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养生 > 养身方可长寿前面怎么说

养身方可长寿前面怎么说

发布时间:2022-02-26 23:50:41

A. 孙思邈的养生长寿方法哪几种

根据孙思邈的《千金方》和《摄养枕中方》,从中总结出孙思邈养生长寿的13种方法,广为流传:

发常梳: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早晚做10次。经常做这动,可以明目袪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目常运: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复3次。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强化眼睛,纠正用眼错误。

齿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发出声响。轻轻松松慢慢做36下。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骹骨退化。

漱玉津: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口微微合下,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里,围绕上下颚转动。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耳常鼓: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卜一声。重复做10次。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顶住拇指,再用力弹向后脑风池穴十下,“卟卟”有声。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面常洗:搓手36下,暖手后以后上下扫面。暖手后双手同时向外圈。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

头常摇: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反方面重复做6次。可令头脑灵活,防止颈椎增生。

腰常摆:身体和双手有韵律地摆动。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命门”穴位。反方向重复。最少做50至100下。强化肠胃、固肾气、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腹常揉:搓手36下,手暖后两手交叉,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当自己的身体是一个时钟。揉的范围由小至大,做36下。可帮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胀。

摄谷道:吸气时提肛,即将肛门的肌肉收紧。闭气,维持数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后呼气放松。无论何时都可以练习。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至30下。

膝常扭:双脚并排,膝部紧贴,人微微下蹲,双手按膝,向左右扭动,各做20下。强化膝头关节,所谓「人老腿先老、肾亏膝先软。延年益寿,由双脚做起。

常散步:挺直胸膛,轻松地散步。最好心无杂念,尽情欣赏沿途景色。俗话说:“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散步是有益的运动。

脚常搓:右手擦左脚,左手擦右脚。由脚跟向上至脚趾,再向下擦回脚跟为一下。共做36下。两手大拇指轮流擦脚心涌泉穴,共做100下。常做这动作,可以治失眠、降血压、消除头痛。

B. 养生含义怎么理解

全民养生,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养生已经成为当下一个全民关注的热点话题,小到二三十岁的青年,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几乎对于养生话题都有所了解,那么到底什么是养生?
打开腾讯新闻,看更多高清图片
养生顾名思义颐养生命、保养身体、增强体质,来达到强身、健体、长寿的目的。养生又主要分为养身与养心。
养身主要是指通过饮食、运动、日常起居等方面来调养身体
打开腾讯新闻,看更多高清图片
饮食养生
食物是人体所需营养最主要的来源,除了保证最基本的体内所需外,还可以通过不同食物的特性以及营养价值,针对性的食用,来保证健康、调养身体。
例如: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味(酸苦甘辛咸)、应季蔬菜以及粥类等,都是最简单的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
“生命在于运动”
除了日常正常的活动之外,运动锻炼时也是养生的一个重要方式。其主要是指通过活动身体的方式来达到舒展身躯、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的作用。
而运动又要根据自身体质以及状态,选择适合自身的方式;年轻人可以选择运动量、幅度较大的活动方式,如跑步、篮球、健身登山等;而中老年人则不太适合,需要选择动作比较舒缓的方式,如太极、八段锦、广场舞等。
日常养生
除了饮食与运动的特定方式外,日常起居方面则更为关键。主要表现在起居睡眠、工作状态、日常生活等方面。
比如睡眠应做到“顺应四时”,如夏季晚睡早起,冬季早睡晚起,保证每天不少于七小时的睡眠,还有卧室的环境,睡觉时床铺、枕头的软硬高低选择等。
上班工作中应注意,避免久坐、熬夜加班、超负荷工作等。
日常生活方面,乾隆十常、拍手、搓耳等都是极为方便的日常养生,还应做到做到三餐规律、多饮水、、每日泡脚、定时大便,以及洗漱、洗澡、保暖御寒等方面多加注意。
养心主要是指以调养心性的方式来保证健康,“相由心生”、“心态决定一切”。
多元化的社会、忙碌的工作、生活的压力等原因,让现在人的心态越来越浮躁,进而引起身体上一系列的症状。
养心重在一个“静”字,心静则清,心情则明。就不会再为一些琐碎之事而烦恼;这就是为何古往今来修行之人,大都会选择进入深山之中。因为自身调节是一方面,周边的环境也尤为重要,所以如今着繁华的都市气息都在“渲染”着每个人的心境。生活中最适合养心的方法莫过于静坐。
古人有云“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意思是只有神思宁静,才能有平和的心态,进而身体就会健康。
养心还需记住“德、仁”两字,德高者五脏淳厚、气血匀和,方能长寿,此为德高者寿;仁是指对人友善、心境平和、宽松,此为仁义者寿。
送大家一句话:“人活一世,活的是心态,而非心情”。养得心神宁静,卸去浮躁,思想方能远行,身体才能健康。
结语:养生只是一个广泛的称呼,我们今天主要讲的是养身及养心;其实要是更具体点的细分,还可分为养气、养性、养神等,但大都包含在养身跟养心之中。
打开腾讯新闻,看更多高清图片
养生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每天清晨起床睁开眼,白天上班工作生活等,到晚上睡觉,包括良好的睡眠。无时无刻都可以养生。大家只需要记住,保证健康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平和的心态。
文中所列“乾隆十常”、拍手搓耳、五色、五味以及其他锻炼、养心、生活方式等,之前都有文章详细的讲解,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主页查看。

