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全民事業編制人員改革最新進展
改革在全國范圍同步實施 目前我省部分事業單位已參加社保
新華社電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昨日審議了國務院關於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
報告指出,我國將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建立與城鎮職工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
報告稱,按照中央部署,有關部門經過廣泛調查研究和反復論證,已經擬訂了改革方案,並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審議通過。
改革基本思路是一個統一、五個同步。「一個統一」,即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建立與企業相同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行單位和個人繳費,改革退休費計發辦法,從制度和機制上化解「雙軌制」矛盾。
「五個同步」,即機關與事業單位同步改革,職業年金與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同步建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與完善工資制度同步推進,待遇調整機制與計發辦法同步改革,改革在全國范圍同步實施。
報告雖然沒有透露具體的改革方案的內容,但這仍舊意味著,在我國實行近20年的養老保險「雙軌制」終將被破除。
報告還指出,我國將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加快實現城鄉基本養老保險人員全覆蓋。
2020年我國人口預計達到14.3億人,為實現「全面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目標,國務院有關部門已經制定並開始實施以養老、醫療保險為重點的全民參保登記計劃。力爭使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人數在2017年達到9億人,到2020年達到10億人左右,將覆蓋率由目前的80%提高到95%。同時,鞏固全民醫保成果,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傷、失業、生育保險基本覆蓋職業群體。
我省事業單位養老險正摸底
黨政機關尚未繳養老險
本報訊(華商晨報 華商響網記者 常旭)昨日,記者從省、市人社部門了解到,目前全省差額撥款和自收自支事業單位開始參加社保,但高校等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如何參保的具體細則還未出台,養老金計算辦法和繳費暫未掛鉤。
我省黨政機關還尚未繳納養老保險,相關人士介紹,我省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暫未建立職業年金制。
據了解,省內已經參加社保的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職工以本人上月應發工資為繳費基數,單位以全部職工個人繳費基數之和作為繳費基數,其中單位繳費比例不超過單位工資總額的20%,職工繳費比例為本人基本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代繳,單位繳費比例按照「以支定收,略有結余」的原則確定。
記者從沈陽多家事業單位的人力部門了解到,目前還未接到單位和個人繳納養老保險的通知,但未來繳納養老保險已成定局。
據相關人士透露,我省正在進行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摸底調查工作,具體辦法有望於明年出台。
沈陽事業單位養老保險
實行「雙基數、雙比例」征繳政策
截至2013年12月末,沈陽市參加事業養老保險的單位1794戶,在職職工7.8萬人,離退休職工5.6萬人,月人均養老金1456元,其中離休1316人,月人均離休費5577元。2013年收繳保費7.6億元,基金支出10億元,基金結餘1.3億元。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收繳方式是沈陽市社會養老和工傷保險管理局核定繳費,地稅部門征繳。目前,沈陽市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費實行「雙基數、雙比例」征繳政策,即:個人按在職職工應發工資總額的8%,單位統籌部分按18%和離退休統籌項目養老金總額的40%繳納養老保險費,退休人員實行「即繳即撥」政策,離休人員從2002年5月起實行社會化發放。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實行市級統籌、分級管理。
❷ 養老保險雙基數在網上怎麼申報
直接申報繳費工資就可以
申報以後,如果申報工資低於其中一個規定回的最低基答數,按規定最低基數扣費。如果申報工資高於規定最低基數,按申報工資扣費
兩個基數是社保分別規定的不同保險的繳費基數,單位申報時,只要按職工本人在本單位上年平均工資做基數申報就可以
❸ 社保養老保險雙基數
南京今年也碰到抄同樣的情況。應該襲是每年7月起調整社保基數,今年卻是7月份維持原繳費基數,8月份時出通知自7月份起社保基數開始調整,原先7月份繳費基數低於調整後基數的要補齊。應該就是你說的雙基數。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❹ 內蒙古失地養老保險新規定
內蒙古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將全面實現「六統一」
為了進一步完善企業職工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規范養老保險管理,保障參保人員的合法權益,自治區政府於近日印發了《內蒙古自治區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自治區級統籌辦法》(以下簡稱《新辦法》)。《內蒙古自治區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自治區級統籌辦法(試行)》(內政發[2009]78號文件)同時廢止。
《新辦法》規定,下一步,我區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將全面實現六個「統一」。
