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販賣毒品罪量刑標准
涉密信息系統集成資質證書有效期滿,需要繼續從事涉密集成業務的,應當在有效期屆滿三個月前向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提出延續申請,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按照本辦法有關規定開展審查,申請單位未按規定期限提出延續申請的,視為重新申請。有效期屆滿且未准予延續前,不得簽訂新的涉密集成業務合同。對於已經簽訂合神拍同但未完成的涉密業務,在確保安全保密的條件下可以繼續完成。
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對申請單位作出准予行政許可或者不予行政許可的決定。二十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本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十日,並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單位。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游灶羨組織開展專家評審、鑒定所需時間不計入行政許可期限。
根據《涉密信息系統集成資質管理辦法》第十八條規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收到申請材料後,應當在五日內完成審查。申請材料齊全且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受理並發出受理通知書;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一次告知申請單位十五日內補正材料;逾期未告知申請辯余單位補正的,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即為受理。申請單位十五日內不予補正的,視為放棄本次行政許可申請。
『貳』 退休之前沒有工作,但是社保交滿15年了
根據我國現行的法律 法規 ,職工達告鎮到法定 退休年齡 時,基本 養老保險 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有4種解決辦法。除補繳外,其他3種職工可根據自己的意願,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任意選擇其中一種。 下面我們分別用案例進行說明解釋。 1、補繳滿15年按月領取基本 養老金 【案例】 老陳於2000年5月入職某公司擔任銷售員。因公司剛成立不久,生產經營和各項管理制度均不完善,公司總共才二三十號人,單位沒有給所有員工參加 社會保險 ,老陳也不例外。經過三四年的發展,公司規模越來越大,員工要求公司參加社會保險的呼聲越來越高,經過勞資雙方多次磋商後,終於定案。從2005年1月起,公司為全體員工參加職工社會保險。2018年7月,老陳年滿50周歲,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但他的 社保 才繳了13年6個月, 退休 後無法領取基本養老金。 【評析】 《 社會保險法 》第10條第1款規定,「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本案中,老陳可與單位協商補繳其2000年5月至2004年12月(入職之日至單位為其參加社保之前的期間)任意月份的職工社保,以便在退休時滿足15年繳費年限,退休後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2、延長繳費至滿15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案例】 老李於1958年6月出生,於2004年初跟隨子女南下 深圳 ,入職到一家公司擔任門衛,公司在其入職當月為老李參加了職工社會保險。這一干就是十多年,2018年6月,老李年滿60周歲,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公司給老李下達了 終止勞動合同通知書 。公司將依據《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21條規定,在老李年滿60周歲時終止雙方 勞動合同 ,屆時將給老李辦理相關 離職手續 。這可讓老李犯了愁,社保還沒繳滿15年呢,退休之後無法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該怎麼辦呢? 【評析】 《社會保險法》第16條第2款規定: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本案中,老李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社會養老保險已經在深圳繳交了14年3個月,他可以選擇在深圳辦理延繳,至繳滿15年時,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3、轉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享受養老金保險待遇 【案例】 周大姐於1968年爛轎4月出生於一個普通農村家庭,早些年跟丈夫一起在家開個小賣部,做點小生意養家糊口。國家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以下簡稱新農保)實施後,周大姐夫婦參加了新農保。2015年春節過後,47歲的周大姐為了方便照顧剛出生的孫子,跟隨兒子兒媳來到汕頭,在一家公司擔任衛生員。 【評析】 《社會保險法》第16條第2款規定: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 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本案中,周大姐可以向其戶籍地的社保部門提出申請,將其在汕頭繳交的三年多的職工社保,轉入到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其儲存額和繳費年限將合並計算,按規定領取養老金。 4、一次性取出個人賬戶儲存額,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案例】 老趙早年在老家從事個體戶經營,以販賣水果為生,後來生意不好做了,於是外出務工,在一家工廠擔任機器操作工,單位在老趙入職當天,為其參加了職工社保。兩年後,老趙 辭職 ,回老家租了兩個池塘,干起了養殖業。如今,老趙已年滿60周歲,幾年前在單位供職時購買了兩年的職工社保,如今也該處理一下了。 