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退休的在外地沒房子國家每年給暖氣補助嗎
進入冬季了,該交取暖費了。一下子要繳納一兩千元,可能很多人覺得手抖吧?想起小時候,為了解決過冬取暖問題,人們都是一車一車的往家拉煤,自己燒爐子燒暖氣。雖然自己燒的不是很熱,但至少額外能夠解決熱水問題。隨著社會發達了,社會公共服務也在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地區實施了集中供熱改造。每年有供熱公司為大家燒暖氣,這樣有效降低了冬季大氣的污染,也保障了大家採暖的安全。現在不少農村地區自己供熱的話,一個不小心還會出現一氧化碳中毒的情況,那可就悲劇了。
最早的時候,為了解決職工冬季取暖問題,都是有用人單位發放煤炭實物作為一種福利,不管是退休老人還是在職職工,人人都有一份。一人幾百斤,不夠的自己買。這是國家明確可以發放的福利,國家沒有統一標准,根據單位效益情況自行確定。
不過隨著集中供熱體制的不斷推進,2003年建設部國家發改委等多個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城鎮供熱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建城[2003]148號),明確改革單位統包的供熱制度,停止福利供熱,實施供熱商品化。推動和實施集中採暖補貼制度,機關事業單位在職和離退休職工按照職工住房標准、城鎮供熱平均價格、採暖期限、職工收入水平、地方財政承受能力確定,企業在職職工和離退休職工,可以參照機關事業單位的標准,也可以根據企業職工的住房情況自行確定。總體來看具體標准還是根據用人單位情況來解決的。
遼寧省機關事業單位取暖費的發放標准,是根據職工的職務及相對應的住房控制面積標准確定採暖發放額度。職工住房控制面積標准×採暖費價格標准×補貼系數。補貼系數為100%,採暖費價格補貼標准以2015~2016年採暖費標准為基數,5年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一次。
國有企業的職工和離退休人員一般也有相應的取暖補貼,但是具體補貼標准自行確定。不過在實施退休人員管理社會化以後,不少地區在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冬季取暖補貼。新疆是採暖季每人每月120元,山東青島、威海和濟南是每人每年1700元,天津市只有520元,河南省是480元,河北省是1240元、1400元和1560元三個檔次,陝西省是2360元,山西省是3360元,青海省是3900元。寧夏自治區2019年最新標準是3996元,是全國最高的地區了。不過具體的標准全國各地沒有統一,南方省份和北京、東北等一些地區並沒有設置冬季取暖補貼。
B. 2020年退休職工發取暖費嗎
2020年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離退休人員冬季取暖費補貼標准已確定,將於10月份發放到位。
離退休人員冬季取暖費補貼發放對象為2020年9月30日前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且已辦理離退休、退職手續的人員和解決歷史遺留、被征地農民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領取待遇的人員。
(2)養老保險暖氣費哪個月政府補貼擴展閱讀:
發放標准為:
1、已參保離休人員,含新中國成立前參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和按照自治區人民政府有關規定已完成移交地方管理的國有企業辦中小學退休教師,比照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發放標准發放,低於4193元的按4193元標准執行;
2、已參保退休、退職人員,含上世紀60年代精簡退職領取生活費人員,按照2019年度全區企業參保退休人員月平均養老金3443元確定,2010年以來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增加的人均750元的取暖費補貼繼續保留,共計4193元;
3、解決歷史遺留和被征地農民參加職工養老保險領取待遇的人員,按照2019年度領取待遇人員月平均養老金1880元確定,2010年以來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增加的人均750元的取暖費補貼繼續保留,按參保退休、退職人員人均月養老金凈增額197元增加,共計2827元。
C. 取暖費補貼是工資還是福利費
取暖補貼費是福利費,並不是每個人都有的
D. 國家有關規定企業職工取暖費的發放標准和依據
各地發放職工取暖費標准都是不同,要以當地情況為准,以北京為例:
根據北京市《關於冬季職工宿舍取暖補貼發放辦法的通知》和《關於調整職工冬季取暖補貼標準的通知》等規定。
每年進入十一月份,具有北京市城鎮居民戶口、採用清潔能源分戶自採暖方式的居民,憑《職工住宅清潔能源分戶自採暖核對證明》享受居民住宅清潔能源分戶自採暖補貼。
北京市職工冬季取暖補貼調整政策:
1、 本市長城以內地區取暖補貼標准為每人每年90元。
2、 延慶、懷柔、密雲、平谷四個縣的長城以外地區取暖補貼標准為每人每年100元。
3、屬於發放取暖補貼范圍的職工,因故不能回家而住集體宿舍的,由本單位從發給本人的補貼中扣除30元作為職工集體宿舍的取暖費。
(4)養老保險暖氣費哪個月政府補貼擴展閱讀
根據《關於職工冬季取暖補貼等稅前扣除問題的批復》,對企業職工冬季取暖補貼、職工防暑降溫費、職工勞動保護費等支出,允許稅前扣除。也就是說,這筆福利企業只要發得合理是不扣稅的。
