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龄老人不吃饭挺几天
正常老年人如果不吃饭,又没有胃管、鼻肠管进食或者静脉营养的补充,一般存活时间不超过7天。而如果老人本身存在营养不良、肺炎、心衰等疾病,存活的时间就更短。因此,我们对于一些不能主动进食的老年人,会给予插胃管或者鼻肠管补充营养。如果老人本身存在胃肠道疾病不能插管,可给予静脉补充脂肪乳、氨基酸等营养液进行营养支持治疗。老人临终前的种种征兆
1、禁食
吃不下去饭(包括流质食物),腿部有积水,言语困难。这时家主就会召集族人和亲友来看最后几眼。此时,家人做好两个杂面小馒头,俗话叫打狗馍,握在老人手里,过去人穷,安葬困难,希望野兽不要吃他(她)。
2、身发烧
病人穿好寿衣躺在堂屋当中,如果五脏好点的,熬的时间就长点。小便不能自控。面部颜色变黑,眼无光。
3、指甲变黑
乡间称这种征兆叫“”戴帽“.十指从外往里颜色由黄变黑,变全黑,人就死了。也许是十指连心吧!
4、气跟不上
呼吸极其费力且微弱.脉搏极其弱,基本摸不得.肌肉松弛,如土委地。此时面光发亮,所谓“回光返照”。此时,黑气入口,鼻子变形。
5、辞母泪流下
人的生命走到最后也不忘父母之恩.此时,病人的肌肉松弛,面颜发亮(俗说回光返照),口角发黑,鼻子肌肉松弛而歪斜.两滴老泪从内眼角挤出,他(她)有许多话要说,乡间老人说,这是辞母泪.也叫感恩泪.
Ⅱ 人不吃不喝能活几天,我已经5天不吃也不喝了怎么还没死呢
老年人如果不吃不喝,这可能是比较严重的疾病导致的,如果长时间没有得到改善,这会对老年人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通过医学方面证明不喝水只能维持3~4天,如果不吃食物的话只能维持5~7天,当然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如果挂营养液的话,还是能够维持一段时间的,我们来看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老人不吃不喝能活多久
据医学证明,大部分人在不吃东西的情况先能生存5~7天(当然,这个因人而异),但是不喝水的话只能生存3~4天。
老人不吃不喝临终前征兆
1、老人临终前的征兆一:疼痛
疼痛是临终病人备受折磨的最严重的症状,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其他终末期病人发生严重疼痛情况较少。在生命的最后几天,超过一半的人会有新的疼痛产生。控制疼痛应及时、有效,正确使用“三阶梯法”。
2、老人临终前的征兆二:呼吸困难
痰液堵塞、呼吸困难是临终病人的常见症状。应及时吸出痰液和口腔分泌液。当呼吸表浅、急促、困难或有潮式呼吸时,立即给予吸氧,病情允许时可适当取半卧位或抬高头与肩。有的病人由于快速呼吸加上焦虑而引起喘息,可根据医嘱应用抗焦虑剂,必要时使用吗啡降低呼吸速率。
3、老人临终前的征兆三:谵妄
有的病人死前会出现谵妄等神志变化,需考虑癌症脑转移、代谢性脑病变、电解质不平衡、营养异常、或败血症等因素。症状在下午或晚上会更严重。病人的躁动不安需密切观察,找出可治疗原因,如:疼痛、脑缺氧、气喘、膀胱或直肠胀等,并给予对症处理。
Ⅲ 老年人脑缺氧缺血怎么办
这是一种普遍性疾病,程度各异而已。最好找中医调理。或者服用一些扩展血管的西药。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办法。
Ⅳ 老年人脑缺氧怎么办
你好:脑供血不足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大脑出现慢性的广泛的供血不足,引发脑部缺血缺氧而出现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临床表现的疾病。注意低脂饮食,低胆固醇饮食和戒烟酒,平时注意自我调理,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疲劳。
建议:适当的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Ⅳ 老年人脑供血不足脑缺氧有什么症状
如果老年人出现了脑供血不足,那么可能会出现心烦易怒、比较容易失眠、注意力也会不集中、健忘、头晕头痛等症状
Ⅵ 长期的脑缺氧会怎么样
莫轻视脑缺氧 切莫轻视脑缺氧长时间大脑缺氧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甚至脑死亡。一般性的“体内缺氧”,即使不会直接发生生命危险,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伤。氧气如同食物和水,是人体代谢活动的关键物质,是生命运动的第一需要,营养物质必须通过氧化作用,才能产生和释放出化学能。缺氧是指氧气缺乏症,即空气中缺氧或氧气缺乏状态的总称。大自然为每个人提供了基本生存条件,然而,如果处在一个缺少氧气的特殊环境,或者虽然环境当中不乏氧气,但由于自身原因不能摄入足够的氧,或者对吸入的氧气不能充分利用,人体就会发生机能、代谢和形态上的变化。这种状态总称就是缺氧或低氧。因此,医学家把缺氧的原因分为环境性缺氧、病理性缺氧、生理性缺氧和运动性缺氧。
