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公務員有養老金嗎

公務員有養老金嗎

發布時間:2020-12-21 05:02:25

A. 公務員雙開後有養老金

公務員雙開後後,會取消退休保障金和其他退休待遇。養老金如何已經累計繳納15年了,那麼就還是有的。如果累計繳納年限不足十五年,需要以靈活就業形式進行個人繳納,補足十五年後可正常領取養老金。

綜上來說,公務員被雙開,不影響養老金的年限計算和發放。

(1)公務員有養老金嗎擴展閱讀

《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第四十八條受到處分的行政機關公務員對處分決定不服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的有關規定,可以申請復核或者申訴。

復核、申訴期間不停止處分的執行。

行政機關公務員不因提出復核、申訴而被加重處分。

第四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受理公務員復核、申訴的機關應當撤銷處分決定,重新作出決定或者責令原處分決定機關重新作出決定:

(一)處分所依據的違法違紀事實證據不足的

(二)違反法定程序,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

(三)作出處分決定超越職權或者濫用職權的。

第五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受理公務員復核、申訴的機關應當變更處分決定,或者責令原處分決定機關變更處分決定:

(一)適用法律、法規、規章或者國務院決定錯誤的

(二)對違法違紀行為的情節認定有誤的;

(三)處分不當的。

第五十一條行政機關公務員的處分決定被變更,需要調整該公務員的職務、級別或者工資檔次的,應當按照規定予以調整;行政機關公務員的處分決定被撤銷的,應當恢復該公務員的級別、工資檔次,按照原職務安排相應的職務,並在適當范圍內為其恢復名譽。

被撤銷處分或者被減輕處分的行政機關公務員工資福利受到損失的,應當予以補償。

參考資料

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B. 公務員退休金和養老金有什麼區別

1、繳費方式不同
退休金和養老金最大區別就是繳費問題。
退休金由單體或企業提供,不需要受益人繳費即可享受。
而社會養老保險費用一般由參保人員的單位代扣代繳,一部分交給國家,一部分存入個人賬戶,社會養老保險的繳費標准往往遵循統一的繳費准則。
2、資金渠道不同
退休金一般都是國家財政或地方財政列支,未參加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退休人員(如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不含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單位)的退休待遇簡稱退休金或退休生活費。
養老金是由社會保險資金列支的,參加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退休人員的退休待遇統稱為養老金。

C. 公務員退休工資和養老金是一樣的嗎

退休工資和養老金是不同的,退休金(也即退休工資)是國家按照社會保險制度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職工對社會所作出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支付給貨幣形式的保險待遇,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

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3)公務員有養老金嗎擴展閱讀:

我國公務員退休制度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嚴格堅持到齡即退,實現國家公務員退休的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國家公務員達到規定的最高任職年齡,規定「應當退休」,並在具備退休條件的當月辦理退休手續。

每個國家公務員必需自覺遵守,依法退休。同時,還規定了不到最高任職年齡的,本人提出,經組織批准,也可以提前退休。

2、國家公務員退休金計發辦法和標准,突出了國家公務員的特點,符合分類管理的原則。退休金計發辦法根據國家公務員工作性質和工資結構特點確定,與企事業單位區別開來,可減少互相攀比,有利於國家公務員保障體系的建立。

3、與養老保險制度相銜接。國家公務員退休制度注意與養老保險制度的有機結合,明確國家公務員退休後享受國家規定的養老保險金的基本原則,為下一步建立適合國家公務員特點的養老保險制度打下了基礎

4、重視對退休公務員的管理。堅持退休養老保險費用管理與人員管理統籌考慮,有利於減輕原單位的負擔,為向社區化管理過渡創造條件。

我國公務員退休制度與西方公務員退休制度有所不同。在西方,有聯邦公務員和地方公務員制度之分,我國則實行全國統一的國家公務退休制度。退休原則,基本制度的主要內容,必須由國家作出規定,任何地區和部門都無權變動。

因此,要加強退休制度方面的法律約束,以提高政府的權威,維護黨和國家政策的嚴肅性。

當然,隨著改革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有些具體問題應允許地方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具體辦法,但對退休條件、基本待遇等涉及退休制度全局性政策問題,必須堅持全國統一,不得各行其是。

