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金的差距越來越大
強盜式的分配製度。能公平嗎?加一次工資,差距又拉大一大截,越加差距越大。別忽悠企業大哥大姐了好吧。他們不是傻子。
② 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差距太大了。尤其是企退無地方補貼津貼,這太不公平了啊!!!
應該說是一個差距逐步縮小直到完全一致的過程。根據現在的政策,事業單位的退休工資也不完全高於企業退休工資。原因是:事業單位分為三種,一是財政撥款事業單位,其經費完全由財政負責;二是定額補貼事業單位,也就是財政每年補貼一定數量的資金,其餘靠單位自己解決;三是自收自支事業單位,經費完全由自己解決。其中第一種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工資比企業退休人員工資高,因為企業員工退休後,就轉入社保,由社保局統一發退休金了。而定額補貼的事業單位一般也退休人員工資也比企業高,但是自收自支的就難說了。另外,有的自收自支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也已經納入社保了,他們的退休金和企業退休人員的是一樣的。隨著工資和社會保障改革的逐步深化,將最終解決退休後待遇不平等的問題,所以退休人員全部納入社會保障,由社保按照統一的標准發放退休金。但是具體到什麼時間能夠改革到位,全部解決退休金不一致問題,還需要時間。如果是現在參加工作,完全不必要考慮兩者的差異,因為到您退休時,改革早就完成了。
③ 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差距有多大
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雙軌製造成了養老金差距過大的結果回,不同的養老制度下的答人群,領取的退休金發生很大的差距,國家早就有察覺,並且積極的在採取措施,縮小差距,體現公平。
2015年1月份國家頒布了機關事業單位實現繳納養老保險制度的規定,從2014年10月起,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一樣,全部實行繳納養老保險制度,從政策上,體現公平,公正,也就是並軌,從根本上解決了這個差別。
當然產生這樣的差距,除了制度的缺陷之外,企業職工和個人參保的人員,不足額繳納養老保險,也是造成差距的重要原因,很多參保人,只繳納了15年養老保險,或者按照最低的繳費基數繳費,當然領取的養老金不會很多,因此,參保人按時繳費,足額繳費,才不會造成太大的差距。
隨著國家加大征繳養老保險的力度增強,養老保險制度完善,會逐步縮小差距,消滅差距
④ 老了老了才知道企業、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養老金的差距有多大如何解讀
這些來機關 事業單位養老源金的替代率是百分之80以上 而企業這些只有百分之30左右 意思就是現在的工資水平 一個老了退休可以領在職的百分之80,一個只有百分之30 所以企業的更需要商業保險來補充養老金
⑤ 企業退休與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差別為什麼這么大
用企業退休工人與事業單位退休工程師、高工比收入顯然是荒謬的,應該是用企業退休工專人與事屬業單位退休工人比較收入,企業的退休廠長與事業單位退休科技、處級幹部比收入。
不是一個級別退休的,用工人與處級幹部比沒有意思。只有工廠的正廠長,跟事業單位的科級或處級幹部比較收入才是正確的。
企業退休工人為什麼不跟自己原來的廠長比收入?他們廠長的退休金也比他們高多了。他們也知道那不是同級別的比較。那企業退休工人跟事業單位的工程師、高工比較,就不覺得荒謬了?
其實事業單位的退休工人不見得比企業退休工人的收入高,比如北京的郵局轉運處退休工人,月收入六千多呢!絕對高於事業單位退休工人(五千多),北京路燈管理處的退休工人,退休費七千多呢!高於事業單位的正科級幹部了!