【評析】 《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第3條第2款規定:「參加職工基飢友肆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含延長繳費),且未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個人可以書面申請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收到申請後,應當書面告知其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權利以及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後果,經本人書面確認後,終止其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並將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本案中,老趙可以向社保機構提出書面申請,經審批後一次性取出其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 社會保險法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 社會保險 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叄』 明年統一按年齡漲養老金,60歲300、70歲500、80歲800你同意嗎
2023年的元旦越來越近,也預示著新的一年要來了,對於退休人員,新的一年意味著養老金又有機會上調,如今,大家對上調這項措施已經沒有什麼擔憂,連續上漲了18年,已經基本成了一項長期國策,今年人社部更是在第三季度的工作進展報告中公布,三項社保基金累計結余達到7.24萬億元,已經有10.47億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規模將越來越大,養老基金收入將越來越多,並且我國今年已經實現了職工養老基金全國統籌,中央收到的各地上繳的養老金將更多,可調劑基礎越來越大。因此,對於退休人員而言,之後考慮的基本就是漲多少怎麼漲的問題。『肆』 舊中國的屈辱和新中國的成就
恥辱:
——帝國主義者在因次侵略戰爭中,大規模地屠殺中國人民。1900年八國聯軍燒殺搶掠,將5萬多人的塘沽鎮變成空無一人的廢墟,使擁有100萬人的天津在燒殺之後僅存10萬人,進入北京後,殺人不計其數,僅庄王府一處就殺死1700多人。在1937年開始的日本帝國主義的全面侵華戰爭中,2100餘萬人被打死打傷,1000餘萬人被殘害致死。其中,在1937年12月13日後的6個星期內,日本侵略軍在南京就殺害了30萬人。
——帝國主義者大肆販賣和虐殺華工,使舊中國無數生靈慘遭塗炭。據不完全統計,從十九世紀中葉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被販賣到世界各地的華工多達1200萬人。這些被綁架、被欺騙去的華工囚禁在「豬仔館」,被烙上販賣目的地的字型大小。1852—1858年間,僅汕頭一地「豬仔館」中的4萬華工,就有8000多人被折磨致死。列強在中國各地開辦的工程和礦山中,肆意虐殺華工的記錄駭人聽聞。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期間,僅東北地區就有不下200萬勞工被折磨致死。華工被迫害致死後,被扔進山溝或亂石坑。現已發現的這種「萬人坑」就有80多處,埋有勞工屍骨70多萬具。
——帝國主義在中國實行殖民統治,使中國人民備受凌辱,毫無人格尊嚴可言。那時,外國侵略者享有不受中國法律官轄的「治外法權」。1946年12月24日,北平發生美國士兵皮爾遜強奸北京大學女生沈崇的暴行,鉛消激起全國人民的極大憤慨,但是,罪犯卻由美國單方面處理,被宣布無罪釋放。列強在中國設立的「租界」,擁有行政、立法、司法、警察和財政大權,成為完全獨立於中國的行政和法律制度之外的「國中之國」。1885年,外國侵略者甚至在上海法租界公園門口公然豎起「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肆無忌憚地侮辱中國人的人格。
成就:
軍事戰爭上:七次戰役基本全勝。對槐毀知越、對蘇、對印、對美等。
軍事科技上:核彈爆炸成功、火箭衛星上天、神6上天、龍芯的開發研製等等。
其餘科技上:很多華裔獲得諾貝爾獎,中國科學家在某些高科技領域的研究水平領先世界,但基礎科技水平還是落後於歐美發達國家。
政治地位上:聯合國五大常委之一,隨著國力的壯大,中國在國際上地位也越來越高。
經濟上:改革開放,經濟快速發展,漸漸地使全國人民都富裕起來(還沒有最終完成)。
社會文化上:雖然教育體制不對,但比建國前水平高了不知多少余梁倍,各種文藝水平越辦越高,漸漸地在國際上站穩腳跟。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世博會也在中國舉辦。
影視文化上:這個我就不用多說了吧,國內影視製作水平的提高有目共睹啊,10年前哪兒有這么多豐富的電視節目可看呢?藝術水平也在提高。民間藝術也在保護。
體育上:中國的成就太輝煌了,已經連續幾屆人類奧運會名列前三甲了,中國的優勢項目稱霸全人類。最近的劉翔、姚明還有冰上項目更是牛比,在全世界都有巨大影響力。逐漸舉辦世界級別各大體育賽事:奧運會、F1、亞洲會等等非常多。
疆土上:收復香港、澳門。
民族自信心上:隨著國力的壯大,人民也越來越富裕,越來越自信,越來越講究。但最近極端排外的民族主義有抬頭現象,不理智的憤青也對社會產生一定民族情緒的影響。這都對中國社會的穩定和發展不利。我們現在還不能有濃重的民族主義。時機未到。
政治體制上:總的來說也在進步。
總的說來,就這些方面,但政治體制上還是很不完善,腐敗現象嚴重。執政黨也在努力地做到民主。相信國力的的增強,我們中國未來會更好。
『伍』 觀念更新能帶來什麼
溫州人思路靈活、觀念常新,因此能想別人之不敢想,為別孫吵人之不敢為,自然就能發現別人視而不見的商機。
觀念改變命運
怎樣才能改變命運?怎樣才能賺錢、致富、奔小康?人們習慣於依靠知識,依靠勤儉持家、勤儉致富。這個並沒有錯,但只是勤儉只有知識而沒有新觀念、新思路,那是發不了財的。現在大多數人靠打工拿工資,用自己的汗水掙錢,工作了二三十年,月工資也不過幾千元,省吃儉用幾十年,買個住房還要東挪西鄭凱鏈借。同樣頭頂天腳踏地,一樣的政策,一樣的條件,為什麼有人月賺萬元乃至數十萬元,有人卻長期徘徊在溫飽線上?充足的知識只是為改變命運提供了一種可能性。
僅憑知識同樣是改變不了命運的!還有人說是知識改變命運一個富翁與窮人的收入相差可以是千萬倍,難道他們的知識也相差千萬倍嗎?何況,有些自詡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的人不照樣窮困終身嗎?而一字不識的文盲照樣能身價上億。原因何在呢?是什麼才能帶來財運,改變命運呢?
觀念!溫州人那麼會賺錢就是因為他們思維靈活、觀念更新地快。因為觀念超前,就能想別人之不敢想,為別人之不敢為,自然就能夠發現別人視而不見的商機,如此一來鈔票哪能不源源不斷地滾進腰包?細說起來,溫州人會賺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肯吃苦、有膽識、特精明、會搶先、講誠信、能團結等等,但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比如精明,溫州人還比不上上海人,再比如搶先,只要觀念改變了才會先行一步啊!