陝西《省財政廳關於調整冬季取暖費標準的通知》針對機關事業在職和離退休人員每人每個取暖期取暖費標準是:機關、事業單位在職人員和離退休人員,人均每個取暖期的取暖費標准由600元提高到896元;城市低保戶每戶由200元提高到600元;農村低保戶和農村五保戶每戶由100元提高到200元。「企業的在職和離退休人員可參照機關事業單位補貼標准執行。」
資金來源方面,增加的職工取暖費支出由所在企業負擔,可以列入企業生產成本。企業退休(職)人員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增加的取暖費從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未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按原渠道解決。
E. 社會養老保險與政府補貼有什麼不同
一、,今年是試點,不是全面鋪開,你是不是在這些四川省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縣區內:
被列入首批試點的縣(市、區)包括成都市金堂縣、自貢市富順縣、攀枝花市米易縣、瀘州市瀘縣、德陽市旌陽區、綿陽市江油市、廣元市蒼溪縣、遂寧市安居區、內江市資中縣、樂山市市中區、南充市南部縣、宜賓市珙縣、廣安市廣安區、達州市宣漢縣、巴中市通江縣、雅安市雨城區、眉山市仁壽縣、資陽市簡陽市、阿壩州汶川縣、甘孜州九龍縣和涼山州西昌市。
二、試點實施辦法如下,你對照一下,他們有違規嗎?
四川省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實施辦法
根據國務院《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國發〔2009〕32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新農保)試點工作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高農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水平為目的,以規范管理和優化服務為基本要求,以基本覆蓋農村適齡人口為目標,按照「保基本、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的基本原則,堅持政府引導和農民自願參保相結合,堅持個人(家庭)、集體、政府合理分擔責任,從農村實際出發,低水平起步,逐步建立籌資和待遇標准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及各方面相適應,與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二、參保范圍
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願參保。
三、基金籌集
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
(一)個人繳費。參加新農保的農村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目前設為一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各地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省政府根據國家統一要求適時調整繳費檔次。
(二)集體補助。有條件的村集體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助,補助標准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民主確定。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
(三)政府補貼。政府對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基礎養老金。國家規定標準的基礎養老金由中央財政全額補助。
地方各級政府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基本補貼,補貼標准不低於每人每年30元。其中省級財政補貼總量按地方補貼的50%安排,省對各試點地區根據其財力水平,分檔次給予補助。其餘部分由市、縣兩級共同分擔,具體分擔比例由市(州)人民政府自行確定。
對選擇300元繳費檔次繳費的,地方政府每人每年增加補貼5元,對選擇400元繳費檔次繳費的,地方政府每人每年增加補貼10元,對選擇500元繳費檔次繳費的,地方政府每人每年增加補貼15元,資金分擔比例與基本繳費補貼分擔比例相同。
對農村重度殘疾人,各市(州)、縣(市、區)政府應部分或全部代其繳納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具體標准及分擔比例由市(州)政府自主確定,自行負擔。
四、建立個人賬戶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為每個參保人建立終身記錄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及其他社會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對參保人繳費的資助、地方政府對參保人的繳費補貼,全部記入個人賬戶。個人賬戶儲存額目前每年參考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一年期同期存款利率計息。
