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年人手麻怎么治 警惕老年人手麻多动动手指好处多
生活中,手麻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引起手麻的原因多样,短暂的手麻多为生理性,如长时间低头写字、看文件会导致手臂麻木,肘关节长时间处于弯曲位也会引发手尺侧麻木。若手部出现长时间持续性麻木,则需考虑病理性原因。临床上,手麻部位的不同可初步提示某些疾病,结合详细的手麻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基本可确诊。
例如,肩背部麻木常由颈根部的神经根受压引起,尤其是压迫第5颈神经根的颈椎病。上臂外侧麻木则可能是第6颈神经根受压所致。前臂外侧的麻木除考虑颈6神经根受压外,还应怀疑肘部有肿块或纤维形成的条状物压迫皮神经。手部桡侧的拇、食、中指麻木最常见的原因是腕管综合征,此病在50岁以上女性中尤为常见,症状在夜间尤为严重,有时会影响睡眠。患者夜里因麻木而醒,称为麻醒史,是此病的典型症状,根据发病部位与麻醒史即可确诊。
腕管综合征可通过药物治疗。若病程长、症状持续,并出现手部大小鱼际肌肉萎缩等,则需手术切断压迫手部正中神经的腕横韧带。
周围神经是大脑与神经末梢之间的通道,这条通道上,大脑的神经元释放的信息以快速的兴奋波传递到神经效应器上。为了保证神经兴奋波在神经干上的快速传导,需满足以下条件:神经干有足够的血液供应;神经干保持稳定的位置;神经干有一定的弹性或伸张性。一旦神经干得不到充足的血供,神经干内的交感神经纤维产生兴奋占主导地位,而交感神经的兴奋特征就是麻、痛。正中神经从前臂经过腕部进入手部,在腕部通过的一段空间称为腕管。腕管由8块腕部小骨拼成管底与侧壁,腕横韧带在管顶。除了正中神经在管内外,尚有9根肌腱也在管内。一旦管壁增厚或管内容物增厚,管腔会狭窄,压迫软质的正中神经,尤其是影响神经干内的血液供应。
一旦切断腕横韧带,腕管容积会充分扩大,正中神经的受压会很快缓解,麻、痛症状也会迅速消除。手麻症状除了多发于腕管综合征及颈椎病外,还可能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炎、病毒性周围神经炎等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单纯的大小鱼际肌肉萎缩更多发生在脊髓及周围神经的疾病中。
一旦出现手麻、手痛,特别是夜间麻醒的情况,务必找专科医生诊治,以免耽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预防手麻的方法包括多做指尖运动。
具体做法:用拇指指尖触及食指指尖2次,再触及中指指尖1次,触及无名指指尖3次,最后触及小指指尖4次。接着按相反顺序重复上述动作。这种指尖运动可以打破手指活动常规,使大脑思维得到转折,有利于大脑细胞的活跃。
另一种方法:用拇指指尖轻点其余四指的各个指关节横纹,注意每个指节都要碰到。再反过来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指尖去碰拇指的指横纹。
根据中医理论,手指和经络相通。从大拇指到小拇指依次与人体的肺、大肠、心包、三焦、心脏和小肠相对应,还集中了其他重要穴位。全方位活动手指可以疏通经络、开发脑细胞。
生命在于运动,特别是在于手指的灵巧运动。手指指尖是联络大脑神经元的最敏感部位。大脑神经元是控制痛觉的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神经元功能的健全与活跃会消除来自机体各部位的有害冲动。因此,指尖运动优于关节运动。每个人都可以设计自己的指尖运动如写字、绘画等。指尖运动是一项零消费、百利的健身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