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孝顺的含义是什么
【解释】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双亲。他是个~的孩子。
【拼音】[ xiào shùn ]
【反义词】不肖、忤逆
【出处】《国语,楚语上》:「勤勉以劝之,孝顺以纳之,忠信以发之,德音以扬之。」
“孝”,好理解,为老人买些东西,多陪伴陪伴,多伺候伺候。也就是平常人们自己觉得自己很孝顺了。其实只做了“孝”。而忽略了“顺”!更谈不上“孝顺”。
“顺”,不好理解,也很难做到。一般老人,不需要你给什么东西,不需要你做什么,只希望你回家看看,面对面的交交心,唠唠嗑,说些不着边的事。顺着他的想法,顺着他的思维,顺着他的问题和要求,不要分辩对与错,明知道是错的,也要不厌其烦的听,去做。在老了的父母面前,做回一个小乖乖。
❷ 年轻时怎样做,到老了孩子才能主动孝顺自己
年轻时怎样做,到老了孩子才能主动孝敬自己?
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做到两件事,到老了孩子主动孝敬应该不成问题。
第一件事,无条件地爱你的孩子。
第二件事,无条件地爱你的父母。
先说第一件事,无条件地爱你的孩子。
樊登老师 说:要无条件地爱孩子。
1、无论你的孩子是俊还是丑,是聪明还是愚钝,是优秀还是普通,都要毫无差别地爱你的孩子。爱你的孩子,不是爱他的优秀满足了你的虚荣心, 只是因为他是你的孩子,而不是因为除此之外的任何原因。
无条件的爱不是溺爱,溺爱在本质上不是爱。溺爱是不分是非,一味娇惯;无条件的爱是是非分明,奖惩有度。
例如:当孩子打了人,溺爱的父母会说:“打了别人没关系,我们有的是钱,可以赔医药费,只要伤不到自己就行。”
无条件爱孩子的父母会严厉地说:“打人是不对的,要向别人道歉,今后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批评完了,依旧爱孩子,不会变,不会因为他做了错事就嫌弃他。
如果你不能做到无条件地爱孩子,等你老了,孩子也会在你身上挑出一大堆毛病作为不孝敬你的理由,就像小时候你因为他的缺点不爱他一样。
2、 内心抛弃掉“养儿防老”的观念。
国学大师 曾仕强教授 说过:“ 养儿防老不是件坏事情,但一定要强求就是不对”“只要你心中有所求,你就什么也得不到”
是的,你只管真诚地爱你的孩子,怀着一颗无私的心全心全意地去爱你的孩子,“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你不求回报的时候,回报就来了。你越是求,就越是求不到。 这就是人性里的悖论。
再说第二件事,无条件地爱你的父母。
爱你的父母,无论他们贫穷还是富有,智慧还是愚昧;无论他们有再多的缺点,再大的不对。你只管想: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把我们带到这个多姿多彩的人世间,我们只有感恩。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教重于言传。 你怎么对待父母,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天道轮回,孩子会学着你对待父母的样子对待你。这不是迷信,这是真理。可惜,这么简单的道理太多的人弄不懂啊。
答:努力学习,精致自身,强身健体!
1、知趣老人受人敬爱!
2、努力学习,好学不倦,与时俱进。
3、改善生活,创造条件,精致自己。
4、强身健体,风度翩翩,不添麻烦。
5、自尊自爱,自重自强,自娱自乐。
重要话讲几句吧,孩子将来待你们好不好,孝不孝,你们父母是最好榜样,然后是 社会 上圈子看搭当人品,最后是自己老婆知识和素质,如果能达到以上三个条件,等你们以后老了不用担心,你们孩子会主动孝敬你们。
说个故事,3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个长者坐在井边的石头上休息。甲妈妈说“我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都比不过他”,乙妈妈说“我儿子唱歌可好听了,谁也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丙妈妈没有说话,另外2个妈妈问她“你怎么不说说你儿子?”
丙妈妈说“没啥好说的,我儿子没什么特别的地方”,3个妈妈打好水,拎着水桶往家走,长者跟在后面也往回走。水桶真重呀,3个妈妈走走停停,不一会儿就腰酸胳膊疼了。
这时候迎面跑来3个男孩儿,一个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妈妈们看呆了;一个唱着歌,歌声好听极了;还有一个走到自己妈妈面前,接过水桶提着走了。
有个妈妈问长者“看见我们的3个儿子没?”,长者答“3个儿子?不对吧,我只看到一个儿子”。
这个故事里有4个成年人,3个孩子,他们的言行虽简单,但 都明确表达出了各自的价值观 。
价值观是什么呢?是信仰和态度。妈妈作为家长,在意的、看重的、想要的,就是她们的价值观,很明显,孩子的特长成了妈妈看重的地方,妈妈越引以为骄傲,孩子越表现的得心应手。
价值观没有好坏,不同家长的价值观导致对孩子不同的期待,而孩子会在父母热切的目光注视下一路前行。
《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一书开篇就提到了儿童教育的“三脚凳理论”,指出①父母明确价值观②建立合理期待③尊重自身需求是对孩子施加正确教育的前提。
问题“年轻时怎样做,到老了孩子才能主动孝顺自己?”,我的答案是, 懂得正确呵护、疼爱孩子的人,必将获得孩子发自内心的疼爱和呵护,亲人之间互相疼爱呵护是很自然的事。
那么从哪儿习得“正确地爱”呢,当然是从各种亲子教育的书里,正所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谢邀!
