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23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新規定
2018年度城鄉居民 基本養老保險 個人繳費標准、政府最低補貼標准仍按照寧人社〔2016〕187號文所列標准執行。其中,參保人員個人年繳費標准為一至六檔,分別為1000元、1100元、1300元、1500元、2000元和2500元。政府對繳費人員補貼標准分別為:個人選擇1000元、1100元、1300元繳費標準的,政府補貼最低標准為每人每年130元;選擇1500元、2000元繳費標準的,政府補貼最低標准為每人每年140元;選擇2500元繳費標準的,政府補貼最低標准為每人每年150元。
鄭州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改規矩了,繳費檔次由原來的7個變為10個,一年最少100元,最高1500元,近日下午,《鄭州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辦法》(簡稱"新辦法")在鄭州市政府網站亮相,並於今日起正式實施,運行1年多的"試行辦法"同時作廢。 【對象】戶口遷鄭州,隨時能參保 新辦法規定,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具有鄭州市戶籍、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城鄉居民,均能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同時,戶口遷入鄭州的居民只要符合條件,可隨時參保。與試行辦法相比,新辦法參保對象范圍擴大了。 【繳費】10個檔次任意選 老百姓最關心的是參保得繳多少錢,事實上,咐拆野這次變化最大的也是繳費,今後繳養老費不用再掰著指頭算啦,10個繳費檔次任意選。 以前,居民養老保險繳費分為7個檔次,分別為年繳費基數的6%、7.5%、10%、20%、30%、50%和85%。計算起來很麻煩,且繳費基數年年變。 新辦法規定,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標准,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700元、900元、1000元、1200元、1500元10個檔次,並依據國家政策和鄭州城鄉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 參保者自主選擇繳費檔次,多繳多得,一次須繳齊一年的。 【補貼】正常繳費,一年補貼60元 鄭州市規定:從現在起,年滿60周歲可不繳納養老保險費,有條件的,可按上述繳費檔次和標准一次性補繳15年的養老保險費;年滿46周歲不滿60周歲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年滿16周歲至45周歲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 對正常繳費的,政府每年給衡喊予60元的繳費補貼(含省財政補貼)。 【退錢】賬戶退錢,要扣政府補貼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管理上有3個變化:變化一,老辦法個人賬戶收入來源僅有個人繳費和政府財政補貼;新辦法除了個人繳費和政府財政補貼外,還規定"集體補助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對參保人繳費的資助"也可記入個人賬戶。 變化二,老辦法個人賬戶參照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計息;新辦法每年參考央行公布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計息。 變化三,參保人退保、換保或不能參保等時,老辦法規定個人繳費本息之和一次性退還本人或指定的受益人、 法定繼承人 ;新辦法規定,在退還前要扣除政府補貼部分。 【銜接】養老津貼並入基礎養老金 正常參保的城鄉居民,從新辦法實施之日起,按新的繳費標准和檔次執行,其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年滿60周歲,已按老辦法領取基本養老金的城鄉居民,原政府養老津貼從現在起,並入基礎養老金。 【對象】戶口遷鄭州,隨時能參保新辦法規定,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具有鄭州市戶籍、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城鄉居民,均能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同時,戶口遷入鄭州的居民只要符合條件,可隨時參保。與試行辦法相比,新辦法參保對象范圍擴大了。【繳費】10個檔次任意選老百姓最關心的是參保得繳多少御悄錢,事實上,這次變化最大的也是繳費,今後繳養老費不用再掰著指頭算啦,10個繳費檔次任意選。以前,居民養老保險繳費分為7個檔次,分別為年繳費基數的6%、7.5%、10%、20%、30%、50%和85%。計算起來很麻煩,且繳費基數年年變。新辦法規定,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標准,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700元、900元、1000元、1200元、1500元10個檔次,並依據國家政策和鄭州城鄉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參保者自主選擇繳費檔次,多繳多得,一次須繳齊一年的。【補貼】正常繳費,一年補貼60元鄭州市規定:從現在起,年滿60周歲可不繳納養老保險費,有條件的,可按上述繳費檔次和標准一次性補繳15年的養老保險費;年滿46周歲不滿60周歲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年滿16周歲至45周歲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對正常繳費的,政府每年給予60元的繳費補貼(含省財政補貼)。【退錢】賬戶退錢,要扣政府補貼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管理上有3個變化:變化一,老辦法個人賬戶收入來源僅有個人繳費和政府財政補貼;新辦法除了個人繳費和政府財政補貼外,還規定"集體補助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對參保人繳費的資助"也可記入個人賬戶。 變化二,老辦法個人賬戶參照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計息;新辦法每年參考央行公布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計息。 變化三,參保人退保、換保或不能參保等時,老辦法規定個人繳費本息之和一次性退還本人或指定的受益人、 法定繼承人 ;新辦法規定,在退還前要扣除政府補貼部分。 【銜接】養老津貼並入基礎養老金 正常參保的城鄉居民,從新辦法實施之日起,按新的繳費標准和檔次執行,其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年滿60周歲,已按老辦法領取基本養老金的城鄉居民,原政府養老津貼從現在起,並入基礎養老金。 變化二,老辦法個人賬戶參照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計息;新辦法每年參考央行公布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計息。變化三,參保人退保、換保或不能參保等時,老辦法規定個人繳費本息之和一次性退還本人或指定的受益人、法定繼承人;新辦法規定,在退還前要扣除政府補貼部分。【銜接】養老津貼並入基礎養老金正常參保的城鄉居民,從新辦法實施之日起,按新的繳費標准和檔次執行,其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年滿60周歲,已按老辦法領取基本養老金的城鄉居民,原政府養老津貼從現在起,並入基礎養老金。
