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新進員工好久夠買社會養老保險

新進員工好久夠買社會養老保險

發布時間:2023-04-18 04:43:31

❶ 新員工多長時間應該給交養老保險

法律分析:簽了勞動合同15天,而且必須是勞動局備案合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猜如慎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穗敬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橡沖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❷ 111月24日入職3個月轉正幾月份上保險

在入職當月就開始算入職當月就必須要上社保,試用期更是必須上,這是新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的社保繳費比例養老保險:單位20%,個人8%(自己繳納的進入個人帳戶);醫療保險:單位8%,個人2%(自己繳納的進入個人帳戶);失業保險:單位2%,個人1%;工傷保險:單位0.2-2%,個人不繳納;生育保險:單位0.6-1%,個人不繳納。

2. 轉正後多久交社保合適
按照我國吵歲凱勞動法規定,員工自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含試用合同和正式聘用合同)都可以在員工入職的當月,替員工購買社會養老保險,也可以跟員工約升喚定在試用期滿、簽訂正式合同後再替員工購買社會養老保險。

在試用期開始替員雀圓工購買社會養老保險,還是在試用期滿後再購買社會養老保險?這是個企業與員工雙向選擇的題目。

從試用期開始購買社保,因為這個階段是員工跟企業互相了解、允許「試錯」的時期,購買社保後員工不能獲得正式聘用資格的話,企業就需要替員工停保,員工就會很容易出現「斷保」的情況。凡出現斷保,

❸ 職工入職多久必須交社保

職工入職30日內必須交社保,具體內容如下:
1、用人單位不給員工繳納保險屬於違法、違規行為,觸犯法律,需要承擔相應責任。根據相關規定,用人單位沒有給員工繳納社會保險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並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
2、如果不交保險,員工可以投訴至勞動監察部門,到時候會漏州斗要求公司補繳保險,公司拒不執行的會下達處罰決定書,直至要求法院強制執返磨行。
社保應繳費年限:
1、在社保當中包含有5種保險,所以險種不同對應的繳費年限也是不一樣的。在社保當中的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是沒有年限要求的,基本上只要能夠一直交,那就可以一直享受到保障,所以並沒有要交多少年就不用交的說法;
2、對於養老保險來說,則最少需要繳納15年,只有這樣才能夠在退休以後享受到養老金。當然醫療保險也是有繳費年限要求的,對於女性來說,在退休以前交滿20年,男性在退休以前交滿25年,就可以享受到終身醫保待遇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
職工應跡游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❹ 員工入職後多入能買社保

新員工入職後需要在30天內繳納社保。用人罩晌單位需要在錄用之日起30日內,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社保登記。沒有辦理社保登記的,需要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進行核定,然後繳納社保。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
社保是一種國家福利,包括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社保包含以下幾種保險:
1、養老保險:即勞動者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時,在養老期間發給生活費,以及生活方面給以照顧。
2、失業保險:即勞動者在失業期間的生活費、醫療費的給付以及轉業培訓、生產自救及職業介紹等保障措施。
3、工傷保險:即勞動者因工負傷,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後的工資收入補償,也是對因工負傷勞動者的醫療護理和生活照顧措施。
4、醫療保險:即勞動者在患病期間在醫療、護理方面的保障措施。
5、生育保險:即女職工在生育期間的收入補助和保障措施。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物清鋒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正做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❺ 15號之後入職當月社保交嗎

