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河南省向農民收養老保險了嗎

河南省向農民收養老保險了嗎

發布時間:2023-04-06 11:00:40

A. 河南農村養老保險繳費標准和領取標准

法律分析
在河南省農村養老保險新的繳費標准尚未出台之前,河南省農村居民仍按照2016年就開始執行的繳費標准執行,即根據國務院下發的規定,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個人繳費標准,目前設為一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河南地方政府可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因為每個地方的平均收入不同,所以每個地方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所繳納的金額梯度是不一樣的。以河南省平頂山為例,個人繳費標准調整為每年120元、240元、360元、480元、600元、960元、1200元、1800元、2400元、3600元10個檔次。參保人可以自主選擇其中一個檔次,按年繳費。
此外,為全面落實精準扶貧政策,河南省還針對農村居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提供扶持,即地方政府對農民參保繳費進行補貼,補貼標准為每人每年不少於30元,記入個人賬戶。例如河南省政府部門在2016年推行的在62個縣城提高養老金補助標準的政策。在全國和全省統一提高基礎養老金的基礎上,158個縣市區中有62個已經或計劃不同程度上調了基礎養老金標准,在19個地市中有5個地市開始增發高齡補貼,其中在鄭州市為70歲以上參保人員發放高齡生活補貼(70-79周歲、80-99周歲、100周歲以上每人每月分別為20元、50元、100元)的基礎上,從2016年起,將發放范圍擴大到80歲以上的所有戶籍老人(80-89周歲、90-99周歲、100周歲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分別為100元、200元、300元),實現高齡補貼全覆蓋。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十五年。社會保險法實施前參保、延長繳費五年後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繳費至滿十五年。
第三條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含依照第二條規定延長繳費)的,可以申請轉入戶籍所在地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B. 河南省農村養老保險怎麼交費

2022年農村養老保險繳費流程如下:
1、打開微信,點擊選擇支付,再點擊城市服務;
2、進入城市服務界面,點擊選擇社保;
3、進入社保界面,點擊選擇當地的社保繳費通道;
4、進入繳費通道界面,點擊選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5、進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界面,輸入信息,點擊選擇下一步,完成繳費即可。
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養老保險是在法定范圍內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會勞動生活後才自動發生作用的。所謂「完全」,是以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脫離為特徵;所謂「基本」,指的是參加生產活動已不成為主要社會生活內容。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年齡以參加勞動獲得收入為起點,一般為18周歲至60周歲。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費以個人繳納為主,集體補助為輔,國家政策扶持,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費和集體補助全部記入個人帳戶。如果年滿六十周歲後,若一直未繳納農村養老保險,而又想要拿到每月足夠的養老錢,目前只有一個途徑,就是一次性補齊15年農村養老保險。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費的月繳納標准分6、8、10、12、14、16、18、20元等檔次,一般採取年繳辦法,於當年12月15日前繳清;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採取若干次繳納養老保險費等方式。繳納檔次的選擇和集體補助比例由參保人和所在村視經濟情況確定。鄉鎮村各類企業和個體經濟組織的從業人員的社會養老保險,單位月按職工月工資總額10-15%繳納,個人繳納工資的3-5%,全部記入個人帳戶。單位繳納的職工養老保險費在繳納所得稅前列支。
農村 養老保險繳費標准 農村養老保險 繳費由個人和集體補助構成。 1、個人繳費分為5檔,每年繳費標准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 2、集體補助由其他經濟組織提供資助。 3、政府補貼標准不應低於每人每年30元。有條件的地區設定更高檔次的繳費標准。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省根據國家要求以及農民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具體可咨詢當地社保局。 2017農村社保辦理 1、農村醫療保險辦理 (1)鄉、村幹部上門集中收繳方式:農民持《新型 農村合作醫療 證》、《戶口薄》到本村、組指定的地點辦理參合登記,填寫《參合人員繳費參合登記表》,經辦人員審查,收繳農民個人參合資金,同時開具由省財政廳統一印製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收款收據。 (2)村集體經濟代繳方式:實行由村集體經濟統一交納參合資金。村負責人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登記冊、戶口登記冊到鄉鎮新農合經辦機構填寫、匯總《參合人員繳費參合登記表》,經辦人員審查,收繳農民個人參合資金,同時開具由省財政廳統一印製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收款收據。 (3)農民主動到鄉鎮新農合經辦機構繳納方式:農民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戶口薄》到鄉鎮新農合經辦機構辦理參合登記,填寫《參合人員繳費參合登記表》,經辦人員審查,收繳農民個人參合資金,同時開具由省財政廳統一印製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收款收據。 2、農村養老保險辦理 (1)參保登記:農民申請(填寫參保登記表,提供身份證、戶口簿原件和復印件)→村級初審→鄉(鎮)審查並建立參保人基本信息資料庫→縣農保中心審核,建立參保信息庫。 (2)保費繳納:參保人保費每年定期存入「新農保聯名卡(折)」→信用社代扣繳費→縣農保中心確認到帳,建立個人賬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C. 河南新農保交費政策