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觀念。所以說,觀念是人生轉變的基礎和起點,是賺錢的最先條件。
在溫州人看來下崗就是轉崗;凡事不能坐著空想而是要先試著干一干;凡事靠自己想辦法,自己解決;要當老闆,不想做打工仔;只要有錢可掙,什麼苦都可以吃;大錢要賺,小錢也要賺;不能安於現狀,要追求進一步的發展。
正是溫州人的思路先人一步,所以才能在中國改革史上創造出最多的第一,一次次讓世人「瞠目結舌」,一次次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觀念沖擊:
第一份私人工商執照;
第一批股份合作企業;
第一個實行金融利率改革;
第一個制定私營企業條例;
第一個實行全社會養老保險;
第一座農民城;
第一個農民包機公司;
第一個跨國農業公司;
……
邊角料里淘去8000萬
一個溫州姓李的老闆,有著從一無所有到8000萬元家產的發跡史,就是因為思路的改變、觀念的更新,給他帶來了財富與命運的改變。
當初,李老闆一無所有,窮得連件像樣的衣服也沒有。當看到別人都做生意,賺大錢,過上了好日子,他也著急了,但是他沒有本錢,這可怎麼辦呢?左思右想,他也沒有想出一條辦法,他就想到四處走走,看看能不能發現出路。沒想到這一走,他就走出了一條路來了。
他發現,城裡人開始講究了,居室都布置得很好,清潔衛生每日都做,但是用一塊布抹地費時費事。他想如果改用棉質拖把,那就方便簡單多了。製作棉拖把有何難呢?於是,他就四處去打聽,看看能否弄些材料。結果,他在一家大棉紡廠的垃圾堆里,撿回了許多廠家丟棄的碎棉布條。
李老闆便利用它們,分釗整理出來紮成各種拖把。他拿到街上試著賣一賣,沒想到每把可賣到2元錢。於是,他便放手干開了。一年之後,他居然有了500多元積蓄。
有了這500多元,李老闆便考慮,怎樣才能迅速致富呢?思來想去,他還是覺得利用廢料這一行最有賺頭。於是,他又改變了只扎拖把的單一產品結構,東借西湊,弄了點資本,購買了最初的加工設備-縫紉機。他把撿來的破碎棉布中稍大的布塊拼縫成童裝,細小的,紮成拖把。這樣幹了半年之後,就賺了5000多元。
之後,李老闆看到市場上毛毯熱銷這一點,專門從上海、杭州等大城市棉紡廠、化纖廠中收購各種邊角料,運回工廠後,篩選分揀,那些大塊的製作成童裝,細小的,不再製作拖把,而是剝理成絲,紡成絲線,編織成各種毛毯,或者掛毯。
這樣一來,童裝,每件成本相當低廉,原材料連同人工費用及各項開支加起來,也不過3~4元,而大宗童裝批發,一般都在10元以上。那些用彩色化纖邊角料編織而成的毛毯,色彩鮮艷,構圖喊孫巧妙又結實密匝。因此,深受用戶歡迎,產品銷往全國10多個省份。
嘗到甜頭後,李老闆又加大投資,擴大生產規模,除了生產加工童裝、毛毯之外,還把業務擴展到飲食業上來。一年之後,他又開始涉足家電行業。當時,家電市場正在起步,李老闆便率先行動,專營日本進口原裝產品,很快,便發了大財,一躍成為千萬富翁。
成功後的李老闆很有感觸地說:「沒有本錢不要緊,地上有的是金銀財寶,撿起來就是富翁,關鍵是你知道不知道去撿。」
這就是典型的溫州人創業發家的例子。正因為幾乎溫州人個個如此會賺錢,所以,溫州才成為中國最具有活力的地方。有人形象地作比喻: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世界經濟走一步,中國經濟走4步;浙江經濟走4步,溫州經濟走6步。
9個領先觀念
有學者總結出了溫州人領先的9個觀念,令人羨慕這9個觀念從不同局面展示了溫州人教育的技術也是最值得人們學習的9個觀念,這9個觀念是:
(1)「創業」的觀念:當有些人為掙得一個「鐵飯碗」而擠得頭破血流的時候,溫州人已經邁出了創業的步伐,有些人甚至為此不惜放棄公職。1980年,時任溫州通用機械廠副廠長的鄭秀康毅然辭去令人羨慕的公職,還賣掉了家裡的手錶、自行車等物品,開始學做皮鞋。他當時的這種舉動世人看來無疑是發瘋,就是這樣瘋狂的邁一步成就他後來的一番事業。
(2)「賺錢光榮」的觀念:溫州人把經商作為實現人生價值、體現人生尊嚴的一種方式,他們坦言做生意不丟人,賺錢是光榮的。比如徐勇水就說自己創業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為了過上好日子。
(3)「面子」觀念:溫州人認為能賺錢就是最大的面子,許多溫州人拋家舍業,不遠千里地去外地創業。他們干其他人不願意乾的事比如修鞋。很多人都看不起他們,認為他們乾的是很下賤的工作的情況下,他們不以為然,默默無言地接受著世俗的眼光,踏踏實實地賺錢,許多人就是通過這些工作賺得人生的第一桶金。
(4)「行動第一」的觀念:溫州人創業自強不息,不等不靠,沒有條件就馬上創造條件,沒有本錢就從補鞋、彈棉花開始,一點一滴地積累。比如正泰集團的南存輝,就是利用補鞋淘來的「第一桶金」,開辦了一個小作坊,然後一步步發展為大集團。
(5)「擇業」觀念:溫州人只要能掙錢,什麼都敢幹,什麼都能幹,什麼都願意干。而且,在他們的字典里,沒有「下崗」這個詞,別人認為的「下崗」在他們眼中,就是換一個生意做;世上沒有「貴賤」這個詞在他們看來能賺錢就是好工作,沒有貴賤的區別。
(6)「團隊」的觀念:溫州人信奉的是「生意一起做,有錢大家賺」的原則,他們喜歡合作、善於合作、甘於分享、追求雙贏,「集團軍作戰」的巨大優勢,使得他們在商戰中無往不勝、所向披靡。
(7)「大錢與小錢」的觀念:溫州人有錢就賺,不管其多少從來不看不起小錢。沒有能力賺大錢就賺小錢,然後由從賺小錢發展到賺大錢,而在賺大錢後依然賺小錢。對於錢,溫州人大小兼容,大小通吃。
(8)「吃苦」的觀念:為了賺錢,溫州人「千方百計地想,千言萬語地說,千山萬水地跑,千辛萬苦地干」。這四個「千」就是他們創業的最大本錢。
(9)「搶先」的觀念:當商機在人們視野之內剛剛萌芽時,有的人還在觀望,溫州人已經搶在最前面抓住了機會,搶得了市場的制高點,大大地賺了一筆。他們認為商機就是金錢,一旦來臨就要搶抓、快抓、抓住、抓緊。
丟掉面子帶來財富
思路決定出路,思路帶來財富。因為思路領先,所以溫州人不靠國家投資,不靠引進外資而獨立自主地創造了經濟奇跡;同樣因為思路領先,他們做的很多事情是很多人不能理解的中國人例來重視面子在輕視商業的生活觀念中放棄體面的工作去做小買賣簡直就是瘋子,但是就是溫州人拋開面子,反其而行之,從小買賣干起。
一個23歲的女交警辭了公職而去異地販賣小商品,這在有些人眼中,未免太傻了,可是蔡瑤媛就是這么乾的。10年前,蔡瑤媛辭掉溫州交警的公職,帶了2000元錢到山東省濟南租門市房開店,專門賣從溫州販來的領帶夾、徽章等小飾品,她帶著樣品到處跑單位,央求人家訂貨。功夫不負苦心人如今,蔡瑤媛已成為濟南市南方禮品有限責任公司的總經理了。
面對他人最初的不理解與後來的贊嘆,蔡瑤媛很不以為然。她說:「溫州人就是這樣的,四海為家,哪裡有錢掙去哪裡。而且男女是沒什麼區別的,都要出來闖。」