首先我要给你改变一下问法:怎么做孩子才能孝顺自己的父母?
这个问题,我认为凡是 父母没有不爱自己的孩子的!所谓差别就是能力大小和水平高低的问题。既然这样,什么时段儿女都应该孝顺自己的父母!
没有不孝顺的爹和娘。
很早以前,没有方法少生,一对夫妇生十几个孩子,他们累的腰也弯了,背也tuo了,但是也要想办法让孩子吃饱,哪怕是一碗菜汤,稠的让孩子喝,父母喝点汤水。
40多年前,我们老家发生了一件痛心的事。
一家八口全死了!原因是:丈夫给苹果树打农药”落果”(据说这种农药特别厉害),剩下了一点他背回家打打蚊子。妻子已经做好了一大盆杂面汤面,怕打上药他在打药之前把汤面端到里屋炕上。就在外屋开始打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农药从门帘缝落到了面汤盆里。
开始吃饭了,先吃的孩子和丈夫捞稠的吃,妈妈最后只喝了些汤汤水水。吃完了一家人开始肚子疼,第一个死的是妈妈,因为她最后一个吃只喝了点汤,吸收的快,最后一个死的是最小的孩子,因为他吃妈妈的奶水,其他人都在去医院的路上和医院里先后死了。
爸爸为了不让孩子挨蚊子咬,没想到把孩子们都药死了!妈妈第一个死了,就是为了爱孩子多喝了几碗面汤!
我不是要写这件残忍的故事,而是想说假若这六个孩子,父母含辛如苦把他们拉大,他们是否孝顺呢?
孝顺的孩子父母一分钱不留给他,他照常孝顺;不孝顺的孩子,父母给他一座金山他也不孝顺!教养决定一切!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同事、邻居、同学,有的家庭和和睦睦,父母明智,儿女孝顺。
但是还有不少的家庭,为家务事打的不可开交,闹到公堂?各说各的理,说了半天就是父母没有理!有的父母老了,做事可能有偏差。但是他们也把你拉大成人,成家立业呀!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我有一个大爷,四个儿子没有一个孝顺的。大爷告诉我:他们小时候,出来串门别人给我一块糖,我放到嘴里不舍得吃,回家吐出来给他们吃!
父母没有给我留下一分钱,他们需要常年用药治病,我们六口人要生活,孩子要上学。宁肯自己不吃也要尽力让父母吃饱喝足。
妹妹在烟台,我经常跟妈妈说:”妹妹离你近,我离得远,拍封电报给我,我三天才能到家。家里的东西妹妹需要都给她,房子她要,拴上四个环也让她抬走!”就这样,父母在世她不来人不来钱,父母走了她来奔丧,一分钱的纸也不给父母烧!
一母生下几百般!就是一个母亲生下的孩子也不一样!这与人的教养、素质有很大的关系!
孩子孝不孝顺,不是父母哪个年龄段做的好与不好!他不孝顺,父母给他留一座金山他也不孝顺!
孝顺父母必须有善心,爱心,孝心!否则”孝顺”只是一句空话!
人老了后不要指望别人孝顺,希望越多,失望越大。
人在年轻时,父母身体尚好,不需要过多陪伴,可以把精力用在工作和照顾孩子身上。
年轻时身体强健,精力旺盛,应该多学知识,认真钻研业务,努力工作。
生活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不虚荣,不攀比,夫妻俩个互相关爱,互相包容。
父母的言谈举止,一举一动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尽量自己多陪伴孩子,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逢年过节,带着孩子一起回家看望父母,父母年龄大了,尽自己最大能力照顾。不管在家在外,看到身边有行动不便的老人,能帮就帮。
做自己该做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
八十岁老年人,身体不能自理,疾病缠身,过着日夜颠倒的生活,吃喝拉撒睡都在床上。此刻,孩子也是四五十多岁,还要工作,还要照顾他们的孩子,每天劳累奔波,作为思维正常的父母你忍心让孩子二十四小时床前照顾吗?到了这天,去一个条件好的养老院养老,孩子们有空闲时间来看看都满足了。
每个年龄段,都有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永远不要道德绑架将来必须指望让别人照顾自己,别人也要生活啊!
年轻不胡混,尽职尽责养护孩子,孩子的眼晴是雪亮的,给孩子做一个好向导,领正规路上,首先抓德性,无论做哪一行,德行不好都不行!