缺氧的一般表现:缺氧的一般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四肢软弱无力,继之有恶心、呕吐,呼吸浅快而弱,心跳快而无力。随着缺氧的加重,会渐次出现意识模糊,全身皮肤、嘴唇、指甲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昏迷,最后因呼吸困难、心跳停止、缺氧窒息而死亡。正常的氧代谢是从呼吸系统的通气、气体交换开始的。呼吸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会造成气体交换不充分。这时,人体先将作出代偿性的保护反应。由于神经反射作用或血气的直接作用,可以使呼吸深度增加,继而呼吸频率加快。如果代偿性的反应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就会出现缺氧。于是,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水平,同时由于二氧化碳积聚造成的二氧化碳分压高于正常水平。这种现象总称为呼吸功能不全。如果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或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rnmhg,就称为呼吸功能衰竭。缺氧的危害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缺氧,都会改变机体的机能和代谢状态。神经系统对于缺氧最为敏感。即便轻度缺氧也有可能出现智力和视觉的功能紊乱。脑是人体各器官中对氧的需求最大的器官。脑的重量只占体重的2%~3%,而脑的耗氧量占人体总耗氧量的20%~30%。心脏输出血量的15%都供给了脑。但是,脑组织本身几乎没有一点点供能物质储备,全部依靠脑循环带来新鲜血液里面的氧气来维持生存和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脑组织对缺氧(缺血)的耐受能力最低。脑的慢性轻度缺氧即可引发困倦、注意力分散、记忆力降低等症状,随之出现意识障碍、惊厥、昏睡或昏迷,以至死亡。如果脑的供血供氧完全中断,在8~15秒就会丧失知觉,6~10分钟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心脏也是耗氧量大、代谢率高和氧储备少的器官,所以对于缺氧也很敏感,最容易受到损伤。严重缺氧和持续缺氧,可使心肌收缩力降低、心率缓慢、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与缺氧症状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心肌细胞变性、坏死。持续的慢性缺氧容易发生心力衰竭。严重缺氧直接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减弱,或出现潮式呼吸,甚至呼吸停止。
如何避免和纠正缺氧:缺氧后果的严重程度,与缺氧持续的时间有很大关系,及时纠正缺氧,可以避免或减少组织器官的损伤,迅速恢复机体代谢功能。如果缺氧长期得不到纠正,细胞的损伤便难以恢复,并会导致器官病变。因此,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者、长期呆在氧含量较少的空调房间里的白领、手术前后的病人、到高原等地的旅游者、失眠者、老人和孕期准妈妈们,应注意给自己的大脑补氧。外供氧除直接吸氧外,还包括各种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深呼吸、改善吸氧环境等
Ⅶ 人要是死了还有机会活过来的吗 人死亡多久还可以救活 尤其是脑缺氧这样的
一般来说大脑死亡就是绝对死亡了,以目前的科学水平没有可能救活
Ⅷ 老年人大脑缺氧怎么办
专家咨询
免费问诊(限时)
老年人大脑缺氧怎么办
2013-07-08
问题描述:病情描述:我父亲今年88岁了,最近快有一年多的时间老是嗜睡,去医院看,医生说是脑缺氧。怎么能给大脑增加氧气?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打了冲血管的针, 吃的是血塞通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怎么能治好他的嗜睡
黄青
主治医师普通内科三甲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的描述,很高兴为你回答问题,接近90岁的老年人出现嗜睡,考虑脑萎缩,动脉硬化脑病导致的。我们说的缺氧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缺氧,而是脑血管动脉硬化,供血供氧不足。其根源是动脉硬化。可以打一些活血化瘀,营养脑神经的药物,可能会好一些。
2018-06-10
何观凤
护师消化内科于都县人民医院
病情分析:你好,脑供血不足患者要早睡早起;适当锻炼,如快走等;一定要吃早餐,吃饭清淡为好,不要油腻辛辣.建议脑供血饮食上要远三白(糖,盐,猪油),近三黑(黑芝麻,蘑菇,黑米).从营养价值看,四条腿(猪,牛,羊)不如两条腿(鸡,鸭),两条腿不如一条腿(蘑菇),一条腿不如没有腿(鱼).