在溫州人的創業大軍中,有很多人原來是機關幹部,他們不戀官、不戀位、不戀權,敢於丟掉鐵飯碗,辭職創業。
溫州人還有不少科技人員拋棄「言利有辱斯文」的陳舊觀念,放下學者的架子,直接開辦公司創業或以技術、專利成果入股的形式創業,實現科技與企業的有效結合,以科技優勢引領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既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又因此體現出了自身的專業價值。
溫州人就是這樣,在賺錢這個問題上,他們以不爭論「能不能幹」、「有沒有先例」這些問題,而是用盡心思來琢磨「怎麼幹才賺錢」、「怎麼干賺得最多」的問題。
馬克思有一段話是描述猶太人的,如果原封不動地用來描述溫州人,一點也不顯得誇張,彷彿就是馬克思為今天的溫州人提前寫下的:
「在他們的眼裡,整個大地都是交易所;在這塊土地上,他們除了要比自己的鄰居富有以外,沒有別的使命;生意控制了他們的全部思想,一種生意換成另一種生意,是他們唯一的休息方式;即使他們偶爾沒有考慮他們的生意,那也是想探聽一下別人的生意做得怎麼樣。」
人們在驚嘆、佩服溫州人經商、辦企業的成功之餘,不禁會想:溫州人與我們同為中國人,為什麼溫州人能賺錢,而我們卻不如他們呢?「人與人不同,花有百樣紅」,細究起來,主要還是思路的不同。
因為觀念決定出路,有了生路才有財路,所以要想賺錢,就要向溫州人學習,學習他們勇於開拓,不斷創新,為自身發展闖出更廣闊的新天地的能力。因為錢來源於頭腦!錢會往有頭腦的人的口袋裡鑽,正所謂:腦袋空空口袋空空,腦袋轉轉口袋滿滿。更新觀念,引入新觀念,拋棄舊觀念,才能真正使腦袋聰明,充實起來。
『陸』 2020年養老金會漲多少特別關心企業退休養老金漲比例
目前養老金漲幅尚未確定,但預計繼續維持5%左右,思之想之建議漲幅尤其是企退人員漲幅應該擴大一點,以幫助退休人員改善生活,促進消費。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2020年養老金會漲多少?特別關心企業退休養老金漲比例?
養老金漲幅尚未確定
2019年養老金調整通知是在3月20日發布的,養老金上漲5%左右,但今年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本該3月份召開的人大會議有所推遲,目前召開時間尚未確定。
而養老金漲幅要在人大會議上通過的預算報告來確定,所以,到現在養老金調整通知尚未下發,養老金漲幅也還沒確定。
現在一切只能是分析和預計,或者說是建議。
今年養老金會漲多少呢?我們首先要知道養老金漲幅的參考因素,根據社保法的規定,主要包括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養老保險基金的承受能力。
先來看職工平均工資,今年受到疫情影響,企業停工停產,所以,職工的平均工資增長難免受到影響,增速可能放緩。
而看看現在的物價情況,CPI漲幅擴大,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月份和2月份CPI都超過了5%。
思之想之去超市買了一盒排骨,只要9截手指長的排骨,一共花了90多元,相當於一塊10元左右,真的是比較貴了,貴得肉疼。
物價漲幅都超過5%了,所以,今年養老金漲幅應該考慮到這個情況。
另外,再考慮到養老保險基金的承受能力,目前養老保險基金的累計結余超過5萬億元,中央財政今年也會補貼5000億元以上,所以,有能力有條件進行上漲。
考慮到職工工資放緩、物價漲幅擴大的因素,今年養老金漲幅不應該繼續下降了,至少要維持5%以上。
由於考慮到擴大消費和改善退休人員生活,思之想之建議漲幅應該回升一點,至少應該超過物價的漲幅。6%左右是比較合適的。
至於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漲幅,由於從2016年開始,企業退休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開始同步調整,這些年多數地方的養老金調整方案的兩者漲幅是一致的。
不過,也有江蘇、寧夏等地明確讓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漲幅更高一點,比如2019年他們的企退人員養老金上漲5.5%,而事退人員不超過4%。
2020年,養老金漲幅尚未確定。
因為疫情的關系,以前是每年3月份左右召開人大會議,發布企業退休養老金上調方案,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養老金調整通知尚未下發,養老金漲幅也還沒確定。
但是,初步預計,應該會繼續維持在5%左右。
主要是由以下幾個因素決定的:
根據2005年我國養老金制度改革,國家發布的《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文件中,確定了要建立基本養老保險金的正常調整機制。
根據文件規定: 根據職工工資和物價變動等情況,國務院適時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調整當地企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年增長率的一定比例。
根據《 社會 保險法》的規定,影響養老金的主要因素包括職工平均工資增長情況、物價上漲指數、養老保險基金池的儲存額度情況。
1. 在職員工 社會 平均工資
今年受到疫情影響,企業停工停產情況比較嚴重。因為全球的疫情,出口訂單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很多外貿企業停產放假。
所以,職工的平均工資增長難免受到影響,增速可能放緩。
2. 物價上漲情況
去年下半年開始,尤其是豬肉價格的大幅上漲,導致CPI漲幅擴大,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月份和2月份物價上漲指數都超過了5%。
物價漲幅超過5%了,退休老年人的生活費用必然增加。
3. 養老保險基金池的儲存額
目前,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的累計結余超過5萬億元,養老保險累計結余的支付月數達到了16.5個月,中央財政今年也會補貼5000億元以上,雖然今年國家減免企業社保費,但是,基金池的儲存額,仍然保證有能力有條件對養老金進行上漲。
考慮到職工工資放緩、物價漲幅擴大的因素,今年養老金應該還是會繼續上漲,並沿襲以前的調整機制。
這種調整機制,一般是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並實現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調整辦法基本統一。