社保局一般是在15號前可以操作社保系統的特性,因此基本上所有公司關於新員工入職繳存社保的界限定在了15號,也就是當月15號以前入職的人員當月繳納社保,當月15號以後入職的人員在次月開始繳納社保按照國家的相關要求,公司必須在新員工入職的三十天內為員工繳存辦理社保,否則就是不合規的,也就是新員工入職購買社保的時間期限為30天。
一、辦理社保具體流程:
1.了解辦卡時限:社保局一般受理辦卡業務是在每月的1號至20號,節假日除外;
2.提前准備好身份證復印件一份(將身份證正反面復印在A4紙上),照片回執照一份;
3.向人事部提交申請單,經主管批准後將所有資料交給人事准備辦理;
4.人事將資料提交至社保局,半個月後便可拿到卡。
二、個人可以買五險一金嗎?
1、五險:五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其中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可以個人購買,而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只能通過單位來購買,個人不能購買。
個人購買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可以到當地的社區街道社保服務點進行辦理。
2、一金:一金就是住房公積金,公積金只能以單位的名義繳存,個人不能購買,不過也有少數城市出台了個人交公積金的政策,比如哈爾濱就可以通過個隱老人的名義繳存公積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第六十二條 用人單位未按規定申報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數額的,按照該單位上月繳費額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確定應當繳納數額;繳費單位知弊補辦申報手續後,由社會保險費征灶猛升收機構按照規定結算。

❻ 新人入職五險一金什麼時候公司交

根據規定,從勞動合同簽訂的月份開始購買社會保險和繳納公積金,但是每個員工入職的時間在一個月度內不固定,所以很多公司會以15日作為一個節點,1-15日入職的員工會從當月開始購買社保,16-30、31日入職的員工會從次月購買社保。
一、新人入職五險一金什麼時候公司交
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公司要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包括在內)。從合同簽訂的月份開始購買社會保險和繳納公積金,但是每個員工入職的時間在一個月度內不固定,所以很多公司會以15日作為孫跡攜一個節點,1-15日入職的員工會從當月開始購買社保,16-30、31日入職的員工會從次月購買社保。
則伏如果用人單位未依法給員工繳納社會保險,將面臨以下後果。
1、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要求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
2、賠償勞動者社會保險待遇損失。如果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勞動者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而遭受損失的,勞動者可以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
法律依據:
《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入職,即你進入單位開始工作開始,不是轉正才開始的。
二、個人可以買五險一金嗎?
1、五險:五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其中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可以個人購買,而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只能通過單位來購買,個人不能購買。
個人購買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可以到當地的社區街道社保服務點進行辦理。
2、一金:一金州禪就是住房公積金,公積金只能以單位的名義繳存,個人不能購買,不過也有少數城市出台了個人交公積金的政策,比如哈爾濱就可以通過個人的名義繳存公積金。
各個城市關於五險一金的政策都是不一樣的,如果需要個人交社保可以撥打社保局電話了解當地的政策。
五險一金的繳納額度每個地區的規定都不同,有的企業在發放時有基本工資,有相關一些補貼,但有的企業在繳納時,只是基本工資,這是違反法律規定的。具體比例要向當地的勞動部門去咨詢,各地繳納比例不一樣。

❼ 15號以後入職的員工社保如何繳納


15號之前入職當月社保是由單位繳納的,30天之內辦理就可以了。 用人單位繳納社會保險的總原則: 用人單位應當自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內憑營業執照、登記證書或者單位印章 ,向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具體看當地社保的操作期,如果到22日,時間截止了,社保只能下月補繳,如果系統操作成功但沒扣費的話,可以申請當月欠費注銷,如果帳面已經扣費就不能退了,你具體問下公司人事,一般人事會在員工入職一個月左右交社保,以避免出現試用期員工突然離職,新入職員工,在每月的幾號-幾號內入職,可以繳納當月的社保,每個公司的規定都不一樣。
社保辦理有兩種方式:
一、個人名義交納:
1、需要到戶口所在地社保局申請,其手續包括:本人身份證,近期免冠一寸照片備兩張,保費,申請書等即可。且只能辦理養老,醫療保險兩種。
2、交納多少是根據當地去年社平工資進行計算的,且每年都不是一樣的。比豎伏如A地社平工資為20000元,那麼養老保險交納額為20000*20%=4000左右/年,醫療為20000*10%=2000左右/年。另外也規定了最低檔和最高檔,最低檔的交納不得低於社平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最高檔為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 一般以最低檔居多。另外,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80個月即15年,醫療保險至少需要交納25/30年,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申請享受養老金待遇和醫療報銷(只要續費平時也是可以的)。
二、以單位方式代交的身份購買社保:
單位會承余讓攜擔很大一部分費用,進而減輕個人的交費壓力。這種情況要看你們當地社保地稅扣費的時候,一般是當月15號會扣。也就是說,如果是15號扣,那22號買的社保,應該在下個月扣錢,如果在沒有扣錢前減到這個新員工的,是不用交的。明白不。所要重要的時要知道地稅扣費的時間。 勞動法規定自簽訂勞動合同之日起給員工購買社會保險,但在實際操作中,有的企業是試用期滿轉為正式員工時滑清才購買,也有的企業是工作一年以上才購買。如果你提出要求必須按規定時間購買,除非你是企業急需用的人才,才可能實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❽ 入職新公司是否要在15號之前入職公司才會交這個月的養老金