D. 公務員的退休工資屬於養老保險嗎

養老保險屬於退休工資的一部分

E. 公務員退休工資是怎麼算的

公務員退休養老金領取計算方法是,
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年齡不到法定退休年齡,其個人賬戶累計存儲額的計發月數要比正常退休的多。
病退人員的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上年省市職工平均工資*20%+95年底前推算存儲額本息/120+調節金)*(1-提前年限*2%)
正常退休的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全國是一樣的,但病退各省、市、區有一定區別,要到當地社保經辦機構咨詢,以當地政策為准。

F. 公務員的養老金怎麼規定的

1、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內容包括三部分: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單位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部分+按社保利率計算的利息。很明顯,新政策將把單位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部分的去除。
2、繳費比例:該部分由個人繳費和單位繳費組成。
(1)個人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最低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60%;最高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300%)的8%繳納。
(2)單位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22%繳納。原先的老政策是個人繳費全部和單位繳費的3%計入個人養老賬戶,單位繳納的19%劃轉為社會統籌,而新政策將單位繳費的3%也劃入社會統籌用來解決養老空賬問題。
3、社會養老保險金的計算公式:「中人」的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
「新人」的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按本人退休時上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計發,個人賬戶養老金按本人賬戶儲存額除以120計發。(註:由於客觀原因,全國某些城市的計算標准可能有所不同。)

G. 公務員不繳納養老保險嗎

公務員以前的養老保險是由國家財政承擔,但是現在的公務員養老保險費是需要繳納的。自從國務院印發《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決定從2014年10月1日起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

拓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七十九條 公務員工資、福利、保險、退休金以及錄用、培訓、獎勵、辭退等所需經費,應當列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規定,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單位繳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個人繳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按本人繳費工資8%的數額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

參考資料:

中國政府網-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中國政府網-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

中共中央組織部12380舉報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H. 公務員為什麼不用交養老金

《社保法》第十條規定: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就是說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不參加全國統一的社保制度,國務院將為他們單獨制定另一套相關的『規定』。公務員無須參加社會養老保險,只要到了國家法定的退休年齡,就可以領取在職期間工資一定比例的退休金。

拓展資料

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

改革的范圍

本決定適用於按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事業單位及其編制內的工作人員。

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單位繳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個人繳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按本人繳費工資8%的數額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

個人工資超過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低於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個人賬戶儲存額只用於工作人員養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國家統一公布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免徵利息稅。參保人員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依法繼承。

改革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本決定實施後參加工作、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本人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詳見附件)。

本決定實施前參加工作、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按照合理銜接、平穩過渡的原則,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具體辦法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並指導實施。

本決定實施後達到退休年齡但個人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人員,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處理和基本養老金計發比照《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令第13號)執行。

本決定實施前已經退休的人員,繼續按照國家規定的原待遇標准發放基本養老金,同時執行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

機關事業單位離休人員仍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離休費,並調整相關待遇。《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是一部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它的頒布實施,是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法制建設中的又一個里程碑,對於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更好地維護公民參加社會保險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合法權益,使公民共享發展成果,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I. 公務員事業單位員工養老金為何那麼多

1、繳費檔次不同

眾所周知,養老金的繳納一般都是單位20%,個人8%來進行。一般是以該省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之間選擇繳費基數,在繳納比例這一方面,公務員、事業單位員工和普通單位員工都是一樣的,但唯一不同的就是兩者的繳納基數,一般來說,企業未來減少自己的人力成本,為員工繳納的都是最低基數,也就是僅僅以當地平均工資的60%進行繳納,而公務員等人員則是按照當地平均工資的100%進行繳納,因而導致兩者的養老金的份額出現很大的偏差,二者也是兩者差異存在的最大化原因。

2、社會保險繳納知識普及不夠

在中國的現今社會,大部分人均來自於農村,他們的保險意識相對薄弱,很少人會想到要去繳納保險金,甚至有些人認為繳納保險金會加大自己的平時花銷,只顧眼前利益,雖然說只要勞動年限達到就可以享受養老金,但是這種行為還是會對自己以後養老金的額度產生影響。而公務員、事業單位基本不存在這個問題,直接繳納到退休,這就導致兩者的差距持續加大。