2019年退休人員調整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是人社部和財政部3月20日發布的,成文日期是3月13日。具體的調整內容和往年差不多。
調整范圍: 是上一年度12月31日之前辦理退休,領取了退休待遇的人。
調整水平 :是按照上年度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的5%。
調整辦法 :是按照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的三種辦法。
基本程序 :是要求各省市將本省市的實施方案報人社部、財政部批准後實施,最晚不得晚於5月31日。
各省市的調整方案,多數是在6月到7月之間公布的。當然調整的時間都是從2019年1月1日開始普調。所以說,即使今年發布的時間有些晚了,也不會影響大家的養老金調整。
由於調整辦法是照顧了公平原則、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傾斜照顧的原則等三個原則,每一個人的養老金調整並不是簡單的乘以5%,實際上是按照每一個省、市、自治區的詳細調整方案進行的。
養老金較低的人群 ,增加的比例會更高一些,這樣有助於保持養老金的保值增值。比如上海市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定額增加60元,基本養老金1500元的人群增加比例是4%,而基本養老金6000元的人群增加比例只有1%。
養老金較高的人群 ,增加的錢數仍然會多一些,這也兌現了多繳多得的需求。上海是按照本人2018年12月基本養老金增加2.2%,肯定養老金越高越劃算。
工齡較長的人群, 會根據繳費年限的增加,多一年都會多增加一定的基本養老金。山東省按照繳費年限在15年及以下:16~25年、26~35年、36~45年、46年以上,每繳費一年分別增加1.5元、2元、2.5元、3元和3.5元。
年紀較大的人群 ,國家都會有額外的基本養老金增加,主要是面向70歲以上的老人。山東省對70歲到74歲,75歲到79歲,80歲以上的退休人員,分別額外增加15元,30元和60元。
艱苦邊遠地區的退休人員 ,國家會考慮到他們為國家做的貢獻,也會有額外的清潔養老金增加。四川省對按照國家分為1~6類的艱苦邊遠地區額外傾斜增加10元20元,30元,40元,60元和80元。
實際上早在2005年國家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中,都已經明確建立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從此,才有了我們養老金的15年連續調整,2020年將是第16年。
2011年7月1日實施的《 社會 保險法》中,明確說出了調整的基本依據。那就是根據職工工資增長和物價變動情況,每年對退休的人員的養老金進行適時調整。
2019年我們的 社會 平均工資不會受到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的影響,仍然會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一般增長速度會持續在8%~10%。
2019年以來由於受豬肉價格的影響,2020年1~2月份由於過年和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我們的消費者價格指數增長分別是5.4%和5.2%,當然我們全年控制的目標是3%,2019年的消費者價格指數增長速度是2.9%。總體來看,這幾年的物價增長是遠遠超過前幾年。
因此,國家養老金的調整幅度應當會在3%~8%之間。多數情況下,仍然會按照往年,維持4%~5%的增長速度。
今年由於國家減免企業負擔的養老保險企業部分,財政部預計會減收養老保險基金4714億元,很多人擔心會影響基本養老金的增長。實際上,國家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已經超過了5萬億元,養老保險累計結余的支付月數達到了16.5個月,國家有足夠的能力保障養老金穩定增長的。
這是很多退休人員關心的事,也是必須面對的事。
要知道,今年疫情的發生,對經濟的影響還是挺大的,尤其是企業,影響更大。這也意味著,今年員工加薪,對企業是非常不利的,也是承受能力嚴重不足的。
而對於退休人員來說,每年調整養老金已經成為習慣,如果不調,可能在心理上有點接受不了。如果繼續調整,對在崗員工來說,也會存在一定的心理壓力。如果兩者都調,企業又承受不了。毫無疑問,這是一對矛盾。尤其對經濟實力不足的地區來說,養老金賬戶原本就很吃緊,收支矛盾很大,再繼續調整養老金,也會面今更大的壓力。
所以,對這個問題需要全盤考慮。不然,會引發新的矛盾。客觀地講,應當暫停一年,以緩和與在崗員工的關系,減輕企業的壓力,緩解養老金賬戶的收支矛盾。
養老金調整
想必大家都知道近些年來,養老金也陸續上漲中,使得大家生活費明顯增多了。但是現在,進入2020年,許多人對養老金是特別關心的,如今有消息指出我國退休人員養老金將迎16連漲了,養老金上調方案已在醞釀,而且上調方案或於近期加快出台。進入2020年,如今新一輪養老金上調窗口再度開啟。退休人員養老金將迎來16連漲,城鄉居民養老金有望繼續上調,多地已在醞釀具體方案。
想必對於大家來說是非常開心的,因為現在養老金都在上漲中。而且同時,2020年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也迎來關鍵年,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構建再謀新突破,多項重磅舉措蓄勢待發。
截止2020年3月29日,養老金的調整狀態尚未明確,國家還沒有正式頒布相關信息,可能是受疫情影響,好多工作都只能推遲延後,不過大家也不用著急,即便是今年的養老金不漲,我們還是得生活啊,畢竟每月的退休金還是按時達到卡上的。
一般情況下,國家每年在調整養老金時會參考以下3個指標:上一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變化情況、物價上漲情況、養老金基金的充足情況。下面如魚來逐一分析一下具體情況,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2019年的職工平均工資都是有所增長的,但是各個地區存在差異。東西部地區差異大,大城市和小城市差異也大,但總體上來講,2019年的職工平均工資是呈增長的趨勢。這一項指標,一定是作為調整養老金的關鍵因素。