1、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新政策
參保人群: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願參加新農保。
參保手續及流程:1、參保辦理以村(社區、居委)為單位,參保單位辦理登記手續,首次參保時應填寫《參加養老保障(險)單位登記表》。2、符合參保條件的人員隨帶戶口簿、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一寸免冠照片一張,到村(含居委、社區,下同)勞動保障管理服務站提出參保申請,由村負責初審參保資格並填寫《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公示單》公示一周,無異議的人員填寫《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基本情況登記表》(以下簡稱」《登記表》");參保人員若為現已軍人或退伍軍人,提供人武部出具的從軍證明,填寫《農民基本養老保險服役士兵政府補助申請表》,報鎮(街道)勞動保障管理服務所。
2、農村養老保險制度
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有戶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
新農保試點地區,凡已參加了老農保,年滿60周歲且已領取老農保養老金的參保人,可直接享受新農保基礎養老金;對已參加老農保、未滿60周歲且沒有領取養老金的參保人,應將老農保個人賬戶資金並入新農保個人賬戶,按新農保的繳費標准繼續繳費,待符合規定條件時享受相應待遇。
3、新農保繳費標准
參加新農保的農村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地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國家依據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
4、新農保養老金如何計發
養老金有兩個部分組成,一是基礎養老金領取額,二是個人賬戶養老金月領取額。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高基礎養老金標准,對於長期繳費的農村居民,可適當加發基礎養老金,提高和加發部分的資金由地方政府支出。
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准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與現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系數相同)。參保人死亡,個人賬戶中的資金余額,除政府補貼外,可以依法繼承;政府補貼余額用於繼續支付其他參保人的養老金。
5、離退休年齡不足十五年,怎麼樣參保繳費
按照規定,新農保政策開始實施時,把60周歲以上的人稱為「老人」,把年齡在46至59歲之間的人成為「中人」,把45周歲以下的人稱為「新人」,對這三類人分別實行不同政策。新農保試點開始時,已滿60周歲的,只要其子女參保,均可享受基本養老金;年齡在46至59周歲之間的農村居民,繳費不足15年的,可按實際年限繳費,也可採取一次性補交保費的辦法,最多不超過所差年限,地方財政補貼應同時到位。試點啟動後,45周歲以下參保人不享受一次性補繳政策,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得少於15年。
6、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金能否繼承
根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遺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公民的房屋和生活用品,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公民的圖書、文物等其他收藏,法律允許公民擁有的生產資料,公民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利以及法律規定可以繼承的其他合法財產等。養老金是可以作為公民的遺產進行繼承的。但分為兩種情況:如果養老保險合同中指定受益人的,由受益人取得養老保險金。如果合同中沒有指定受益人的,保險金可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由其繼承人取得。
繼承養老保險金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投保人在交費期間身亡的。投保人個人交納全部保險費退給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另一種是投保人在領取養老金期間身亡的。我們知道,投保人領取養老金,期限為10年。領取養老金不足10年身亡者,其個人養老保險賬戶儲存額中個人交費額的余額,可以一次性退給其法定繼承人;無繼承人或無指定受益人者,按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機構的有關規定支付其喪葬費用。因此子女有權利繼承領取其父母的養老金。這里的養老金是作為父母的遺產由其子女繼承的。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D. 河南農村養老保險是從哪一年開始交的

