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智利最近十年養老金收益率是多少到哪裡可以查到這些數據,我最近寫論文。
這里有2005至2011的,包含各個養老基金企業每個月實際增長和年增長對比
後邊標著anual的兩項一個是年增長一個是2002至該月平均額
http://www.safp.cl/safpstats/stats/rentabilidad/getRentab.php?tiprent=FP
Ⅱ 智利養老保險的團結支柱是如何處理公平問題的
利於1980年頒布了《養老保險法》,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從現收現付、公共部門管理專到強制個人儲屬蓄、民營機構負責收支運營,建立了以強制性個人儲蓄為主的「新制」和以保留社會保險特點的「舊制」並存的養老保險制度。本文試對智利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情況作以介紹,並分析其對我國養老保險改革的借鑒意義。
一、智利現行養老保險體制
二、對智利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分析評價
三、智利養老保險制度對我國的借鑒
Ⅲ 智利養老金制度私營化改革為什麼會受到世界銀行的推崇
智利模式以個人為直接責任主體,採用完全積累方式,從而在減輕政府責任的同回時也較好地解決答了勞動者代際之間的矛盾;
其私營化、資本化管理給養老基金帶來了較高的投資回報,也為避免傳統社會保險型或福利國家型養老保險制度的財政危機提供了一種新的對策思路;
此外,智利模式實際上是迫使國民儲蓄,它對於改變智利國民缺乏儲蓄偏好的傳統,進而增加國民經濟建設資金的來源顯然具有非常直接的效應。
客觀說來,智利模式在智利的20年實踐總體上是成功的。政府未來長期責任的減輕、國民儲蓄的持續上升及養老基金運營效益的顯著增長等,是智利模式20年來尤其是前10年中取得的重要成就。這些成就表明市場機制的應用能夠創造出相應的效率、個人責任的強化可以直接減輕政府所負的責任而這兩點恰恰是傳統社會保障制度所欠缺的。
智利在養老保險制度方面的改革,因為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養老社會保險模式,且確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一些成就,從而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對象。養老保險基金私營化管理也被另外一些拉丁美洲國家視為值得仿效的榜樣。美國、歐洲國家乃至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也都以極大的興趣關注著智利模式。
Ⅳ 智利強制性養老保險模式個人儲蓄的國家行為行為
所謂智利模式:其實是指智利實行的由個人繳費、個人所有、完全積累、私人機構運營的養老金私有化模式。它作為世界上有影響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舉措,確實是對傳統社會保障制度的根本性變革,其典型性和代表性是毋庸置疑的。
Ⅳ 智利在養老保險制度轉型中,在解決中人問題上採取了哪些措施
資金來源:以個人資本積累為基礎,政府強制性地規定各個公營和私營單位的所有從業人員都必須參加養老保險,每月從每個職工工資中扣除10%,將其存入每個職工的個人賬戶,從而構成養老基金的來源。僱主不承擔任何費用。
一、建立了個人基金賬戶 。基金賬戶中的資金由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公司(PensionFundAdministrators,AFPs)負責對進行投資運作,所得收益也存入基金賬戶之中,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公司從中收取一定的管理費。在舊的養老保險體制下,已經繳費多年的參保人員,他們可以選擇加入新的養老基金計劃或是仍然按照改革之前養老保險計劃的方式領取,他們個人養老金賬戶的資金缺口由政府財政出資補貼。
二、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公司為私營公司 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公司是從事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管理和發放的私營公司。養老基金由私人經營的經由國家批准成立的大約20家退休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並將基金運營的收入全部配送到那些個人賬戶。養老保險參保人可以選擇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公司來管理自己養老保險基金賬戶中的資金,如果認為不滿意也可以更換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公司。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公司將參保人賬戶中的資金匯集起來進行投資運作,以實現資金保值增值的目標。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公司投資養老基金資產獲得的投資收益率越高,就會有更多的人願意將自己的養老保險賬戶交給該公司管理,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公司運營的養老保險金越多,該公司就可以獲得更多的管理費