但由於今年受疫情的影響,第一季度的經濟也受到影響,逐漸放緩下來,與去年持平就是相當不錯的水平了。當然今年的養老金調整也會受到疫情的影響,但是如魚認為影響不是很大。
物價上漲速度飛快,一部分退休人員發出心聲:寧願自己的養老金不增長,也不想物價漲的如此之快。這一點如魚也是深有感觸,去年由於非洲豬瘟的影響,導致豬肉市場供不應求,自然導致的結果就是豬肉價格暴漲,從起初的10多元一斤,一下漲到40元一斤甚至跟高。
這無形中給每一個人增加了經濟壓力,對於退休人員來講,每月領導的養老金是固定的,物價上漲後,能夠買到的東西就變少,心裡難免會變得不適起來。
我記得我過年在家的時候,自己親自去菜市場買肉,商販賣的都不是新鮮肉,並且都是一個個早就切好的,只能整塊賣出,想少買一點都不得行。我想了一下,買一整塊太多,於是就和旁邊的小夥伴一並買了一塊肉,一人一半,花了60元。當時心裡一震,沒有想到這么貴。
養老保險基金的承受能力是調整養老金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簡單點說有錢才能增長,基金都沒錢了拿什麼來增長呢?目前養老保險基金的累計結余超過5萬億元,中央財政今年也會補貼5000億元以上。並且前端時間爆出,養老金基金賺錢了,所以,有能力有條件進行上漲。
綜合以上三個指標,今年的養老金應該還是會繼續增長。但是現在的具體通知還沒有出來,一切都需要等待確認結果,以上內容只是單純的推測,僅供參考。
至於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漲幅,由於從2016年開始,企業退休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開始同步調整,這些年多數地方的養老金調整方案的兩者漲幅是一致的。
但是有些地區,專門針對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的調整會存在一定的傾斜,這也是企退人員想要看到的消息,相對傾斜調整也能一定程度上的縮小與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差距。像江蘇、寧夏等地明確讓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漲幅更高一點,比如2019年他們的企退人員養老金上漲5.5%,而事退人員不超過4%。
截止到目前為止啊,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消息,但是據2019年而統計呢,我們已經連續16連漲,那麼根據這種情況可以推斷啊,2020年的這個養老金也會漲,但是具體的漲多少應該會控制在5%左右。
提升啊,退休職工的一個生活水平,這是國家很大的一塊的民生問題。且呢,其實這個群體也不是很小,所以做嘗試的時候呢肯定會比較謹慎。
怎麼說大概在5%左右呢,因為其實目前啊,疫情的情況,已經導致了這個 旅遊 業餐飲業很大的損失,這一塊呢,而且所有的醫療費用都是國家買單,但從這個層面上來講,在2020年呢,我們會繼續保持厄養老金的增長,但是呢幅度不會太大。
2020年的養老金會漲多少?由於受疫情影響,關於養老金的調整方案還沒有公布,不過保持16連漲基本上沒有問題的,這樣的話,今年的養老金應該還會上漲5%。
因為養老金的調整依據,會根據上一年的 社會 平均工資水平,物價上漲因素、養老保險基金的承受能力來決定的。
社會 平均工資方面,上一年依然保持著正常的增長速度的。
物價這塊,CPI漲幅持續擴大,都已經超過5%了,養老金的上漲幅度應該不會低於5%吧。
至於養老保險基金的承受力而言,累計結余超過5萬億,有能力有條件保持養老金上漲的。
因此,養老金的上漲幅度,是值得期待的。
至於企業退休養老金的上漲比例,已經有地方提出漲幅要高於機關事業單位的,個人也覺得針對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應該要適當上調一下的。
養老金已經是十五連漲,惠及到數千萬老人的生活,20年調不調,怎麼調,調多少是大家關心的問題。
養老金是老百姓養命錢,因此主要是作用是保證老人生活質量不因為通脹而降低,有可能享受到經濟發展成果,也要考慮到養老基金的支付能力,根據人社部說法,養老金調整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調整水平的確定需重點考慮兩方面因素:一是經濟增長對退休人員基本生活的影響,主要是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二是養老保險基金可承受,制度可持續。
19年GDP增速是6.1%,養老金有調整的經濟基礎,19年職工平均工資增長數據暫時沒有查到,2019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82461元。1、增速:比上年增加8143元,名義增長11.0%,增速比2017年提高1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2018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實際增長8.7%。這是非私營單位就業工資裝增長,大概率會比私營單位高一些,即使考慮到私營單位工資增長低一點,全 社會 平均工資正增長是無疑的。因此養老金有上漲的需要才能保障生活水平不降低。
2019年全年CPI比2018年上漲2.9%,數據不算高,但很多居民可能感覺物價漲很多,主要是豬肉禽蛋價格較高,影響到中低收入者吃不起豬肉吃不起禽蛋,養老金有上漲的必要。
截至2019年底,全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5.09萬億元,總體支撐能力較強。就目前看,養老基金結余已然較為豐厚,有上漲養老金的支付基礎,
因此個人認為養老金上漲還是應該,至於漲多少?低於GDP增速高於CPI漲幅較為合理,19年養老金上漲5%左右,今年上漲5%左右較為合理,
平均上漲5%不代表全部上漲5%,對於養老金已經高於平均水平30%以上者可以適當少增加一點,對於低於平均水平的可以多加一點,位於平均水平附近的按照規定上漲,適宜向高齡老人和因病因公傷殘退休老人傾斜,
養老金漲與不漲,漲多漲少,那是國家考慮的是,根本沒必要去操心,怎麼,不漲或是漲少了,就不活了。要放平心態,人老了,不要再去計較名利,把金錢看淡一些。錢多有多的活法,錢少也有少的生活,保持一個積極的,樂觀的態度去對待眼前的生活,快快樂樂的過好每一天。
國家已經給退休職工連漲了十五年,充分體現了對老年群體的關懷。將心比心看看,許多農村的老人,也是同齡人,他們才有多少養老金?我們不過是命運好點,在城裡有了工作,拿到的養老金是農村老人的幾十倍,知足吧!
