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買居民養老保險劃算嗎
買居民養老保險劃算
15年自費買養老保險劃不劃算,主要看一個人的壽命長不長。畢竟活到老,養老金可以領到老。所以活得長,領得養老金多。不過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肯定是劃算的,畢竟隨著生活水平、醫療水平不斷提高,許多疾病在早期階段都能得到很多的治療效果,人們的平均壽命不斷延長,活到七八十歲是普遍,活到八九十歲也不少見。
一、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提前實現了我國建立覆蓋城鄉全體居民的養老保險制度目標,對於逐步縮小城鄉差距,緩和社會矛盾,維護社會公平意義重大。現行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在實施中存在政策宣傳不到位、保障水平偏低、激勵性不強、制度轉移銜接問題缺少具體規定、基金保值增值形勢嚴峻等問題,應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保障標准、完善激勵機制設計及轉移銜接的制度規定、擴大基金投資渠道,以期制度能夠順利推廣,並有效實現其預定目標。
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構成
(一)個人繳費。
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員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個檔次,省(區、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最高繳費檔次標准原則上不超過當地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年繳費額,並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備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財政部依據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標准。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
(二)集體補助。
有條件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助,補助標准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民主確定,鼓勵有條件的社區將集體補助納入社區公益事業資金籌集范圍。鼓勵其他社會經濟組織、公益慈善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補助、資助金額不超過當地設定的最高繳費檔次標准。
(三)政府補貼。
政府對符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基礎養老金,其中,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按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給予全額補助,對東部地區給予50%的補助。
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對選擇最低檔次標准繳費的,補貼標准不低於每人每年30元;對選擇較高檔次標准繳費的,適當增加補貼金額;對選擇500元及以上檔次標准繳費的,補貼標准不低於每人每年60元,具體標准和辦法由省(區、市)人民政府確定。對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地方人民政府為其代繳部分或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❷ 40歲交養老保險劃算嗎
40歲交養老保險還是比較合適的。
1.因為養老保險交滿15年退休後就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從年齡上來說,40歲的人交養老保險剛好,根據我國有關法律法規,養老保險必須累計交滿15年,男性達到60歲、女性達到55歲就可以領取一定的養老金。尤其是靈活就業人員在40歲交養老保險更加合適,達到退休年齡時養老保險剛好交夠年限,順利辦理退休手續後就可以領取養老金。
2.如果中間有斷交情況的話,可能會導致到退休年齡的時候繳費年限不足,所以建議大家盡早投保養老保險,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盡可能多繳費,因為多繳多得,長繳長得,這樣自己以後可以拿到的養老金也會更多。
3.根據《社會保險法》的規定,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累計繳費達15年,就可以申請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在40歲時參保,如果你是一名靈活就業的女性,你將在55歲時退休,剛好達到15年的最低繳費年限要求。如果你是一名靈活就業的男性,那麼就必須等到60歲才能退休。
4.養老保險交滿15年退休後就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從年齡上來說,40歲的人交養老保險剛好,根據我國有關法律法規,養老保險必須累計交滿15年,男性達到60歲、女性達到55歲就可以領取一定的養老金。尤其是靈活就業人員在40歲交養老保險更加合適,達到退休年齡時養老保險剛好交夠年限,順利辦理退休手續後就可以領取養老金。
法律依據:
《社會保險法》規定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累計繳費達15年,就可以申請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