Ⅵ 智利模式為什麼受到世界銀行推崇
智利模式受到世抄界銀行推崇襲的原因有:
1、智利模式以個人為直接責任主體,採用完全積累方式,從而在減輕政府責任的同時也較好地解決了勞動者代際之間的矛盾;其私營化、資本化管理給養老基金帶來了較高的投資回報,也為避免傳統社會保險型或福利國家型養老保險制度的財政危機提供了一種新的對策思路;此外,智利模式實際上是迫使國民儲蓄,它對於改變智利國民缺乏儲蓄偏好的傳統,進而增加國民經濟建設資金的來源顯然具有非常直接的效應。
2、 客觀說來,智利模式在智利的20年實踐總體上是成功的。政府未來長期責任的減輕、國民儲蓄的持續上升及養老基金運營效益的顯著增長等,是智利模式20年來尤其是前10年中取得的重要成就。這些成就表明市場機制的應用能夠創造出相應的效率、個人責任的強化可以直接減輕政府所負的責任而這兩點恰恰是傳統社會保障制度所欠缺的。
3、智利在養老保險制度方面的改革,因為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養老社會保險模式,且確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一些成就,從而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對象。養老保險基金私營化管理也被另外一些拉丁美洲國家視為值得仿效的榜樣。美國、歐洲國家乃至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也都以極大的興趣關注著智利模式。
Ⅶ 世界其他國家,退休年齡是多少
世界其他國家退休年齡如下:
1、法國:法定退休年齡60歲,實際退休年齡59.4歲
法國法定退休年齡為60歲;實際平均退休年齡59.4歲,男59.5歲,女59.4歲。
在法國,工作滿40年就可以領取「全額養老金」,即退休前工資的80%。
另外,法國從1956年開始就實行了沒有任何條件和區別的全民基本養老金制度,即所有在法國國土上居住的人(包括外國人),只要到了60歲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2010年,基本養老金標准為單身老人每月709歐元,夫妻老人每月1158歐元。如果領取基本養老金的老人去世後的遺產超過39000歐元,則他所領取的基本養老金將被追回,如果其繼承人不返還這筆養老金,其遺產將被沒收。
2、德國:法定退休年齡65歲,實際退休年齡62歲
德國法定退休年齡為65歲;實際平均退休年齡62歲,男62.6歲,女61.5歲。
德國1889年頒布了《老年和殘疾人保險法案》,工人須交納養老保險,70歲時可以退休,領取養老年金。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勞動力獲得了解放,工人退休後享受的休閑時間也隨之延長,從1916年起,德國把退休年齡降到了65歲。
德國也面臨人口老齡化問題,德國政府決定從2012年1月1日起,用12年的時間把退休年齡延長一年,一年延長一個月;然後再用6年的時間把退休年齡延長一年,一年延長兩個月,到2030年把退休年齡延長到67歲。
3、英國:法定退休年齡男65歲,女60歲;實際退休年齡62.6歲
英國法定退休年齡為男65歲,女60歲;實際平均退休年齡為62.6歲,男63.6歲,女61.7歲。
2011年,到退休年齡繼續工作的人有140萬,男性佔39%,女性佔61%,大多是非全日制工,工作時間較短。到退休年齡繼續工作的男性老年人主要是農民和計程車司機,女性老年人主要是保潔工、管理員、保姆和售貨員。
英國計劃在2016年4月到2018年11月期間,把女職工的退休年齡提高到65歲,男女並軌。和大多數西方國家一樣,英國全民享有基本養老金。2012-2013財年,所有英國公民到了退休年齡,都能領到每周107.45英鎊的基本養老金。
4、希臘:法定退休年齡男65歲,女60歲;實際退休年齡61歲
希臘法定退休年齡男65歲,女60歲;實際平均退休年齡61歲,男61.6歲,女60.5歲。
希臘政府雖然規定法定退休年齡是65歲,但也同時規定,交滿30年的養老保險可自願退休。
希臘是歐盟國家中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發放養老金最慷慨的國家,希臘人平均領取的養老金甚至高於他們退休時的工資。對一個有40年工齡、領取平均工資的職工來說,養老金是退休時工資的105%。
5、義大利:法定退休年齡男65歲,女60歲;實際退休年齡60.4歲
義大利法定退休年齡男65歲,女60歲;實際平均退休年齡60.4歲,男61歲,女59.8歲。
義大利的法定退休年齡也是名義上的,如果職工交納的養老保險達到一定年限即可退休,所以,很多義大利人未到法定退休年齡就選擇退休了。