1998年開始實行,2010年全面改進,實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是從2010年10月1日開始實施,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是從2011年7月1日開始實施

E. 最新河南新型農民養老保險

從今年1月1日開始,參保人員跨省流動並在城鎮就業時可以轉移接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跨省就業,有多少養老金可以帶走?在省內多處地方打工,養老保險關系怎樣轉移?農民工不能再辦退保手續,以後會不會有不好的影響?多地打工,退休後到哪領養老金……針對此項新政實施中的具體問題,根據我省實際情況,昨天,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聯合下發了《河南省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下稱《辦法》),就做出了詳細規定。
記者李紅實習生張想鈴
打工煩惱換一個城市就得退一次保
在銀行里邊存了錢,跨省之後卻無法支取,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而之前的養老保險轉移接續,就處於這樣的窘境之中。
今年40多歲的王岩,老家在信陽潢川縣,他在廣州、上海、鄭州、南京都做過廚師,一直希望把自己的養老保險關系固定在一個地方,但由於現行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以行政區劃為邊界,採取個人繳費加地方統籌的方式,地方統籌的養老保險金歸當地所有參保人共有,所以參保人跨地區轉移養老保險時,不能轉走企業繳納的那部分資金。為此,每一次流動到別的地方打工時,王岩都只能選擇退保,他的養老保險也一次又一次歸零。
「比如我在南京打工三年,退保只能拿到個人賬戶上的4000多元,單位幫我繳的1萬多元就拿不到了,而且退休後,也無法享受這3年的養老保險待遇。但是我到別的地方打工,不可能每月回來繳費,不退保,這4000元也沒了。」王岩說。
正是這樣的轉移障礙,造成了每年年底,南方一些打工者聚集的城市出現大規模的退保潮。
而今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明確規定了全國統一的養老保險轉移接續程序和轉移資金量,這使王岩再次看到了希望,「養老保險這個『地方糧票』,現在終於可以在全國『通存通兌』了」。
更令人興奮的是,我省剛剛又出台具體《辦法》,明確了跨省流動和省內流動人員怎樣轉移養老保險關系和資金。
實施對象跨省、省內跨市縣人員都能辦理
我省規定,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所有人員,包括農民工,都可以進行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既包括跨省流動人員,也包括省內跨市、縣(區)流動人員。
近年來,許多老年人退休後到子女所在的異地生活,他們的養老保險關系能否轉移呢?此次規定,已經退休領取養老金的人員,不能再轉移。養老金實行社會化發放,老年人去異地生活後,可直接從銀行領取。
不論參保者流動到哪就業,在原來參保地開具參保繳費憑證,就可轉移養老保險關繫到新參保地。最後,參保人員達到待遇領取年齡領取養老金時,在各地的參保繳費年限合並計算,個人賬戶儲存額累計計算;未達到待遇領取年齡前,不能再辦理退保手續,簡單來說,就是「不論你在哪裡干,養老保險接著算」。
轉移條件哪些養老保險關系可以轉移?
轉移養老保險關系中,從外省(自治區、直轄市)流動到我省就業參保的,從我省流動到外省(自治區、直轄市)就業參保的,在省內跨省轄市流動就業,這3類參保人員都要在新參保地及時辦理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手續。
但對男性年滿50周歲和女性年滿40周歲的,流動到非戶籍地的參保人員,不再轉移接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由新就業地相關社保經辦機構,按國家規定為其建立臨時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賬戶,記錄單位和個人全部繳費;待其轉出我省或達到領取條件時,將臨時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賬戶中的全部繳費本息,轉移歸集到其原參保地或待遇領取地。
參保人員在河南省各省轄市范圍內部流動就業參保的,在新參保地辦理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手續時,不受此年齡限制。
