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農村養老保險開支比例交500到2000分別開多少
如果繳費年限相同,同一年退休,至少相差75%。
② 最新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標準是多少
從2019年1月1日起,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標准調整為每年200元、300元、500元、800
元、1000元、2000元、3000元共7個檔次。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要保證最低繳費檔次標准隨當地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而合理增長,既保障居民繳費負擔適度,又促進個賬戶儲存額正常增長,提高個人賬戶養老金水平。
比如,河南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最低繳費檔次調整為每人每年200元,取消每人每年100元的最低繳費檔次。
(2)農村養老金比例是多少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待遇領取地:
1、養老保險在戶籍地的當地領取
參保人員待遇領取地按照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戶籍所在地的,由戶籍所在地負責辦理待遇領取手續;
2、在累計繳費滿10年地區領取
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在該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
3、年限不夠轉上一繳滿年限地領取
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回上一個繳費年限滿10年的原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
4、多地年限均不夠資金歸集戶籍地
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每個參保地的累計繳費年限均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及相應資金歸集到戶籍所在地,由戶籍所在地按規定辦理待遇領取手續。
③ 農村養老保險的交費和領取的比例怎算
新農保參保人員繳費標准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8個檔次。參保人員均是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在一個自然年度內,繳費檔次確定後,一次性繳納。
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參加社會養老保險方式相同。其計算公式為: 每月領取的養老金額=55(基礎養老金)+(個人繳費合計+財政補貼+存儲利息)÷139。無論男女均是通過足額繳費後,到齡滿60周歲的次月開始享受待遇。
(3)農村養老金比例是多少擴展閱讀
參保者每人每月均享30元政府補貼
以往的政府補貼都是針對特殊人群,而此次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新政策的補貼范圍大幅擴大,將普通參保人員都納入其中。對參保繳費人員,統一按每人每月30元給予補貼。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其中,對年滿16歲、不滿60歲的參保人員,在個人繳費基礎上,每人每年補貼30元,該補貼直接存入個人賬戶,不能用於抵扣繳費;對年滿60歲以上,且自願選擇一次性躉繳的人員,按一次性繳費年限,每人每月也給予30元補貼,但可抵扣繳費。」
該負責人說,補貼涉及400多萬符合條件的普通參保人員,目的在於提高個人養老保險待遇。而特殊人群的待遇可重復享受。
舉例:一位一、二級重度殘疾參保人員,其繳納最低標准100元的保險費,政府要給予40元特殊補助,即個人實際每月只繳60元,加上重復享受每人每月30元的普遍繳費補貼,其個人賬戶每月儲存總額則為60元+40元+30元=130元。
④ 農村養老保險是什麼比例領用的
國家規定來,城鄉居民年滿十六周歲源(不含在校學生),除國家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以及被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覆蓋人員以外,都可以在戶口所在地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每年按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500、2000元共十二個檔次,根據經濟狀況選擇一檔,繳納養老保險金。累計繳費十五年,達到六十周歲,即可按月領取養老金(多繳多得)。領取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一、基礎養老金,由國家財政和地方政府財政支付。國家每年根據財政狀況和物價水平,規定最低標誰;地方政府依據地方財政能力,可以適當提高發放標准。二、個人帳戶養老金:參保人每年交納的養老金及其利息(含集體補貼)全部金額,除以139的商。
