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養老保險全國是不是統一,為什麼到每個市都要重新辦卡呢
社保沒有實現全國聯網,所以到每個省市重新參保都會有新的卡,要想社保時間累積在一起就要做社保的轉移手續。
⑵ 交社會養老保險和檔案時間不統一怎麼辦
應當按照個人檔案上記載的時間領取養老保險金。
一方面,對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與身份版證記權載的出生時間出現差異的處理,有相應規定。《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指出:「對職工出生時間的認定,實行居民身份證與職工檔案相結合的辦法。當本人身份證與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不一致時,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准。要加強對居民身份證和職工檔案的管理,嚴禁隨意更改職工出生時間和編造檔案。」
另一方面,社會保險部門應當就其反駁承擔舉證責任。《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指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後果。」「在勞動爭議糾紛案件中,因用人單位作出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勞動爭議的,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⑶ 2019年退休養老金增加是全國統一標准還是各省標准不一樣
這個要看各個省市發布的新農保政策,建議你查一下當地關於開展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相關文件,新農保的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是個常數,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准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一個系數,系數是多少要看文件。拿河南省為例,他們的基礎養老金為每月55元,系數是139,按照每年500,繳納十年的話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為5000元,除以139約為36,那麼55+36=91,再加上利息和政府的個人賬戶補貼,大約在100元左右。也就是說退休後每月可領取100元。
希望採納
⑷ 全國的養老保險是否已經統一
目前只是聯保了部份地區或城市,全國養老保險統一是不可能的,因為每內個地方消費不一容樣,工資不一樣,所以交的錢也不一樣,領的錢也不一樣。費率的話全省都不可能統一,但是醫療報銷的話以後聯網的城市會慢慢增加。
你的社保有沒有停是隨時可以到當地社保局查的,並且如果你的社保沒交的話你銀行帳戶上個人要扣的錢也沒扣呀。你沒在以前單位做了,單位幫你交的部份也就肯定停了。你要有新的單位才可以續交或者自已去社保局問問可不可以達到自已辦理自交手續。
不知這樣回答你滿意不
⑸ 社保統一了,養老金發放標准統一嗎
農民工和居民工,退休年份、繳費年限和繳費金額均相同的,領取的養老金也相同。
本人原創《全國統籌後養老金的計算原則》,請在百忙中仔細閱讀。
一、養老保險受益的不同:
社會保險中的養老保險,繳費多的受益多,繳費少的受益少。
養老保險費的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
影響繳費金額多少的2個因素:
1.繳費基數;
2.繳費比例。
二、繳費比例:
1.單位職工參保的:單位繳納20% ,個人繳納8% (進入個人賬戶8% )。
2.個人身份參保的:個人繳納20% (進入個人賬戶8% )。
繳費比例和進入個人賬戶的比例全國統一,不會形成不同地區的繳費差額。
三、繳費基數:
以勞動者所在省份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300%(有的地方是40%-300%)為繳費基數。
由於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平衡,同一年份不同地區的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是不同的。
2007年度,發達地區達到3000元左右/月,欠發達地區只有1500元左右/月。形成不同地區的繳費差額。
還有,有的參保人按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作為繳費基數,有的按100%,甚至有按40%的,繳費差額就更大。
舉例:
1.發達地區的參保人甲,月繳納養老保險費:3000*28%=840元;個人繳納並且進入個人賬戶的金額:3000*8%=240元。
2.欠發達地區的參保人乙,月繳納養老保險費:1500*60%*28%=252元;個人繳納並且進入個人賬戶的金額:1500*60%*8%=72元。
因此可知,進入個人賬戶的金額,甲是乙的3.3倍。
四、全國統籌後養老金的計算原則:
個人跨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個人退休時,基本養老金按照退休時各繳費地的基本養老金標准和繳費年限,由各繳費地分段計算、退休地統一支付。
五、2010年實現省級統籌,2012年實現全國統籌後,依據各個繳費地分段計算養老金,繳費多的得多,繳費少的得少,體現公平合理的原則。
更多社會保險常識(本人原創): http://i.cn.yahoo.com/elephant0308/blog/p_55/
無論你採納誰的回答,都希望道一聲:謝謝各位。
⑹ 企業職工繳納養老保險,為什麼不能全部按照統一繳費基數繳納
與社會平均月工資相比,如果你的工資高於社會平均月工資的3倍,支付基數按社會平均月工資的3倍計算,以上部分不作為支付基數計算;如果你的工資低於平均月工資的60%,支付基數將按平均月工資的60%計算。例如,當地社會平均月工資為1500元:1.你的工資是1200元,養老保險的基數是1200元。按照8%的比例,你應該支付96元。2.如果你的工資為5000元,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為4500元,不含500元以上為基數,按8%的比例,你應繳納360元;
可以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新型農業保險」制度是中央政府為惠及農民做出的另一項重要決策。參保農民年滿60歲可享受養老金待遇,這是實現農民養老保障的重要保障體系。「新型農業保險」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貼和政府補貼組成。就個人貢獻而言,各縣區根據實際情況略有不同。基本分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和500元,由參保人員自行繳費。在政府補貼方面,由縣級以上各級財政承擔。
⑺ 2019年為啥養老金不統一,有的取了1400,有的取1200
養老金都是根據當年所交的檔次決定的,交的多就多領,交的少就少領
⑻ 為什國家養老金不能統一標准,退休後人人都一樣不行嗎
馬上會實現全國養老金統一。
不一樣主要是各地繳費不一樣,有的地方一個月都得交意千多,有點地方一年才交一千多,都一樣的話,對交的多的人就不公平了~
⑼ 為什麼養老金上漲金額不能統一,而是按百分比
按百分比來調整漲額極其不公平的,按每年5%來計算,20年後2000元的漲額為3300多元版,而10000的漲額為16500多元,按百分比權來調整多年累積漲額差距達5倍!這簡直就是變相利滾利,將會嚴重加劇收入兩極分化。只有按繳費多少和工齡調整才能真正體現多交多得、貢獻大多得,才是公平的。
⑽ 為什麼城鎮居民的養老保險,那費不統一,每一年都不一樣
這就是中國的社保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