相關解讀
「4050」外出打工者不辦轉移手續大家注意到,《辦法》對轉移養老保險關系時,特別對非其戶籍所在地的「4050」人員做了限制。省人保廳養老保險處處長王曙輝介紹,這是因為,個人可以選擇最後參保地作為退休地領取養老金,為了避免參保人員最後都集中到中心城市而對年齡做了限制,均衡社會負擔。「另一方面,轉回到戶籍所在地並不受這個年齡限制。只要是河南戶籍人員,即使是59歲零1個月,也可以從外省將養老保險關系轉回我省。同樣,一名開封戶籍人員,從鄭州轉回開封時,也不受這個年齡限制。」
臨時養老保險關系不轉移「在我省建立臨時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賬戶的參保人員,在省內跨省轄市流動就業時,不轉移臨時養老保險關系,在新就業地建立新的臨時繳費賬戶,待其再次流動就業或達到待遇領取條件時,由為其建有臨時繳費賬戶的經辦機構分別將其臨時賬戶中的全部繳費本息,轉移歸集到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或待遇領取地。」王曙輝說。
組織調動人員不受「4050」年齡限制還有一部分參保者是經縣級以上黨委組織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批准調動的,而且與調入單位建立勞動關系並繳納了基本養老保險費,他們將不受「4050」年齡規定限制,可在調入地及時辦理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手續。因單位重組、拆分、搬遷等原因造成養老保險關系整體轉移的,也不受「4050」年齡規定限制。
個體戶要在工商注冊地或戶籍所在地參保繳費
個體戶、靈活就業人員要在工商注冊地或戶籍所在的縣(市、區)參保繳費。以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保前已經參加過養老保險的,可在原參保地繼續參保繳費,也可以在工商注冊地或戶籍所在的縣(市、區)參保繳費後,將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到新參保地。
出生時間以檔案最早記載為准對參保人員出生時間的認定,實行居民身份證與職工檔案相結合的辦法,兩時間不一致時,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准。
資金轉移12%的單位繳費也一起轉移
《辦法》規定,參保人員跨省就業,除轉移個人賬戶儲存額外,還轉移12%的單位繳費。這樣規定,單位繳費的大部分隨跨省流動就業轉給了轉入地,減輕了轉入地未來長期的資金支付壓力;單位繳費的小部分留給轉出地,可以用於確保當期的基本養老金支付。那麼我省具體怎樣轉移呢?
省轄市內不轉資金參保人員在河南省各省轄市范圍內部流動就業,在轉移接續養老保險關系時,只轉移相關參保繳費信息,不轉移資金。
跨省或跨省轄市,個人賬戶儲存額分三種情況計算
參保人員跨省流動或在河南省范圍內跨省轄市流動就業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時,個人賬戶要分三種情況轉移:
1998年1月1日之前的,按個人繳費累計本息計算轉移;1998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期間的,按個人繳費工資基數11%記入個人賬戶的全部儲存額計算轉移;2006年1月1日之後的,按計入個人賬戶的全部儲存額計算轉移。
統籌基金(單位繳費)則以本人1998年1月1日後各年度實際繳費工資為基數,按12%的總和轉移,參保繳費不足1年的,按實際繳費月數計算轉移。
相關解讀
假設某地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是1000元,那麼參保人可以轉移的統籌基金(單位繳費)每個月為1000×12%=120元。
另外,綜合各地情況,在轉移個人賬戶儲存額時,我省採取了分時段計算的方法。
退休金曾在多地打工如何領養老金?
外來務工人員流動性大,在多個地方打工,最後在哪領取養老保險待遇是個很頭疼的事情。按照國家的辦法規定,確定待遇領取地時,首先考慮戶籍所在地,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戶籍所在地的,由戶籍所在地負責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不受繳費滿10年的限制。當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與戶籍所在地不一致時,按照「從長」(繳費滿10年的參保地)和「從後」(有幾個參保地繳費都滿10年則按最後的參保地)的原則確定待遇領取地。如果沒有超過10年繳費的參保地,則轉回戶籍所在地。
多地打工領養老金要看情況按照這些原則,跨省流動就業的參保人
