庄市振头附近);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徙恒州治真定;
武后载初元年(公元689年)改真定为中山县;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真定县;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在恒州恒阳城置恒阳军;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废恒州为常山郡,治真定县;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置恒州,属河北道常山郡,治真定县;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置成德军于恒州;
兴元元年(公元784年)以恒州为大都督府;
元和十五年(公元820)为避穆宗李恒名讳,改恒州为镇州。
五代后梁时仍为镇州,治真定县;
后唐长光元年(公元923年)改镇州为北都,同年又复为镇州;
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升镇州为真定府;
后晋天福七年(公元942年)复名恒州,改成德军为顺国军;
后晋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又改恒州为镇州,顺国军复为成德军;
契丹号为中京;
后汉乾佑元年(公元948年)为镇州,又升真定府;
后周广顺元年(公元951年)又改为镇州。
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废镇州置真定府路,统真定府和五州及真定等九县。金袭之。
元初改为真定路,辖一府五州及真定等九县。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真定路为真定府,辖五州及真定等27县。
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属直隶省;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因避世宗胤祯讳,改真定府为正定府,辖一州及正定等十三县。
1913年废府存县。正定县属直隶省范阳道观察使署(治保定)。
民国3年(1914年),改范阳道为保定道,仍领正定县。
民国14年(1925年)6月24日,以正定县城厢为正定市,隶属正定县。不久即撤销正定市。
民国17年(1928年)6月20日,直隶省改为河北省,废保定道,正定县直隶于省。
民国26年(1937年)3月,河北省划为17个督察区,正定县属第十二督察区。
民国26年(1937年)10月8日,日军侵占正定县城。
民国27年(1938年)2月,建立伪正定县公署,隶属真定道(治石门市)。
1938年4月25日,正定县西北部地区与新乐县化皮地区合并建立正(定)新(乐)县(抗日)政府,驻正定县后塔底村,属晋察冀边区第四特别委员会。
1938年8月25日,撤销正新县,建立正定县(抗日)政府,仍属第四特别委员会。10月,县政府改属冀西区第三专署。年底,县政府改属晋察冀边区第三专署,县委仍属第四特别委员会。
1939年1月,第四特别委员会改为第四地方委员会。
1939年十月,正定县滹沱河以北、京汉铁路以东地区与藁城县北部地区建立藁正县联合办事处,属晋察冀边区冀中区地二专署;正定县滹沱河以南地区与获鹿县东部地区建立正获县,县委属冀南区第一地方委员会,县政府属冀南区第四专属滏北办事处。
1940年1月滏北办事处改为冀南区第一专署。6月,冀南区第一地委、第一专署改为冀中区第一地委、第一专署。10月,第一地委改称第六地委,第一专署改称第七专署;正定县辖滹沱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地区,共4个区、84村。
1940年2月,藁正县与新乐县佐合并建立藁正新县,属冀中区第二地委、第二专署;
1940年七月晋察冀边区第三专署改称第五专署,仍辖正定县政府;
1940年8月,撤销藁正新县,将原藁正县与无极县西部地区合并建立藁无县,县委属冀中区第七地委,县政府属冀中区第八专署(1944年3月第八专署改称第七专署);
1941年1月,中共晋察冀边区委员会改称中共北岳区委员会,正定县委属北岳区第四地方委员会;
1941年2月,正定县改属冀中区地七专署,县政府迁驻藁城县小西门一带。8月,夏归晋察冀边区第五专署,县政府又迁回县西北部地区;1941年11月,藁城县滹沱河以南的西部地区与正获县合并建立藁正获县,县委属冀中区第六地委,县政府属冀中区第七专署;
1943年9月,撤销藁正获县,恢复正获县,隶属关系未变。
1944年6月,冀中区第七专署改称第六专署;1944年6月,晋察冀边区第五专署改称第四专署,仍辖正定县。9月,正定县改属冀晋区第四专署;
1945年3月,栾诚县与正获县合并建立栾正获县,属冀中区第六专署;1945年9月,国民党在城内建县政府;正定县解放区仍属冀晋区第四专区;撤销藁无县,恢复正藁县,属冀中区第七专区;
1946年2月,撤销正藁县,置正定县佐,辖正定县京汉铁路以东(滹沱河南、北)地区;撤销栾正获县,恢复正获县,仍属冀中区第六专区;1946年3月,建立中共正定市委员会和市政府,属冀中区第六专区。1946年5月,改属第十一专区;1946年5月,正定县改属冀晋区第三专区;夏设藁正获县,属冀中区第十一专区;1946年9月,撤销正定县佐,恢复正藁县,属冀中区第十一专区。
1947年4月1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正定县城。城内为正定市,属冀中区第十一专区。西北部农村为正定县,仍属冀晋区第三专区。5月,改属第四专区;1947年7月10日国民党军复占正定县城,在城内建县政府;1947年8月24日,人民解放军第二次解放正定县城,建置未变;1947年10月26日,正定县城第三次解放,建置未变。1947年11月,撤销正藁县和藁正获县。原属正定县的村庄除西南部17村华归获鹿县外,复归正定县;正定市改为县辖市。正定县改属北岳区第四专区。
1949年1月,正定县改属察哈尔省建屏专区;1949年6月,撤销正定市,改为正定县城关区;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下设10个专区。正定县属石门专区;1949年8月10日,石门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在正定城内建立;1949年9月28日,石门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石家庄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仍辖正定县;1949年10月,石家庄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由正定迁石家庄市;
1950年9月9日,石家庄地区行政督察专区改称河北省人民政府石家庄专区,仍辖正定县;
1958年11月5日,正定县、灵寿县合并为正定县(12月20日国务院批准);
1960年5月3日,撤销石家庄专区,正定县改属石家庄市;
1961年5月23日,复置石家庄专区,辖正定县;
1962年1月1日,恢复正定县、灵寿县建置,正定县仍属石家庄专区(3月27日国务院批准);
1967年11月22日,石家庄专区改为石家庄地区,辖正定县;
1986年4月5日,石家庄地区撤销,正定县划归石家庄市。
⑩ 河北的正定古城在哪个市
正定古城
正定古城位于河北省会石家庄市北15公里处,是按照中华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集中体现了公元5世纪至19世纪前后中国的历史文化特色, 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的结晶。
历史上曾与保定、北京并称为“北方三雄镇”,至今南城门还嵌有“三关雄镇”的石额,正定是三国名将赵子龙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