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越長越好嗎
養老保險要短期交費,保障性保險要根據年嶺段來選擇交費期
② 養老保險是交的年限越多越好嗎
城鎮來職工養老保險是這樣的,因源為您所繳納的養老保險不僅自己繳納了一部分,且單位也為您繳納了一部分。請看影響退休養老金多少的因素: 1.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省平工資每年都在增加,養老金水平也就逐年水漲船高) 2.本人繳費年限(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越多) 3.個人賬戶儲存額(繳費金額越多,養老金越多)更多詳情參考資料查詢:http://www.hbrl.cn/
③ 社會養老保險交的年頭越多越好嗎
有好處也有不好的地方(單指養老而言,不包括醫療)
好處是個人賬戶中累積的錢多內,將來每容月領取的養老金也會多。
不好的地方是如果退休後領取的年頭短(去世的早),那可能連你繳的錢都領不回來。(估計至少要領15年以上才可以)
如果是個人自己繳社保的話,沒等到退休人就去世也不合適,返的錢連你繳的錢的一半都不到。
還有,如果是以推遲退休年齡來增加繳費年頭的話,更不合適,因為晚領錢意味著領錢的年頭要縮短(壽命是固定的)
④ 社會養老保險交的時間越長越好嗎
退休後的養老金待抄遇影響因素很多,和繳納時間的長短、歷史平均繳費比例、個人賬戶上的錢、退休年齡、退休上年度當地社平工資等諸多方面有關系。不過有個原則可以參考,其他因素一致的情況下,每年繳納的越多,交的時間越長,退休金待遇也就越好。
你可以根據上面說的自行考慮一下,建議有條件還是繼續交
養老保險要至少交滿15年,以後到退休的時候才能終生享受養老金;醫療保險要男的累計交滿30年,女的交滿25年,才能在退休以後也享受醫保待遇(這里說的醫療保險繳費年限包括兩塊,一是視同繳費年限,這個跟工齡有關,一是實際繳費年限,就是實際繳費的時間,一般是要至少交滿10年,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相加,男的滿30年,女的滿25年就可以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⑤ 為什麼說社保裡面養老保險交的越多越久越好
各地養老保險政策並不完全相同,沒有完全相同的公式。
不過,一般情況下,養老個人帳戶總額越多,將來的退休金就越高。
打一個比方:
某地退休養老金月發放額 = 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總額 / 120 + 當地上一年度在職職工平均工資 / 4。
在這里,就可以看到,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積累額越高,那麼退休養老保險金每月拿到手的就越多。
⑥ 請問養老保險是不是買的越早越好,繳費期限越久越好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您好!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養老保險規劃都是應首先從社會養老保險出發,完善基礎性的養老保障,然後選擇適當的商業養老保險作為社會養老保險的補充,兩項結合起來,才能說是完整的為晚年生活提供了保障。無論是購買商業養老保險還是購買社會養老保險,一般都是買的越早越好,繳費期限越久越好。買商業養老保險更是應越早越劃算,年輕時投保保費支出較少,負擔也相對較輕,而且年輕時身體健康,容易承保;等上了一定的年紀,可能會由於身體狀況不良等因素被要求加費,更甚者會被拒保。
購買養老保險應注意的5大問題:
1、對於最重要的保險責任,即養老金給付,給付年限要盡量拉長。
2、現金流的分配要合理。養老保險的收益主要在於其長期投資帶來的復利效應。如果過早地大量領取保險金,會導致真到養老所需的時候賬戶積累反而會顯出不足。
3、繳費靈活。在投保前應當結合自身的收入水平和財務規劃選擇合適的繳費期。
4、保費豁免。對於這類產品,保費豁免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5、保證資金的購買力。在選擇產品養老保險時,應選擇有分紅的產品,可以確保一個長期、穩定的給付,並且通過分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年輕時攢下的養老金還具備當年的購買力。
一份完善的養老保險應注意越早投保越劃算,同時規劃好的養老保險保障方案,也是離不開專業的保險人士的支持,建議咨詢專業的保險平台,選擇適合的商業養老保險產品,將是您最佳的選擇。
⑦ 社保繳費年限真的越長越好嗎
退休之後的養老金與三個因素有關。
1、個人繳費基數
基本養老版金由基礎養老金和權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按照新辦法,個人繳費基數的高低、繳費時間長短與基礎養老金的計算掛鉤。新的基礎養老金月領取標准基數是以退休人員退休時本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作為基數,參與計算。其中雖然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一樣的,但是每個人的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是不同的,繳得多所得就高,繳得少所得當然也就少。
2、繳費時間越長養老金拿得越多