『柒』 有10年的視同繳費年限,退休時養老金能比沒有多出2000元嗎
煙草局不是公務員也不是事業單位。煙草局是屬於國有企業性質的單位,煙草局跟葯草公司稿念御是一個班子兩塊牌子,主高中要的工作就是對煙草進行實施專賣管理和監督審查。『捌』 日本汽車保險服務種類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日本壽險業雖然起步較歐美稍晚,但經過100多年的發展,19世紀80年代已成為世界壽險業最發達的國家。上個世紀90年代市場規模一直居世界首位,但在1999年被美國超越,排名居世界第二位,佔世界份額的26.4%,相比排名第三的英國多出2倍多。
幾經沉浮
日本壽險公司的經營環境逐漸惡化,具體表現為各壽險公司的利潤降低,合同解約增加,新的承保合同增長緩慢
目前,人壽保險已經深入日本的國民生活,日本的人壽保險業已經達到一個非常發達的階段。1996年,日本壽險公司的保費收入為29.4萬億日元,個人壽險新增加合同1219.8萬件,森咐當年市場上的主要個人壽險險種及佔新增加合同件數的比重為:終身保險附加定期死亡保險23.1%;疾病保險18.0%;定期死亡保險155.5%;兩全保險11.3%;終身保險8.3%。
但是,自1990年泡沫經濟崩潰後,日本國內由於利率降低、日元升值。尤其是從2000年至2001年,日本壽險保費收入的增長率為負3.9%,比起呈現活力的英國、法國、西班牙等國的人壽保險市場,其成長的失速非常顯眼。
同時,保險的簽約數也自1997年以來一直趨於下降,今後隨著少子、高齡化、經濟發展基礎環境的不斷惡化,可以說日本的人壽保險業將進入衰退期。
據日本生命保險文化中心1997年《全國壽險實況調查》結果顯示:日本國民的家庭投保率為93%,居世界第一位;投保件數為4.9件,投保金額約1.3億日元,年繳保費67.6萬日元,占年收入的10.1%。
2001年日本壽險收入佔世界24.79%,占亞洲的壽險收入的77.99%。2002年,日本各保險公司的壽險保費收入已達到255118億日元(合354553百萬美元),較2001年度減少2.3%,但仍占整個日本保險業務總額的79.6%,全世界壽險份額的23.08%,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2002年度壽險承保金額為1675兆1817億日元,是日本國民凈收入的4.6倍。
2003年《全國壽險實況調查》的結果是:日本國民的家庭投保率為89.6%,仍居世界第一位,投保件數為4.3件,投保金額為4698萬肢祥日元,年繳保費53.1萬日元,占年收入的9.2%。
日本壽險市場(法定社會保險除外)主要由各家壽險公司(在日本,稱為民間保險公司)、郵政局和農協共濟會經營。截至1995年末,這三者當年的保費收入分別為30.8萬億日元、14.6萬億日元和3.3萬億日元;其資產分別為174.4萬億日元、92.4萬億日元和9.3萬億日元。
多元化發展
保險險種是保險公司經營的商品,日此飢純本壽險市場的主要險種隨著壽險市場的發展此消彼長,不斷變化
日本壽險市場的主要險種從普通養老保險(即兩全保險)到多倍型付定期養老保險(即普通養老保險加多倍的定期死亡保險),再發展成終身保險、終身保險附加定期死亡保險、年金保險,從而適應被保險人少交保費,同時又能得到更多保障的市場需求。
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由於平均壽命的延長,人們開始對以低廉的保費獲得終生保障的終身保險看好。尤其是1985年費率下調之後,銷售勢頭由附有定期的兩全保險迅速地轉向附有定期的終身保險。
時至今日,附定期的終身保險已佔據各壽險公司主力商品的寶座,據日本生命文化中心統計,1998年新保單承保額的構成比中,附定期終身保險佔50.6%。附定期終身保險的內容構成,也隨著保險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而變得日趨豐富。例如:定期保險的附加險種類繁多,而且在保費付費期結束之後,還可將終身保險的保障內容轉換為養老年金保險、夫婦養老年金保險、護理保險等。
追溯到1957年,日本的壽險業已恢復到二戰前水平。此時,保險市場的主要險種仍為普通養老保險。從1955年到1965年,日本經濟以15%的年增長率遞增,通貨膨脹逐步加劇,家庭出現小型化,汽車普及造成交通事故頻發,死亡人數劇增,市場需要以較低保費獲得較高保障的死亡保險。於是1959年,日本壽險市場出現了3倍型付定期養老保險。至1965年,付定期養老保險已超過普通養老保險的市場佔有率。
到了20世紀70年代中葉,日本大壽險公司又相繼推出10倍型、15倍型付定期養老保險,壽險賠付進一步趨向高倍率化。至1975年,普通養老保險的市場佔有率已經從1965年的50.2%下降為17.7%,而同期多倍型付定期養老保險的市場佔有率則從25.4%上升到39.3%,成為當時日本壽險市場的主要商品。1975年,世界第二次石油危機後,日本經濟進入了相對平穩發展的時期。
