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老年人 > 老人与父母的观念不一样怎么办

老人与父母的观念不一样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3-09-14 11:31:22

① 和老人教育孩子理念不一样该如何协调

年毕哗知轻的父母和老人教育孩子的理念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中间该如何协调?那也应该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现在的老年人当中有很多也都是有知识和有文化的。不像再早些年的。老人都没有什么文化。教育起孩子来肯定是缺少各种方式方法。甚至有的老人一味的娇惯孩子。但现在。很多都是有文化的老年人芦闷。他们也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才是正确的。但尽管这样也难免会出现娇惯孩子的情况。

其实教育孩子的最主要责任人。应该是孩子父母。而不是老人。所以孩子的父母要尽量的和老人沟通好。才能既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又不伤老人心。作为孩子的父母来说。要和老人。经常沟通或者是找一些相对的视频资料。书本资料等等。和老人沟通好,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让老人在照顾孩子的同时,也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还有老人中一些生活不好的习惯。也要告知老人随时注意能改就改一改。当然有的时候老人会说。你小时候就是这么带大的。看你不长得也挺好吗?这种时候。就要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了不要伤了老人的心。同时又能做到启发老人教育孩子的思维。弄不好老人一生气不帮你带孩子了。年轻的夫妻麻烦就更大了。

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年轻父母白天上班的时候。把孩子交给老人帮助照顾一下。这是在没有上幼儿园之前。然后晚上年轻的父母把孩子接过去自己照料。不要和老人住在一起。这样晚上老人和孩子就分开了。然后年轻的父母可以借助晚上。培养孩子的一些良好习惯。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同时可能孩子也不适应的情况。他会哭闹。如果和老人住在一起,老人一听孩子哭了。立马就会训斥孩子的父母。所以弄得左右为难。但是要是分开住。晚上只有父母和孩子在一起。那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再就是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一定要送幼儿园。让老人帮着接送。但是晚上还是要有父母。自己单独的带着孩子。小孩子只要离开老人的教官他的很多习惯都会跟着父母走。

总之在教育小孩子手消这个问题上。最好的办法就是父母多教育。多参与。否则的话孩子真的被老人们浇灌的不得了。一旦习惯养成了。再讲改变确实挺难的。

② 如果你家里的老人教育理念和你不同,你如何处理

说说我的看法。

老人跟我们教育理念不一样的情况非常普遍,也很正常,如果跟老人不在一起生活,这个问题可以不考虑。但是如果跟老人住一起,就必须明确,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是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因此,一定是父母说了算,其他谁也不好使。

父母管教孩子的时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靠边站,这是原则性问题,没啥好商量的。

千万不要让孩子有侥幸心理,父母一批评,就让爷爷奶奶出来撑腰,久而久之,家长在孩子面前就没有权威性了。这是大忌!

1,开一次家庭会议,各自表达自己的想法。

2,然后明确共同的初心就是更有利于孩子有原则地成长、建立是非观念,哪些行为可取,哪些不可取。最后达成共识,确定一致的教育理念。

3,当偶尔有超出原则的情况时,及时沟通,及时调整。

不过家庭组织或多或少都有些溺爱行为无法避免,只要不超大的原则,就适当包容。

如果老人已经把他的孩子培养成人才,就不要怀疑老人的教育观有问题。

1、你的教育方式好可以自己带孩子,不要觉得老人的教育观总是落后了。

2、任何一个人的成长不是靠观念培养出来的,而是靠培养孩子的习惯。

3、如果老人之前工作或做人都受人尊重,就放心给碰信老人带,大人的行为习惯对孩子影响才是最重要的。

欢迎加我,非常乐意可以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些借鉴。

这个问题真的是困扰了我非常长的时间。我可以说,我们家的情况比这个严重100倍吗?因为是婆婆和儿媳之间的教育理念不同。

我就来说说我是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的。希望大家能从中获取一点启发。

我家孩子大概是四年前出生的。出生之后就被一些养育的问题所困扰。举个简单的例子。孩子应不应该用纸尿裤?是不是发烧了就要去医院?此类问题真是层出不穷。而且一方面是自己的母亲,一方面是自己的老婆。说起来真的是非常难办。

