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對於90後來說有必要交養老保險嗎
對90後有必要交養老保險嗎?90後最大的今年曾經31歲了,最小的也是22歲,這個時間跨度還是很大的。固然如今各地都在徵求漸進式延遲退休的意見,延遲退休這個事情也是一定要做下去的,一是為了應對老齡化人口的需求;二是為理解決養老金缺口的需求。
綜上所說,90後在今後將實行漸進式延遲辦理退休的大背景下,到底要不要交納養老保險,我的結論肯定是要交納的,作為單位職工這是要強迫性交納的,這個我們本人沒有方法去做決議,除非本人不願意到任何單位去工作;作為靈敏就業人員,本人的事情本人做主,這是完整由本人決議的,交不交還是在於本人的一念之間。但是不交今後怎樣辦?畢竟不交的少數,可能本人就會屬於那些少數之列,但能夠肯定老年生活是不怎樣幸福的,或者是比擬凄慘的。
❷ 為什麼不建議90後交養老保險
1、工作難穩定
年輕人面對一份工作很容易因為外在因素導致頻繁換工作,而換工作就需要過渡期,在這段期間很多年輕人因為沖動辭掉了工作,卻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支撐自己度過過渡期,導致部分年輕人不得已拒絕繳納社保。
2、繳納時間長
很多年輕人只希望解決眼前的難題,不希望因為社保所繳納的而耽誤解決難題,同時考慮到繳納社保是一件需要長時間付出的事情,而付出以後卻回報不了幾年,導致很多年輕人認為這是一個虧本的買賣。
3、繳納社保經濟不足
很多年輕人剛出來工作手頭上並沒有多少錢,就算發了工資還需要留出來生活費和房租費,如果工資再扣點社保錢工資就變得更少了,導致很多年輕人明明又繳納社保的機會卻放棄了。
《社會保險法》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❸ 80後和90後的群體,需要繳納養老保險嗎
80後或是90後群體,該不該來繳納養老保險呢?目前很多80後甚至90後群體,針對養老保險沒有一個最基本的基本概念架構,槐哪總是認為自己到養老服務的那一天還很早以前很早,換句話說還很遠很遠,自己現在考慮到養老難題並非如此,而且大家很有可能都有一個模糊不清的定義,也就是說養老保險只要是你做到15年繳費年限就行了。
❹ 90後應該攢錢交養老金和教育金嗎
1、養老規劃越早越好,社保養老是基礎,教育金就是商業年金保險,小孩沒有出國留學打算以及家庭經濟餘力不納散州足的話不建議買教育金。商業的養老金和教育金其實就是商業年金保險,需要長期鎖定現金流,中途退出本金虧損嚴重,所謂的高收益只是宣傳的數字游戲,合同保底利率其實不高,因為保險的現金流規劃需要安全長期,所以低收益才是年金險的特點。高收益對應高風險,不存在超出正常投資收益水平的產品,還無風險放著本金翻倍的金融產品,保險是保險,理財是理財,千萬不要被年金保險的宣傳高收益誤導而把保險當成了高收益理財產品。
2、90後現在也奔三了,如果是上班族都有掘判基礎的社保,社保里就包含基本的醫療保障和養老金賬戶。而且社保是社會福利保障制度,養老金繳費成本最低,福利待遇每年升級,可以說是每個人養老和保障的必備。其他的商業保險繳費成本高,而且有各種合同條款,商業年金保險的保底利率1-3%。如果在解決基本健康保障後,有經濟餘力可以考慮買,普通家庭社洞蔽保養老,中產家庭社保+商保升級。
3、養老規劃除了要及早規劃,還要注意先保障,再儲蓄養老,而不是老想著存教育金養老金,這個需要消耗家庭大量現金流,要考慮實際情況,基本的健康保障才是關鍵,解決不確定疾病和意外帶來的巨額開支風險。保持家庭財務穩定,然後才談得上去儲蓄養老。
綜上:90後基本社保配置好,就有了基本的醫保和養老保障了,利用社會福利制度養老,有經濟餘力和家庭條件再考慮盈利性性商業機構的商業養老保險,同時警惕所謂的高收益理財保險,保險是轉移風險的工具,不是投資理財增加風險的工具,一切從家庭實際財務情況出發 ,讓保險成為你的家庭財務穩定器,而不是家庭財務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