五、養老金待遇
按照國家規定,我省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
基礎養老金標准為每人每月55元。各市(州)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高基礎養老金標准,並對於長期繳費的參保農村居民,可適當加發基礎養老金。提高和加發資金的具體標准及分擔比例由市(州)政府確定,並自行負擔。
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准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參保人員個人帳戶資金領取完畢的,由當地政府繼續為其終身支付個人帳戶養老金。參保人死亡,個人賬戶中的資金余額,除政府補貼外,可以依法繼承;政府補貼余額用於繼續支付其他參保人的養老金。
六、待遇領取條件
參保人員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有戶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
七、待遇調整
省政府根據國家統一規定,結合經濟發展和物價變動等情況,適時調整我省新農保基礎養老金的最低標准。
八、基金管理
建立健全新農保基金財務會計制度。新農保基金納入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單獨記賬、核算,按有關規定實現保值增值。目前試點階段新農保基金暫實行縣級管理,隨著試點擴大和推開,逐步提高統籌層次。
九、基金監督
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切實履行新農保基金的監管職責,制定完善新農保各項業務管理規章制度,規范業務程序,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對基金的籌集、上解、預算、劃撥、發放進行實時監控和定期檢查,並定期披露新農保基金籌集和支付信息,做到公開透明,加強社會監督。財政、監察、審計部門按各自職責實施監督,嚴禁擠占挪用,確保基金安全。試點地區新農保經辦機構和村民委員會每年在行政村范圍內對村內參保人繳費和待遇領取資格情況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
十、經辦管理服務
全省要在社會保障信息系統(金保工程)的總體規劃和技術構架下,建立統一、規范的新農保信息管理系統。開展新農保試點的縣(市、區),要認真記錄農村居民參保繳費和領取待遇情況,建立參保檔案,按規定長期妥善保存。要大力推行社會保障卡,方便參保人持卡繳費、領取待遇和查詢本人參保信息。試點地區要在現有社保經辦機構和鄉鎮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機構的基礎上,理順新農保的管理體制,明確管理職責,運用現代管理方式和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充實經辦力量,提高工作效率。新農保工作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不得從新農保基金中開支。
十一、相關制度銜接
原來已開展以個人繳費為主、完全個人賬戶積累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老農保)的地區,要在妥善處理老農保基金債權債務的基礎上,做好與新農保制度和經辦工作的銜接。在新農保試點地區,凡已參加了老農保、年滿60周歲且已領取老農保養老金的參保人,可直接享受新農保基礎養老金;對已參加老農保、未滿60周歲且沒有領取養老金的參保人,應將其老農保個人賬戶資金並入新農保個人賬戶,建立相應資料檔案,按新農保的繳費標准繼續繳費,符合規定條件時可以享受相應待遇。
新農保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等其他養老保險制度的銜接辦法,以及新農保制度與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政策、農村五保供養、社會優撫、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政策制度的配套銜接工作,待國家相關部門出台相關文件後結合我省實際貫徹落實。
此前已經開展新農保初步探索的地區,要根據國務院《指導意見》和本辦法進行調整,特別是制度模式、籌資方式、經辦管理、計發辦法要與國務院《指導意見》相關政策一致。
十二、精心組織試點
省政府在各市(州)政府推薦的國家試點縣(市、區)名單的基礎上,審核試點條件後上報國務院審定。各市(州)政府要切實加強對試點工作的組織領導,加大對試點縣(市、區)的指導力度,嚴格按照國務院《指導意見》和本辦法的要求,盡快制定試點具體實施方案,由縣(市、區)政府報市(州)政府審核後報省政府審定。
十三、加強組織領導
省政府新農保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全省試點工作的政策協調和組織領導。各市(州)及試點縣(市、區)也要相應成立試點工作領導機構,盡快就試點工作做出具體安排,確保試點工作的順利推進。
各地要充分認識開展新農保試點工作的重大意義,將其列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年度目標管理考核體系,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切實履行新農保工作行政主管部門的職責,會同有關部門做好新農保的統籌規劃、政策制定、統一管理、綜合協調等工作。