从来没想过孩子是否孝顺我的问题,我倒觉得我该感谢他。孩子的生命是我给的,但那是我的选择,从不觉得是奉献,也不觉得孩子该回报我什么,相反却因为这个角色收获了太多。怕自己辜负了“母亲”的称呼,委屈了未经允许就被我带到人世间的生命,所以我尊重和敬畏孩子,努力和孩子一起成长,共同享受生命中的彼此给予。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妈妈,我所做的一切再正常不过,根本谈不到伟大,更无需歌功颂德。我只管做好一个母亲该做的一切,至于孩子将来如何对我,那是他的事。
换个角度,一个懂得尊重和敬畏孩子的妈妈,一定会收获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身体力行,你是怎样对待你年迈父母的,你老了,你的孩子就会怎样对待你,记忆里母亲每做一顿带点油花的白面条总是自己先不吃,用沙锅捂了端给村子另一头的姥姥,隔三差五给姥姥洗头,洗姥姥裹成三寸的小脚,洗裹脚布,把姥姥收拾得清清爽爽,后来搬到80公里以外的灌区,没有电话,问候都是通过来往的人带的,老家来人了,母亲总问:我母亲可好?答:你母亲说你己经多少多少天没回去了,问什么时候回去?那时父亲在外面搞副业,母亲忙,走不起,毎每这时,母亲总是红了眼圈,偷偷抹眼泪,然后接下来某天安顿好家,凌晨3点多歩行出发去看姥姥,半夜三更再回来,一天一个来回,碰到生产队集体改善伙食,做的肉面条和油饼,妈妈不舍得吃,总是从很远的地方带给姥姥。姥姥9丨岁过了,妈妈在脱拉机上褥了厚厚的草把姥姥接来家,伺候了一年多,回去后不久就去逝了,记得妈妈当时说过一句话,对你姥姥,妈没有遗憾的了。
记忆里爷爷奶奶一直住三叔家,一直忙,抄沙地,种瓜,放羊,只要是生病了,父亲就把爷爷、奶奶接到家里,一则姐在医院工作方便治疗,再则,父亲接过来也是伺候一段时间,爷爷、奶奶在家的时候,父亲一直跟前跟后,每天让母亲开小灶给做好吃的,小碗端着,眼晴盯着,吃完了收碗,剩下了父亲也不嫌弃自己吃了。爷爷、奶奶去逝都80岁了,去逝前的一段时间,都在我家住,父亲端茶倒水,端屎倒尿一步不离伺候着。奶奶去逝时,父亲一夜之间老了好多。多年过去了,就在今天用笔记录这一幕幕当年的情景时,依然有泪流的冲动。就在刚刚,疫情期间被隔离在县域的小弟回来了,给父亲又重新拿递头刀给刮了头,嫌我电推子推得不舒服,修脚还是后人会修,小弟给烫脚,修脚后走了。就在这不经意间,后人就跟上了,不用人说。
❸ 台湾大学,曾仕强教授的资料!他在《百家讲坛》讲的内容很好!
人物生平
曾仕强,男,1934年8月28日出生,祖籍福建省漳州市,现居台湾省。中国式管理之父,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
社会职务
中华企管网集团首席顾问
北京时代光华公司特聘高级培训师
北京华夏智业管理学院院长
台湾兴国管理学院首任校长
台湾智慧大学校长
台湾交通大学教授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成功杂志首席顾问
中国统一促进会理事长
无忧培训大师首席顾问
胡雪岩研究会副会长
现任于易学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曾仕强教授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我读经典》之易经与人生和《胡雪岩的启示》。2009年10月7日-10月12日,他携新作《易经的奥秘》重登百家讲坛。得到中国风水协会主席陈帅佛的高度评价。
学历
英国牛津大学管理哲学 荣誉 博士
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
美国杜鲁门大学行政管理硕士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
兼任
国立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统一建设促进会理事长
人力资源发展学会常务理事,国际管理基础会董事
美国东西方大学管理学教授,成功杂志首席顾问
管理杂志、统领杂志特约撰述,经济日报、工商时报专栏作家
经济部专业人员研究中心、外贸中心、生产力中心讲师
中、美、日企业及管理顾问公司内、外训讲师
法界卫星电视跨越21世纪经营管理座谈会主持人
曾任
中学校长、交大统务长、空大教务长
经济部专业人员研究中心中国式管理课业辅导长
专研
中、美、日管理比较
易经管理
中、西管理思想比较
人际关系与沟通
中国人的民族性与管理
人伦关系与企业伦理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大师,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台湾兴国管理学院校长、英国牛津大学管理哲学荣誉博士、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大学行政管理硕士、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专研中、美、日管理比较;易经在管理上的应用;中、西管理思想比较;人际关系与沟通;中国人的民族性与管理;人伦关系与企业伦理;著有《中国管理哲学》、《二十一世纪易经管理法》、《胡雪岩成功秘笈》等百种管理著作。
现任国立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统一建设促进会理事长,人力资源发展学会常务理事,国际管理基础会董事,美国东西方大学管理学教授 。
