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個人繳納養老保險只交了5年,不想再交了,錢能取出來了嗎
不可以取出來。
如果養老保險繳納年限不到15年,只有如下兩種特殊情況可以清算:
一、達法定退休年齡,未達到累計繳費15年,可申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額一次性清算退還本人。
二、若不幸在退休前去世,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累計額可一次性清算出來。此部分可繼承,即由法定繼承人領取。
(1)養老保險只交了兩年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出現斷繳,不會清零繳納額和記錄
部分勞動者因為新舊工作交替,容易出現養老保險斷繳的情況,但由於不清楚相關政策,輕信了這則網上流傳的謠言。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一經建立,終身不變。無論在哪裡繳費,無論是否間斷性繳費,個人賬戶都會累計記錄參保人權益,並不存在所謂「清零」的情況。
所謂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是指,國家為每個參保人員建立終身記錄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其中,個人帳戶記錄項目包括個人基本信息、繳費信息、養老金支付信息、個人賬戶儲存額信息、轉移接續信息、終止注銷信息等。
個人賬戶記入資金包括個人繳費、地方人民政府對參保人的繳費補貼、集體補助及其他社會經濟組織、公益慈善組織、個人對參保人的繳費資助以及利息收入等。
此外,由於《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這里的「累計繳費滿十五年」是指職工或居民按照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的累計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
因此,參保人因更換工作,或更換居住城市等原因暫時繳費中斷,並不會影響之前繳費的記錄,也就是說不管參保人在哪裡工作,養老保險都是接著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養老保險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養老保險斷繳 絕不會清零繳納額和繳納記錄
㈡ 職工養老保險有兩年只交了三個月算工齡嗎
職工養老保險交費年限是可以累計的,你這三個月也屬於累計交費年限內的,職工養老保險累計交費年限最低達到15年,到退休年齡就可以去社保局去申請領養老保險金的。
㈢ 單位只交了兩年的養老保險其餘的是自己交的五十退休可以拿退休工資嗎
這要看你五十歲退休時,累計繳納的養老保險是否滿15年。如果滿15年,辦理退休後可以在到退休年齡時開始領取養老保險。如果繳納不滿15年,那就只能待繳納滿15年後開始領養老保險。
㈣ 養老保險只交兩年就到領錢年齡,之前幾年的是每年補交還是最後一年一次交夠往
養老保險只交兩年就到領錢年齡,之前幾年的是每年補交還是最後一年一次交要看當地社保局是否允許一次性補交,不能的話只能一年一年交。
㈤ 養老保險交了兩年,現在不想交了,錢能拿出來嗎
繳納了兩年的養老保險金後,不再繳費,其養老保險費不予退還,退休後才能退還其養老保險費。根《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四條的規定,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提取,記賬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徵利息稅。
如果一個人死亡,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累計繳費15年,應當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15年以下,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可以轉制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㈥ 我交了兩年的養老保險,現在要退保,能退多少
退的話,只能退到個人繳納的部分。
還要看你是繳納那個檔次的標准,那是根據你所在城市的工資基數算出來的。最低檔是上一年平均工資的百分之六十檔,最高是上一年平均工資三倍檔。
可以辦理退保的情況:
1、參保人員出國、出境定居戶口已在我國公安機關注銷的。
2、參保人員未到法定退休年齡因各種原因死亡的。
3、參保人員到達法定退休年齡、繳費年限不足按月領取養老金規定年限,也不符合按個體勞動者辦法繼續繳納養老保險條件,或本人不願繼續繳納養老保險費的。
4、農業戶口的。
㈦ 我交了兩年的養老保險,如果我不交了,會怎麼樣
首先我們都知道,如果到達法定退休年齡,那麼自己養老保險的累計繳費年限必須要達到15年,這樣的話才可以正常的辦理退休,享受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待遇。所以說自己即便到達60歲,但是因為養老保險的累計繳費年限不足15周年,那麼是不能夠直接辦理退休的。
這種情況怎麼辦呢?我們有兩種方法可以選擇,第1種方法可以讓自己延遲退休逐年交費,累計繳費年限達到15周年就可以正常的辦理退休享受養老金的待遇了。當然是,我們是不需要延遲13年的,因為你僅僅只交了兩年的養老保險,那麼按照正常的邏輯來推斷的話,大約是需要延遲13年才能夠完成累計繳費15年的一個要求,但實際上在延遲退休以後,僅僅只需要延遲5年就可以正常的辦理退休。