員工月末入職或者月初離職,當月的社保還要為其繳納嗎?
比如,有新員工在8月25號入職,老員工在8月8號離職,而公司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發放時間為每月15日發上月工資。
那麼8月份的社保,公司還需要為這兩名員工繳納嗎?
1
多數企業的常見操作
大多數情況下,企業要求職工個人全額承擔當月的社保繳費。
企業給出的理由也總是驚人的相似:公司有規定,當月工作不滿月,社保費個人繳,公司不給繳。
多數企業在處理員工月末入職、月初離職的社保繳納問題時,也有企業按照內部規定,一般的做法是:
針對入職員工,在當月15日之前入職,公司將為其繳納當月社保,15日之後入職,公司將從下月開始為其繳納社保;
針對離職員工,在當月15日之前離職,公司不為其繳納社保,而在15日之後離職,則公司會為其進行社保繳納。
這樣的企業規定究竟是否合法呢?
2
常見操作≠合法合規
其實如果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只要員工在職1天,企業都應向其支付勞動報酬並為職工繳納社保,而且不能出現個人承擔企業繳納輪衫塵費用的情況。
所以上述的那些企業內部規章制度,其實是不合法的。
因為企業內部的規章制度,須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內容不能與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相抵觸。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內容,視為無效!
這里就存在兩個問題點:
1、員工離職當月工資如何發放?
企業與勞動者依法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企業應當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之日起5日內一次性結清勞動者工資。
也就是說,即使在勞動合同履行期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約定了工資支付的時間,但是一旦勞動關系解除或終止,用人單位應按照《辦法》規塌橋定的時間支付勞動者工資。
2、離職月員工社保是否應當繳納?
《社會保險法》第58條規定: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30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勞動法》第3條規定: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也就是說,員工在職期間,如果企業不能為員工繳納社保,或者出現員工個人承擔企業繳納費用的情況,將會面臨以下用工風險:
1、職工離職後申請仲裁,企業面臨補繳風險;
2、離職日期未到,在交接過程中發生工傷,企業由於當月未繳社保將會承擔高額的賠償費用。
3
提醒注意事項
友情提醒:
《勞動合同法》第38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的規定,用人單位如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均可以此為由解除勞動合同,並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
注意:
1、員工當月工資收入不夠保險個人部分扣繳額,需要員工個人承擔個人差額部分費用(此情形為僅受在職天數導致收入較低,而非企業績效等故意狀態下導致月收入異常低於常值甚者低於最低月工資的情形);
2、員工入職月自行或前單位已經繳納社保;員工離職月員工入職下家單位時間早於社保征繳時間,且員工要求必須攜帶解合書按時入職同時下家單位為其繳納當月保險(此情形必須商定一致且只能在離職日之後發起停保和次日發起解合,避免形成工傷後社保處於停保狀態)。
如果員工月初離職或者月末入職,企業為繳納社保,一旦員工申請勞動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訴訟,百分之百勝訴,單位是必須要全額補償的,還要承擔高臘禪額的滯納金。
所以在實操中,雖然有些企業會自己確定一個時間節點,比如15號或20號,這個日期前入職和之後離職的繳納社保,但如果有員工要求入職當月或者離職當月要交的,公司一般也會為其繳納。
各地的社保局每個月是時間節點可以辦理社保增減業務,如果過了時間節點,只能等到下個月才能操作。
4
如何避免這類情況出現?
不過上面這類給工作未滿月員工補繳社保的做法,會讓公司承擔更多的社保費用,所以建議我們的HR小夥伴遇到類似情況最好注意以下幾點:
(1)入職時間提早規劃,避開「尷尬盲區」;
(2)把離職減員追繳風險提前預防,尤其是當月繳納下月社保費用的地區,做工資扣繳時要提前注意這個問題;
(3)全國性公司,社保規則復雜的地方,建議多查詢當地政策或者咨詢專業機構;
(4)在合法界限內,把握「合理」的度,類似於「21日離職而當月未繳」這種明顯不太合理(雖然有些地方是可操作當月減員)的做法,應當慎重,在外部合法邊界內制定合理的內部規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六十一條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應當依法按時足額徵收社會保險費,並將繳費情況定期告知用人單位和個人。
第六十二條用人單位未按規定申報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數額的,按照該單位上月繳費額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確定應當繳納數額;繳費單位補辦申報手續後,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按照規定結算。
第六十三條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其限期繳納或者補足。
用人單位逾期仍未繳納或者補足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向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查詢其存款賬戶;並可以申請縣級以上有關行政部門作出劃撥社會保險費的決定,書面通知其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劃撥社會保險費。用人單位賬戶余額少於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要求該用人單位提供擔保,簽訂延期繳費協議。
用人單位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且未提供擔保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賣其價值相當於應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財產,以拍賣所得抵繳社會保險費。