一是統一繳費基數。參保單位以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為基數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職工以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資為基數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如職工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資低於全區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全區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基數繳費,如高於全區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全區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基數繳費;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在全區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至300%的范圍內,則可自主選擇繳費基數。
二是統一繳費比例。全區范圍內所有的參保單位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20%,職工個人繳費比例為8%;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繳費比例為20%。
三是統一個人賬號。參保人員養老保險的個人賬號統一按照本人繳費工資的8%記入,並按照自治區統一公布的記賬利息計算利息。
四是統一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參保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累計繳納養老保險費滿15年的,按月享受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號養老金兩部分組成。統籌養老金月標准以全區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號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號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五是統一養老保險待遇調整政策和養老保險基金支付項目。今後,我區范圍內參保企業職工的養老保險待遇調整辦法均由自治區政府制定,全區統一執行;養老保險基金支付項目也將按照自治區的規定執行。
六是統一全區職工養老保險的經辦規程和信息系統。各盟市、旗縣區的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必須按照全區統一的基本養老保險業務流程和信息系統辦理業務。
《新辦法》的頒布實施是對我區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自治區級統籌政策的進一步規范和完善。自治區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與內政發【2009】78號文件相比,我區全面實現自治區級統籌後,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政策將有「四大」變化:一是參保單位繳費基數由原來的「單基數」轉為現在的「雙基數」,即參保單位繳費由原來的以本單位上年度全部職工繳費基數之和變為以本單位上年度職工工資總額為基數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二是繳費和待遇計發由原來的以各盟市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標准,轉變為以全區上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標准;三是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自主選擇繳費基數的范圍,由原來的各盟市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100%提高到60%-300%;四是全區所有的參保單位和參保人員所繳納的養老保險費都直接繳入自治區級國庫,由自治區統一管理和使用。
養老保險自治區級統籌制度的不斷完善,是我區養老保險制度步入健康發展的重要體現,「六統一」的全面實現,對於提高養老保險統籌層次、加大基金調劑力度、增強基金抗風險能力都將起到重大作用。
❺ 職工養老保險如何計算
你好!
養老保險雙基數就是單位繳費基數和職工繳費基數。也就是單位繳費按單位繳費基數*單位繳費比例20%,職工繳費按職工繳費基數*個人繳費比例8%。個人8%全部計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單位的20%進入統籌基金。
職工繳費基數要求按照職工個人上年度實際月平均工資收入申報,低於上年度省均工資60%的按上年度省均工資60%申報。
如果單位職工上年度人均工資收入偏低,都按職工繳費基數來計算單位繳費的話,單位負擔過重,所以可以根據單位上年度實際職工工資總額來確定單位繳費基數。
而單位繳費基數的降低不影響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所以也不會影響職工養老金。
如果一個單位上年度所有職工工資都超過上年度省均工資60%,則單位繳費基數和職工繳費基數就是一致的。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❻ 求教,什麼是養老保險雙基數
很久以前的詞了。
現在貌似全國都沒有了。
以我省為例,大概意思就是企業參加養老保險後。社會保險按(在職職工工資+退休職工工資)的一定比例徵收企業的繳費,而個人則只按在職職工工資徵收。
太久遠了,記不太准了。至於是2002年之前用的詞了。一般與個人沒有關系的。
❼ 您好,請問養老保險雙基數怎麼算尤其是單位的繳費基數,是全體員工(包括不參保人員)月平均工資嗎
根據規定,單位繳費基數應當是該單位上一年度工資總額,並不是將所有人的繳費基數相加。因此二者是有差異的
❽ 養老保險雙基數怎麼計算
養老保險雙基數就是單位繳費基數和職工繳費基數。也就是單位繳費按單位繳費基數*單位繳費比例20%,職工繳費按職工繳費基數*個人繳費比例8%。個人8%全部計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單位的20%進入統籌基金。
職工繳費基數要求按照職工個人上年度實際月平均工資收入申報,低於上年度省均工資60%的按上年度省均工資60%申報。
如果單位職工上年度人均工資收入偏低,都按職工繳費基數來計算單位繳費的話,單位負擔過重,所以可以根據單位上年度實際職工工資總額來確定單位繳費基數。而單位繳費基數的降低不影響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所以也不會影響職工養老金。
(8)養老保險雙基數管理單位繳費基數調查表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由四個層次:
基本養老保險
基本養老保險(亦稱國家基本養老保險),它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基本養老保險以保障離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為原則。它具有強制性、互濟性和社會性。它的強制性體現在由國家立法並強制實行,企業和個人都必須參加而不得違背。
互濟性體現在養老保險費用來源,一般由國家、企業和個人三方共同負擔,統一使用、支付,使企業職工得到生活保障並實現廣泛的社會互濟;社會性體現在養老保險影響很大,享受人多且時間較長,費用支出龐大。
企業補充養老保險
由國家宏觀調控、企業內部決策執行的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又稱企業年金,它是指由企業根據自身經濟承受能力,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基礎上,企業為提高職工的養老保險待遇水平而自願為本企業職工所建立的一種輔助性的養老保險。
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是一種企業行為,效益好的企業可以多投保,效益差的、虧損企業可以不投保。實行企業年金,可以使年老退出勞動崗位的職工在領取基本養老金水平上再提高一步,有利於穩定職工隊伍,發展企業生產。
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
職工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是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由職工自願參加、自願選擇經辦機構的一種補充保險形式。
實行職工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的目的,在於擴大養老保險經費來源,多渠道籌集養老保險基金,減輕國家和企業的負擔;有利於消除長期形成的保險費用完全由國家" 包下來" 的觀念,增強職工的自我保障意識和參與社會保險的主動性;同時也能夠促進對社會保險工作實行廣泛的群眾監督。
商業養老保險
商業養老保險是以獲得養老金為主要目的的長期人身險,它是年金保險的一種特殊形式,又稱為退休金養老保險,是社會養老保險的補充。商業性養老保險的被保險人,在交納了一定的保險費以後,就可以從一定的年齡開始領取養老金。
這樣,盡管被保險人在退休之後收入下降,但由於有養老金的幫助,他仍然能保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商業養老保險,如無特殊條款規定,則投保人繳納保險費的時間間隔相等、保險費的金額相等、整個繳費期間內的利率不變且計息頻率與付款頻率相等。
❾ 2019哈爾濱養老保險繳費基數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問:哈爾濱養老保險雙基數怎麼算詳解?
答:繳費基數從60%-300%;
具體是這樣的:你所在的統籌地區即哈爾濱,上年度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除以12,就是每月的平均工資,如果你的工資低於這個月平均工資60%的,要按60%繳納養老保險;如果你的工資高於月平均工資60%低於300%的,可以按100%繳納;如果你的工資高於月平均工資300%的,可以按300%繳納養老保險;繳得越多,退休後領的養老金越高;
如果按照100%繳納,企業每年為每個職工繳納的養老保險數額計算公式為:上年度社平工資X20%,這里邊的20%是國家規定的企業為職工繳納養老保險的比例,個人繳納的為8%,即上年度社平工資X8%;如果按60%基數或300基數繳納,則在剛才的計算公式上再乘以60%或300%
即:
按60%繳納:上年度社平工資X20%X60%(企業繳的)+上年度社平工資X8%X60%(個人繳的)
按100%繳納:上年度社平工資X20%(企業繳的)+上年度社平工資X8%(個人繳的)
按300%繳納:上年度社平工資X20%X300%(企業繳的)+上年度社平工資X8%X300%(個人繳的)
其中這個上年度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是由你所在的統籌地區即哈爾濱統計局所公布的;
你可以按這個公式去算個人的繳費額。
記住一點,繳得多,開得多,而且企業是拿大頭的,對個人來說,繳高比例的合適,但目前絕大多數企業按60%繳納。
❿ 單位為職工購買養老保險可以按基本工資購買嗎
根據《 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和《社會保險費申報繳納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根據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有關文件規定,企業養老保險申報繳費實行雙基數,即企業按照企業工資總額作為繳費基數申報繳費,職工按上年度個人工資總額作為繳費基數。企業應以繳費時上月職工的實際工資收入作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基數,按月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如實申報。企業工資總額低於職工個人繳費工資之和的,按照職工繳費工資之和作為企業繳費基數。企業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按國家統計局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統計項目的實際收入計算,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工資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企業應為職工設立工資收入台賬,逐月進行登記,經職工簽字確認,作為申報繳費基數的依據。而根據國家統計局《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規定,工資總額是指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勞動報酬的總額,工資總額的計算應以直接支付給職工的勞動報酬為根據。工資總額由六個方面組成: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因此,企業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按國家統計局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統計項目的實際收入計算,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工資 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