基本養老金計發與繳費年限關系更密切,繳費時間越長,領取養老金越多。以基礎養老金為例,按照新規,基礎養老金月標准繳費每滿一年就發給1%,這樣算來繳費時間越長養老金拿得也就越多。
3、工作時間越長養老金也就越多
新辦法規定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的計算,是以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除以國家規定的計發月數。退休年齡越大,計發月數就越小。
⑧ 交養老保險是不是繳納時間越長越好
退休之後的養老金與三個因素有關。
1、個人繳費基數
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內賬戶養老金組成容。按照新辦法,個人繳費基數的高低、繳費時間長短與基礎養老金的計算掛鉤。新的基礎養老金月領取標准基數是以退休人員退休時本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作為基數,參與計算。其中雖然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一樣的,但是每個人的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是不同的,繳得多所得就高,繳得少所得當然也就少。
2、繳費時間越長養老金拿得越多
基本養老金計發與繳費年限關系更密切,繳費時間越長,領取養老金越多。以基礎養老金為例,按照新規,基礎養老金月標准繳費每滿一年就發給1%,這樣算來繳費時間越長養老金拿得也就越多。
3、工作時間越長養老金也就越多
新辦法規定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的計算,是以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除以國家規定的計發月數。退休年齡越大,計發月數就越小。
⑨ 養老保險是繳得越多越好嗎
請大家注意我的回答。養老保險問題千頭萬緒,還是我給你們算個明白帳吧。將來退休金的發放是以到70歲為假定而計算和發放的,實事也確實如此,人生古來70希嘛。你如果活到八、九十歲,那當然是賺了,如果提前夭折,對不起,那就為社會做貢獻了。如果到七十歲左右,養老金總額基本拿的是自己的錢。我們假定物價和收入不變,以年為單位,統籌的這塊10年能拿200個點。(平均工資的20%,20*10=200),作為體制外的人(即自己繳納保險的)在自己的交拿費里每年要向統籌貢獻12%,20年是240個點,如此就虧了40個點。如果考慮金物價上漲因素,道理也是如此。
如此算來,在45歲時才開始繳納養老保險,建立個人賬戶,最合算。交了十五年正好辦退休,就可按20%系數拿退休金了,如此算來,15年貢獻了180個點(12*15=180),便賺了20個點(200-180=20)
這是統籌的基礎養老金部分,個人賬戶的錢,無論如何算也是虧的,時間越長虧得也越大,這是由於物價上漲、通貨膨脹的原因,雖然有利息,也是遠遠彌補不了這個損失的,對這個帳如有興趣可以自己算算。不知大家聽明白了沒有
參考資料:http://post..com/f?kz=39594580
⑩ 養老保險交的年頭越多越好嗎
養老保險作為國家的政策已經實行多年,對於退休人員確有好處,在保險公司都有如何計算退休金的方法,但對於普通人來說跟本看不懂(其中包含各種未來指數:如未來的社會狀況,物價水平,人員工資,國家政策).這些都是未可知的,理論上是交的多得的多,這一點不用懷疑,但是能多得多少,保險公司也不知曉!如果是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退休的工資要比企業的高得多!
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養老金的發放辦法是: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個人繳費滿15年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達到退休條件時上年度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之和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年限(計算到月)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本人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統一按國務院國發[2005]38號規定的計發月數執行。建立個人賬戶前參加工作,2006年1月1日後退休的人員,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以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基數乘以建立個人賬戶前的繳費年限,再乘以過渡系數1.4%。個人繳費不滿15年的,不發給基本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職工退休時基本養老金水平的高低,主要取決於繳費時間的長短和繳費額度的多少。因此,職工繳費時間越長,繳費額度越高,其退休後基本養老金水平就越高,反之則低。這充分體現權力與義務相對應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