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年人跌倒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有哪些
老年人容易发生跌倒,特别是老年人到医院后可能不习惯,所以入院后护理部都会对患者进行评估。对部分跌倒风险高的老年患者,应进行下列护理:
1、老年人需要家人陪护;
2、教其使用床头铃,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积极使用床头铃;
3、保持室内和卫生间的干燥,如果卫生间比较潮湿,患者容易发生跌倒;
4、老年人要穿防滑鞋,不要穿拖鞋。裤子不要太长,以免发生跌倒;
5、如果头晕、心悸、眼花时,应躺在床上不要动;
6、对于容易掉下床的老年人,床沿要安装护栏;
7、一旦发生跌倒,及时告知医生,不要隐瞒,医生会及时检查,明确有无骨折,有骨折立即进行处理,以免造成病情加重。
⑵ 跌倒是老年人伤害死亡首因,如何预防老人跌倒
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逐渐在衰退,腿脚不便、平衡能力差,加上大部分老年人有骨质疏松、关节炎、糖尿病、高血压、视力障碍等疾病,因此,很容易导致老年人跌倒。跌倒是容易导致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因此,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
⑶ 老人跌倒会致命,家里的 哪几个地方风险大,一定要注意
年轻人要是跌倒的话也许可能不会有没什么,但老年人要是跌到的话可能是致命的。在我国,跌倒是65岁以上人群受伤死亡的首要原因。你年龄要是越大,摔倒的话要是因此事受伤或着造成死亡的风险就会越高。导致跌倒的风险因素可能隐藏在家庭生活空间的各个部分。一些看似无害的不便可能会隐藏老年人的致命风险。
在老年人使用的厨房里,普通的东西应该放在桌子上伸手可及的地方,以避免频繁的垫脚和弯腰。不能放在桌面上的东西可以放在下面的抽屉或橱柜里。尽量不要把任何需要踏步甚至爬梯的东西放在顶部柜子里。浴室门口应放置防滑地垫,以便及时从鞋底吸收水分。
⑷ 老年人跌倒一般在哪些情况下跌倒
目前,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因。
遗憾的是,他们跌倒时往往无人敢扶。偶有雷锋传人试图冒险施救,不是被讹诈就是被法官庄严地依据常识判处巨额赔款,以至于跌倒受伤老人延误治疗魂归九泉的人间惨剧时有发生。有专家感慨:十三亿中国人扶不起一个跌倒老人。
这样的道德境界显然与大国公民的素质相去甚远,为了激励更多人战胜内心恐惧,去扶危济困,社会各方人士群策群力,积极寻求保护这些敢逆潮流而动的救人勇士之良策。
首先登场的力量是公权力机关。卫生部9月6日公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提出: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旋即引起各方热议。
这份技术指南很技术,考虑得相当周全,但对于非技术的普通公民要掌握,则有必要先去参加一个业务培训班,不然只能对跌倒老人退避三舍。但老人跌倒往往情况紧急,如此技术地救人势必延误施救,罪过仅次于见死不救,可见此指南有想当大的局限性。
多年来,笔者遍览诸多新闻,突生一感慨:中国公务员运气就是好得惊人,竟然无人遇到跌倒老人---全是百姓面对救与不救陷入艰难抉择。真心想说一句:与其有关部门发布技术指南,不如有干部冒着巨大风险去街头扶起老人,不仅对群众激励效果显著,也能捎带普及些救人常识,岂不两全其美?
还有一个可以起到强力模范带头作用的是富豪,反正慈善行为越来越像牟利和作秀,倒不如去街头扶起个老人,既能改善自身形象还能先富带动后富---不是从物质层面而是从精神层面。
鉴于出现这样的楷模尚需时间,加上道德疑似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国人搀扶跌倒老人的信心似乎要依赖法治。9月14日下午2点左右,一位八旬老人摔倒在昆明市麻园农贸市场门前路上,不少路人驻足围观却一直无人敢上前搀扶。热心的许女士想上前搀扶,又担心“蒙冤”成为昆明版的“彭宇”,最终她找来了两人作证才扶起老人。不少市民表示,如果再遇到老人摔倒的事情,他们也会像许女士那样,先寻找证人,再做好事。
但不是每次救人都能顺利找到证人,最好出门备好纸笔和摄影摄像装备,前者用于意识清醒的老人签字画押自证本人跌倒,后者用于证明自己没有加害意识不清醒老人。这些所谓良策听着不仅操作困难,还有些让人心惊肉跳---一个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度何以如此人人自危?
最近传出这样一个故事,宛如灰色世界一抹动人的亮色。
刘士胜和李孝香都是(合肥)新站区磨店社区沿河村的村民,两家并不熟。8月13日9点多,赶集回家的刘士胜遇见了李孝香的婆婆李家珍。出于好心,刘士胜开着电动三轮车带了老人一程。没想到,刚到村口车子翻了,76岁的李家珍一头栽到地上,过世了。刘士胜好心办了坏事,为了表达心中的愧疚,先后四次要给钱,都被老人的家属婉拒了。理由很简单:“反正我们家是不能为了钱卖了良心的。我也是这样教育孩子的。”
我承认被这个故事感动了很久,甚至因此产生了去搀扶跌倒老人的冲动。李孝香家人再次证明了一个真理:搀扶老人最重要靠的不是技术、证据,而是善良和感恩。
拯救跌倒老人先要唤醒更多人的良知---因为做这件事本来就没道理,该属人性的原点---本能。
⑸ 引发老年跌倒的因素有哪些
①生理因素:⑴随着年龄的增加,跌倒的发生率增加;⑵老年人运动系统功能下降,运动、感觉、反应速度、分析判断能力降低,容易发生跌倒。
②疾病因素:⑴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有帕金森病、老年痴呆及脑卒中;⑵运动系统疾病:常见的有严重的关节炎,肌力减退,使用腋拐、假肢,骨质疏松,颈椎病等;⑶循环系统疾病:如心律失常性晕厥、血压过高或过低、症状性低血压、快速心律失常等;⑷五官功能缺损:老年人视听觉功能减退,增加跌倒机率。
③药物因素:多种老年常用药物会增加跌倒的发生率。如:镇静药、扩血管降压药、利尿剂、泻药、解热镇痛药、降糖药和化疗药等。
④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引起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因素,老人跌倒多发生在卧室,门口、浴室、厨房、楼梯等地方;乱放的杂物、不平、湿滑的路面和照明不足是公共场所跌倒最常见的原因。
⑤心理因素:许多老年人“不服老”,对自身能力估计过高,对危险认识不足或由于不愿意麻烦别人,对辅助工具多有排斥心理,增加了跌倒的风险。
⑥其他:如穿着过长的衣裤,穿不合适的鞋子或鞋底不防滑,都是跌倒的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