20世紀80年代,日本社會進入了老齡化時代,帶有儲蓄功能的個人年金保險和終身保險越來越受重視,付定期養老保險則開始萎縮。到了1992年,付定期養老保險的市場佔有率降至11.4%,終身保險的市場佔有率達23.7%,個人年金保險的市場佔有率達16.1%。這樣,保費較低的終身保險、終身保險附加定期死亡保險和帶有儲蓄功能的年金保險取代了付定期養老保險,成為該時期壽險市場的主要商品。
從1982年起,壽險公司相繼推出了醫療保險。從此,日本壽險市場進入了商品多元化時代。最近的新商品有三大疾病保障保險和生前給付附加險。兩者都是為適應人們「保險應在生存時受益」這種生前給付需求適時推出的新型人壽保險。
三大疾病保障保險不僅在死亡時,而且在確診患癌症、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這三大疾病時就可領取與死亡保險金同額的保險金。生前給付附加險是附加在附加定期終身保險等主力商品上,只要確診被保險人只有6個月餘生命時,就可以提前領取死亡保險金的全部或部分。這一附加險無須繳納保費,不僅新簽保單可以附加,老保單也可以中途附加。
作為今後的發展動向,附加定期終身保險毫無疑問地會取代附加定期兩全保險的地位。今後以20~30歲年齡段的客戶為銷售重點的商品也會越來越多,並通過把面向年輕人的商品作為主險,附加各種附加險,如:女性疾病附加險、門診附加險、護理附加險、癌症附加險、年金附加險、生前給付附加險等,提高保單附加價值的方法完善商品。
最近,部分保險公司推出了風險細分型的「優良體保險」。該險種是在以往的壽險承保條件之上進一步增設嚴格的健康條件,設定「優良體」,符合「優良體」條件的被保險人可以以更優惠的保費投保。
1996年起,各保險公司可以自行規定保險分紅。1999年4月起各大壽險公司可以自行規定費率,對投保多的客戶提供價格優惠服務。日本生命保險公司在1999年4月成功地推出了「保險賬戶」。該制度是將保戶家庭投保該公司的若干張保單,統歸在戶主的名下,進行統一管理,並給予各種優惠服務。
此外,有些公司還通過保險直銷來(例如:通訊販賣等)降低成本,低價將商品投入壽險市場。為了進一步適應顧客的多樣化需求,各壽險公司正在努力地進行改進商品和完善服務。
又遭退保風波
日本七大人壽保險公司近期宣布,由於投資收益受股價暴跌與低利率的影響以及客戶的退保風潮,七大壽險公司2002年度的經營業績進一步惡化
在截止於2003年3月31日的2002年內,七大壽險公司的利潤下降了大約6.7%,利潤總額從2001年度的4982億日元降到2002年度的4650億日元(約合39億美元)。
這七大壽險公司包括日本生命保險公司、第一生命相互保險公司、住友生命保險公司、富士生命保險公司、朝日生命相互保險公司、三井生命保險公司以及安田生命保險公司。
各壽險公司聲稱,它們少得可憐的投資收益率與平均的保單保證收益率之間存在相當大的差距。七大壽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也未達到保單保證收益率,其投資收益總額從2001年度的1.14萬億滑落到2002年度的1.07萬億。
盡管日本政府近日已經向國會提交了有關避免壽險公司破產的議案,但是七大壽險公司聲稱它們沒有下調保單保證收益率的計劃。據悉,該議案旨在讓壽險公司下調保單保證收益率、暫緩退保。
鑒於各壽險公司的保單受歡迎程度已大不如前,除規模最大的日本生命保險公司外,其他六大壽險公司在2002年均因保單終止而支付的退保費遠遠超過了其銷售的新保單的價值。七大壽險公司支付的退保費由2001年度的107.63萬億降到2002年度的100.74萬億,同時銷售的新保單的價值也由90.92萬億下降為85.14萬億。七大壽險公司的保費收入也相應從2001年度的18.44萬億下降到2002年度的16.88萬億。而壽險保單終止的速度放慢成為2002年度壽險公司惟一的亮點。
在投資市場上,日本七大壽險公司在2002年度享有2.25萬億未實現的債券收益,較2001年度的1.4萬億的收益相比有了大幅提高。考慮到日經指數在2002年下跌了27%,七大壽險公司在債券市場的未實現收益也是對其在股市上擁有的2698億日元未實現損失的彌補。
在七大壽險公司中,只有日本生命保險公司和富士生命保險公司宣布在股市上擁有未實現的收益,其中日本生命保險公司的未實現收益數額為6690億日元,富士生命保險公司未實現收益數額為37億日元。
『玖』 養老保險用秦服務認證可以嗎
是可以的,握運通過秦服務認證可以申請養老保險,並可以獲得養老保險領取資格。具體可脊孫以查詢秦服務官網,根據相應資質和要求,提供相關資料,提交申請即可。秦服務還可以為申請者提供完善的服務,包括提供有關養老保險的咨詢、審核和辦理相段野梁關手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