B. 天津退休基礎養老金怎樣算
新的養老保險制度按照參保人員參加工作時間的不同,把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分作三個類型:(1)1996年1月1日後參加工作的人員(稱作「新人」),基本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基礎養老金,月標准為職工退休時全省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二是個人帳戶養老金,月標准為退休時個人帳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20。(2)1995年12月31日以前參加工作,之後退休的(稱作「中人」),其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和各種補貼調節金四部分組成。過渡性養老金計發辦法為:以本人退休前的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枝帶資為基數,乘以過渡性養老金計發比例(1.4%),再乘以1995年底以前的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求得。(3)1995年底以前退休的(稱作「老人」),按原辦法計發養老金不變。
養老金和退休金一樣嗎?養老金和退休金一樣。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養老保險待遇。根據國家有關文件肢搭旦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2009年全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人均將增加110元左右,這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稱人保部)具體落實國務院十項保增長措施的一項重要舉措。人保部有關人士透露,由該部起草的關於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的總體方案,已經於2008年11月11日上交國務院。中央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中的第八項提出,要「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2008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增加了100元。人保部人士表示,並不會大幅度提高2009年的增長水平,養老金人均增加110元,只是一個全國的平均數。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的調整是以省為單位,要由各省分別計算各自的養老金增長水平和所需金額,然後上報人保部進行審核。歷擾人保部會根據其自己測算的各省數據,與各省上報的數據進行綜合考慮後,確定各省最後的養老金增長水平。數據顯示,中國政府已經持續多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企業參保退休人員的月平均養老金已從1995年的321元,提高到2007年的963元。根據2007年8月1日公布的《國務院關於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決定,從2008年到2010年將連續三年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准。這是繼2005年到2007年,中國政府有計劃的上調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之後的第二輪上調。從2008年1月1日起,全國4200多萬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標准再度上調。人均增加10%,為100元左右。2008年至2010年將繼續上調三年,且上調幅度高於前三年,到2010年,全國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將超過1200元。根據200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報告的安排,2008年中央財政安排了1263億元用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對於2009年的增幅,全國總工會有關人士表示,這只是一個平均數,各地養老金調整水平會有所差別。根據2008年各地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待標准,人均增漲最高的省份為北京,每月增長200元,最低為安徽,每月增長55元。
C. 養老金重新調整政策
一、2022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人員范圍是什麼?
本次調整養老金的范圍為2021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職工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含按國發〔1978〕104號文件規定辦理退職手續的人員)。
離休人員及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符合原勞動人事部勞人險〔1983〕3號文件,退休後照發本人原標准工資的老工人,不列入本次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范圍。
二、此次調整養老金從什麼時候調整?什麼時候發放?
根據國家和自治區人民政府統一安排,此次調整時間自2022年1月1日起執行,7月底前將調整增加的基本養老金發放到位。
三、2022年退休人員養老金具體如何調整?
(一)定額調整
凡符合2022年基本養老金調整范圍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發55元。
(二)掛鉤調整
1.按繳費年限調整。繳費年限15年以內,每年按1元增加;繳費年限16年至30年的,每年按2元增加;繳費年限超過30年的,從第31年起,每年按4元增純御加。繳費年限是指按國家和自治區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累計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工齡),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增加15元。
2.按基本養老金基數進行調整桐悶。按本人2021年12月份按月領取的基本養老金為基數,每月增加1.6%(四捨五入到元)。
(三)傾斜調整
對高齡退休人員和考慮艱苦邊遠地區因素予以傾斜。
1.2021年12月31日前年滿70周歲至74周歲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發10元;年滿75周歲至79周歲的,每人每月增發15元;年滿80周歲及以上的,每人每月增發35元。2022年1月1日後,年滿70周歲,從到齡之月起,企業退休人員按2017年企業累加的高齡傾斜標准執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按機關事業累計的高齡傾斜標准執行。
2.考慮艱苦邊遠地區因素適當提高調整水平。二類地區每人每月增發10元;三、四類地區每人每月做輪岩增發15元;五、六類地區每人每月增發35元。
3.企業退休人員中原軍隊轉業幹部基本養老金調整後,其基本養老金月水平達不到2022年自治區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水平的,按平均水平計發。
四、此次基本養老金調整具有什麼特點?