C. 关于养生的句子

1、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培根

2、放情者危,节欲者安。——桓范

3、身体要过着一种有规则的、有节制的生活,方才能保持健康。——夸美纽斯

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5、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苏轼

6、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吕不韦

7、活动有方,五脏自和。——范仲淹

8、爽口物多终作疾。——李时珍

9、早起,尤千金妙方,长寿金丹也。——孙思邈

10、心安病自除。——陆游

11、饥梳头,饱洗澡。——杨慎

12、起居之不时,饮食之无节,侈于嗜欲,而吝于运动,此数者,致病之大源也。——王国维

13、有规律的生活原是健康与长寿的秘诀。

——巴尔扎克

14、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葛洪

15、锻炼身体要经常,要坚持,人和机器一样,经常运动才不能生锈。——朱德

16、养生之道,至暮夜而虚其腹,元气所以运转不穷。——杨名时

17、养生治性,行义求志。——苏轼

18、治身不静则身危,养生之道在于动。——曾国藩

D. 养身与长寿

保持大脑健康---长寿养脑的3种方法

作为主管全身活动的中枢,中医脑病专家程昭寰认为,无论是创造力、想象力、判断力甚至记忆力、意志、行为等等都与一个人的大脑有关,因此,养脑是提高生活质量、健康长寿的关键。他说,要想健康长寿,保持大脑的健康和清醒是至关重要的。为此,他为人们的长寿总结出养脑的三种方法:超觉静思法、优化饮食法和最佳作息法。

超觉静思法
是指人端正姿势,调整呼吸,闭目养神,控制自己。就是以自我意识为中心,调节情志,舒通气血,达到延年祛病的目的。其实,超觉静思的实质就是中医气功的“观想”,即清除杂念,使头脑处于一片空白,并用“超意识”守住这种状态,并向其输入优化指令。
超觉静思要注意三个要素:静坐、调整呼吸、默念关键词。具体说来,静坐就是上身脊梁挺直,上肢下垂,两腿自然弯曲,稳坐在椅凳上,做到全身放松;调整呼吸主要是双目微合、采用腹式呼吸进行调息;默念关键词即将双手位于胸前,手指向上,默念能代表自己愿望或信念的真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保持安静无欲的心态,避免过度的思想忧虑和精神负担以伤神伤脑,无疑是养脑的一个基本法则。

优化饮食法
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营养不良对大脑的智力发育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营养不良不仅可使脑细胞变小,脑细胞的触突减少,触突分支的形式改变,造成脑发育缺陷,而且由于脑损害出现智力障碍,感情淡漠,不能自主运动,严重时可出现昏睡状态。大脑需要糖、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脂肪等物质,合理摄入谷物、蛋类、瘦肉、大豆、蔬菜、水果等,就能增加必要的成分。这种优化饮食,有益于营养大脑。此外,根据脑消耗能量的不同情况,一日三餐之中,按照早晨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的原则,做到饮食有节,适量适度,有利于脑能量消耗的补充。