義大利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重點不是放在提高退休年齡上,而是逐步降低養老金的發放標准,由工資的90%逐步縮減到70%,把全社會養老金的支付總額控制在GDP的15%。
7、西班牙:法定退休年齡為65歲,實際退休年齡62.1歲
西班牙法定退休年齡為65歲;實際平均退休年齡62.1歲,男61.8歲,女62.4歲。
8、日本:法定退休年齡為60歲,社保交滿25年即可退休
日本的法定退休年齡為60歲。
日本退休年齡也比較靈活,交滿25年的養老保險就可以退休。低收入群體可以申請免交養老保險,養老保險局根據申請人的家庭收入情況,決定是否給予免除,或免除多少。
2010財年,對交滿40年養老保險的人來說,一年領取的養老金總額為792100日元。根據日本養老金管理局的報告,2008年領取養老金的人口占日本總人口的四分之一,老年居民戶養老金收入占其總收入的70.8%,有61.2%的老年居民戶養老金是唯一的收入。
9、新加坡:法定退休年齡62歲,可工作到65歲
新加坡的法定退休年齡為62歲。
針對人口老齡化問題,新加坡也曾考慮延遲退休,但遭到民眾的普遍反對。為此,新加坡取消了提高退休年齡的計劃,改為允許僱主僱用62歲的退休人員,但超過65歲不得僱用。
但這要建立在雙方自願的基礎上,這樣就保持了養老金制度的穩定,同時,對那些認為身體健康條件允許繼續干幾年的退休人員來說,也可以繼續工作,為家庭增加些收入。
Ⅷ 智利的養老保險金待遇取決於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大體上講,目前世界各國的社保制度有三大類,一是DB型現收現付制,二是DC型完全積累制,最後是各種不同形式的混合模式,如半積累制和名義賬戶等。
所謂DB型現收現付制是指「待遇確定型現收現付制」,就是說,用當代工作的一代人上繳的保險費來立即支付當今退休一代人的基本融資制度,保險費集合起來由國家統一調配,一般來說是有節余的,這筆節余就叫做「社保基金」,中央政府為了減少支付壓力,將之投資於某種金融工具,例如政府債券等;在這種制度下,退休一代人的養老金給付標準的計算方式主要是看他在整個工作生涯中的工資總水平,尤其是最後幾年的水平,還有資歷、工齡、級別和貢獻等綜合因素,這就是「待遇確定型」(DB型)的主要含義。目前來看絕大多數發達國家採用的都是這種模式。
第二種DC型完全積累制有兩種形式,一是智利模式,大約近十個拉美國家採用了這種模式,個人繳費完全在個人賬戶里,國家提供幾個投資基金,由個人來決定投資組合,基金管理人負責具體運作,虧了賠了都由個人來承擔,國家不承擔任何責任,未來的養老金給付水平幾乎完全取決於繳費余額和投資收益(減去管理費用),這就是「繳費確定型(DC型)」的含義。所以,在智利模式下,國家沒有掌握一個集中的社保基金。所謂的社保基金,是分散在每個人的賬戶里,投資決策是個人行為,是分散型的決策,根據個人的偏好和國家提供的投資基金種類進行個人決策。一般來說,可供選擇的投資基金從風險大小和利率高低來分無非依次有這么五六種,例如,非交易型的短期政府債券基金(G基金)、債券市場基金(F基金)、普通股票基金(C基金)、小型資本化股票指數投資基金(S基金)、國際股票指數基金(I基金),等等。關於投資基金的設立,雖然各國的情況不太一樣,但它們大同小異。
二是「中央公積金制」,這種類型社保基金的特點是,在養老金給付上基本上是DC型的,其收益率由國家根據投資收益情況統一確定,但在基金投資方面則完全由國家來運作。所以,這種制度下,養老金的最終給付與以往的繳費積累既有一定的聯系,但這種聯系又不是完全精算型的,因為投資收益率是經過國家「調整」與「管理」的。在英國前殖民地國家中大約有十個左右是採用這種模式,他們將其一少部分(大約15%以下)投資於股市,大部分是以購買政府債券的形式進行基礎設施的投資,收益率表現不好,虧損較大。
第三種是混合型。混合型的社保制度也可以基本上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半積累制,它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現收現付制,一部分是積累制。對於實行半積累制的國家來說,具體制度細節也是千差萬別,但一般是國家掌握現收現付制的那部分基金。從理論上講,目前中國社保制度的設計框架就是半積累制性質的。美國擬議中的三種改革方案就屬於這種典型的半積累制。另一類是「名義繳費確定型」,也稱「名義賬戶制」,它是DB與DC型相結合的一種模式,既有現收現付制的優勢,又兼具積累制的優點,就是說,它採用前者的融資方式,用當代就業者的繳費來支付當前退休的一代,這樣就避免了現收現付制向積累制過渡的轉型成本,但在給付方面則是繳費確定型的,嚴格按繳費的數量給予退休津貼,將繳費與未來津貼緊密聯系起來。歐亞六國近幾年來帶頭採用了這種嶄新的制度,它對一些轉型國家很有吸引力。歐亞六國採用的名義賬戶制度中,有的國家將社保基金完全由中央政府來控制,有的國家將其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由國家統籌並統一投資,另一部分劃給個人賬戶,留給個人進行投資,由個人進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