員,最後待遇領取地應為河南省的,區別情況確定其具體待遇領取地:
一、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河南省的,將相應資金歸集到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在該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河南省但戶籍在河南省的,將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及相應資金歸集到其戶籍所在的縣(市、區),在該縣(市、區)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比如戶籍在鄭州市金水區,但基本養老關系不在,那就要把關系和資金歸集到金水區,而不是在鄭州市本級。
三、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戶籍均不在河南省的,將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及相應資金歸集到其在河南省最後一個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在該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相關解讀
針對第三類情況,王曙輝舉例說,湖北籍打工者老胡,30歲到42歲之間在河南省參保,達到12年,然後到北京打工7年,49歲之後再到山東,5年後54歲時,又到上海打工,建立的臨時賬戶,基本關系在山東,戶籍在湖北,但只有在河南待了10年以上,按照從長原則,要回到河南領取養老待遇。
而參保人員僅在河南省范圍內流動就業參保的,達到待遇領取條件時,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業務經辦在轉入地申請不用兩地跑
過去,參保者辦理轉移手續時,往往需要自己攜帶相關材料,兩地奔波,有時因為缺一個章、少一頁資料,需要不斷往返兩地,極為不便。
《辦法》規定,參保人轉移時,只需在原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開具參保繳費憑證,轉移手續完全由轉出地和轉入地社保機構來辦理,不需再奔波兩地,而且,45個工作日內就可以辦妥。
目前,全國統一的養老保險轉移接續系統軟體開發已完成,我省還要將其本地化,完成省內轉移手續。所以目前辦理轉移接續關系的業務時,採取電子和紙質並行的辦法,以後軟體正式運行後,逐步過渡到電子辦理轉移手續。
轉移手續具體辦理程序請看圖示。
難點釋疑不辦退保手續對農民工有利
過去,不少外來農民工集中的城市,每到年底,總會出現「退保潮」。這對農民工的權益也造成了侵害。《辦法》規定,從今年起,參保人員未達到待遇領取年齡前,不得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並辦理退保手續。也就是說,農民工不用再退保,而是權益累加計算。
具體來說,農民工中斷就業或返鄉沒有繼續繳費的,由原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保留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保存其全部參保繳費記錄及個人賬戶,個人賬戶儲存額繼續按規定計息。
農民工返回城鎮就業並繼續參保繳費的,無論其回到原參保地就業還是到其他城鎮就業,均按前述規定累計計算其繳費年限,合並計算其個人賬戶儲存額,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與城鎮職工同樣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農民工不再返回城鎮就業的,其在城鎮參保繳費記錄及個人賬戶全部有效,並根據農民工的實際情況,或在其達到規定領取條件時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或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農民工參加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與在農村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銜接政策,則另行研究制定。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F. 河南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