论文有
-儒家管理哲学(1984)
- 传统中国文化中的价值观及其现代诠释(1991)
- 道与高阶管理(1987)
- 易经三才之道在管理上的应用(1990)
- 伦理可以补管理民主化之不足(1994
陈帅佛认为曾仕强校长开创的中国式管理,对咨询业观念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曾仕强教授的大师风范,对咨询业行为模式的影响是革命性的;曾仕强教授的演讲风格,对咨询业表达水平的影响是颠覆性的;大智若愚、厚积薄发、化腐朽为神奇是曾教授的三大风格,曾仕强是少数可称为大师级的人物之一,曾仕强是咨询业当之无愧的风云人物。 - 李朝曙
曾仕强是民生报调查为交大最受学生欢迎教授之一,曾仕强是台湾生产力中心调查为最受企业界人士欢迎十大名嘴之一,曾仕强应邀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香港、中国大陆演讲企业管 理,在台湾主讲千次以上。
曾仕强
◆被业界称为:中国式管理大师、华人三大管理学家之一
◆民生报调查为交大最受学生欢迎教授之一
◆台湾生产力中心调查为最受企业界人士欢迎十大名嘴之一
◆应邀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香港、中国大陆演讲企业管理,在台湾主讲千次以上。
研究领域
易经管理
中、西管理思想比较
人际关系与沟通
中国人的民族性与管理
人伦关系与企业伦理
[编辑本段]作品集
《中国式管理宝典》主讲:曾仕强 机构:北京大学音像
《胡雪岩的启示》主讲:曾仕强 机构:CCTV百家讲坛
《中国式管理之组织行为学》主讲:曾仕强 机构: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
《中国式团队管理》主讲:曾仕强机构:东方音像电力出版社
《家庭教育》主讲:曾仕强机构:中华企管
《爱情与婚姻》主讲:未登记机构:中华企管
《超世纪大易管理》主讲:曾仕强机构:中华企管
《中道.齐家三步曲—爱情、婚姻、家庭、孩子》主讲:曾仕强机构:中华企管
《中国式管理六:领导沟通艺术》主讲:曾仕强机构:中华企管
《人生只做三件事》主讲:曾仕强机构:中华企管
《中国式管理:管理VS领导》主讲:曾仕强机构:中华企管
《情绪管理—名家论坛第二十八部》主讲:曾仕强机构:名家论坛
《亲子关系-名家论坛第十八部》主讲:曾仕强机构:名家论坛
《中道管理:絜矩之道篇—让员工自动自发的管理本事》主讲:曾仕强机构:时代光华
《孙子兵法与人力自动化》主讲:曾仕强机构:中华企管
《中国式管理:成功总裁的三大法宝》主讲:曾仕强机构:时代光华
《中国式管理分层授权VS分层负责》主讲:曾仕强机构:中华企管
《总裁随身学之中国式管理影视教程全集》主讲:曾仕强机构:中华企管
《人力资源管理VS组织人员发展》主讲:曾仕强机构:中华企管网
《人力资源管理VS组织人员发展》主讲:曾仕强机构:中华企管网
《中道管理-安人之道篇:以人为本的管理要领》主讲:曾仕强机构:时代光华
《中道管理-M理论及其运用:易知易行的中国管理》主讲:曾仕强机构:时代光华
《如何分层授权》主讲:曾仕强机构:中华企管网
《中国式管理:如何从管理走向领导》主讲:曾仕强机构:时代光华
《如何实施中国式管理》主讲:曾仕强机构:中华企管网
《中国式管理:如何打造坚实的基层团队》主讲:曾仕强机构:时代光华
《管理思维》主讲:曾仕强机构:时代光华
《中国式管理》主讲:曾仕强机构:时代光华
《组织三阶层的高效运作》主讲:曾仕强机构:中华企管网
《人际关系学》主讲:曾仕强机构:中华企管网
《组织行为学》主讲:曾仕强机构:中华企管网
《总裁领导学》主讲:曾仕强机构:中华企管网
《人性管理—名家论坛第十三部》主讲:曾仕强机构:名家论坛
《管理VS领导—卓越经理人必修课》主讲:曾仕强机构:时代光华
《大易管理》主讲:曾仕强机构:中华企管网
《中道管理-安人之道篇:以人为本的管理要领》主讲:曾仕强机构:时代光华
《中道管理-M理论及其运用:易知易行的中国管理》主讲:曾仕强机构:时代光华
《如何分层授权》主讲:曾仕强机构:中华企管网
《中国式管理:如何从管理走向领导》主讲:曾仕强机构:时代光华
《如何实施中国式管理》主讲:曾仕强机构:中华企管网
《中国式管理:如何打造坚实的基层团队》主讲:曾仕强机构:时代光华
《管理思维》主讲:曾仕强机构:时代光华
《组织三阶层的高效运作》主讲:曾仕强机构:中华企管网
《人性管理—名家论坛第十三部》主讲:曾仕强机构:名家论坛
《管理VS领导—卓越经理人必修课》主讲:曾仕强机构:时代光华
《大易管理》主讲:曾仕强机构:中华企管网
《中国式管理:出色的中层主管》主讲:曾仕强机构:中华企管网
《胡雪岩的经营管理》主讲:曾仕强机构:中华企管网
《中国式管理:卓越的高层经理》主讲:曾仕强机构:中华企管网
《胡雪岩的经营管理》主讲:曾仕强机构:中华企管网
《中国式管理:卓越的高层经理》主讲:曾仕强机构:中华企管网
《剖析胡雪岩商道》主讲:曾仕强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如何在36岁以前成功》主讲:曾仕强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圆通的人际关系》主讲:曾仕强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
《易经的奥秘》主讲:曾仕强 机构:CCTV百家讲坛