各地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運用通俗易懂的宣傳方式,加強對試點工作重要意義、基本原則和各項政策的宣傳,使這項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引導適齡農民積極參保。
F. 公務員採暖補貼標准
行政單位及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在職公務員住宅取暖費補貼,按內當年10月份職務工資和容級別工資兩項計算,在職工勤人員住宅取暖費補貼,按當年10月份技術等級(職務)工資和崗位工資兩項計算。
事業單位(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在職職工住宅取暖費補貼,按當年10月份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兩項計算。
(6)養老保險暖氣費哪個月政府補貼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發放取暖補貼後,職工宿舍冬季取暖費全部由個人自行繳納,單位不再報銷個人取暖費。
2、單位用自有鍋爐供熱的,財政和單位不再負擔與職工住宅供熱相關的鍋爐費用。
3、該項補貼經濟科目列 商品和服務支出類級、取暖費款級科目下執行。
4、以往關於冬季取暖或烤火費的所有文件即行廢止。
G. 個人交養老保險政府補貼取暖費嗎
退休後享來受取暖費,基本養老保險源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一般為8%)。
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全部由自己負擔。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實行社會互濟;在基本養老金的計發上採用結構式的計發辦法,強調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激勵因素和勞動貢獻差別。因此,該制度既吸收了傳統型的養老保險制度的優點,又借鑒了個人賬戶模式的長處;
既體現了傳統意義上的社會保險的社會互濟、分散風險、保障性強的特點,又強調了職工的自我保障意識和激勵機制。隨著該制度在中國實踐中的不斷完善,必將對世界養老保險發展史產生深遠的影響。
H. 退休工人取暖費幾月發
各地的發放時間不一樣。
主要當地政府,行業與用人單位根據本地,本行為,本單位的承受能力和實際情況來確定標准與時間。取曖補貼既沒有法定標准,也沒有國家標准,各省份也沒有統一的省定標准。
以太原師范學院為例,根據山西省教育廳轉發山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山西省財政廳《關於調整駐並省直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冬季取暖補貼標準的通知》(晉人社廳發【2016】100號)的通知精神。在職人員按照所任職務、職稱發放,離退休人員按照離退休時所任職務、職稱發放。
學院發放2017年冬季取暖費的標准如下:
(8)養老保險暖氣費哪個月政府補貼擴展閱讀
取暖費體制改革:
(一)停止現行的供熱補貼制度,改為由居民家庭(用熱戶)直接向供熱企業繳費採暖,實行用熱商品化。
(二)供熱體制改革後,採暖費用採取多渠道籌集,由政府、個人共同負擔;其中財政負擔部分直接通過工資發放中心發放給個人,變「暗補「變「明補」。
(三)合理制定供熱補貼標准。對市級財政供養的行政事業單位人員(含離、退休和老幹部遺孀)按級別進行補貼。補貼標准應綜合考慮到我市供熱平均價格、採暖期限、工資收入水平、地方財政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確定總體補貼水平、各類人員的補貼標准和發放辦法。
I. 企業退休職工取暖費2O16年企業退休人員的取暖費國家還發嗎
企業退休(退職)人員取暖補貼,每年在取暖季節隨養老金按月發放。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從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中支付;未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由原渠道解決。
取暖費的發放不是國家統一規定的,是由當地政府規定的。企業的退養人員能享受取暖費。 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在職職工及離退休職工採暖費補貼標准及發放方式,由職工所在單位根據部門財力自行確定,所需資金由各單位自行解決。
(9)養老保險暖氣費哪個月政府補貼擴展閱讀:
財政補貼經測算執行以下標准:
(一)補貼期限:每年4個月。
(二)補貼標准:地市級享受熱補面積140平方米,人均1400元;縣處級享受熱補面積120平方米,人均1200元;科級以下(含公勤人員)享受熱補面積100平方米,人均1000元。
(三)四大院(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辦公取暖按原辦法執行。
補貼發放辦法
供熱補貼「暗補」改為「明補」後,供熱補貼隨個人工資在每年10月份發放,供熱企業向用戶逐戶收取。
市級機關單位供熱方式
除四大院供熱按原辦法執行外,其餘單位不享受財政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