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領取的情況是把你所繳納的費用和利息退換給家裡受益人的,還有一些火化補貼
Ⅱ 農村老人去世後養老保險怎麼領
准備好戶口本、死亡證明等有關材料,到戶口所在地大侯鄉政府勞動保障所辦理終止登記手續,由勞動保障所將有關情況上報上一級人社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中心。上一級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中心將繳納的養老保險費及利息打入死者郵政儲蓄卡內,繼承人便可拿卡或存摺查詢並領取。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四條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記賬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徵利息稅。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2)農村交了養老保險死亡了怎麼辦擴展閱讀:
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
第六條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個人在達到法定的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前離境定居的,其個人賬戶予以保留,達到法定領取條件時,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其中,喪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可以在其離境時或者離境後書面申請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收到申請後,應當書面告知其保留個人賬戶的權利以及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後果,經本人書面確認後,終止其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並將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死亡後,其個人賬戶中的余額可以全部依法繼承。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農村養老保險未到60歲去世有什麼政策?
Ⅲ 農民交了農村養老保險,結果在59歲去世了怎麼辦
受保人在發生了意外的時候,其個人的賬號裡面的錢,是可以直接的轉交給其的法定繼承人的,不過在統籌賬戶裡面由國家補貼的那些錢,是不可以繼承和轉交的,直接點就是不退。
農民所交的這個保險,如果發生意外的人只領取了十年以下的養老補貼,那麼其剩下的那些養老金,也是可以讓指定繼承人進行繼承的。如果說發生意外的人沒有繼承餘下養老金的人的話,那麼就需要村裡的相關部門來為其處理身故之後的一應事宜。
不過由於每個地方的政策並不一樣,具體是如何安排的,還要看當地的情況而定了。現在國家很注重身在農村的那些上了年紀的養老問題,正在一步一步的將其制度進行完善,只要是對農民越來越好的,農民一定都會支持的。
Ⅳ 交了2年的社會養老保險人死了怎麼辦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領取養老金不足10年身故者,其保證期內剩餘年限的養老金,可由法定繼承人或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一次性繼承或分期繼續領取至滿10年保證期;
無法定繼承人或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的,由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機構負責支付其喪葬費。
城鎮社會養老保險:
按照養老保險發放的有關規定,參保人在繳費期間死亡的,其法定繼承人可憑參保人的死亡證明、養老保險手冊,領取4000元喪葬費和4000元撫恤金以及個人賬戶個人繳納部分的餘款。
(4)農村交了養老保險死亡了怎麼辦擴展閱讀:
余額繼承
2011年5月12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開始徵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的公眾意見。草案規定了基本養老保險繳費不足15年人員的待遇,並明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草案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15年。社會保險法實施前參保、延長繳費5年後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補繳至滿15年。
對於未繼續繳費或者延長繳費後累計繳費年限仍不足15年的人員,可以申請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對於不願意延長繳費至滿15年,也不願意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可以申請將其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草案明確規定,退休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的繳費年限按照各地現有規定執行。
為了規范管理,草案明確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和個人賬戶余額繼承辦法。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離境定居的,其個人賬戶予以保留;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同時,明確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中的余額可以全部繼承。
草案還明確了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的具體辦法,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跨省流動就業的,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
Ⅳ 交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與醫療保險途中死亡怎麼辦
法定繼承人憑當事人死亡證明和與當事人的親屬關系證明,到社保部門辦理退領手續、領回已經繳納的費用即可。
Ⅵ 農村養老保險人死後本金怎麼辦
一、可以由繼承人向當地社保局申請退保。 社保所交的費用是由兩個帳戶進行管理,即個人帳戶和統籌帳戶,如果拿出來的話就只能領取個人帳戶裡面的金額。
但是大多數的錢都是進入統籌帳戶裡面,本來個人帳戶的錢就不多,而且只能退出個人帳戶里的一部分,那就更少了,一般在幾千元到幾百元不等,取決於交納時間段和交納檔次等。
二、如果有供養直系親屬,可辦理供養,不過前提是要繳滿15年的。 退休前死亡的有單位的,可以退個人賬戶部分,向單位申請喪葬費和撫恤金沒有單位的,只能退個人賬戶部分。
沒有喪葬費和撫恤金以個人名義自己全額交的,只有40%的錢進入個人賬戶,其餘進入社保統籌賬戶里,是將來享受養老金用的。
(6)農村交了養老保險死亡了怎麼辦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章基本養老保險
第十四條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記賬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徵利息稅。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第十七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保險對象的權益有:
1)投保人在交費期間身亡者,個人交納全部本息,退給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
2)投保人領取養老金,保證期為十年。領取養老金不足十年身亡者,保證期內的養老金余額可以繼承。無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者,按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機構的有關規定支付喪葬費用。領取者超過十年長壽 者,支付養老金直至身亡為止。
3)保險對象從本縣(市)遷往外地。若遷入地尚未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可將其個人交納全部本息退給本人。
4)投保人招公、提干、考學等農轉非,可將保險關系(含資金)轉入新的保險軌道,或將個人交納全部本息退還本人。
Ⅶ 農村養老保險中途死亡怎麼賠償
農村養老保險中途死來亡是沒自有賠償的,但是遺屬辦理退保。
Ⅷ 農村養老保險中途死亡怎麼賠償
農村養老保險中途死亡是沒有賠償的,但是遺屬辦理退保。
Ⅸ 農村交養老保險的人已死亡,那錢還能拿到嗎
能。
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准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與現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系數相同)。參保人死亡,個人賬戶中的資金余額,除政府補貼外,可以依法繼承;政府補貼余額用於繼續支付其他參保人的養老金。
(9)農村交了養老保險死亡了怎麼辦擴展閱讀:
養老金待遇領取條件:
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
參加新農保的農村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地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國家依據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
Ⅹ 農村人死亡後,養老保險怎麼辦
農村人死亡後,個人賬戶養老金余額是可以繼承的。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還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遺屬撫恤金。喪葬補助金和遺屬撫恤金也是職工參保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一部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四條 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記賬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徵利息稅。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第十七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10)農村交了養老保險死亡了怎麼辦擴展閱讀:
針對農民養老保險領取問題分三個年齡段解決:
一、未到60周歲老人過世的,這種情況,個人繳納的養老金及利息法定繼承人是可以繼承的。
二、60周歲到70周歲之間老人過世的,老人的繼承人可以直接繼承老人個人賬戶上的資金。
三、70周歲以後去世的,在十年中個人賬戶養老金已經領完,不再返還。
有的農村老人沒有繼承人的,則由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機構負責支付老人的喪葬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