被征地農民參加養老保險是政府幫助廣大被征地農民實現「老有所養」的一項惠民政策。被征地農民參加的養老保險其實質上就是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不存在任何風險。

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員達到法定領取養老金年齡後,養老金待遇與城鎮企業職工退休人員養老金同步調整。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員達到法定領取養老金年齡後,在領取城鄉居民養老金基礎上增發個人賬戶政府補貼養老金。

各地政策不同,以甘肅省為例,根據《甘肅省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辦法》規定:

第四條徵收土地時年滿16周歲(含16周歲)以上、徵收土地面積占現有承包土地面積20%(不含20%)以上的被征地農民應當參加養老保險。

其中徵收土地面積80%(不含80%)以上的視為完全失地農民(情況特殊的市州可以按照最低人均佔有土地量確定),剩餘土地交回村集體,轉為城鎮戶口,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統賬結合的養老保險模式。

徵收土地面積20%—80%的,視為部分失地農民,實行完全個人賬戶模式,與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辦法相銜接。

第五條徵收土地面積20%以下的暫不納入,本辦法實施後再次徵收土地的,可累計計算後執行。徵收土地面積80%以上,剩餘土地能夠保障基本生活的,可自願選擇參加部分失地農民養老保險。

第六條被征地農民(包括完全失地和部分失地)參加養老保險的費用由個人和政府共同承擔,其中,個人承擔40%,政府承擔60%。採取在徵收土地時一次性躉繳的辦法繳清。

第七條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費政府承擔部分以土地出讓方式徵用的各類用地,必須保證養老保險費用足額落實後,才能徵用土地,可以從土地出讓收益中解決。對一時難以確定養老保險資金的,按照本辦法測算預留資金,待被征地農民參加養老保險後,據實結算。

第九條完全失地農民,繳費標准以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的60%為基數,按20%的繳費比例乘以15年計算應繳費總額。

個人繳費全部記入個人賬戶,政府補助全部記入統籌基金。參保時男超過60周歲、女超過55周歲的,每增加1歲個人少繳應繳費總額的十五分之一。男滿75周歲、女滿70周歲以上的,個人不繳費。

第十條部分失地農民,繳費標准以所在市(州)上年度農民人均純收入為基數,根據征地數量和對其生活影響程度劃分若干檔次確定繳費總額。

原則上,徵收土地佔現有承包土地面積20%—80%的,按照每增加10個百分點劃分一個繳費檔次,對應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8倍確定繳費總額。個人繳費和政府補助資金全部記入個人賬戶。參保時超過60周歲的,每增加1歲個人少繳應繳費總額的十五分之一,75周歲以上個人不繳費。

第十一條完全失地農民按本辦法規定的標准繳費後,辦理參保登記手續,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管理。其中,參保繳費時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以上人員,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照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計發辦法按月計發基本養老金。

基本養老金由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組成。參保繳費時未達到待遇享受年齡的,本人可自願選擇繼續按照城鎮靈活就業人員或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辦法續繳,個人賬戶連續記錄,到達待遇享受年齡時按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辦法按月計發基本養老金。

第十二條部分失地農民按本辦法分檔繳費後,辦理參保登記手續,參保時年滿60周歲以上人員,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其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見附件)計發養老保險待遇。60周歲以下人員,個人賬戶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統一管理,所繳資金存入財政專戶。

已開展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可按照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辦法繼續參保繳費,個人賬戶合並計算,到達待遇享受年齡時按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辦法計發養老金。

第十三條被征地農民參加養老保險後,在領取待遇前或之後死亡,其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儲存額或余額中的個人實際繳費部分(包括本金和利息),由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憑有效證件,一次性領取。既無法定繼承人又無指定受益人的,個人賬戶中的儲存額或余額並入統籌基金或調劑金。

(6)河南省向農民收養老保險了嗎擴展閱讀:

甘肅寧夏解決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上的制度探索

甘肅:被征地農民養老分類參保

7月22日,記者從甘肅省被征地農民社保政策落實情況匯報會獲悉,該省對被征地農民區分不同情況解決養老問題,其中徵收土地面積80%以上的被征地農民,剩餘土地交回村集體後,可轉為城鎮戶口,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甘肅省規定,將年滿16周歲、徵收土地面積占現有承包土地面積20%以上的被征地農民納入參保范圍,徵收土地面積80%以上的被征地農民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模式。

徵收土地面積20%~80%的被征地農民實行完全個人賬戶模式,與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辦法銜接。在保險費用籌集方式上,甘肅省採取政府和個人雙方籌資的原則,個人承擔40%,政府承擔60%,在徵收土地時一次性付清保費。