所以我经过认真的思考,决定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对于老婆这方面,主要采用的是安抚的方法,主要灌输思想是孩子毕竟今后和我们在一起生活的时间长,所以不用担心奶奶的教育理念对孩子的影响;另外一方面,老人年纪大了,不了解现在的教育理念是很正常的,无关痛痒的问题就不要看的太重,省的自己也累。

其次,对于奶奶那边采用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建立媳妇的“人设”。例如,在家中的显眼的位置,放上几本厚厚的 育儿 指南书。聊天儿的时候,和自己的母亲说。你看你家儿媳妇儿还是不错的。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上心。你看这两天看了这么厚的书。同时,告诉母亲。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承担更多的应该是孩子的母亲和父亲。老人在这个问题上,可以不用去做过多的关注,毕竟是到了享受天伦之乐的年龄。

最后,教育理念不同,是我们无法规避的问题。所以我们在解决此类问题的时候,不能就着问题去解决问题,此类问题讨论的越多,笑梁轮最后的结果就是父母会认为,你觉得她们已经老了,过时了,看不上他们了。从父母的身体角度作为出发点,让他们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不要过多的操心,而是享受儿孙满堂带来的快乐的晚年时光,才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核心关键。

教育理念不同确实算是一个问题,但是从孩子的成长来讲,不能缺乏父爱,也不能缺乏母爱,同样不能缺老一辈的爱,举例子,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并不知道适合什么样的 社会 制度,于是照搬苏联模式,结果如何。后来就提出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人们一阵迷茫,后来邓主席提出了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出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路线。所以观念是对是错,需要时间来证明,孩子还小,有机会来尝试的,毕竟作为家长,每个人教育孩子都是没有经验,慢慢来,慢慢看,迟早会找到适合孩子邓教育方式。

在孩子的教育中两代人会因为各自的生长的环境不同,文化的层次不同,产生很多分歧,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为了孩子的 健康 成长。所以有一点我想说,对父母多一点宽容和渣隐理解。

但是问题总是要解决的,面对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请不要在某一方教育时制止,因为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可以在其他时候,比如吃完饭聊天时,一块散步时等等,相对放松的时候一块去探讨。相信对于好的方法,大家是能够相互理解的。

对于教育方法来说,现代有现代的长处,古人有古人的智慧,遵从孩子的成长规矩,祝您养出成才的宝宝。

随着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我们年轻人由于都忙于事业,照看孩子的事务一般都是家里的老人来承担的。尽管看孩子这活并不轻松,老人们也心甘情愿不辞辛苦为我们帮忙,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很多时候在如何带好孩子上时常发生摩擦,尤其在孩子的教育等诸多问题上更是矛盾不断,甚至引发婆媳不和的也时有发生,我们要认真对待这个问题,否则一定会影响到家庭和睦。

1.确定照顾孩子的第一责任人

这个责任人最好是稳定的,可以避免教养观念的不一致。最好能够是爸爸妈妈来担任。因为这个世界上只有爸爸妈妈可以为孩子做出的改变比较大,她们的成长性也高于爷爷奶奶。

2.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

3.爸爸的作用至关重要

这一点是很多 育儿 家庭容易忽略的,有的家庭中,爸爸都是置身事外,觉得生养孩子是妈妈的事情,自己发挥不了作用。这个时候,需要发动孩子爸爸积极地参与到孩子的教养中,也可以作为老人和妈妈之间的一个润滑剂,缓解和平息相关的矛盾。

4.借助于权威专家的支持,带着老人去学习。

有的时候,爷爷奶奶没有意识,不知道怎么做才可以把孩子带的更好,才会犯一些错误。所以年轻的父母需要带着老人去取体验和接触现在新的知识和想法,获取重要的支持。我们生活中经常看到,爷爷奶奶觉得爸爸妈妈说的不对,非要坚持自己的观点,那么,你可以借助相关的权威专家讲座或者是数据支持,帮助老人学习新的教育方式,在商量和合作中达成共识。

老人们都疼爱小孙子,他们对孩子的爱毋庸置疑,只是有时候用错了方式,我们应该给予一些耐心,带孩子不容易,最后也不要忘记感谢一下老人的付出。希望我的回答对您能有所帮助!