《总裁领导学》
《21世纪易经管理法》
《点评胡雪岩成功之道》
《人性管理》
《孙子兵法与人力自动化》
《卓越经理人的必修课》
《胡雪岩的启示》
《曾仕强剖析胡雪岩商道》
《中国式管理》
《中道管理》
《圆通的人际关系》等百种管理著作。
《易经的奥秘》
[编辑本段]相关评价
曾仕强校长开创的中国式管理,对咨询业观念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曾仕强教授的大师风范,对咨询业行为模式的影响是革命性的;
曾仕强教授的演讲风格,对咨询业表达水平的影响是颠覆性的;大智若愚、厚积薄发、化腐朽为神奇是曾教授的三大风格,
曾仕强是少数可称为大师级的人物之一,曾仕强是咨询业当之无愧的风云人物。
——李朝曙(深圳市管理咨询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编辑本段]中国式管理语录
1、管理是修已安人的历程
2、搞清楚推、拖、拉的真正用意,合理应用以求圆通
3、以化解代替解决,务求尽量减少后遗症
4、寓人治于法治,更符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
5、做人做事兼顾并重,透过好好做人来把事情做好
6、抱持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的心态来包容一切
7、发展事业本身并没有什么目的,必须在经营事业的过程中,完成修、齐、治、平的人生使命,立业才有价值。
8、计划的目的,在肯定今后几年,如何安人?
9、组织的功能,在聚合安人的力量,协同一致。
10、领导的意义,在发挥安人的潜力。
11、控制的用意,在保证今后几年如何安人。
12、所有管理措施,无一不与安人密切相关。
13、只有组织成员各守其分,大家才能和合为一,产生强大组织力。
14、安人就是把部份和在一起,合成一个整体,并且促使整体大于部份,和透过已安和人安增进和谐的效果。
15、安人的历程,是由开心而交心,藉交心而共同关心,然后产生同心的一连串心与心的变化。
16、中国人擅长把二看成三,以二合一来代替二选一。
17、以不变应万变是管理的最高智慧,不要因误解而放弃。
18、持经达变是最有效的管理方式,有原则,却必须因人、因时、因事、因地而应变,以求制宜。
19、经是方的,规规矩矩,实实在在。权是变动的意思,要持经达权,合理应变,才能圆通而安人。
20、美国式管理的哲学基础是个人主义,日本式管理的哲学基础是集体主义,中国式管理则是我们常用的交互主义。
21、日本人拿中国的管理哲学,来运用西方的管理科学。
22、中国式管理具有三大主轴,那就是以人为主,因道结合,以及依理应变。
23、中国人相信事在人为,所有的事都是人做出来的,所以管理应该以人为主。
24、若非理念相同,很不容易做到以人为主而又能够密切配合,把工作做好。中国式管理首重道不同,不相为谋,力求因道结合,彼此志同道合,理念相同,更中能够同心协力。
25、志同道合的同仁,由于人心善变,不久之后,可能变成志不同,道不合。各种内外环境的变数,更是随时出现。中国式管理主张依理应变,凡事依据原则,则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应变,以求合理。
26、只要合理,怎样变动都可以
27、中国式管理,重视把人际或人群和伦理合在一起,建立一种差别性的关系,称为人伦关系。
28、中国式管理的交互主义,秉持二合一的态度,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这两种极端的说法,合在一起,形成在集体中完成个人的合理主义。
29、人伦关系,便是以伦理的观点来建立合理的人际关系。
30、对上要有礼貌,但是不能够讨好。以下不宜太严,也不能够过份宽松。平行同事不必太拘束,也不应该过份熟不拘礼。
31、大同必须包容小异,世界大同并非世界一同。
32、凡事未定案之前,十分民主,一旦拍板定案,相当独裁。这种把民主和独裁合起来想,称为专制。
33、法是过去的产物,情是未来的埋伏,只有理才是现在的指标,中国式管理主张依理应变,按照现在的情势做出合理的调整。
34、中国式管理重视树状的组织精神,根部吸收水份,源源不断供应树干;树干也毫不保留地让枝叶予取予求。这种我支持你,你放手去做的精神,符合中国人你办事,我放心的心理需求。
35、上侵下职,妨害员工的学习、成长,更破坏上司与部属之间的合理关系。
36、决策者的大智,指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大慧指有智慧也有德行,三者合一,才是大智大慧做决策。
37、决策以止定静安虑得为过程。
38、至诚可以前知,预测未来才能做好计划。
39、采取无为的执行过程,才能大有为。
40、全面无型的控制,把法律和良心合在一起。
41、考核的标准是错不可以而对并没有用。
42、抱持救人而非杀人的心态来考核。
43、沟通以不明言为基础。
44、有效地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
45、领导比管理更重要。
46、老板做好人,干部做坏人,才是良好的配合。
47、劝合不劝分,表示站在合理的立场来分。
48、用情理法来领导,最为合理。
49、有本事来拿,拿不到怪自己,是激励的基本原则。
50、先求忠诚再求能力,更加安全
[编辑本段]与百家讲坛的关系
在百家讲坛讲《易经》、《胡雪岩的启示》深受观众欢迎