此次基本養老金調整將繼續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定額調整體現社會公平,退休人員調整標准一致;掛鉤調整體現基本養老保險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多得多調的激勵約束機制,使在職時多繳費、長繳費的人員調整養老金時增加的也相對較多;適當傾斜體現重點關懷,主要是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等群體予以照顧。
D. 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開始公布,部分老人養老金重算,補多少
2022年養老金調整中,2022年的退休人員並未參與其中,但對於他們來說,也迎來了養老金「變多」的好消息。近期,多個省份發布了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2022年的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也會迎來重算,養老金漲了多少?E. 基礎養老金計發基數如何計算
隨著社會保障福利的提高,養老保險制度也得到越來越大的關注。在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大病保險制度中,任然存在的很多問題。我為您整理了一些基礎養老金如何計算以及其計算公式的問題,並作出相應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F. 養老金計算新辦法和老辦法
企業退休人員 養老金的計算方法 一、到齡 退休養老金 怎麼計算?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帳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過渡性養老金標准以本人的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平均繳費工資指數低於1的,按1計算。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准為基數,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2015年及後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參保人員達到退休年齡,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養老金一次性結算,同時終止 養老保險關系 。一次性養老金領取額按下列公式計算:一次性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繳費年限 二、根據最新的 養老金計算 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蔽改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全文》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散橡費,記入個人賬戶。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G. 2021年退休工資計發基數是多少
養老金能領取多少,主要看個人繳費年限長短、個人繳費基數高低和當地社會平均工資。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搜索。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咐大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 領取養老金 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准計發基礎養老金,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劃算。 《 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 基本養老保險 ,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 個體工商戶 、未在用人單睜譽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 靈活就業人員 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一條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悉簡段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 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 法定退休年齡 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或者城鎮居民 社會養老保險 ,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 養老保險待遇 。
《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第七條 工人退休、退職的時侯,本人及其供養的直系親屬前往居住地點途中所需的車船費、旅館費、行李搬運費和伙食補助費,都按照現行的規定辦理。 《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第八條 退休、退職工人本人,可以繼續享受公費醫療待遇。 《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第九條 工人的退休費、退職生活費,企業單位,由企業行政支付;黨政機關、群眾團體和事業單位,由退休、退職工人居住地方的縣級民政部門另列預算支付。
H. 2022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關注的問題越來越廣泛,其中 成都養老保險 最高繳費基數是怎樣的也是人們著重關注的問題,為了幫助大家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小編整理了這方面的知識,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 成都 養老保險最高繳費基數 2019年成都養老保險最高繳費基數按2018年度全省城鎮全部單位就業人員 平均工資 的300%執行,即16179元。 二、成都養老保險領多少錢一個月 每個人的 養老金 是不一樣的。其領取數額如下: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增發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上一年 四川 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上一年四川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個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2×1995年12月31日以前未建立個人賬戶的累積繳費年限×1.3%。 基礎養老金=(退休上一年四川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退休上一年四川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個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2×累計繳費年限(含視為繳費年限)×1%。 增發養老金=上一年四川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個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累計繳費年限(含視為繳費年限)×增發比例。 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 退休年齡 對應的計發月數。 三、成都2019年基本養老金怎麼調整 (一)定額調整。 每人月基本養老金增加47元。 (二)掛鉤調整。 1.企業退休人員。 與本人基本養老金水平和繳費年限掛鉤。 一是以本人2018年12月經 社保 經辦機構核定的基本養老金為基數增加1.2%; 二是與繳費年限掛鉤,繳費年限15年及以下的每滿1年增加1元,超過15年的年限每滿1年增加2.5元。不足1年按1年計算。 2.機關事業單位2014年10月1日及以後退休的人員。 統一按照企業退休人員掛鉤調整辦法調整。 3.機關事業單位2014年9月30日及以前退休的人員。 以本人2018年12月的基本養老金為基數增加2.7%。 (三)適度傾斜。 屬下列情形的退休人員,在定額調整和掛鉤調整的基礎上,再按以下標准和辦法增加月基本養老金,同時符合本款下列兩類及以上情形的,可重復累加享受: 1.高齡退休人員。 (1)滿70周歲且不滿80周歲的人員,增加35元; (2)滿80周歲且不滿90周歲的人員,增加65元; (3)滿90周歲及以上的人員,增加105元。 本次增加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對退休人員年齡周歲計算的截止時間為2018年12月31日。 2.艱苦邊遠地區企業及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 一類至六類地區每月分別增加10、20、30、40、60、80元。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相關方面的知識,然而書面知識是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對於成都養老保險最高繳費基數是怎樣的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大家對此還有疑問的,可以到相關機構部門進行進一步的咨詢和了解。如需要更多的法律解答,可在線咨詢律師!
《社會保險法》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