我是一个宝妈,我家宝宝快满一周岁了。我们家在带孩子这件事上出现了很大的分歧,主要体现在我和婆婆身上,宝爸和公公毕竟是男人,话少。

怀孕的时候我是打算生完孩子给婆婆带的,我出去上班。但是怀孕期间跟婆婆相处下来发现她的很多观念是不对的,如果她带孩子,孩子以后的性格肯定会有很多方面像她,这是我不能接受的。于是我决定做一位全职妈妈。

怀孕的时候婆婆就担心我不爱喝汤,产后会没奶水。预产期都快到了,婆婆除了被子和用以前的旧衣服剪出来的尿布外,其他都没准备,对了,还有别人给的旧的包被。我自己准备待产包和宝宝的用品,婆婆对我买的东西也不怎么满意。

孩子出生后,矛盾就来了,她有她的经验论,我一直坚持科学 育儿 。比如婆婆要给宝宝睡扁头、不让用尿不湿、要把尿、给宝宝捂得一身的痱子、把宝宝睡着后的惊跳反应说成是胆小吓到了,抱起来哄结果把宝宝吵醒等等这些都是矛盾的来源。我跟她说道理,她完全听不进去。宝爸在外地上班,我在老家待得快产后抑郁了,宝爸坚持说宝宝太小不让我去他身边自己带孩子。到宝宝两个月我坚持带着她出来了,一直自己带到现在。

一个人带孩子是很累,是身体累,和婆婆一起带,不仅身体累还心累。现在不在一起婆婆每天视频还是会提很多意见,可能他们那个年代的人就这样,总是觉得他们经验很足,并且听不进去劝。最近宝宝断奶了在喝奶粉,不爱吃饭。她总是让我们多给她喝奶粉,多放奶粉冲浓一点,次数也要加,跟她说了有比例的,她也不听。还说喝奶粉要喝下火的。听了头都大

只听,不做,婆婆一直说我:虚心接受,屡教不改。因为年龄和地域的差别,当然还有妈妈从小灌输思维方式。只能这样做,比如她冬天十天半月不用洗澡,我天天洗,比如她不用护肤品,我们肯定要用。再比如去超市她要拿一些袋子,秤重用的那种袋子,可是我妈从小教育我不能拿不是自己的东西,那怕是根草,也不能拿。所以我只听不做。不过婆婆是个明理之人,二十几年了,我们从没红过脸。当然我对我妈也是只听不做。比如我妈给我家乡的特产,她会说:不要给别人,我回家后会分给婆婆和大伯哥家。不知道我做的对,还是错,不知道会不会被大家骂。

差异化教育,受教育者自己去感受好坏。

阅读全文

与老人与父母的观念不一样怎么办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哪些人体检查最痛苦 浏览:362
迁户口后还能领取原省份的养老金吗 浏览:322
16岁女生90斤身高150正常吗 浏览:336
淄博矿务局退休工资待遇 浏览:599
父母生病陪护一天给多少钱 浏览:240
如何做好减肥养生馆 浏览:777
退休金8千元要否打禾兑 浏览:61
老年人无故流鼻血 浏览:442
管城哪个小区适合养老 浏览:879
80岁老太婆打玻尿酸 浏览:997
老年人养老保险最高能交多少 浏览:685
企业部分养老保险多少比例 浏览:505
小型养老院投入多少钱 浏览:354
惠东怎么申请体检报告 浏览:944
与孝敬有关的诵读 浏览:876
家里的老人过世怎么办 浏览:871
怀化市调整养老金什么时间上调 浏览:48
出售居住权的江苏南京养老院 浏览:864
女人有没有孝顺婆婆 浏览:602
柯桥老年大学 浏览: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