人生只做三件事,知道此生为何而来,这是目标,知道如何完成,这是方法,知道如何做得更好,这是改善。三件事听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需要付出一生的时间和精力。
曾仕强现任国立交通大学教授,美国东西方大学管理学教授,成功杂志的首席顾问, 专研中、美、日管理比较,易经管理,中、西管理思想比较,人际关系与沟通,中国人的民族性与管理。
在中国社会想要取得成功,必须先要悟透中国人独特的民族习性。
从出发前的自我准备、到人际关系的巧妙运用、社交圈的拓展要领、自身情绪意志力的自我控制,甚至如何与同事搞好关系,与上级相处的分寸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五千年来的社会文化精髓,是迈向成功的必修课程。曾仕强教授在亚洲可谓是大师中的大师,他将超过10个简单口诀式的归纳,来分别介绍中国人获得成功的10个要素。
一表人材
一个人长成什么样是父母给的。18岁之前不要挑剔自己的长相,不要对美有固定的标准。别用第一印象去论定别人,但别人却用第一印象来论断你。不管父母生我什么样,我要让别人很乐意跟我交朋友。“要使自己从内心来改变外貌”。将自己练成一个强有力的磁铁,吸引许多人来和你在一起,那你就成功了。
二套西装(在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
跟别人配合是成功的基础之一。随和一点,人生别太自我设限,给自己更大的弹性空间。让别人对我们有好的印象。
三杯酒量(互动的原则)
做任何事都要适可而止;做任何事都有要适量且量力而行。从人际交往中了解别人的个性。
四圈麻将(现代社交活动)
一个人要培养一些适当的社交活动,但不要变成嗜好,赢的要装作没赢,让对方输得有面子,输了装作没输,增加互动的乐趣。常做一些有益身心的社交活动,娱乐自己,又可以增广人脉。
五方交游:五方(东南西北中)
一个人不要故步自封,多结交各种行业的朋友。一个人想要成功,则须建立广阔的人脉,多和异业交流,增广见闻。
六出祈山(运作的技巧)
诸葛亮为灭魏国六次出师,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不屈不挠,经得起打击。做人不须常常承认失败或是认输,而是要勇于承认错误,力求改进与补救。因比较重要,只要努力,尽力的去做,至于结果是如何,则不需太计较。经不起风吹草动,流言中伤的友谊不是真友谊。成功网
七术打马(诚心的赞美别人)
拍马屁的哲学,让别人不易察觉则可尽力去拍,人人皆看得出则不可为之。术——是一种技巧,要合情合理的情况下,常常赞美别人,常利用向人讨教的机会达到赞美别人的目的。一个人要能够常常欣赏别人的长处,赞美别人。
八口吹牛
适当的出风头,多为自己营造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英雄不提当年勇,别老吹同样的牛,否则反遭人贻笑。不会赞美别人的人,则别人也不愿意听你吹牛。先看得起别人,然后才看得起自己,先把人做好,然后才把事情做好。
九分努力(做事的态度)
把事情做好是最基本的条件,做人是做给别人看,做事是做给自己看。一个人努力不努力,只有自己知道,别人是不知道的。做人不以成败论英雄,做事则“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好好做人,是为了好好做事。
十分忍耐(做事的态度、持续忍耐方可成功)
心上一把刀,体会忍耐的真义,忍人所不能忍,才是能成功的人。将忍耐培养成习惯。别人让你难堪,则需要先检讨自己。
[编辑本段]其他信息
视频讲座全集
01. 曾仕强-中道管理-M理论及其应用-易知易行的中国式管理 视频 23讲
02. 曾仕强-中道管理-经权之道篇-合理应变的管理功夫 视频 11讲
03. 曾仕强-中道管理-絜矩之道篇-让员工自动自发的管理本事 视频 13讲
04. 曾仕强-中道管理-安人之道篇-以人为本的管理要领 视频 11讲
05. 曾仕强-情绪管理 视频 24讲[1][2][3]
06. 曾仕强-老板特别班 视频 6讲
07. 曾仕强-组织行为学之一组织三阶层的高效运作 视频 8讲
08. 曾仕强-组织行为学之二-优秀的基层干部 视频 2讲
09. 曾仕强-组织行为学之三-出色的中层主管 视频 3讲
10. 曾仕强-组织行为学之四-卓越的高层经理 视频 2讲
11.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之总裁领导学 视频 12讲
12. 曾仕强-总裁魅力领导与激励 视频 2讲
13. 曾仕强-《中国式成功的激励》(08.06新增加) 视频 2讲
14. 曾仕强-人性管理 视频 22讲
15.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 视频 12讲
16.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之领导沟通的艺术 视频 6讲
17. 曾仕强-如何打造坚实的基层团队 视频 6讲
18. 曾仕强-中层领导干部如何承上启下 视频 6讲
19.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分层授权VS分层负责(成功总裁三大法宝之二) 视频 6讲
20. 曾仕强-管理VS领导-卓越经理人必修课(成功总裁三大法宝之三) 视频 5讲
21. 曾仕强-管理者必修课程 视频 12讲
22. 曾仕强-有效的领导与协调 视频 2讲
23. 曾仕强-无为才能够无不为 视频 1讲