⑤ 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繳費比例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是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元的比例,由你自己選擇,多繳多得,就看你的選哪個檔。
⑥ 現在農村養老保險交一百的每年能領多少,直接說數字
誰都要有養老保險——已經基本形成共識了,企業應該給你買養老保險的。專
要問農村養老保險屬退休金,你自己算算(因為你沒有提供個人信息)
一、計算公式:
按照(繳費檔次×繳費年限+財政補貼×繳費年限+利息)÷139+55=個人每月領取金額的公式。
那139是系數,全國通用;那個55是基本養老金(全國各地不盡相同,這里是個比例,因為不知道你是哪的,基本養老金和財政補貼多少你可以在網上搜索一下)
二、比例說明:
你每年交1000元(如果當地有這個檔次),交15年(躉繳,通俗點說補繳),政府每年補貼50元(但之前的躉繳政府一般不補貼),基本養老金55元,那(1000×15+50×3+利息)÷139+55=109+55=164。我估計你那每年1000元是弄錯了的,應該沒有這個檔次,可以是每年100元至500元五個檔次,每年1000元的檔次太高了,不適合各地實際。
三、不分男女都是60周歲
四、目前大部分地區新農保躉繳是選擇性的,就是說你可以不補繳
五、如果企業已為你買養老保險與農村養老保險沒有沖突,可以互為轉換
⑦ 農村養老保險現在每月/每年交多少交15年後,每月能領多少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的籌資方式主要有三種思路:
1.繳費方式。以交費的方式籌集資金是目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做法,分為2、4、6、8、10、12、14、16、18、20十個標准,由農民根據自己的繳費能力和保障需求自主選擇。這種做法的主要弊端包括兩點:(1)交費標准過低,不能有效地保障農民老年生活。在實際開辦過程中,大部分農民採納了最低標准,即每月交2元。那麼,在農村居民人均年收入遞增10%,現行養老基金計息方法不變的情況下,40年後農村老人領取的養老金僅為當年農村人均收入的2.8%,這根本不可能保障老年人口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從而失去了實質上的保障功能。(2)允許農民自由交費,使制度缺乏約束力和強制力,致使農戶參保行為上普遍存在逆向選擇。許多農民出於自利的動機而選擇不交費,導致基金規模和覆蓋人群無法擴大。
2.繳稅方式。通過繳稅的方式籌集基金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通行做法。交費的方式會造成覆蓋面過窄、籌資方式的約束力較弱、徵收成本過高等弊端。與交費方式相比,採用繳稅方式,可以以法律的形式規范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籌資來源,增強了籌資的剛性和強制力,擴大了制度的覆蓋面,提高了社會養老保險抵抗風險的能力,還有利於平衡城鄉之間和各地區之間的負擔,從而使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資金有穩定可靠的來源。但這種方式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在農村地區由於農民收入不穩定、水平較低,使稅基、稅率難以確定。稅具有義務性的特點,與農民享有的養老保障權利不完全相符。稅在性質上與個人賬戶不協調。我國的稅收體制不健全,特別是在農村地區普遍徵收社會養老保險稅條件還不具備,存在很大的困難。當前,如果考慮實行繳稅方式,可利用農村費稅改革的契機,徵收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稅,稅收直接劃入財政專戶,農民年老後按月領取養老金。
3.繳物方式。這種觀點提出對從事農業生產的年輕農民實行「產品換保障」,對老農和被征地農民實行「土地換保障」,對進城民工實行產品換保障+土地換保障的「雙軌制」,對鄉鎮企業職工實行「股權換保障+產品換保障+土地換保障」。所謂「產品換保障」,是以產品換保障服務機構為中介,直接以指定農產品和其他農產品繳納保費來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創新方法。指定農產品以糧棉油等大宗農產品為主要對象,各地區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實施產品換保障的農產品。產品換保障服務機構是在現有國有糧食購銷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其他機構基本功能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增添產品換保障功能改造而來的。其主要職能是將農產品轉換為貨幣,並將轉換後的貨幣作為建立農民社會養老保險的保險費,繳納給產品換保障機構。農民按當地前5~15年農產品平均年產量的一定比例直接以農產品交納保費,政府根據交納的農產品數量實行定額補助,政府的投入隨社會經濟的發展而相應提高,但定額補貼不得超過20%的最高限。農民交納保費的比例確定為農產品平均年產量的2%~20%,共分10個檔次。產品換保障的投保期限以定為30年為宜。
⑧ 2015年農村戶口社保繳費比例是多少
農村戶口社保繳費比例如下:
養老保險:專單位:20%,個人:8%;
醫療保險:屬單位:9%+1%,個人:2%+3
失業保險:單位:1%,個人不交費
工傷保險:單位:0.5%,個人不繳費
生育保險:單位0.8%,個人不繳費
因為工傷保險的繳費比例是浮動的,跟行業性質相關,建議你咨詢下51社保網,希望能夠幫助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