為什麼是延遲5年呢?因為社會保險法中明確規定,一個人在延遲5年之後,如果累計繳費年限依然沒有達到15周年,那麼這種條件下是允許他一次性補繳15年的費用,直接辦理退休享受養老金的待遇,所以說對於自己選擇延遲退休來講,基本上65歲的年齡就可以正常的辦理退休,享受職工養老金的待遇。
那麼還有一種方法我們可以選擇,就是可以轉移成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然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目前來講是一次性,在60歲之前允許補交15年的費用,直接來辦理退休享受養老金的待遇。只不過我們把職工養老保險轉移成為居民養老保險之後,最終也享受到的是居民養老金的待遇,當然居民養老金的待遇比起我們職工養老金的待遇要低不少。所以自己也要接受領取居民養老金的一個現實。
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說你按照職工養老保險來辦理退休享受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話,那麼大概每個月在800元到1000元左右的一個收入水平,如果說你選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辦理退休,即便是你每年按照2000元來交費,那麼最終退休以後可能也都是300多元的退休金,並且居民養老保險每年的增長它是很低的,也就是說很長一段時間之內,參加居民養老保險的個人,那麼他拿到的居民養老金的待遇可能都是300多元,但是我們的職工養老保險的養老金待遇每一年都是正常增長的,基本上會達到每一年增長100塊以上的一個水平。
所以說選擇什麼樣的養老保險讓自己參保,最終在選擇什麼樣的養老金,對於自己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那麼我認為,盡量還是要選擇職工養老保險,最後讓自己退休,即便是延遲5年,對於自己來說也是比較合適的
㈧ 養老保險全交了,但只領取了一年人就去世了,剩下的能不能退還
一、養老保險全交了,但只領取了一年人就去世了,剩下的會退還給法定繼承人的,
二、在我國,退休職工死亡後,家屬應當向社保部門申報死亡,然後可以領取到一筆死亡待遇。這個死亡待遇是在死亡的當月去到參保地的社保局去辦理相關領取手續。也就是領取退休職工個人賬戶余額、喪葬費和一次性撫恤金。
三、養老保險專戶余額可以退,在個人死亡時可繼承全部,繼承人憑死亡證明和繼承人的有效證件,到參保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一次性支付手續。同時,該參保人的養老保險關系終止。 養老專戶余額指的是養老保險繳納中個人繳納的賬戶余額。
四、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滿15年以上的,撫恤金標准與享受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死亡標准一致,即一次性發放6000元;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撫恤金標准計算公式為:6000÷180×本人繳費月數(含視同繳費年限)。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一章總則,第三條 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
1、公民的收入。
2、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
3、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4、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
5、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
6、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
7、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
(8)養老保險只交了兩年擴展閱讀
親人去世,要領取剩餘養老金所需材料:
1、家屬帶上戶口本,死者身份證,醫保兩證一卡(卡要全部消費掉,卡交上去,就不發回來了),火化大廳開具的三張收據到死者單位調檔。
2、<死亡證明書>。如子女辦理調檔,得先讓死者配偶寫出委託書,才能辦理,其中檔案部門的工作人員會讓你將死者的戶身份證、火化收據復印交予檔案室。
3、領取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4、《殮葬證》、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書、因死亡注銷戶口證明、法院宣告死亡書原件和復印件等材料之一。
5、申請人與死者法定繼承關系證明(結婚證、戶口薄、公安機關出具的直系親屬關系證明、公證書材料之一),委託辦理的需出具委託公證書。
6、死者本人或其繼承人、供養親屬銀行活期儲蓄存摺(本市中行、工行、建行、農行、發展行或商業銀行的戶名帳號頁)復印件一份(驗原件)。
㈨ 養老保險只交二年多到退休年齡可以退休嗎
只是兩年自然不能退休的,最低繳費和視同繳費時長為15年,你可以繼續繳費至滿專15年,也可以轉屬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按照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規定參保、退休。詳見如下規定:
《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