24. 曾仕强点评胡雪岩的经营管理第一部创业维艰 视频 16讲
25. 曾仕强点评胡雪岩的经营管理第二部宏图大展 视频 16讲
26. 曾仕强点评胡雪岩的经营管理第三部守成不易 视频 16讲
27. 曾仕强-在团队中完善自我 视频 1讲
28. 曾仕强-发挥潜能超越自我 视频 1讲
29. 曾仕强-孙子兵法与人力自动化 视频 7讲
30. 曾仕强-人力资源管理VS组织人员发展(成功总裁三大法宝之一) 视频 6讲
31. 曾仕强-人际关系学 视频 8讲
32. 曾仕强-中国人的成功宝典 视频 1讲
33. 曾仕强-六字真诀 视频 1讲
34. 曾仕强-管理思维 视频 12讲
35. 曾仕强中道系列三部曲之二家庭教育 视频 24讲
36. 曾仕强中道系列三部曲之三亲子关系 视频 24讲
37. 曾仕强中道系列三部曲之一爱情与婚姻 视频 24讲
38. 曾仕强-做有世界观的中国人 视频 2讲
39. 曾仕强-中国人的唯一出路-自爱 视频 1讲
40. 曾仕强-中国式教育 视频 1讲
41. 曾仕强-人生只做三件事(08.06新增加) 视频1集
42. 曾仕强-如何实施中国式管理(08.06新增加) 视频2集
43. 曾仕强-21世纪中国人的远景(08.06新增加) 视频2集
44. 曾仕强-《人人都能心想事成》(08.06新增加) 视频2讲
45. 曾仕强-21世纪大易管理 (08.06新增加) 视频6集
46. 曾仕强-易经与人生(百家讲坛)(08.06新增加) 视频1集
47. 曾仕强-胡雪岩的启示(百家讲坛)(08.09新增加) 视频15集
48.曾仕强-中国式团队管理(08.09新增加)
49.曾仕强-圆通的人际关系
50.百家讲坛曾仕强易经的奥秘(一)何为易经
51.百家讲坛曾仕强易经的奥秘(二)何为阴阳
52.百家讲坛曾仕强易经的奥秘(三)何为太极
53.百家讲坛曾仕强易经的奥秘(四)何为八卦
54.百家讲坛曾仕强易经的奥秘(五)八卦成图
55.百家讲坛曾仕强易经的奥秘(六)易有三义
56.百家讲坛曾仕强易经的奥秘(七)善易不卜
57.百家讲坛曾仕强易经的奥秘(八)卦有何用
58.百家讲坛曾仕强易经的奥秘(九)解读乾卦
59.百家讲坛曾仕强易经的奥秘(十)解读坤卦
60.百家讲坛曾仕强易经的奥秘(十一)乾坤人生
61.百家讲坛曾仕强易经的奥秘(十二)破解命运
62.百家讲坛曾仕强易经的奥秘(十三)易经与家庭
63.百家讲坛曾仕强易经的奥秘(十四)卦的象数理
64.百家讲坛曾仕强易经的奥秘(十五)超越吉凶
圆通的人际关系目录
第一章 首先要了解中国人的特性
言——模棱两可,言不由衷
听话不如“看”话
“随便”并不随便
不反对并非赞成
行——谨慎小心,反求诸己
先弄清对方是谁
小心才不会上当
凡事都追求合理
心——追求圆通,善于自保
圆通而不圆滑
遇事先求自保
性——爱占便宜,死要面子
就怕吃亏上当
只爱占小便宜
自私又爱面子
第二章 建立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正视自己
确定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
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
以实实在在为做人的准则
善待他人
待人需要诚心
待人需要友善
待人需要礼貌
待人需有差别
三大禁忌
第三章 十大要领是人际关系的催化剂
一表人才
不要以貌取人
提升第一印象
正确认识自己
两套西装
外在表现与内在表现同样重要
人的外表应符合社会文化背景
三杯酒量
爱好并非是坏事
凡事要适可而止
酒桌交际的技巧
四圈麻将
赢到后来总是输
人际关系要经营
五方交游
多个朋友多条路
严于律己获益多
六出祁山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朋友之间可以通财
七术打马
多说恭维话
少去讨好人
八口吹牛
要自己肯定自己
让别人来赞扬你
九分努力
努力没有用
运气很重要
十分忍耐
会忍才能赢
欲速则不达
第四章 良好沟通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沟通的作用
沟通的现象
先说先死
不说也死
说到不死
沟通的艺术
使对方听得进去
要学会察言观色
站在对方的立场
沟通的层次
不沟不通
沟而不通
沟而能通
不沟而通
沟通的原则
沟通的方向
向上沟通
向下沟通
平行沟通
第五章 如何处理内部工作关系
老板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老板对自己要严格要求
老板对干部要恩威并施
老板对员工要关怀照顾
干部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不要不三不四
建立主伴关系
要让老板放心
要让员工舒心
要让平级安心
员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成为受欢迎的员工
学会如何应对上司
要和同事和平相处
第六章 如何处理外部工作关系
老板的个人公关
注意自身的形象
构建互惠的网络
凡事以义气为重
企业的分工合作
合并不如合作
分工为了合作
委曲才能求全
安顾客为了生存
了解顾客的需要
和顾客搞好关系
保持定期的接触
安社会为了发展
善尽责任带来良好印象
为社会增加就业的机会
在社区营造良好的风气
第七章 家庭关系是终生学习的必修课
重视家庭
成家是生命意义的传承
家人是生活幸福的源泉
子女是成家立业的动力