有的北京企業退休工人只有三千多,那是因為這個企業不景氣,在職時候收入就低,交的養老保險金少;或者是自謀職業,交的是最低一檔養老保險,退休後領的養老金自然就低。
⑥ 今後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工資差距大嗎
應該說來是一個差距逐步縮小源直到完全一致的過程。根據現在的政策,事業單位的退休工資也不完全高於企業退休工資。原因是:事業單位分為三種,一是財政撥款事業單位,其經費完全由財政負責;二是定額補貼事業單位,也就是財政每年補貼一定數量的資金,其餘靠單位自己解決;三是自收自支事業單位,經費完全由自己解決。其中第一種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工資比企業退休人員工資高,因為企業員工退休後,就轉入社保,由社保局統一發退休金了。而定額補貼的事業單位一般也退休人員工資也比企業高,但是自收自支的就難說了。另外,有的自收自支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也已經納入社保了,他們的退休金和企業退休人員的是一樣的。隨著工資和社會保障改革的逐步深化,將最終解決退休後待遇不平等的問題,所以退休人員全部納入社會保障,由社保按照統一的標准發放退休金。但是具體到什麼時間能夠改革到位,全部解決退休金不一致問題,還需要時間。如果是現在參加工作,完全不必要考慮兩者的差異,因為到您退休時,改革早就完成了。
⑦ 事業單位的養老金和企業養老金差距為什麼那麼大 太不公平了
我們國家就是這樣。努力吧,一切靠自己。
⑧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和企業養老保險有什麼不同
1、繳費基數不同: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應不低於檔案工資和離退休費兩項之和,企業單位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按實發工資或社會平均工資。
2、繳費比例不同:
企業參加保險的人,繳費基數都不高多數是在最低繳費基數60%上下浮動,事業單位是按照實際的福利待遇確定的繳費基數,一般都會在社平工資的百分之百以上,高的甚至到150%到200%。
3、養老金計算不同:
事業單位基本養老金計發比例為0.4%,退休金與退休年齡有關,企業職工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4、發放方式不同:
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統一實行社會化發放,而企業的養老金由社保局統籌辦理,養老金也由社保局發放。
(8)企業和事業單位養老金差距擴展閱讀:
中國養老金主要分為兩類:
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養老金和企業人員退休養老金。
二者實行的不同制度,被輿論廣泛稱為養老「雙軌制」,兩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種歧視性的制度,在中國已經持續20年。具體表現為三個不同:
一是統籌的辦法不一樣即企業人員是單位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准繳納,機關事業單位的則由財政統一籌資;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樣即企業人員由自籌賬戶上支付,而機關事業單位則由財政統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標准不一樣即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標准遠遠高於企業退休人員,差距大概是300%~500%。
職工基本養老金的領取條件
1、本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辦理了退休手續;
2、所在單位和個人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並履行繳費義務;
3、個人累計繳費時間滿15年。
(註:養老保險若出現繳費中斷現象,可延續繳費或者一次性繳費至15年,均可享受養老保險的相關待遇)
⑨ 企業和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差別大嗎
企業與機關單位在編人員的差別很大,繳費比例、退休金的計算方式都不一樣。
比如:回
企業:養老(單位:10%,個答人8%,繳費基數按省標准)、醫療(單位:6.5%、2%,繳費基數按市標准)、失業、工傷等;
機關在編人員:養老(單位:20%,個人:8%,)等
⑩ 事業單位與企業單位養老待遇差距有多大
差距不大。
之前事業單位有兩種,一種是公費養老,領取退休工資,這種差距回會比較大。一答種是參加企業社保的,那麼如果假設兩種單位都如實、全額的申報了繳費工資基數,那麼差別應當是不大的。
現在機關事業單位進行養老金並軌了,所有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職工要領取養老金了。2014年10月前退休的人屬於「老人」,他們的養老金和退休工資不會有差別,所以和企業的還會有差距。之後退休的人,越晚退休的人和企業領取的養老金差別越小。但是要注意,機關事業單位在職人員強制繳納職業年金,退休後他們會多領一份職業年金作為養老金的補充。而企業的企業年金不是強制的,90%的企業不給員工上這個年金。那麼考慮到年金的差距,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後拿到的錢還是會比企業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