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農村土地換社保的人上班後還需要交養老保險嗎
如果上班已經繳納了養老保險,則不需要重新繳納。
『貳』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與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有何關系
隨著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的流轉,必須考慮的一個問題是流轉後的風險,即流轉後農民的生產和生活保障問題。而且在有些地區已經出現了土地流轉後的社會保障需要,甚至出現集體上訪,要求解決土地流轉後出現的沒有其他收入的生活困難,迫使政府去考慮流轉雙方的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探討解決方法,解決農民的後顧之憂。毫無疑問,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最好的解決方法,對流轉雙方都是有益的和必要的。
對於轉出土地的一方來說,他們最大的擔心就是將土地轉出去後,能否在非農產業取得穩定的收入,使自己的生活水平穩步提高。一旦由於種種原因,如暫時的失業、年老、生病、事故等喪失了取得收入的能力,或因病致貧,或其他的生活困難。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妥善解決,農民就不會輕易地將賴以維持生存的承包土地流轉出去。而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就可以解決這些方面農民的後顧之憂。
對於轉入土地的一方來說,他們經營土地流轉來的大片土地,投入大量的資金,從事規模化、專業化經營,期望取得規模效益。但他們面臨自然和市場雙重風險,既有可能受到自然災害、自然條件等自然風險的影響,也會受到農產品生產的市場價格、市場供求的影響,可能生產出來的商品在市場上賣不出去,難以實現利潤目標。這都會對轉入土地的一方造成沉重打擊,影響他們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因此,需要通過建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來對因嚴重的自然災害給農業生產造成的巨大損失和因市場價格變動給他們帶來的損失給予保障,提高他們生產的積極性。
『叄』 我是農村戶口.但是土地被徵用了.請問社保國家是怎麼解決的
農村居民可以辦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簡稱新農保。
參照《國務院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第三條規定,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願參加新農保。
參照《國務院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第四條規定,新農保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
(一)個人繳費。參加新農保的農村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地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國家依據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
(二)集體補助。有條件的村集體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助,補助標准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民主確定。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
(三)政府補貼。政府對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新農保基礎養老金,其中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按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給予全額補助,對東部地區給予50%的補助。
地方政府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補貼標准不低於每人每年30元;對選擇較高檔次標准繳費的,可給予適當鼓勵,具體標准和辦法由省(區、市)人民政府確定。對農村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地方政府為其代繳部分或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
(3)農村土地換養老保險擴展閱讀
參照《國務院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第六條規定,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高基礎養老金標准,對於長期繳費的農村居民,可適當加發基礎養老金,提高和加發部分的資金由地方政府支出。
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准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參保人死亡,個人賬戶中的資金余額,除政府補貼外,可以依法繼承;政府補貼余額用於繼續支付其他參保人的養老金。
參照《國務院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第七條規定,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有戶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
『肆』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開發區土地換社保,城鎮養老怎麼合並
網友您好!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農村基本養老保險不可以同時享受,您交納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可以到繳納地的相關農保機構辦理退保業務,土地換保障可以同時享受。
『伍』 農村土地換社保的人上班後還需要交養老保險嗎
在單位上班,單位交大部分社保費用的。自己還多了醫保等保障。當然要讓單位交了。到時候你的總體繳費年限多了,拿的退休金也會高一點
『陸』 土地換社保和原來農民交的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沖突嗎
農村土地被徵用或參加工作後繳納社保,農村養老保險與社保只能選一。農村養老保險人人都能堅持到領取,因為繳費都能夠接受。
農村養老保險繳費低,領取時也低。社保繳費高,領取時也高,如果不能堅持,建議好好把握。
『柒』 農村徵收土地補償到15年的養老保險請問裡面含醫保嗎
你也咨詢辦理的人,沒有提到是不會給你買的,
『捌』 本人參加社會養老保險,戶口在農村,土地被徵用,還可以參加土地安置嗎
應該可以,你這就像是農民工在城市務工,單位給交殲咐納判改坦了社保,但戶口在農村,當土地被往用時還是可以得到補償掘桐的。
『玖』 農村土地賣給私人之後再動遷了之後會給辦理養老保險嗎
養老保險和有無土地或者土地是否被徵收沒有關系,只要符合年齡,都是可以辦理的。
『拾』 江蘇土地換社保是個什麼樣的政策
土地換社保是被征地農轉非。即因國家建設用地或地方政府公用事業建設而徵用的農民土地,徵用農民土地時有正規的批文,而農民根據此批文而轉非農業戶口和辦理養老保險的一種為的簡稱。
《江蘇省征地補償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征地補償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是指國家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徵收後,依法給予被征地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補償,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將被征地農民納入城鄉社會保障體系的行為。
第三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征地補償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適用本辦法。
第十九條以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准之日為界限,將被征地農民劃分為下列三個年齡段:
(一)16周歲以下(未成年年齡段);
(二)16周歲以上至60周歲(勞動年齡段);
(三)60周歲以上(養老年齡段)。
市、縣(市)人民政府確定的被征地農民每個年齡段人員比例,應當與被征地前被征地單位各該年齡段人員比例基本相同。
(10)農村土地換養老保險擴展閱讀:
《江蘇省征地補償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辦法》
第二十條未成年年齡段的被征地農民按照當地安置補助費標准一次性領取生活補助費,不再作為被征地農民參加城鄉社會養老保險。
第二十一條勞動年齡段的被征地農民在企業就業的,應當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從事非全日制工作或者自由擇業(靈活就業)的,可以按照靈活就業人員的規定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勞動年齡段的被征地農民未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可以選擇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或者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第二十二條養老年齡段的被征地農民從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准次月起,按照不低於當地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1倍按月領取養老補助金,具體標准由縣(市)人民政府確定。被征地前已經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員,同時享受省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標准基礎養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