意见建议:经常吃海带,河鱼,鱼油可减低脑细胞死亡速度.“神经元修复疗法”是在先进仪器的定位下,采用微创治疗方式,直达病灶部位促进神经生长因子再生,不断发挥神经修复能量,促进神经的自我生长和修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效果比较显著。
2013-07-08
胡建民
主治医师皮肤科保定市中医院
病情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大脑缺氧的症状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①室内空气不流通而导致氧气浓度低于正常水平;②生活作息时间不规律,长期睡眠不足;③平时缺少锻炼,血液流通缓慢而导致血管杂质淤积,有时还可能引起高血压的病症。解决大脑缺氧的方法有:①平时多做有氧运动,像慢跑、步行、游泳、滑冰、跳健身舞、骑自行车、做韵律操、瑜伽等等都是比较常见的有氧运动。因为有氧运动的特点是低强度、节奏性强、连续性好,有助于提升氧气的摄取量、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使血液流通更加顺畅;②氧疗,这里就不多说了,就是每天坚持用家用制氧机吸氧;③长期缺氧的患者需要长期调理,使身体慢慢地摆脱缺氧的状态,建议食补与低强度的运动并进,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④做超意识ESP冥想,这个办法对因脑力工作而缺氧的人非常有效。
Ⅸ 老人临终前几个月征兆
要么身体特别差,油尽灯枯。要么身体特别好,回光返照。
Ⅹ 老人脑缺氧
老人脑缺氧主要病因有:
(1)某些动脉血管腔狭窄或血管痉挛,通过的血流量减少,致使所供应的脑区发生供血不足;
(2)血流动力学障碍,当血压降低,心脏搏出量减少时脑组织供血不足;
(3)某些原因造成的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缓慢及血液成分的改变,也可发生及供血不足;
(4)微血栓形成,微血栓即动脉搏粥样硬化的板块脱落,在血流中形成微栓子,随血流到小动脉而堵塞血管,则会出现脑局部供血不足。
如果老人有脑缺氧的症状,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观察老人的身体变化,一旦有任何的不对劲,就要及时的送往医院,如果自己忙于工作无暇照顾的话,最好是请保姆照料比较好。
为什么中老年人容易患慢性脑供血不足(脑缺氧)呢?
因为大脑所需的氧全部由血液供给,所以必须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大脑才能正常活动。衡量大脑血液供应的标准是脑血流量,脑血流量一旦减少,脑细胞的供氧供能也随即减少;脑组织只要缺血10余秒钟,就会引起大脑的功能发生变化。如果大脑某一部分血流在较短时间内完全阻断,会发生局部脑组织坏死,这就是脑梗塞;如果大脑供血不是完全阻断而是慢慢地减少,这就是慢性脑供血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血液供应会逐渐减少。儿童时期脑血流量大约为100毫升(100毫升/100克脑组织·分),成人为50毫升(50毫升/100克脑组织·分),而健康老人只有35毫升(35毫升/100克脑组织·分);再加上中老年人的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相对较低,脑血管的自动调节机能也逐渐下降,因此只要供血发生轻微的变化,就会明显影响脑血流量,从而导致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发生。
慢性脑供血不足早期是可逆的,正确治疗往往会获得很好的效果;如果忍耐拖延,不及时治疗,常常会酿成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