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險一金中的養老保險怎麼計算
養老保險,自己交%,單位交20%,你自己交104,那麼交費基數是1300,單位需要為你繳納的養老保險數額為1300*20%=260。
五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社保分單位繳納部分和個人繳納部分。具體社保費繳費比例分別為:
1、養老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20%、8%。
2、醫療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12%、2%。
3、失業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2%、1%。
4、生育保險單位繳納0.60%,個人不繳。
5、工傷保險單位繳納2%,個人不繳。
(1)工作中的養老保險擴展閱讀:
一、職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已辦理退休手續。
2、所在單位和個人依法參加養老保險並履行了養老保險繳費義務。
3、個人繳費至少滿15年(過渡期內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如今,中國的企業職工法定退休年齡為:男職工60歲;從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職工55歲;從事生產和工勤輔助工作的女職工50歲,自由職業者、個體工商戶女年滿55周歲。
二、養老保險的作用
1、有利保證勞動力再生產
通過建立養老保險的制度,有利於勞動力群體的正常代際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長勞動力順利就業,保證就業結構的合理化。
2、有利於社會的安全穩定
養老保險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人數也越來越多,養老保險保障了老年勞動者的基本生活,等於保障了社會相當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
對於在職勞動者而言,參加養老保險,意味著對將來年老後的生活有了預期,免除了後顧之憂,從社會心態來說,人們多了些穩定、少了些浮躁,這有利於社會的穩定。
3、有利於促進經濟的發展
各國設計養老保險制度多將公平與效率掛鉤,尤其是部分積累和完全積累的養老金籌集模式。勞動者退休後領取養老金的數額,與其在職勞動期間的工資收入、繳費多少有直接的聯系,這無疑能夠產生一種激勵勞動者的職期間積極勞動,提高效率。
此外,由於養老保險涉及面廣,參與人數眾多,其運作中能夠籌集到大量的養老保險金,能為資本市場提供巨大的資金來源。
尤其是實行基金制的養老保險模式,個人賬戶中的資金積累以數十年計算,使得養老保險基金規模更大,為市場提供更多的資金,通過對規模資金的運營和利用,有利於國家對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
2. 關於養老保險與工齡的關系
外地戶口在本地可以辦理個人社保,辦理方法有個人名義繳納或者以單位方式參保或續交。工齡指的是職工從事以工資收入為其全部或主要生活資料的工作年限。每工作一年,就形成一年工齡。
因此,養老保險並不代表就有工齡,養老保險就開始有工齡養老繳費年限與工齡的相關信息如下:
一、工齡的分類:
1、一般工齡:累計工作年限(可以間斷)。
2、連續工齡:不間斷工作年限(養老保險實施前,連續工齡=視同繳費年限)。
二、繳費年限:
是指單位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養老保險費的累計時間。繳費年限與連續工齡不完全等同。根據現行政策,繳費年限分為「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
三、「視同繳費」年限:
指實行個人繳費制度前全民和縣以上集體企業原固定工按規定計算為連續工齡的工作時間。(通俗地說,養老保險實施前,連續工齡=視同繳費年限)
四、「實際繳費」年限:
是指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後,職工實際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年限。
(2)工作中的養老保險擴展閱讀:
特殊情況的連續工齡計算:
一、上學期間的連續工齡計算。
職工離職考入各類學校學習期間的連續工齡計算,分三個階段處理:
1、1970年以前進入高等和中等專業學校學習的國家職工,在學習期間照發原工資的,其在校學習期間及學習前後的工作時間可以計算為連續工齡;由本人申請經領導批准離職上學,學習期間由學校發給助學金的,學習期間不計算工齡,但其學習前後的工作時間應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
2、1970年至1978年進入高等院校、中等專業學校和技工學校學習的國家職工,其學習期間及學習前後的工作時間可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
3、1979年以後考入高等院校、中等專業學校和技工學校學習的,其學習期間不計算工齡,學習前後的工作時間可以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
二、關於軍齡和知青連續工齡計算。
轉業、復員、退伍軍人當兵期間的軍齡,可與參加企業、事業或國家機關工作之後的工作年限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
城鎮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參加生產勞動的時間也可以計算為連續工齡。
3. 自由職業和有工作單位的上養老保險十五年滿,有什麼區別嗎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自由職業者交夠15年養老保險年齡內不到不能享受養容老保險待遇。
養老金領取條件: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就是說,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要領取養老金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一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二是累積繳納養老保險費滿15年。所謂法定退休年齡,就是指職工退出工作崗位並有資格領取養老金的年齡。
按照相關規定,我國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以下稱特殊工種)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
4. 工作期間,自己上繳的養老保險可以取回來么
離職後,可以取回你個人繳交部份,以及公司幫你交的3%可以歸你的帳戶,具體為:到社保局拿一張退保單,或是讓原單位的在網上下載給你,你填上你個人的信息,粘上身份證復印件,由原單位加蓋公章後,拿你的身份證原件到社保局就可以退了。
5. 工作中的社保問題
你現在工作的這家公司肯定是沒有給你繳納五險一金的,因為你在社保局和醫療專保障局的屬賬戶上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險參保關系還是在上一家公司的,你的上一家公司需要帶著你和公司的解除勞動關系的一些證明,到社保局醫保局辦理相應的停保手續,而你現在就職的一家新的公司,需要到社保局醫保局給你辦理參保關系,也就是從上一個公司調入下一個公司的這些手續,他們都只沒給你做的。所以現在你的參保關系應該屬於暫停的,而且還是在上家公司暫停的,你需要讓你這家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人員趕快到社保局給你辦理相應的參保手續。因為現在機構改革的原因,醫療保險,已經從人社部門脫離了,成立了一個新的單位,所以說你們需要跑三個單位才能辦好。首先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第二醫療保障局,第三,住房公積金。
6. 在廠上班養老保險怎麼交,年交個人應該交多少
在企業上班,參加的抄是職工社保,其中職工養老保險的個人繳費金額=本年繳費基數*8%,其中,本年度繳費基數是當事人上一年度月均收入結合當地本年度繳費基數的上下限確定。
例如:當事人上一年度月均收入為3000,而當地本年度繳費基數為3200元的話,那麼當事人本年度繳費金額就應當是3200*8%=256元。
而當事人上一年度月均收入為5000,而當地本年度繳費基數為3200元的話,那麼當事人本年度繳費金額就應當是5000*8%=400元。
7. 自己工作時交的三險一金中的養老保險跟家裡幫忙交的養老保險有沖突嗎
有
只能享受一份
建議聽新農保交職工社保。老家不願意可以讓社保局出具證明已經交社保。
8. 在公司上班,個人養老保險應該交多少
在企業上班,參加的是職工社保,其中職工養老保險的個人繳費金額=本年繳專費基數*8%,其中屬,本年度繳費基數是當事人上一年度月均收入結合當地本年度繳費基數的上下限確定。
例如:當事人上一年度月均收入為3000,而當地本年度繳費基數為3200元的話,那麼當事人本年度繳費金額就應當是3200*8%=256元。
而當事人上一年度月均收入為5000,而當地本年度繳費基數為3200元的話,那麼當事人本年度繳費金額就應當是5000*8%=400元。
9. 機關事業中人養老保險得待遇怎麼計算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工資與退休年齡有關。因為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版主要有:退權休上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基數的高低、繳費年限的長短等等,並和上述因素成正比。
基本公式:基本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個人賬戶本息和÷120+調整系數,各地實際計發公式會有差別,以當地政策為准。
1、公務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2、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3、機關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後的退休費分別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技術等級工資之和、崗位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