甘肅省還將被征地農民基本保障制度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等制度適當銜接,一方面促進被征地農民身份轉換,另一方面在設計被征地農民基本保障制度時,考慮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社會保險適當銜接。

截至2013年底,甘肅省已有14萬人參保,1.5萬名符合養老金待遇領取條件的被征地農民已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寧夏:被征地農民自選養老保險

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出台《關於鼓勵被征地農民參加養老保險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全區近22.3萬名被征地農民可自願選擇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今後新增被征地農民也將按照《意見》納入社會保障體系。

《意見》規定,具有寧夏戶籍且承包土地全部被徵收,或人均耕地川區在0.5畝以下、山區在0.8畝以下,未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16周歲以上農業人口(不含在校學生),可選擇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被征地農民參加養老保險繳費和待遇水平,以2012年度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48961元的60%為基數,按20%費率繳費測算,其中政府承擔12%,被征地農民個人承擔8%。被征地農民參加兩種養老保險,政府補貼標准一致。

據了解,此次解決自治區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問題大約需要112.37億元,其中政府承擔67.42億元,被征地農民承擔44.95億元。

G. 河南省農村養老保險哪一年開始收的河南開封農村養老保險是哪一年開始交的

2009年農村養老保險開始實施,農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 累計滿15年以上專便可領取養老金,農村養老保屬險沒有規定要從哪一年開始交,只要在退休之前交滿15年就可以享受養老保險的保障。
農村養老保險適用於在城鎮就業並且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農民工,單位繳費12%,個人繳費比例為4%至8%,如果參保人員離開就業地,應辦理農村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手續,保險權益可以累計計算。
養老保險實施時間可以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86年10月份開始,在國有企業實行合同制職工,按本人工資繳納養老金,第二階段,是國家關於深化養老保險改革的通知,是1993年下半年實行全民合同制,以後全面推廣普及,各地進展不一樣。