3、微小企業眾多

現在很多的微小企業,由於自身的發展受限,考慮到成本問題,短期內無法為勞動者繳納保險,這就導致某些曾經繳納過保險的員工無法續繳,養老金斷繳,從而導致後期他們的養老金額減少,和機關單位員工差距加大。

擴展材料:

其實就目前來說,關於縮短公務員、事業單位與企業員工之前的養老金差距,國家也一直在做努力,養老金並軌就是其中的一項舉措,但是我國的養老金制度要想完全沒有差距,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要走。

J. 公務員養老金到底有多高

第一,公務員的養老金事實上究竟有多高?我這里有本市幾位退休同志的具體情況,可以作一下對比。孫某,61歲,在職為局長,正科級公務員,退休金月2600元。韓某,60歲,鄉鎮幹部,正股級公務員,退休金月2400元。王某,63歲,教師,退休金月2300元。李某,62歲,電影放映公司(已破產)普通職工,退休拿保險金月2400元。劉某,70歲,市化工廠(已破產)工人,退休拿保險金月2100元。張某,鄉鎮供銷社(已破產)職工,65歲,退休拿保險金月1800元。職工養老金的差別在於參保年限和單位原辦保險的種類,比如全保、半保等。
由此可見,部分企業職工養老金已與基層公務員養老金大致持平。另據報道,國家近日已出台政策,職工養老保險金將從今年元月份起普增10%。如此一來,部分養老金稍低的職工也就與公務員養老金不相上下,即便有差距,也是微不足道。公務員養老金事實上並不高,何來「高於普通人」之非議?
第二,公務員中確有少數人的養老金較大幅度高於普通人。公務員在職按級別定工資標准,退休後的養老金也主要依據在職級別。退休養老金較高的主要集中在處級、廳級幹部以上,每高一級大約高出幾百元。越向上人數越少,待遇相對就較高。這其實是能夠理解,也沒辦法攀比的。為國家做出較大貢獻的人,退休後理應有所回報。「官長騎馬,士兵走路」之區別可能在任何時代任何社會都存在。據說正省級以上公務員退休後還配有勤務員,普通人能與之攀比么?竊以為,一個社會能做到大致平衡就可以了,不可能事事處處絕對平均。
第三,養老金的高與低應該怎麼看?竊以為,相對富人和極少數高幹,還有壟斷企業高管,現行的職工養老金和絕大多數公務員的養老金確實都很低。但相對於廣大農村老人,無論是退休公務員還是退休職工,實在又該慶幸。農村老人的養老金才每月50元,夠干什麼?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才是整個社會都應該重點關注,迫切需要解決的當務之急。在中國老人這個龐大群體中,城鎮退休職工和多數退休公務員都應該算得上「中產階級」,處於同一層次,衣食基本無憂,比上固然不足,比下卻綽綽有餘。

閱讀全文

與公務員有養老金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河南駐馬店退休工資調整 瀏覽:647
怎樣使老年痴呆發展緩慢 瀏覽:336
今後的養老金如何計算 瀏覽:438
60歲老太太水管殺人 瀏覽:101
如何懲罰父母的方案 瀏覽:466
50歲的女人想要什麼東西 瀏覽:300
60歲鼻母 瀏覽:83
7年養老保險怎麼計算 瀏覽:456
格力體檢項目有哪些 瀏覽:508
敬老院邀請信 瀏覽:3
當兵體檢村裡的去哪裡體檢 瀏覽:883
為什麼我們都要好好對待父母 瀏覽:577
戶口遷移後養老保險怎樣轉 瀏覽:580
企業養老保險怎麼投訴 瀏覽:118
養老金被人取走 瀏覽:959
考駕照的體檢表在政府哪個部門拿 瀏覽:185
天津交四十年退休金退休能拿多少錢 瀏覽:513
用身體慰問敬老院老人 瀏覽:642
2015年7月1曰廣州退休金新政策 瀏覽:721
上海建陽養老院 瀏覽: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