最佳作息法
由于人体的睡眠和觉醒有明显的昼夜节律,通常称为“生物钟”现象。有趣的是,脑下垂体前叶分泌的激素在夜间睡眠状态下产生,副肾皮质激素促进人体能源的糖类代谢却只在黎明至清晨这段时间才大量分泌。因此,合理的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不仅有利于养脑健脑,还有利于大脑工作效率的提高。
此外,勤于思考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张状态,会使神经细胞得到良好的营养,大脑功能不会早衰。所以,勤用脑既延年益寿,还可以开发大脑的潜力。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保持积极乐观情绪也是养脑不可或缺的方法。

E. 孙思邈是如何养生长寿的呢

在中国历史上的神医貌似不少,有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不过放在五千年历史来言,神医其实还是太少。因为能配得上神医称号的,除医术精湛,医德无双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长寿。(华佗是被曹操所杀,属例外)

这一条就把许多有潜质的神医,挡在门外了。孙思邈号称药王,主要事迹都出自《新唐书》、《旧唐书》等,至于具体活了多大?没有定论,但公认的却是一百岁以上。这在古代时期已经称为奇迹了。


总的来说,这五难关,都是在讲究一个“节制”,要求不可走极端。其实这便是养生长寿的关键吧,等于又绕回到咱的“中庸之道”上了。

天下事,即人事,养生长寿也是如此,其实从孙思邈谈养生长寿来看,还是一个做人的问题。

F. 怎么养生才能健康长寿

1、饮食原则

养生分为内在养生和外在养生,内在养生其实说的就是饮食方面的调养。只有吃的东西有益于身体的健康,才会促进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主要的饮食原则有以下几点,一是平时要少吃肉,多吃富含粗纤维的粗粮,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促进排泄。平时做饭时,最好少盐多醋,因为盐分进食过多会加重肝脏的代谢,很有可能造成水钠潴留。现在有些商家打着养生的名头,推行各种药膳,虽然有一定的养生作用,但是是药三分毒,最好少吃药。日常生活中要少喝咖啡等功能性饮料,多喝茶类可以促进刮油刮脂。

2、饮水原则

由于现在生活方式越来越趋向于快节奏,所以很多人只有到了口渴时才会想起来要饮水。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身体向大脑传导缺水的信号时在补水已经有些晚了。最后每天早晨起床时喝一杯温开水或者淡盐水,促进肠胃蠕动。平时可以多喝一些加入柠檬汁或柠檬片儿的水,有利于新陈代谢。要保证每天充足的饮水量,但是不要过度饮水,睡前不要喝水,否则第2天会形成水肿。

G. 怎样简练地概括老子的养生长寿思想

总结《道德经》中关于养生长寿思想的论述后,可以把老子养生长寿的思想简练地总结为四个字:适可而止。就是说,如果能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做到适可而止,就可以做好养生得到长寿。

下面选取《道德经》中关于养生长寿方面的主要内容加以分析,说明这个结论。

道德经

六,老子《道德经》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意思就是说,如果能够知足和适可而止,不过分与别人争夺利益,就不会受到侮辱,也不会遇到危险,可以获得长寿。

总结老子《道德经》的以上论述可以说,如果在生活中各个方面都能做到适可而止,就可以做好养生达到长寿。适可而止可以说是老子养生长寿思想的根本。

阅读全文

与养身方可长寿前面怎么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养老保险删除欠费怎么找回 浏览:621
祁东有多少养老公寓 浏览:189
老年人热血 浏览:808
2020广州重阳节有什么活动 浏览:137
父母不求儿女为家做什么 浏览:96
底层农民怎么申请养老保险 浏览:906
一个老人一年花费多少 浏览:761
公办养老机构竣工验收 浏览:819
社区养老机构多少钱一个月 浏览:478
敬老院和养老院老年公寓 浏览:657
桂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交多少最好 浏览:921
父母逐渐变老儿女应该怎么办 浏览:204
河南退休金异地按指印 浏览:306
父母是怎么养老送终的 浏览:540
如何治好老人便秘 浏览:837
长寿高速收费站属于长寿哪里 浏览:859
鲁迅孝顺父母的事例 浏览:192
传承孝顺 浏览:37
学车体检需要查什么违章 浏览:94
老年人解闷适合什么乐器 浏览: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