H. 河南省農民繳養老保險政策

根據《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實施意見》(豫政專〔2009〕屬94號)政策,農村養老保險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I. 河南周口農村養老保險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我省21個縣(市、區)試水新型農村養老保險,60周歲以上老人不繳費每月可領養老金
新華網河南頻道12月14日訊大河網-大河報報道:今後,我省年滿60周歲、符合相關條件的參保農民不用繳費,每月就能領到養老金。昨天,記者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全省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正式啟動,通許縣、偃師市、滎陽市等21個縣(市、區)列入首批新農保試點,明年春節前,試點縣(市、區)農村60歲以上老人將領到首筆養老金。
政府每年每人補貼30元
12月11日,省政府發布了《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按照規定,新農保採取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模式,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方式。個人按年繳費,目前暫設100元至500元5個檔次,由農村居民自主選擇繳費標准,參保人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對選擇較高檔次標准繳費的,給予適當鼓勵,具體補貼辦法由當地制定。
為調動廣大農村居民的參保積極性,我省確定,省、市兩級財政對農村居民繳費給予每年不低於30元的補貼。其中,省財政每人每年補貼20元,省轄市財政每人每年補貼不低於10元,都計入個人賬戶,作為將來計發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數。新農保待遇主要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基礎養老金以中央財政補貼為主,中央財政補貼的標准為每人每月55元,我省要求試點縣(市、區)在中央財政補貼的基礎上以每人每月不低於5元的標准進行補貼。
《實施意見》要求,試點縣(市、區)為農村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代繳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有條件的地區對烈士遺屬、領證的農村獨生子女父母和雙女戶父母參保繳費可給予適當補貼。鼓勵有條件的村集體對村民參保繳費給予補助。
60周歲以上老人可領養老金
此次規定,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我省農村居民,均可在戶籍地自願參加新農保。
為了體現國家要求的新農保制度的普惠性,使得經濟相對比較困難的老人能享受到國家提供的基本保障,對於國家新農保試點啟動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有戶籍的老年人,不設置補繳「門檻」,參保後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
此外,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准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計發系數相同)。139是國家根據目前我國老人平均壽命計算出的系數,按照這個標准支付,基本可實現終身支付所需資金的平衡。
老農保並入新農保
我省《實施意見》下發之前,已有部分省轄市試點了農村養老保險,那麼,老農保如何與新農保進行銜接呢?
對於開展老農保工作的地區,要徹底解決老農保基金債權債務等歷史遺留問題。在新農保試點地區,凡已參加了老農保、年滿60周歲且已領取老農保養老金的參保人,可直接享受新農保基礎養老金;已參加老農保、未滿60周歲且沒有領取養老金的參保人,可將老農保個人賬戶資金並入新農保個人賬戶,按新農保的繳費標准繼續繳費,待符合規定條件時享受相應待遇。
新農保參保人員因身份發生轉變或戶籍變更需轉移養老保險關系的,個人賬戶資金可隨人全部轉移;無法轉移的暫時保留其個人賬戶,待條件成熟後再轉移。
1000多萬農民將受益
此次,我省確定通許縣、偃師市、滎陽市等21個縣(市、區)列入首批新農保試點。據初步測算,這21個縣(市、區)試點工作全面展開後,將有1000多萬名群眾受益。試點縣(市、區)農村60周歲以上老人有望在明年春節前領到第一筆養老金。
據統計,中央財政每年對我省試點縣(市、區)60周歲以上農民補貼約8.7億元,省、市、縣三級財政對農民補貼約3億元;試點縣(市、區)60周歲以上老人每人每年增加六七百元的收入。
新農保首批試點縣(市、區)
開封市通許縣洛陽市偃師市平頂山市魯山縣安陽市內黃縣鶴壁市淇縣
新鄉市輝縣市焦作市修武縣濮陽市清豐縣許昌市長葛市漯河市郾城區三門峽市盧氏縣南陽市社旗縣商丘市虞城縣信陽市羅山縣周口市扶溝縣駐馬店市平輿縣鄭州市滎陽市濟源市
南陽市淅川縣商丘市梁園區南陽市西峽縣

J. 河南省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河南省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繳費:
繳納金額=個人繳納+地方政府補貼回
個人繳納:根據國務答院下發的規定,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個人繳費標准,目前設為一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
河南地方政府可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因為每個地方的平均收入不同,所以每個地方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所繳納的金額梯度是不一樣的。

政府補貼:地方政府對農民參保繳費進行補貼,補貼標准為每人每年不少於30元,記入個人賬戶。地方政府可以制定適當的激勵政策,引導有條件的中青年農民選擇較高標准繳費、長期繳費,以提高自己將來的養老金水平。

閱讀全文

與河南省向農民收養老保險了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兩會政策退休年齡男55 瀏覽:114
贊美老年大學攝影老師的文章 瀏覽:838
父母和子女戶口本有什麼區別 瀏覽:608
四川省養老金調整最新政策 瀏覽:9
古人長壽飲食 瀏覽:557
一年級小學生重陽節廣播稿 瀏覽:629
德州社區養老保險怎麼計算 瀏覽:645
吉林調養老金 瀏覽:361
60歲人經常低燒 瀏覽:116
外地人在上海辦社會養老保險 瀏覽:22
廣西鄉村養老院護工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212
老年人眼眶發黑 瀏覽:767
父母愛你的表現有哪些 瀏覽:418
敢打罵父母的成年人是什麼人 瀏覽:352
貴陽入職體檢要多少錢 瀏覽:387
清遠城鄉居民養老金多少錢 瀏覽:129
兒童染色體檢查什麼 瀏覽:591
在網上可以查詢養老金嗎 瀏覽:935
2016遼寧養老金調整 瀏覽:652
如何對抗父母的傳統觀念 瀏覽: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