❾ 員工入職多長時間交社保

法律分析:新員工入職後需要在30天內繳納社保。用人單位需要在錄用之日起30日內,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社保登記。沒有辦理社保登記的,需要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進行核定繳納社保。用人單位和勞動咐悄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新員工入職後,用人單位應及時為新員工購買社保,或辦理社保賬戶轉移手續。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三條 社會保險制度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第四衡塵渣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兄返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❿ 勞動法規定多長時間必須為員工買養老保險

勞動法規定三十日之內必須為員工買養老保險。
法律分析
相關法律規定,企業在僱用員工入職當就應給購買五險一金。這是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只是企業在操作上有時間差,這可以理解。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後就要開始為員工買各種社會保險,一般以勞動合同所確立的時間為勞動關系建立時間,如果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以實際用工時間為勞動關系建立時間。社會保險法明確規定: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因此,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是國家的法定義務,必須繳費,用人單位有權強制職工參加社會保險,由用人單位從職工的工資中代為扣繳。單位不履行國家法律規定依法繳納社會保險的,給予相關處罰:用人單位不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用人單位處應繳社會保險費罰款。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七十二條 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閱讀全文

與新進員工好久夠買社會養老保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70歲大爺廣場舞 瀏覽:193
北湖路養老院 瀏覽:625
老人家身體好是年輕人的什麼好 瀏覽:967
退休金每年幾月份年審 瀏覽:507
河北省退休後職稱影響退休金嗎 瀏覽:631
上海徐匯老年大學徐匯分校 瀏覽:604
世界長壽帶在北緯多少度 瀏覽:733
中國殘疾人退休年齡政策研究 瀏覽:424
逗比人生怎樣活到80歲 瀏覽:351
新沂農民養老金每月多少錢 瀏覽:201
河北省招聘老年公寓銷售代表 瀏覽:494
發到退休年齡 瀏覽:442
老年人掉淚是什麼原因 瀏覽:241
中老年人膝蓋病變怎麼治 瀏覽:932
白城那個敬老院用人 瀏覽:166
老人一到伏天就喘怎麼辦 瀏覽:214
濱湖區敬老院 瀏覽:281
老年人大型團體活動 瀏覽:624
煙台市80歲高齡補貼標准 瀏覽:559
不懂孝順的視頻 瀏覽: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