夫妻和谐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基础
夫妻和睦是教养子女的良方
孝敬长辈
孝是传统美德
顺并不等于孝
敬是孝的根本
适时回报父母
心中牢记父母
教养子女
亲子关系其实是教养关系
教养子女从改变观念开始
父母是亲子关系的主导者
教育子女要从其立场出发
养育子女别追求物质奢华
09年讲座课程信息
曾仕强09最新讲座内容介绍:
第一集 何为易经
第二集 何为阴阳
第三集 何为太极
第四集 何为八卦
第五集 八卦成图
第六集 易有三义
第七集 善易不卜
第八集 卦有何用
第九集 解读乾卦
第十集 解读坤卦
第十一集 乾坤人生
第十二集 破解命运
第十三集 易经与家庭
第十四集 卦的象数理
第十五集 超越吉凶 ……
❹ 曾仕强《财神文化》:读书笔记
在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中,财神文化占据了重要一席。我们民族往往更看重无形的道德观念,而非物质的拥有。财神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对财富与道德并重的深刻理解。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任何问题常常会围绕“三”这个数字展开,寓意着全面、均衡与整体。在面对道德与财富的抉择时,重视道德成为了我们自救的唯一途径。通过道德实践,我们能获得内在的充实与满足,而非物质的积累。
科学虽然赋予我们知识与理解力,但在信仰与精神层面,它并不能成为全部。财神之所以存在,不在于是否科学可证,而在于其精神与道德的指引。我们应当以道德为本,通过行为实践来获取精神上的满足与成长。
自救,意味着依赖自身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良心,无需外求。那些不常读书的人,往往更容易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陷入迷信与不切实际的幻想。
道,是万物的根本,是宇宙运行的法则。德,则是通过遵循内心良心而获得的品质,是行为与道德的体现。伦理则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道德强调个体的内在修为。
在伦理与道德之间,我们首先应学会做人,这是做事的基础。若做人不善,再高的才华也难逃失败的命运。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大事。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追求金钱的数量,而在于内心的充实与道德的坚持。真正的财富是内心的道德与满足感,而非物质的堆砌。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道德不应被忽视,这将决定我们与财神之间的关系。
自主性是中国人的独特品质,我们不依赖神祇的赐予,而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与选择。道不主宰我们,而是引导我们走向自主与自由。中庸之道,体现了合理与平衡,它教导我们在适当的时候尊重他人,在适当的时候尊重自己。
在道德与行为之间,道德是行为的指引。只有通过道德实践,我们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满足与提升。言语与行为同样重要,但行为的体现更为关键。
中国人崇尚交互主义,即相互尊重与理解。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根据对方的态度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学会做人,是我们行事的基础,无论能力多强,如果做人不当,最终都会遭遇失败。
钱的价值在于其使用方式。明智地使用钱,而不是盲目追求,是与财神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合理获取财富,并将其用于有益的事业,是与财神合作的正确方式。
命运并非完全由外在因素决定,而是由我们自己选择与塑造。人生的责任在于孝敬两代长辈,培养两代后辈,这是对社会与家庭的贡献。今日事今日毕,避免留下遗憾与后悔。
面对困难与挑战,我们应勇敢面对并改正错误,不必过于苛责自己,只需以正确的态度与方式去面对与解决问题。功过分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这是对个人行为的公正评价。
命运与选择紧密相连,我们的命运由自己决定。钱是手段而非目的,我们要用钱改善生活,但同时也要保持节俭与理性的态度。终身理财,需把握“当用不省,当省不用”的原则。
在与财神打交道时,应秉持诚意与智慧,遵循财神之道,尊重并善用金钱。我们应当成为财神喜欢的人,而不是他不喜欢的人。通过道德实践与智慧选择,我们与财神的关系将更加紧密。
财富与道德并重,这是我们与财神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通过道德实践与智慧选择,我们将获得财富的青睐与内心的充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尊重金钱,善用金钱,而非被金钱所奴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